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8臺北數據論壇 柯文哲受訪逐字稿-上
主持人:現場其實很多民眾都會針對居住正義或是各式各類的議題,有自己的想法跟反饋,不知道市長有沒有什麼要跟大家share?
柯:
首先說明一下,今天這個展覽,我們在剝皮寮有一個展覽,統計 #台北市有趣的一百個數據統計。
這故事是這樣啦。我們台北市目前有幾個讓市民自己報名來參加的委員會,其中一個是廉政委員會,還有一個是公民參與委員會,還有一個是青年參與委員會,青年參與委員會主要還是說給一些年輕人…我們大概每年會上網給大家報名,透過一個遴選程序,所以常常會一些很奇怪的跑進來了。
其實,我們也是維持這個態度,就是說,#讓社會上不同的聲音都會進來,我們就一個青年事務委員會,那就有人提議說要來做這個台北的數據分析,我們就找了這兩位年輕人。
那我的態度是這樣啦,你們平常在外面都有在做數據的一些business,數據有關的產業,那你們對台北市一定充滿好奇,我們就說好阿隨便你,#你想看什麼都給你們看。
剛才在講說他有時也會定期替其他政府做相關的活動,他們都會干涉那個數據,因為大家都怕那個不好看的數據被拿出來什麼的。
我態度這樣,我倒覺得這樣,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說反正你覺得我們哪裡不對,我們就改就好啦。所以#我們執政的態度是說,我們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我跟大家講哦,其實對我來講是這樣,數據會跑出來,然後常常會去問說為什麼?然後有能力去查,然後每次看到數據不對的地方想辦法去把它改進。
所以,如果你有本事去找到說,我們數據不對的地方,當然如果更厲害可以告訴我說,這個不對的地方是怎麼來的,讓我們也知道說可以去改善。
我跟大家講幾個有趣的故事,2017年是台北市車禍死亡人數最少的一年,50年來最低的一年,就一直掉掉掉,2018就上升了2019更高,我們那時候就開始緊張了,奇怪不是車禍人數往下降?死亡人數往下降嗎?奇怪怎麼開始往上爬?
這當然就開始做研究,開始做統計分析,結果你知道我們交通局有一個交通安全科,裡面有一些專門在做這種交通數據統計,統計了三個月找不出原因,通常你要是統計分析來分析去,你都找不到原因,知道原因是什麼嗎?
那個有問題的因素不在目前的項目裡面,所以它找不到,所以他們統計了三個月,跟我說報告市長,我們現在不曉得為什麼台北市的車禍死亡人數在往上爬,找不出來。
我說,如果這樣一定是很簡單…一定是目前我們的車…因為我們一般車禍會登記說,性別、年齡,甚至他家住址啦,我們會蒐集一大堆數據,然後那些數據去做分析都查不出為什麼,那就表示說,那個新出現的因素一定不是在目前蒐集的數據裡面。後來我們就去查,慢慢去查發現兩個,一個是什麼?外送。
外送機車平台,因為我們一般在車禍的時候,從來沒有特別去登錄說,這個是外送物流業的物流業,沒有特別…沒有這個項目。
後來也是在講說…反正就是有一天人家說把它統計看看,把這個項目…我們沒有辦法回朔的資料,因為以前的資料記錄都記錄了,我們從2019年的10月,就把外送平台的這個項目,特別列在那個統計機車項目,一看就發現佔5%,4.7,比較精確講,4.7到4.6。一看到嚇到了。我說外送平台佔我們台北市機車傷亡的4點多%快5%!
