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7 北市府防疫記者會 柯文哲逐字稿
柯文哲:
這個市民朋友,今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確診人數是六百七十一例,然後死亡人數又再上升,變成十三例
我來看看這個數字,如果是新增案例,好像看起來疫情有趨緩,但是把所謂校正回歸加上去,校正回歸也只是因為當初PCR爆量,所以延遲輸入。
我大概看了一下,目前去做這個PCR檢查,從採檢到正式報告出來,大概50%要超過五天,所以目前這個需要校正回歸,所以校正回歸的次數還滿多,所以除非在PCR檢測有更快速的方法,會有這個問題。
不過我們假設我們不要很斤斤計較說,一定要知道昨天的數據是多少,我們以趨勢來看的話,我們看下面這個圖就知道,其實把校正回歸的東西加回去,然後看一個趨勢,然後你不要太關注這幾天,看前幾天啦,你就發現這個其實感染人數還算是平的,這表示什麼? 在很自動自發的封城之下…事實上我們臺北市的市民也相當合作,在這個狀態下,我們可以讓這個確診案例,沒有像印度啦,或某些過去歐美國家在疫情初剛爆發的時候,這樣飆上去
雖然確診案例確診數目沒有如同從大家內心期望能說,它就很快就減少了,至少在很嚴格的疫情管制之下,其實我們這個疫情的數目是…每日確診數目,是有控制。
所以要跟市民朋友講,通常我們會覺得好像很漫長,因為坦白講這兩個禮拜對我來講也是很累,但是你想想看喔,我們是五月十八號才全國停課,到現在都還沒…差不多十天而已,所以我們覺得很漫長,其實只有十天。
但事實上,這個很嚴格的管制看出效果,差不多兩個禮拜以後,所以也呼籲市民朋友希望要撐住了啦。如果我們這種防疫的措施有不嚴格的話,阿這個去感染的數目是會飆升,大家好好合作,就可以把它壓著。
那我們來看看我們台北市,這個就是我們把中央公布的確診案例,然後用發病日當基準點,陸陸續續去更新統計,看得到很清楚,固然萬華區是最多的喔,在五月十六到五月二十三有五百零三,也是要告訴市民朋友,不要以為只有萬華是疫區,台北其實十一個行政區都有案例。
事實上,在這種情形下,疫調、足跡都變的不可行,事實上也不太可能,因為這幾百人沒有辦法去疫調。
事實上,在人數這麼多的狀態下,如果去公佈足跡,反而會 #有假象的安全感,你以為好像沒有公佈就沒有,其實很有可能只是疫調還沒做
那因為數量太多,所以目前很多疫調會變得不太可行啦,所以我們現在是這樣。我們希望說做快篩,那二十分鐘就跟你講說,正的還是負的,如果是陽性的,我們是在最短的時間內。針對這些case以最速件做PCR來確認
如果有的話,也不要在等什麼疫調,意思就是說由那個確診者自己想想看,最有可能跟你接觸是哪些人,甚至是由你自己來通知他們,恐怕會比五天甚至一個禮拜那疫調去問你,然後再去匡列那些第一層的那個居家隔離者,我坦白講那個已經不切實際。
所以在現階段,恐怕是要快篩先做,確定以後馬上…如果是陽性的,馬上再做PCR,確診以後,由你自己來告訴哪些人是需要被注意,要自己先居家隔離,如果按照…不然的話,如果要等五天,甚至七天之後才做疫調,那再來匡列居家隔離者,坦白講不切實際。
我們來看看囉,我們在萬華的這個篩檢站,昨天篩檢的七百七十二人啦,這個篩檢的數量有在減少,因為我們當時是要求說你好歹有一些症狀才來啦,你不要說做心安的。所以事實上,慢慢的想來做的也都來做了,所以數量也慢慢從一千、一千二慢慢降到七百七十二。
不過我來看一看囉,但還是有加起來,有將近六十幾人的確診者,用這個百分比來算的話,它的陽性率其實還是滿高的,就是沒有降下去
所以是這樣,在萬華這個地區很明顯,它是有社區感染的,因為百分比…但是百分比也沒有意義了,因為那個分母會更動啦,雖然它分母變小,所以雖然分子沒有變動,但是出來這個百分比上升,不過anyway萬華現在是一個社區感染有一定程度的地方。台北市其他十一個行政區都有相當數目的感染者。
也因為台北市這個病人的數量突然增加了,所以事實上,我大概在兩天前就呼籲說,中央要把這個一人一室規定解除掉,那事實上我到第一線去,這是因為我到第一線去看的,這個是我實際看到的問題,有時候病房好大一個,怎麼病人才裝十幾個,後來就是因為一開始有一人一室的限制。
中央也從善如流啦,這個…其實第一打仗還是要到第一線去看狀況,那就說,我們把這一人一室的這個限制拿掉。
不過坦白講,我們常常下一道命令下去調整,也要時間啦,所以事實上,在昨天的時候,大概有六百五十八床,就有數目開始上升。
那今天因為每個醫院都還在調整床位,也不是我們下一道命令下去。事實上,還有…一般醫院都要等那一床的病人出院以後,他才有辦法進去調整床位,也不太可能裡面已經擺一個病人,進去要再調整床位,所以在這一、兩天當中,其實每一個大醫院都在打破一人一室的這個限制,重新調整床位。
那到今天晚上我們的專責床位會到六百九十八,所以我們把原本的負壓離病床、一般隔離病床,加上把一般普通病房去改裝專責病房,加起來,在今天晚上整個台北市可以收治新冠肺炎的病人是一零三四。到下禮拜一可以增加到一千三左右。
所以我們現在加起來是一千床,到下禮拜會到一千三床。
那有在問說…我想昨天台大醫院的院長也在臉書上求救,那我想這個第一線的醫師都很清楚急診。很多人一直在問一個問題,就是說台北市病床加起來不是不好幾千床為什麼只能籌出隔離病房,防疫專用病房一千而已?
