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日 星期日

2020.08.02 吳益政-理想城市高雄市X志祺七七《專訪-8》

 2020.08.02 吳益政-理想城市高雄市X志祺七七《專訪-8》

主持人:
會想要如何去規劃跟完善高雄的交通路網?以及對於可能像輕軌二階的後續處理?
吳益政:
第一個,我們對交通其實一定要推動大眾運輸,大眾運輸它可以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個是「#車禍」,像台北的車禍你知道你們那麼多捷運,一兆多的捷運,你們的人比我多、車比我們多,你們的車禍需要送醫院的2萬人,包含部分死亡;高雄一年多少人?#7萬人,我每天發生200件。
主持人:
軌道真的是比較安全的一種運輸模式。
吳益政:
對,相對大眾運輸,不管是軌道或是公車都是相對安全的,任何城市的大眾運輸發達,他的 #車禍率降低#空氣污染會減少,第三個他城市的 #人行空間會擴大,因為當你大眾運輸不發達的時候,大家就要自救,自救什麼?開車、騎摩托車,停車位就把所有人行道、慢車道都占滿了,所以說大眾運輸一定要推動。
那因為高雄以前財力、財政也是問題,然後大家也不重視,所以說變成只有兩條捷運,那這種大眾運輸要有一個規模,你如果只有兩條,你那個大眾運輸起不來的、撐不來,台北也是一樣啊,一條、兩條也沒什麼人坐,第三條才開始嘛,越多條這個使用率越高。
所以說我們高雄可能短時間內,就是所謂的兩條捷運外,就是 #輕軌環狀線,所以我們會趕快第一個,把第二階段...因為這一段時間的爭議,我們也把爭議處理好,大多數都比較接受了,民調我們自己做,大概從4:3,4支持、反對3,現在大概5:1,我們那個方案啊,所以說如果能夠當選的話,#兩個月 就可以把這些最後的final確定之後,可以送交通局,可以很快就往前走。
那再下一步是什麼?我們還有一些規劃,現在有個叫做介於BRT和LRT,就輕軌中間有一個 #ART,就是我用公車,可是我設計得很漂亮、電動的,那因為他在 #固定的路網,就像你台北在信義路、仁愛路有固定的路網在跑,所以他的變數少,所以我可以把 #自動駕駛 的技術用在裡面,自動駕駛要放在一般道路那個還有很多要克服,要放在那個固定的公車專用道,他相對技術門檻低,現在的技術都可以達到。
那第二個,他那個輕軌,或是ART(就是公車專用道)、捷運,還是沒有辦法構成、還不夠,那就所謂的 #共享交通工具,台灣的公共腳踏車也是我去帶進來的,不是我去引進啦,是 #觀念引進來,我們去里昂 2007年去看,然後 #回來2008年高雄開始做,後來才有台北。
那因為我們的腳踏車道還不夠,然後財力也不夠,那個還是要補助的,台北是後來居上,做得比我們好,那但是我們就希望把不只是傳統的公共腳踏車,還有公共電動腳踏車,甚至電動摩托車,甚至於小車、電動出租車,因為有些點...就是 #最後一哩路,還是要透過這種所謂的共享交通工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