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6日 星期一

2021.09.07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2021.09.07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提問:
長官好首先還是針對幼兒園的方面來提問,因為剛有提到說目前已經掌握了大概有六個是跟台北市有關聯的居民,那另外有提到說,好像是其實職場的部分,剛好副市簡單提到,好像是有兩位現在台北市,因為那個剛剛那個圖卡上,好像是寫出來,還在疫調中,這部分可以再幫我們確認一下嗎?就是同住的家人,大概有多少是在台北市上班?
黃珊珊:
目前是因為資料很多,我目前是昨天確診的那九位裡面的父母,我們一直跟新北這邊聯絡,就是這九位他們的父母親是不是有在台北上班的部分,今天得到的通報是有兩位,職場的部分我們已經掌握,現在也都在跟職場做聯繫。目前為止,等其他的大部分都應該都是在新北的活動,所以目前為止在兩位,但是現在的狀況其實大家都沒有什麼症狀。
提問:
市長另外也有提到說,不排除新北幼兒園確診則是染上Delta,那是不是有看到什麼樣的情資,才會這樣說?那另外,那個前議員王浩宇是說,這個時間點有點兜不攏,是不是要甩鍋中央?市長怎麼看?
黃珊珊:
我們這邊我們是用最高的規格,就是我們有最壞的打算,萬一他是Delta我們該怎麼處理,所以我們用一致的標準,所以並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猜測,但重點在於說,剛剛好像中央也是不排除,所以我想大家都是把他當成比較高規格來對待,因為如果Delta有進到台灣,我們當然要當非常重要的事情來處理。
提問:
同樣再接著請教,有關於這個三間學校,已經因為剛黃副有提到說已經都預防性停課到本週日,那接下來會有擴大篩檢嗎?那相關的國小部分,因為他們有這個兄弟姐妹在那邊就讀,所以這個是只有那個班級停課,還是這個全校都停課?那如果未來說,如果停課的學校過多的話,是不是會直接宣布全市都來停課?大概的標準會是怎麼樣子?
黃珊珊:
因為他們是第二圈,其實不像之前的第一圈的風險這麼高,但是因為我們把他當成Delta的方式,所以要預防性的停課,那預防性停課目前為止就是提到禮拜天。禮拜天的部分採檢的部分,因為這個規範就是我們希望說,他先預防性的居家隔離完成,在解隔之前,就是五天的部分,我們來做採檢,因為我們也不希望他大規模的移動,那現在既然停課,他們其實大部分都在家裡,我們如果再採檢還是會有很大的移動的風險。
所以目前為止,是國小的部分,是以他那個班級,因為他們只是接觸者的接觸者,還不到確診者的接觸者,所以這個部分會暫時先預防性的部分處理,不會全部的小學都停課。
未來的部分,我們原來的規範如果是三分之一的班級的話,我們就會停課,一個學校採取兩個就停課,然後三分之一的學校那個行政區就停課,但是市長接著特別指示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我們原來的標準是用原來的病毒的傳播力來研判的,所以市長今天早上指示我們要做進一步,如果是Delta,我們是不是要把我們的警戒管制的那個表,我們要開始重新來研判,也就是我們需要做到警戒管制2.0版,如果是Delta可能跟原來停課標準會更不一樣,所以現在正在做進一步的研議。
提問:
另外,還有請教就是因為這次的這新北幼園的這個群聚,其實他突顯出很多越區就讀,或是這個跨縣市就讀的學生的問題,針對這個學生的父母,那未來會不會有更效率的這個疫調措施?我們昨天為了要詢問這個他們的家長是不是有在台北市活動或工作,好像問了很久。謝謝
黃珊珊:
所以昨天我下午有打電話跟新北市的副市長通電話,第一個就是大家要有交換疫調的資訊,第二個部分就是我們兩個局處,包括教育局、甚至托兒所的話,我們是社會局,#我們都建立起一個完整的聯絡的管道
那有些資訊,我想大家做疫調的時候,其實都非常的忙碌,而且要精確,而且要比對,所以我們自己也知道這個困難,所以我們自己也會跟有透過教育局有直接取得一些相關的聯絡方式,但是沒有確認之前都不方便跟媒體朋友說明,所以並不是說,我們沒有取得,而是我們還是要經過查證,跟再做比對。
相關的資訊目前為止,#雙北市是合作無間的,而且我們有狀況會立刻跟他們通報,他們現在…因為他們的案例應該很多,所以我們也很希望說能夠協助他們,我們這邊台北市就由我們來做。
提問:
因為現在有說小朋友,因為有些小朋友驗出來,如果是陰性的話,這樣就可以安心嗎?因為有很多家長,其實還是沒有打到疫苗,現在最大問題是說,這個他如果是Delta要怎麼來因應?那另外說,因為幼稚園老師也打過疫苗,可是後來還是確診,那現在是有人在講說,是不是用快篩的方式是最快?不是用疫苗來當作這個檢疫之便?
