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柯文哲致詞逐字稿-柯文哲與社宅青創戶對談
事實上目前台灣在台北市大概房子自有率是85%,
所以…這個也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啦,
因為如果你打房價下去,
事實上是85%的人不滿意。
所以...其實比較正確的做法,
應該是 #抑制房價然後讓國民所得追上去。
事實上如果要比房價的話,
台北在整個東亞地區還不是最高的,
事實上香港…香港的房地收入比大概是二十,
比台北市十六。
在台北大概十六年不不吃不喝,
才可以買一棟標準的房子;
可是在香港是二十年。
所以香港其實比我們更嚴重。
為什麼後來反送中會出現?
我也查過,香港房屋自有率好像是50上下而已,
那我們台北市房屋自有率是85。
所以累積量到相當程度,才會造成社會運動有辦法發動。
所以在香港打房價,在政治上是對的,
因為他房屋自有率沒那麼高。
可是在台北直接打房價,反而有些問題。
所以在台北變成比較穩健的做法,
是抑制房價成長,然後讓國民所得對上來,
因為剛才講過說,純粹比房價台北還不是最高。
第一個社會住宅是實現居住正義,
當然要達到有效抑制房價還是要達到5%,
因為按照教科書….
像荷蘭或有些國家,他的社會住宅是已經到30%,
其實像南韓…南韓大概是也超過5%
南韓、日本大概有超過5%。
那我們台北市大概到現在1%左右而已,好像還沒到,
還要….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不過我們實際執政的經驗,
一開始講那什麼8年5萬戶,
後來才知道那個實在是吹牛。
因為我大概一年開工三千戶,維持在一萬戶就已經快掛了。
我發現一萬戶在開工,這量已經相當大了,
所以比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維持每年大概三千戶開工,
大概有一萬戶正在施工,
#很穩健的往目標5%前進啦,
達到五萬戶,
這應該是台北市一個比較正確的社會住宅的一個建構的方案,
那我們現在在蓋社會住宅有面臨另一個問題就是說
就是說我們台北市政府在蓋
中央有一個住都中心在蓋,
但是我覺得會有點小…還是會有些問題
為什麼你知道?
因為如果兩邊將來房價沒有講好,
租金沒有講好會出問題。
還有我們現在還在蓋社會住宅,其實他是融入社區
按照社區的需要,因為那個低樓層
你要放哪些東西有沒有?
這是有…這在台北市政府是有討論,
可是中央住都中心進來,他就脫節,
所以這個還是…
所以將來中央住都中心表面上說他會自己蓋房子,
我認為有很多問題啦,
因為社會住宅絕對不是編預算它就會出現的,
它是需要….
所以我每次講,政策…
社會住宅是用蓋的,
不是用說的也不是喊口號。
不過還是要很務實地去做。
所以社會住宅第一個目標還是一個居住正義很重要的工具。
當然有人在講說租金補貼、分級租金補貼是不是更有效率更快?
講是這樣講啦,但是在政府上還是有一些政策工具,
在政府手上完全沒有政策工具,
政策推行還是不太方便,
所以公營住宅蓋到總戶數的5%大戰略應該還是對的。
這個我想這沒有什麼需要去懷疑啦,
只是說要達到這5%的方法要怎麼做。
我們現在…我覺得我們目前的作法是比較穩健,
就是維持在一萬戶開工的狀態下,
每年大概三千戶新開工的狀態下這樣往前進
這是一個比較穩健的做法。
我每次跟捷運公司…我們現在在蓋環狀線,
我跟捷運局局長講說,
如果回到三十年前,我們在設計捷運的時候,
應該會更把捷運美學…這種工程的美學考慮進去。
我們目前的捷運蓋還是以實用為主,
沒有去考慮到美學。
如果重來一遍,多花個十億、二十億
把每個車站都弄得很漂亮,
有藝術價值可以這樣做。
所以後來我們在蓋社會住宅的時候,
跟以往一個不大一樣就是
我們非常強調城市美學,要蓋得很漂亮。
到現在為止我們調查過,
我們蓋社會住宅,旁邊的房價都沒有掉,
這個很重要。
所以以前那個抗爭很激烈,現在就不會啦。
如果房價又沒有掉,你就在抗議什麼?
因為以前被汙名化,
但是這個…(噪音)
但是這個房價不會掉嗎?
我想城市美學一個很大的理由。
這什麼意思你知道?
