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 星期五

2020.12.05 柯文哲致詞逐字稿-毒品防制研討會

 2020.12.05 柯文哲致詞逐字稿-毒品防制研討會

首先非常榮幸代表台北市毒防中心辦理這個研討會來做開場致詞,當然首先要感謝法務部跟衛福部長期的支持,感謝在座各位對毒防工作的努力。
事實上在我2015年…2014上任的時候,2014年是年底,然後發現我們台北市在全國毒防的評鑑分數很差,當然就就一步一步整理麻,第一步要先整理組織。
所以我們有在台北市的防毒鐵三角,第一,我在市政府裡面有的毒防中心,這是跨局處的一個編制,這是一個委員會,當時在選擇這個專責機構,我們就直接選昆明的防治中心。
很多人都是每次遇到問題,要表示說對他的重視啦,把什麼層級拉高,搞什麼毒防局,我都反對。
所以出現食安問題,不是馬上增加什麼食安稽查員,然後出現什麼問題就要增加什麼人員,這個我一向都反對,#我覺得應該是把當時已經運作良好的機構發揮功能,這個比較實際。
所以我們當時那個實際執行單位還是留在昆明防治中心,那時候我們有跨局處的委員會去指揮各局處,事實上因為黃世傑局長大概全府都調得動,所以不用擔心(笑),沒有什麼問題,也不用說一定要市長每天去盯,大概只要有問題需要再拿出來講就好。
因為我在刑警大隊有毒品查緝中心,另外我們去拜託台北地檢署,有一個專門的緝毒的專責組,因為這個如果把毒品的這種案子分給不同的檢察官去處理,有時候不容易去…大家不容易去討論這案子的SOP。
不過很快在台北市就形成一個反毒鐵三角,有市政府有一個毒防中心,底下有一個昆明的防治中心,作為一個實際的執行機構,在警方這邊也有一個刑警大隊的毒品查緝中心,地檢署這邊也有專門的一組檢察官。
通常是這樣啦,這個人員固定以後經過討論以後彼此協調就好做事,那這個系統建立後,我們就開始…一樣,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每天都會出現新問題每天看這些問題要怎麼解決。
第一個就是新興毒品,新興毒品是這樣啦,如果你們沒有一個檢測新興毒品的系統,你就是只能檢查那幾樣毒品,可是事實上,真正的事實就明明市面上就是新興毒品比這個嗎啡都多。
那些嗎啡啦鴉片啦,現在市面上使用不多屬於一級毒品,更多的是新興毒品,所以我們這個昆明防治中心馬上跟台北法醫所有合作,首創這個新興毒品檢驗平台,應該是用這種質譜儀的方式比要可以一次抓出來,#所以新興毒品在台北市就不是問題
再來我們有辦懷孕婦女的藥癮醫療支持服務方案,這也是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因為懷孕婦女吸毒本來那個北鼻、小朋友死亡率比一般高很多,高了3.9倍,那它是一個問題,所以它就專門一個project…一個program去處理。
那再來就是說,我們今年應對疫情的關係,三四級毒品的講習就改成數位化,這個也得到衛福部的一個支持。所以還是那句話,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最近我們大概在幾個星期前,就宣布笑氣的管制,是這樣啦,笑氣明明在KTV、在汽車旅館都是一個常用的東西,阿你不能老是說,我們要等立法院立法,那那那…行政部門可以做的還是先做,你就把他抓起來,#該處理就處理
所以從我們處理這個毒癮媽媽,處理這種笑氣,處理新興毒品,就證明說我們台北市現在是可以面對這種毒品的問題去處理。
那我剛剛檢查這個數字,大概在台北市應該是毒品控制住,沒有在上升,大概都…我不敢說它在減少,因為我們在緝毒上還是會有黑數的存在,所以說很難判讀。但是從我們現在看到的數字,應該在台北市毒品是控制的,沒有繼續在上升,但是我不曉得其他縣市的狀況。
那在這幾年當中,其實我們在這個毒品防制的重要觀念的轉變是,#把吸毒的當作病人不要當作犯人,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改變,所以我們慢慢的是用衛生局當作主力,而不是..我知道在很多縣市會用警方當作主力,其實就是源頭管理,我們不是…
事實上,我們後來發現我們的校園毒品的防制,其實我們在檢查我們台北市第一次吸毒被抓到年齡是多少?15歲,如果加減一,這表示什麼你知道? #高中才去宣導反毒沒有效,為什麼?因為會吸毒已經吸毒了。
這個就是一個客觀的態度,一定要看統計數字,#過去我們在執政就是不太注重數字,如果我們第一次吸毒是15歲,就表示什麼反毒的宣導要在國中,要在他吸毒是之前去宣導,你等他都已經吸毒了去宣導幹什麼?所以表示說你看數字知道說…如果那種投注資源的話,#校園反毒宣導在國中階段
國中階段你要去宣導反毒,你給他正經八百在那裡講,保證底下睡成一片,所以就變成要卡通漫畫啦什麼,要放在國中階段推動。
再來,校園的防治…還有一點,我們在檢查15…剛講說說第一次吸毒15歲,後來我發現,15到18歲吸毒的有上學的跟沒有上學的1:1,可是你要知道,15歲到18歲沒有在學校的佔1%多而已,所以1%多有上學跟沒有上學抓到吸毒的1:1這表示什麼?這表示國中畢業沒有升學,那批人是吸毒的高危險群,因為他人數才佔1%,可是他總人數卻佔50%,這表示什麼?這表示換成那個risk ratio(風險比),等於是100倍,因為1%的人就有一半了,99%的人也是50%。
