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200107 北市托育政策 新聞報導逐字稿

200107 北市托育政策 新聞報導逐字稿
https://youtu.be/xZEh3P7inEE?t=1843
主播:
為了減輕年輕人的育兒負擔
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
在助你好孕的專案基礎上
加碼托育 幼教的公共支持
擴增公共化教保服務
並加強學齡前嬰幼兒的照顧補助
讓家長很有感
記者:
為了減輕年輕人的育兒負擔
柯市長上任後
大量投資加碼托育幼教的公共支持
在助你好孕專案 共有四大執行亮點
包括學齡前嬰幼兒照顧的補助最完善
還有社區公共托育家園的布建數量 全國冠軍
以及非營利幼兒園的數量 也是全國第一
還有公共化幼兒園
及準公共教保服務人數比例 也是六都第一
其中去年9月開始
臺北市擴大發放托育與學費補助
來解決2歲到3 幼兒托育補助的缺口
讓家長很有感 感謝市府作為他們的堅強後盾
家長A
那我的小朋友呢 大概是在2個月大的時候
就開始送準公共化的托嬰中心
那個時候準公共化的服務呢
加上臺北市的加碼
我們一個月可以領到1萬塊的補助
其實對於我們養育小朋友來說
是有很大的幫助 而且也減輕了不少負擔
可是面臨到2歲之後
我們就可能要轉換到幼兒園
之前聽同事講 23歲呢 是補助的空窗期
假如我們繼續留在托嬰中心
那個時候只剩下育兒津貼
那個是每個月只有2500
那我們知道 那個時候的送托費用
就會增加到將近2萬塊錢
其實對我們這種一般家庭來說 是很沉重的負擔
只能慶幸我的小朋友 他生的時機很好
(
台下笑聲)
中央開始重視小朋友的 托育的政策
那臺北市呢 首先開始先把
幼兒園的一生66大順的補助呢 往下
3歲呢延伸到現在2 就可以開始請領
那我們現在開始 原本就有領的友善托育呢
也往上延伸到了3
其實這樣子讓我們在23 這個空檔時間
就是幼兒園和托嬰中心的轉換
有更大的彈性 還有喘息的空間
所以事實上很感謝臺北市政府
這幾年來對於托育的重視
也讓我們家長能夠更減輕了負擔
家長B
那我的保姆比較特別 是保爸
我的保姆是保爸
那他真的很細心的在照顧我的小孩
那時候在送托是7
那其實雖然有補助 但是就是沒有很多
然後大概隔了不久 保爸就跟我說
媽媽 有個好消息
就是現在市政府在推行準公共化
他加入了
所以 我從那個時候起
一個月18的保姆費 我只要付六仟塊錢
一個月我可以領到12的補助
甚至因為這樣子的準公共化之後
那個居家中心也開始有一些監督的工作
他們甚至都會打電話去保姆家
詢問一下孩子的狀況
甚至私底下有沒有連絡我們這一些家長
問一下我們送托的情形
是針對我們這一種第一次送保姆的
真的會很擔心小孩子在保姆家的情形 這樣子
我們都會私底下做連絡
漸漸的孩子大了 那也要到2歲了
甚至保爸都主動告訴我說
媽媽 你三個小孩 壓力實在太大了
你要不要考慮直接送 就是送幼稚園了
可是說實在的 我真的很捨不得 因為才2歲而已
然後他在一個環境
又要再換到另外一個陌生的環境
那時候真的想很多
結果好消息又來了 他也跟我說
媽媽 我們9月份 又有一個延伸的補助
是從2歲到3歲的
那個時候真的是覺得
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就是連續2 媽媽都很幸運的
有受到市政府提供這些很好的政策
然後就一直托育到現在
蔡炳坤:
對家長來講 可能他的孩子到2歲以後
他覺得他在保姆家 在托嬰中心 還是蠻
覺得很順利的 很適應了
馬上要轉到幼兒園去 其實他有點擔心
所以 我們就把這個23 這個缺口
108年的91 去給它補起來了
換句話說 讓家長可以做選擇
2
3 你留在托嬰 托育 或者到教育
都同等可以得到我們政府的補助
而這個補助 事實上我剛剛提到了
不論是大公托 小家園 或者是保姆
或者是這個托嬰中心
原則上 政府的負擔跟家長的負擔
大致上是一樣的
那至於幼兒園的話 那當然補助就更多啦
幼兒園的部分 讀公幼 一個月只要2500讀非營利 只要3500讀準公共化的幼兒園 只要4500
我想這個大量的減輕了家長的負擔
尤其 尤其是我們臺北市最大的特色
在全國 大家都在努力當中
我們可以分享很好的經驗
第一個經驗是 我們把托嬰這件事情
落實到社區去 所以我們建置那個小家園
小家園
意思就是說四個托嬰人員 可以照顧12個嬰兒
這一種呢 其實對家長來講 最貼近
那我們不斷的在建置這些
那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小家園 來提供服務
記者:
臺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也強調數字會說話
市府推出助你好孕專案
加上加強托育幼教政策以來
臺北市的新生兒出生人數佔全國比例
也從過去的一成左右 提升到近年來的百分之12甚至還有超越百分之13
市府希望透過相關政策支持
讓年輕人敢結婚生小孩
落實我們的孩子 我們一起養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