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柯文哲聯訪逐字稿
柯:好,開工!
記者:市長想先問一下臺北馬拉松的APP,被議員質疑說打開來的預設語言是簡體中文,然後覺得不太妥,你怎麼看?
柯:改掉就好了。
記者:所以是設計上.....
柯:電腦常常有繁體中文轉簡體中文,簡體中文轉繁體中文,這個電腦上要有這個功能,這一定是按錯了,調回來就好了。
記者:早上黃副才說莫斯科團14+7的期間,自主健康管理應該不要出席公共場合,可是這次臺北馬拉松12位國外選手,最早是17號出關,都在7天內,那他們現在參賽…
柯:所以在他們出關之前,要加做一次那個PCR,所以原則上如果我們再檢查一遍,因為他是沒有才放他出來,有的話早就關起來了
記者:剛剛指揮中心說,因為你們沒有做專案處理,所以他說如果要出席公共場合,要全程戴口罩,那他們等於是跑的時候也要全程戴?
柯:原則上是這樣啦,我後來想說,跑的時候要戴口罩不太容易吧,所以是這樣,要開始跑才可以口罩拿下來,還有那個…圍觀的,反而是我們圍觀的觀眾要自己戴口罩,
記者:體育局問題是現在是說要他們起點的時候要戴口罩,然後到終點的之後也要戴口罩,然後還說最好不要並排,或者是要跟別人拉開距離的時候才拿下口罩,你覺得這一些很容易做到嗎?
柯:沒有啦,這個是這樣剛才講過開始跑的時候口罩才拿下來,然後跑完還是戴上去,我們在路邊圍觀的民眾戴口罩就可以了。
記者:所以就是…
柯:他們跑的時候不要…戴口罩跑步我還沒實驗過,我也不知道可不可以
記者:體育局的規定是寫說要拉開距離才能脫掉
柯:沒有這個不切實際,應該是跑的時候拿掉
記者:我們現在室外的規定是一公尺以上
柯:反正我們不會讓圍觀的群眾靠近那個跑道
記者:市長想再問一下在終點時候有設熱像儀,可是他們跑到終點的時候應該其實蠻熱的,這樣會不會擔心到時候測的話,一堆就是都會超出體溫?
柯:沒有啦 重點是跑之前不可以超出溫度,就讓他跑完了。應該是要跑之前要檢查
記者:現場會有一些人員安排說要怎麼跑嗎?不要就人與人之間要一些距離,會有一些安排嗎?
柯:大概我們這一次就不會讓那個群眾離跑道太近,這一次就要控制了,不然有時候那個加油都越加油越近。
記者:市長怎麼看剛剛指揮中心第760例是國內的女機師,而且感染源不明,會不會影響跨年?國內的女機師感疫,現在感染源不明,會不會影響到之後北市的活動像跨年?
柯:今天沒有時間跟你們講,其實我們那個防疫的時候講過,第一輪是防疫旅館居家檢疫,第二輪是萬一他突破的話,像這次那個莫斯科舞蹈大團就算是突破第一輪,第二輪的話就是我們的環保局、民政局、衛生局,那個檢疫,如果還控制得住,如果跑進來,像這種不明的就是第三層了。
不過是這樣,我猜我們CDC會很用力去查,除非他真的查不出他的感染源,如果那樣的話我們就是進入第三期了,我講過這種第三期一旦超過15個,不管什麼活動都會關掉。
記者:市長會不會因為這一次俄羅斯他們是沒有住在防疫旅館,會不會建議國外的選手或是國外要來參加表演,他們來的話最好是住防疫旅館,要不然就會造成像這一次的…
柯:沒有啦,他們有住防疫旅館。
記者:可是福華不是阿。
柯:他是滿十四天,不是,其實是這樣,重來一次,滿14天…滿14天是這樣啦,如果你沒有做PCR的話,沒有做檢測的話應該還要自主再加7天,當然說如果有你有做檢測的話,原則上檢測那7天雖然你可以出來,不過最好還是口罩戴上去,所以是這樣,這個有統計的概念,我也不贊成說無限上綱,但是我們合理….
像這一次我為什麼會要求說他停掉,因為52個裡面有4個,我們在統計學上這個叫cluster 群聚,所以當時判斷這樣可能其他再檢測會有,所以當時就要求再檢測,結果一次抓到8個,8個那就算了,不要再玩了,就整團叫他回去了。
記者:口罩再戴上去還是比較好?但他們就是…你剛又說馬拉松選手…
柯:因為他們在出關之前都有做PCR 都是陰性,所以理論上還會再感染的機會太低了。
記者:所以市長你的意思是說這7天的自主管理,只要他們有再做過一次檢測的話,其實就不用像指揮中心說的要全程戴口罩,然後…
柯:戴還是戴,但是就是程度上有差別,所以這個也沒有辦法跟你說絕對要怎麼做,是這樣啦,如果你有做過然後是陰性的,我們就會比較沒那麼嚴格,如果說你沒有做你要出來,我看你還是口罩給我戴好。
記者:市長怎麼看衛福部告發蘇偉碩?
柯:蛤?
記者:市長怎麼看衛福部告發蘇偉碩?而且剛剛退輔會就是一度要召開記者會說,希望他不要再以榮總的身分傳達不實言論,你怎麼看這件事情?
柯:一定要回答嗎?
記者:可以嗎?拜託!
柯:唉呦,我跟你講,這常常是這樣,純粹學術他講的也有誇大的部分,但是是不是要這樣傳訊幹什麼,這個我也不曉得,所以這個就是兩極化社會,不曉得怎麼回答
記者:可以問一下水肥大戰嗎?就是桃園市現在說你們不夠厚道,而且他說他收你們2、30萬噸的廚餘,那這樣乾脆北市府不要進桃園?
柯:其實這種事情還是要中央出來協調,因為每個縣市有每個縣市的民意壓力,那如果桃園的水肥要來台北市倒,我第一個反應是說為什麼不在桃園市倒?我總不能說歡迎全台灣的水肥都拿到台北市來倒啊對不對?但是我也覺得這種事情只要中央出來協調,我們都會合作。
記者:怎麼看林右昌說如果他是台北市長?
柯:那也很好啊。
記者:怎麼看101的煙火是大陸的廠商,會不會覺得有點敏感?
柯:不會啦,燒掉就沒有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