但是國中畢業沒有升學,你把那個扣掉蒙古癡呆症,紅斑性狼瘡就是身體很差那種扣掉,你就開始知道說high risk group(高風險群),國中畢業沒有升學版,把那種身體不好,精神病的扣掉,high risk group。所以我們在北投的國中開始訓練….開始建構系統就是說,我們有沒有..事實上我們台北市國中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也不過才幾百人而已,我說扣掉…剩下要追蹤的人不多,這批人就是high risk group你要給他一個系統性追蹤monitor(監控)。你不解決他,#二十年後他就是社會的炸彈
所以慢慢的我們開始…所以為什麼我們在勞動節有一個叫什麼?餐車計畫,就是說這些人你要讓他有辦法去工作,你要有辦法去給他monitor(監控)有沒有去follow up(追蹤)。
所以這個我們在台北市這一步一步在…#我們就是按照按照統計數字,還有一點啦,我說沒有升學,15歲國中畢業沒有升學的,扣掉high risk有去學校的,後來我們會發現,10個學校就佔所有吸毒人數的80%,#所以你要有重點學校
所以慢慢的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說,長期以來我們執政都沒有在看數字,#會做無效的政策,所以如果台北市政府在高中職階段分配反毒資訊的話,80、20法則,如果80%的吸毒來自10個學校,就是處理那10個學校第一優先。
所以再來你看…,為什麼我們要去拜託地檢署要一組人的專門檢察官?因為這個檢查都給用他緩刑的,然後再去走另外一條路,有時候他算績效很不方便,所以說這一定要有專門一組人,然後他的績效另外算,,不然他都不能結案阿,然後我們跟他溝通以後,再把那個流程圖才能夠建立,說如果進來的話怎麼判。
慢慢的..包括最近我在講,吸毒在監獄裡面,其實出院..出獄前半年就開始要進入追蹤系統,要有人進去跟他contact(接觸),而不是丟出來,然後也不曉得跑去哪裡。
然後你看我們現在建立那個出獄後的…我還去拜託那個福智…坦白講,那個吸毒被抓去關了,他沒辦法回…就直接回到社會,他有個中繼站,而且那個中繼站不是六個月可以解決的,要一個很專門的人,我們那個福智基金會在向日葵農場,應該要有很特殊的老大來帶領這一些人。
這個這個….所以他沒辦法直接回到社會,所以那個中繼要怎麼設計?然後要…我們那個吸毒的人要回到社會,我們那個中繼到底有沒有做好,坦白講我們最近還在建構這個,要怎麼去..出獄前半年。
那我們現在只能做到雙北,雙北意思就是說,他如果抓到其他監獄去問我們也沒辦法。所以說大概只能在雙北地區,大概還…所以就算設籍在台北市的,我們到現在為止也沒辦法100% follow up。
坦白講從校園宣導到這個防止他…從校園宣導,還有在高中職階段的處理,還有真的萬一吸毒他那個流程圖怎麼設計?真的抓進去關,他怎麼去..要進入..要重返社會那該怎麼做?
所以應該把所有問題全部列出來,每一個階段問題,那每個階段要寫solution(解決方案),那一條一條去解決掉,所以 #絕對不要幻想單一因素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這也是我們過去在整個台灣防毒的問題就是說,我們沒有每一個首長有能力去全部cover掉,把所有問題做整合。
所以我倒覺得這樣啦,台北市的防毒,我們在過去這幾年當中,這一步一步把問題解決掉。
不過我覺得是這樣啦, 最終這整個系統,應該要從台北市擴散出去,這model(模式)要全部出去,而不是就只有台北市這樣做。
因為事實上,我們最近在研究台北市的犯罪,台北市的刑事犯罪,犯罪的人在台北市犯罪被抓到,戶籍不是台北市的佔51%,這告訴我們什麼?我們最近在抓車手,我們台北市的那種車手,這種年輕人都是那詐騙集團去當車手,結果我們在台北市抓到,81%戶籍不是台北市。
所以當時說,奇怪我怎麼車手怎麼那麼多?這個詐騙集團車手怎麼那麼多,我們就去學校開始辦理宣導活動,結果沒有效為什麼?因為他根本就不是台北市。
那個詐騙集團去外縣市招募那個車手,然後到台北市犯案,我們在台北市抓到,我們一開始看數據說,怎麼這麼多年輕人被騙去當車手?阿我們在校園開始推動這個反詐騙宣導,搞了一年下來,也沒有效,後來才知道天啊這根本就不是台北市的,所以慢慢意思就是說,包括整個台灣的反毒系統、刑事犯罪系統…台北市是先做,但是如果不能從台北市擴散出去走,我現在直接告訴你,效果不好。
我倒覺得我們現在只是一個先行者的角色,我們把model建立起來,但是這model種如何有效的擴散到全台灣,都是我們要去思考的題目,我們今天就是利用這個conference研討會,先把台北市做的成功的地方挑出來講出來。然後慢慢地要希望說,中央的長官的思考這種成功的活動model,如何把它放放大擴散到全台灣去,不然效果是不好的。
好,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