後來就開始連續追蹤,後來就發現這個很持續,數量在上升,後來就發現說…所以這個就是後來有一次我們在交通會報,就發現說Foodpanda跟Ubereat,單單這兩家,在今年的九月車禍…機車傷亡就佔了126人,這兩家公司就佔126…就相當大量。
所以常常是這樣啦,#做統計做研究的目的是說它是問題,通常如果你沒有找出問題的話,你永遠都不會解決。另外一個我們有…我們在2018、2019車禍傷亡人數會上升,除了外送平台以外,還有另外一個叫危險駕駛,什麼叫危險駕駛?酒駕、毒駕、無照跟超速。
其實這個對我們也有很大的啟示,現在車禍常常不是說他撞人家或被撞,常常是那個人是人格是有問題的,酒駕麻、他就酒癮麻,吸毒,然後他吸毒有時候衝到人行道,一次就撞死四個人。另外一個是無照,無照就是未滿十八歲、沒有考到駕照,閩南話很多就是七逃孩子,中輟生,另外那種一年被抓到超速四次,所以酒駕、毒駕、無照、超速。
那後來我們才知道說,開始建立社會安全網,如何把這些人能夠有效的在系統裡面,社會裡面找到,找到以後要怎麼去勸說輔導他。
所以對我來講是這樣…#然後我們到2020年車禍人數開始降,表示說什麼你知道?對我來講是這樣,數據是讓你發現說有沒有問題,第二,從數據的分析,我們去找到他的原因是什麼,再進一步去處理。
但是我的態度是這樣啦。如果你有本事講出我們系統哪裡有我題,我就把它當作是個問題,我們就把它處理掉,#我們也不需要去掩蓋它啦….阿,算了我跟你講,應該說民調已經最後一名了,所以不用怕啦,呵呵呵。
所以 #你有什麼問題就儘管掏出來,就全部把它解決掉。
我覺得台灣的政治常常是這樣,每個都在模糊化妝,所以爛的數字都不敢拿出來,阿我的態度是倒過來,我覺得我們外科叫做清創,就是那個爛掉的組織,乾脆把它清掉清創。
我的態度就是你那個明明就爛掉了,阿你又給他類固醇吃一吃,再把它再把那個撒隆巴斯貼上去,假裝說沒看到,還是爛在那裡。所以我態度說,你剛剛說那個爛掉,乾脆就把它挖開來,把那個髒的化膿的地方清一清洗一洗,重新長肉,那還比較健康,所以對我來講,就是透過一個公開透明的方法,然後把我們的系統裡面有問題的全部都掏出來就把它清掉這樣,這樣反而這個系統會比較健康啦,就是我態度。
所以我為什麼我都不會去管你們,不會說這個數字不好看不準發表,#我都不會幹這種事,你儘管放馬過來。
主持人:這樣聽起來好像市長,你是就是台北市政府最大的一塊卸妝棉、只要你在的地方,基本上好像大家就無所遁形,好像就只能夠把自己最真實的面貌拆出來。不過關於外送員的數據其實也滿有趣的事情,經過我們就是把整個數據爬梳之後,100到126確實有它一定程度的成長的顯著性。但是市長,我們要回頭去問一個問題,你剛前面提到的,外送員可能出車禍或是有所謂的交通糾紛,其實是長期來現在是維持在一定的量,那如何把它整體下降,反而是我們應該要去討論的地方是吧?
柯: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叫霍桑效應,霍亂的霍,桑樹的桑,霍桑效應,英文叫Hawthorne effect,就是說只要說你有問題你跟他看,你什麼事都還沒動它就好了
主持人:所以你已經在治療了?
柯:
不是啦,通常是這樣啦,你只要跟他跟那兩家外送平台說,誒誒誒你們車禍人數太多了,你只要這樣一講,他們就會改善,因為他們被盯到他就自己內部就會進步,老闆就會罵管理員,管理員就開始叮嚀他的外送員大家要小心啦,然後他就會去…
所以通常是這樣啦,一個問題之所以不能解決,是因為大家都說他不是問題,或是說他沒有被看到。你只要跟他講說你是問題,你都還沒動手他就變好了,政府都還沒動手,他自己就變好了。
所以我認為是這樣啦,像我們外送平台就是這樣。你一開始說你有問題,跟他盯到你們再這樣我要跟你公佈數字,他們內部….他們就會啟動內部管理機制會自然就會壓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