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7 《全國首創 可負擔精神分級租金補貼制度》
主持人:
無論是工作或是就業租房子,你有找到過屬於家的感覺嗎?#台北市的社會住宅採取多元入住方案,包括了30%提供給社會經濟弱勢戶,還有5%保留給原住民朋友,但最特別的就是推廣「#青創戶計劃」,像是這個青年社會住宅的屋頂農園就是其中之一,這群年輕人針對社區活動提案通過,就可以優先抽籤入住,在社區裡舉辦活動,也聯繫鄰里間的感情。
成功創造溫度讓社會住宅不再只是單純的一間房子,而是滿足了對家的想像,台北市政府首創的「#可負擔精神分級租金補貼制度」,也讓租金的負擔大幅降低。
除了低收入戶的補助之外,台北市政府更首創全國唯一的依據「可負擔精神的分級租金補貼制度」:
在家庭年所得低於140萬元以及平均每人月收入在59518元以下,都能領到補貼;如果是第一階所得,月收入在17005元以下,租金補貼更高,自己住可以拿到5000元,一家兩到三口則能領到7000元,如果是四口以上的家庭最高能領到11000元。
———
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得全:
#我們的社會住宅的租金的訂價是市價的85折,同時如果他符合我們分級租金補貼的話,在他的租金裡頭再扣掉可以拿到的補貼的金額,#所以他實際支付的租金會比我們市價85折的租金更少。
———
主持人:
青創種子用自身創意與專長舉辦活動,希望以社會住宅作為核心,往外擴張連結彼此,除了社會住宅居民,更開放給鄰近社區一同參與,宛如撒出社會住宅隱形的種子,等待他發芽茁壯,附近每一畝田地都能體會到社會住宅的感染力,#讓社會住宅成為當地的好鄰居。
———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
社會住宅不是一個冰冷的、晚上過夜的一個臥房而已,年輕人在這個社會住宅裡面創造了各種的溫度,慢慢從一個房子的住宅,產生的那個家的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