我跟大家講一下,醫療是有它的分工跟專業。比方說,開腦的醫生你叫他去開心臟,他也不會開,那我們過去二三十年當中專科醫師實施的太徹底了,當然是這樣,分工越細,他效率越高,可是遇到緊急變故的時候,它轉換是有困難的。
所以常常我知道,現在很多急診的護理師也在抱怨,我們給他支援,從那個其他病房,不管從復健科病房啦,或耳鼻喉科病房,調一個護理師到急診去,有時候急診還嫌他就礙事,就是說,因為他不熟啦。
有時候要跟市民朋友解釋說,為什麼醫療會很緊繃,因為醫療他要轉換,整個系統要重組是需要時間的,就好像我們防疫旅館要分成一般防疫旅館,居家防疫旅館啦,還有這個專收這個快篩陽性,講起來簡單啦,還有醫院,就是說我們現在確診的病人要分到不同的地方去,要把他擺到適當的位置坦白講,這都需要時間。
另外整個防疫旅館,裡面醫護人員的訓練,還有監視器的重新購置、整個系統的運作,有時候不是只有硬體,軟體的改建需要花點時間。
所以跟市民朋友解釋說,很多人就在問說,台北不是病床有好幾千床?為什麼防疫專責病房會湊到一千床而已,跟大家解釋一下,這個轉換需要時間、重新訓練也需要時間而已,不要幻想說,開心臟的醫師突然有辦法去開腦袋,這不太一樣。所以這個要跟市民朋友解釋一下
那疫苗在今天凌晨已經發下來了,那就照昨天講的,我們的目標是這樣啦,發了兩萬兩千劑,一萬一千劑是要用到這個新冠肺炎的專責醫院。
那目前我們這些醫院大概有打疫苗接種率是33%,其實發一萬一千劑下去,也只有60%,所以我當時已經通知各醫療院所負責人。我說,我們在疫苗再發一萬一千劑下去,也不可能讓你們全醫院的醫護人員全部打,全部打的話,大概還差一萬多劑。
現在只能要求說,你們就是防疫專責病房的醫護人員先打,沒有直接照顧的,還是沒有辦法打到。
所以其實,我們現在把這個一萬一千劑發下去,大概今天已經開始在打了,也只能打到60%,我說對防疫專責醫院,也只能打到60%。我們現在要求說醫院自己去調派,把這個要直接照顧的那一圈先打,打完再講,至於周邊的也沒辦法。
剩下還有超過一萬一千劑,那就衛生局直接管制,那就造冊,就按照造冊名單喔一批一批打,大概是這樣。
那另外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是疫苗問題,坦白講還是一樣,我是沒有什麼…一定要哪一邊,因為過去陳時中部長也說各縣市可以自行採購,那個我就不太高興說,就是說你要講就早講,怎麼現在又這樣講?
那昨天,蔡總統又說,要統一由政府去購買跟分配,那我也沒意見,#重點是要多久?
事實上,從這個病人的這種狀況,我估計啦大概,如果大家很合作,大概要看到這種確診病例下降,也是一段時間以後,可能要一、兩個禮拜,才能看到明顯,坦白講我們我們能夠撐出這樣就很了不起了,你看到印度的慘狀,那是因為我們有很高素質的國民,才能夠讓疫情控制這樣。
阿我跟大家講,我們在臺北市說到現在是一千床,下禮拜一才會增加了一千三百床,大概我們一千三百床,所以每日平均台北市確診一百例,這種狀態下,每個人大概平均住院十三天,也許這樣,我們還可以撐過去,當然不是每個確診者都要住院。就是說我們大概每天新收一百個病人,假設這樣。當然有些得病以後比較輕症的,我們就放在這個放在防疫專責旅館,那看看喔。如果能夠控制住,我們儘量讓確診者放在防疫旅館,如果數量還一直增加,可能還要再進一步分流。
就是說你是確診者,可是症狀看起來很輕,完全沒什麼症狀,可能還是要居家隔離,在家裡隔離就好,稍微有頭痛發燒的才住到防疫旅館,更嚴重才到醫院去阿。
所以我們會每天按照實際的狀況,每個醫院的佔床率、救護車運送的狀態的話,每天這個報這個確診例,我會從…再按照整個台北市醫療能量調整這個系統。
所以結論是這樣,如果大家合作,確診數量不要飆上去,我們就一步一步把這個疫情控制下來,如果大家不合作,所以是這樣啦,重點是不要群聚,不是說不出門,沒有出門,但是找一大堆朋友大家在打麻將啦,在聊天吃飯時還是會有問題,所以重點是 #不要群聚,#不是只有不出門而已,要跟大家講。
至於減少人與人之間飛沫傳染的機會,我還是要拜託大家,用你的常識去判斷,在這段時間減少群聚,檢少人與人之間飛沫傳染的機會,把這個疫情先穩住,再慢慢講給它降下去。
因為畢竟我們不是極權國家,要硬封城,硬封城我們還會做桌上演習,但是那是很不得已啦,實在是失控沒辦法才會用這一招,。
我們儘量也是會跟中央合作啦,但是要講清楚你到底是什麼時候會有疫苗?真的不行,那個要自謀生路當然是…如果都沒有辦法,只好這種自謀生路啦,所以我們還是希望中央講清楚,到底你的計劃是什麼?
好,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