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柯文哲致詞逐字稿-亮點企業頒獎典禮
臺北市政府為了推動創新創業投入很多資源,這個禮拜跟數位時代跟希嘉文化共同舉辦 #2020臺北國際創業週系列活動,從11/17-22,也就是在這個禮拜,分成三個場地在舉辦,包括這個三創、還有那個花博,還有一個是那個松菸。
那這個有很多活動,應該精采可期,歡迎大家去參觀。
事實上企業還是要有建立標竿,讓大家可以學習。為了這個這個目的,我們今年度2020台北亮點系列的選拔活動,經過評審團的努力的評審,選出了16家。
我們分成五個面向來選拔,包括:企業的創新力、企業的競爭力、企業市場力,企業對於整個產業.經濟.社會影響力、當然最後一項:企業社會責任。分成這5項來評選,選出了這16家。
臺灣還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事實上,我們唯一能倚靠的就是創新能力,所有人才。
那過去大概有50年來臺灣一直都使用這種填鴨式教育,坦白講,我才懂一個道理,其實存在本身是有意義的,就是說它為什麼存在?一定是它符合那個時代的需要。
所以事實上…有一次我去以色列我看一看,比較臺灣跟以色列的….他們有一個叫學歷的評鑑,事實上我們臺灣的學生在這個國小、國中、高中跟他以色列比起來,比那個科學啦,我們分數都比他高,可是以色列建國到現在,我印象中是20個諾貝爾獎,#我們臺灣到現在掛零。
可見得我看未來..也看不出有機會,這是個事實。
這就很有趣的啦,以色列的學生學力測驗都輸給臺灣,奇怪,怎麼他的諾貝爾獎有很多個?我們都沒有機會。
後來仔細看看,還是那句話,存在是意義,存在本身就有意義。
因為我們過去三十年來,從李國鼎、孫運璿那個時代,臺灣的經濟是OEM、ODM,代工產業。如果我們只做代工產業,我們的教育思維是:我們如何以最低成本,在最短時間內訓練出一批技術熟練的工人。
#也就是說我們過去的教育訓練是在訓練員工,不是訓練老闆。
那以色列是倒過來,所以後來我發現以色列的新創差不多等於…它九百萬人口的國家,它的新創公司差不多等於歐盟全部加起來。
這表示什麼你知道?他們一開始的教育是訓練老闆,我們的教育是訓練員工。
所以是這樣,在臺灣的教改,其實我們要去思考一個問題就是說,#其實教育還是國家的最根本,如果臺灣繼續要走OEM、ODM,GDP停留在2萬2到2萬3,坦白講那就用目前的教育制度繼續下去就可以了。
可是如果GDP要拉高的話,那 #整個邏輯完全要更改,為什麼我們繼續做OEM、ODM,為什麼我們的GDP停留在2萬2、2萬3,沒有機會成長?
很簡單,我每次講考第一名的條件是什麼?第二名考得比你差。你要做OEM、ODM的話,現在告訴你,印尼啦…不要說、不要說越南啦,從越南開始,越南、印尼、巴西、印度,現在中國大陸都已經開始慢慢脫離那個代工。
所以也就是說那個reserve, reserve這個是個難關,儲備區太大了,所以如果我們要做代工,要跟我們競爭的…
引用那本書「地球是平的」那本書,跟我們一樣可以平等競爭的太多了。
所以我們在這裡我們要思考,如果臺灣的國民所得GDP要停留在2萬2到2萬3,那什麼都不用改變啦,反正大概就是這樣。
那你要上去很困難,因為從越南、印尼…我剛講,從越南印尼到印度到巴西,這個很龐大的人口基數會把我們封住。大概當國民所得就是這樣。
那如果臺灣要往上走,第一我們那個 #經濟要走創新創意,第二為了要達到創新創意,#整個教育的邏輯要改。
填鴨式教育就要開始修改,所以這也是一個很困難的地方,就是說…因為我們比較那個數字就說,我們高中畢業考大學聯考,每科…因為現在都是七等分,看看..如果我們要..可是老實講,聯考的分數後面會不會當老闆關係不是很大。
所以我們也是很為難,到底我們是…教育要維持一定的標準嗎?
其實我大概想一想,大概最後解套的方案是這樣,大概也許5%的特殊教育,然後掩護大概90%、95%的正常教育。
意思就是說那些要當老闆的…意思就是我們慢慢的…就這個比例就慢慢去調整,那在未來的時間,我們除了鼓勵創新創業,因為創新創業它高獲利,高風險高獲利。可是同樣的,我們在整個產業結構、教育結構,可以去思考要怎麼調整,不然…所以常常這才是我們要去想像的。
特別是你知道我們RCEP沒有進去,我跟你講TPP也不要想了,所以大概就沒機會了。
所以如果你在這個情形下,如果你能夠維持經濟發展,那更慘,你只剩下一條路,一定要高單價,#創新高單價。
所以也許以色列是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發,你知道全世界鑽石切割最大的地方在哪裡? 海法,以色列的海法。那時候很驚訝我怎麼全世界…你們又不生產鑽石,怎麼搞鑽石切割中心,全世界最大就是這裡?
你知道為什麼?他們一開始進口的時候,就在思考說,他們四面八方被包圍,所以他們要發展的產業,運輸成本一定要降到最低。你想想看鑽石的運輸成本很低,我說你們怎麼那麼聰明,一開始就設定國家的產業戰略。
所以是這樣啦,回到我們今天的重點 如果臺灣的GDP要維持在2萬2到2萬3就好,那什麼都不用做,大概就這樣繼續幹下去,填鴨式教育繼續做,然後就OEM、ODM繼續做,代工產業繼續做。
可是如果我們GDP要上升的話,大概創新是臺灣唯一的出路,如何達到這個目標?整個產業結構、整個教育機構都要改變。
事實上我們是有在做…#臺北市政府在預做準備,我們過去五年當中,我們獎勵….補助大概花了17億,貸款的22億,加起來已經差不多臨40億,超過40億。
我們現在正在思考臺北市自己有成立天使公司,天使基金。
這老實講都不是很容易,因為政府機關辦天使基金…我們是有信用的政府,要是credit差一點的會說你是不是要圖利商人?至少我們是還比較有信用啦。
但是其實這樣,還是有很多要克服的。
#另外一個是我們的創新基地,我們準備了23個,已經開幕10個,大概未來的2個月,我們還要再開幕5個,創新基地,那剩下5個還在看兩年內有沒有辦法作起來。
所以結論是這樣啦,#創新是臺灣唯一的出路。
除非你跟我講說,你就GDP停留在2萬2就是這樣。GDP往上走,特別是RCEP進不去,TPP進不去,我們大概只剩下往高單價去衝。
因為連那個傳產大概…,我看一下大概慘了,所以我們已經沒有退路。
所以有時候危機就是轉機,既然RCEP都進不去,我們現在是更慘,因為真的沒有退路了,所以從創新往前衝。
所以既然國家的戰略很清楚,剩下的就是 #大家一起努力。好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