如果假設啦,日本或是荷蘭或是法國
他要去緬甸,或是馬來西亞蓋社會住宅…要蓋智慧住宅,
他的Knowhow相對於台灣他沒有優勢,
因為他的生活、生態、地理、環境、氣候
還有這個社會Pattern跟我們不太一樣。
也是就將來也是我們到印度到馬來西亞到緬甸、印尼
去蓋那種智慧住宅,
我們台灣在knowhow上面是有優勢的。
因為我直接跟那個里長講,
不然你講你們缺托嬰、托幼、托老、社區活動中心、里辦公室,
缺什麼你自己講,
我們在那個低層樓就給他設計進去。
當然儘量配合里長的需要,
但是我們有客觀的數據來做,
可以來這決定說這低樓層要擺什麼東西
不過是這樣啦
我們雖然是可以把硬體擺進去,
可是軟體就是沒有解決。
所以為什麼要有這個青創計畫,就是這樣來的。
我們要一個新的作業模式進來,
我們做那個硬體,
可是軟體還是要有人去要去解決。
所以我們就希望說,我們用徵求的方式說,
阿不然你講說你對這個社區有什麼貢獻?
不是只有那一棟大樓是整個社區,
所以這種設計起來。
所以我們整個社會住宅,
其實它是有戰略思維的。
它有四大目標:
第一、居住正義、
第二、城市美學、
第三、智慧建築產業、
第四、社會模式。
這社會模式就是要低樓層的公共設施,
加上青創團隊的軟體,
軟硬體這種邏輯。
所以我們這是有思考的一個住宅的這種戰略,
跟其他縣市不太一樣啦,
他們就是蓋火柴盒蓋蓋蓋蓋,
沒有在思考這個。
所以為什麼這個活動我會特別來,
因為我跟局長交代說,
我們大概以後…大概也慢慢的,
因為有一天當我們台北市社會住宅達到兩萬戶的時候,
它個很有趣,它是isolate community它是一棟一棟的,
在這個城市不同的區域。
那就開始要思考,我們要招募的那個青創,
是按照我們這種isolated community需要什麼東西。
所以我有跟局長交代說,如果我們要寫一個軟體,
不管是APP,還是被那個網頁,
我們需要這個人才,
因為兩萬戶的人到底要怎麼弄?
其實慢慢的…按照我們在建構這個兩萬戶的這個社群,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
我們就去招募這樣的人進來。
因為這兩萬戶他本身的社會模式,
給我們很多啟示怎麼去做
所以我們想想看…
我們現在有一個計畫已經在做
「鄰里數位基礎建設」
就是什麼里長把他E化。
可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如果在這個兩萬戶的社會住宅裡面建構數位化
那個E community要怎麼設計?
坦白講怎麼做我也不知道,
但是你講說,我有這個需要,
把這個proposal掛起來。
所以買service是以後台北市政府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戰略,
就是說我也不曉得怎麼做,
我就買service。
他們剛好在…
今天林崇傑局長來,
我前天才跟他特別去大金,
你知道大金冷氣,
以前就是買冷氣把它裝上去。
現在不是,現在是買溫度,你只要…
以前就買一個冷氣機麻,什麼EER多少?什麼電量多少就給它裝上去。
現在不是,你跟他講我買溫度,ㄟ買溫度就有趣了,
上面要有綠植栽阿,要田園城市阿,要通風阿,要水木阿,
還有遮陽板怎麼設計,還有那個氣密門要怎麼做?
內湖那個批發市場,
你知道它是四面八方是開放空間對不對?
開放空間哪有辦法作冷氣?
所以那個要密閉,
可是那個密閉,每天那個批發市場這麼多進出,
那個電動門要怎麼設計?這個就有趣了。
所以慢慢的,我們台北市政府用買solution,買service的概念,
昨天我去日立冷氣,我就跟他講說,
我們現在236個學校改建,
以前的政府就說,欸每間教室裝冷氣,
前幾天不久前我在講說什麼南部…
其實我也不是在講高雄,
那自己跳出來對號入座,
我在講其他縣市他自己跳出來。
台北市為了裝冷氣,我們花了十二億多,
把這個學校的電力系統重新更新,
因為冷氣非常耗電,
你以為冷氣給他裝上去一開,
一開就全部跳電了,整個學校跳電。
所以為了改善台北市學校的這個電力系統,為了要裝冷氣,
我已經花掉十二億多,
也就是說,不是那個水龍頭往牆壁一插,一打開就有水了,
同樣的道理也不是冷氣機裝在牆壁上,
電線一接上去一開就有冷氣,一開就跳電。
所以這個時代也沒有…
人家也不關心你做什麼,
只關心你表演什麼,
阿媒體沒有來也沒有用,
所以還不如去買一些置入性行銷比較快(笑)。
主持人:
剛剛市長講了非常多有關於社會住宅,
很多實踐真的是要謝謝市長的魄力,
還有很多局處的單位…
柯:
不過青創計畫,
我想還是要…我們要建構一個概念,
就是isolated community要怎麼建構?
因為這個做起來…
我有一個概念是「由內而外,由公而私」,
如果我們可以把兩萬戶的社會住宅,
我們理想的community建立起來,
我們就可以推廣到其他95%的社區
但是這個怎麼做?還是要很有想像。
這就要靠在座的各位年輕人要提供idea,
這個主持人,你要有vision,要有願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