柯文哲:
在這次疫情爆發之前,我們還會用快篩,但是後來我們在萬華的這種疫情爆發以後,是我們現在實戰經驗就是這樣,你除非…快篩是這樣,如果這個地方的感染率很高,做快篩,如果這感染率不高,做快篩沒有用為什麼?因為快篩做完還是要PCR再確認,所以一般來講,我們現在臨床上經驗就這樣,有症狀的病例快篩是陽性的,大概PCR都陽性,可是沒有什麼症狀快篩做出來的陽性會發現,後來發現偽陽性機會很高。
所以既然PCR的才叫gold stardard黃金標準,PCR才做最後確認,在這個狀態下,乾脆直接做PCR,你做快篩,陽性你也不敢說他一定是陽性印象,陰性也不敢確認他陰性,最後還來做PCR的,既然這樣乾脆就直接做PCR。
所以在那個五月這個萬華疫情之後,其實我們現在台北市,你看現在七家醫院在做篩檢都直接做PCR,因為做完快篩還要再篩一遍,我常常說是shift forward,也許外科醫師邏輯就是 #簡單有效直接,不要猜來猜去,所直接做PCR就好了。
所以我們大概目前在台北市大部分都直接做PCR,雖然它比較貴的,但是我認為這個數量增加以後,價格還是會下降。
提問:
市長也要跟你追問,就是說,你現在說用PCR,可是現在學校開學老師打疫苗,但是現在打了疫苗。老師還是會確診,那現在有那麼多學校,老師怎麼來自保?
柯文哲:
這是一個概念,就是說,如果有完整的打兩劑疫苗就算他被感染,他們會再傳染別人的機率很低的,大概多低我們還是要…我每次說,台灣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跟國家,其他國家發生過的問題,我們都可以去查,所以應該會是研究打過不同的疫苗完整…不管AZ莫德納,去看看打過的人,後來再感染,再傳染別人,到底機率會有多少?
這是這樣,我們是醫生嘛,#還是很強調統計學,最不喜歡跟我說萬一,我說,一萬都不解決了,先解決什麼萬一?也就是如果他打過完整的疫苗,他就算被感染,他會再傳染別人的機率非常低的話,我們還是可以接…就說我沒有辦法保證你百分之百沒有,但是如果機會很低就算了,如果是為了這樣,難道我們從此開始在每個禮拜都要做一次快篩?台北市老師有幾萬人,如果要求每個老師每個禮拜做快篩,那快篩又不準,還要再做PCR,天啊這不行啦。
所以結論是這樣,reasonable risks ,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是要能夠接受合理的風險,當然合理風險是有醫學的統計基礎,所以我們還是主張…現在我還是主張 #打兩劑疫苗#然後放寬管制#讓生活盡量正常。我認為,美國跟英國目前的國家戰略開始比較對的。
提問:
今天有台北有新增就是那個孕婦的部分,那另外有傳出來說,那個全聯的松山有兩家店傳出了足跡,那應該是怎麼樣的狀況?
黃珊珊:
我們今天因為只有一例,但是這一例我看到的足跡沒有全聯的資料,所以可能是有其他縣市通報過來,所以我們要再查一下。
但是如果有清消,都是一定是有足跡就會清消,但足跡有清消的情況不等於是他可能會有影響,如果他有實名制,或當天他只去了十五分鐘以內,就不一定會被公布足跡,所以清消跟公布還是兩回事。
提問:
侯市長是預告說,只要確定這個幼兒園的群聚是Delta病毒的話,那就會立即取消餐廳內用,北市也會這麼做嗎?那侯市長也喊話說,要升級為強化二級警戒,目前考量到雙北共同生活圈,北市是否也會這樣子處理?那如果不是的話,請教柯市長強化警戒標準目前定在哪邊?
柯文哲:
這個是這樣,一開始我們在台北市這一邊,我們有訂一個excel表,一個表格,從那個零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每一級的這種啟動標準,達到什麼程度,你要進入一級,達到什麼程度你要進入二級,#有一個規範
然後在每一級,比方說一級,然後按照民政局、社會局、文化局、交通局,那每一級都有要做的管制措施,有一個完整的表。
那我今天早上跟黃副市長討論說,我們當時是訂這個表是新冠肺炎的全台北市管制表,現在是我們要把那個管制表再拿出來再看一遍,如果是遇到是Delta,這種被認為說傳染力比較強,我們現在就這個所謂的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的定義,要不要改?啟動標準跟降級的標準要不要改?我們再檢視一遍。
所以我覺得態度是這樣,#也不用去製造恐慌,還有一點啦,雖然這個幼稚園看起來來勢洶洶,好多人感染,但是我覺得是這樣啦,經過我們那個五月的疫情之後,我相信不管台北雙北,我們的疫情的疫調速度、疫調隔離、匡列速度 #都比以前快太多了
以前我們這種案子都隔好幾天,我們衛生局才知道,現在不會,現在幾乎在醫院就攔截了。所以結論是這樣,新常態是就是說,我們把表訂好,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事先就讓大家很緊張,我覺得不需要。台灣話說,神經線放大一點,按照SOP,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不過是這樣啦,我們要針對這個Delta病毒再重新檢視一下我們以前那個防疫管制表,我們再花幾天的時間再給他管制一遍。所以說很多人在問說,下禮拜這個中秋節烤肉什麼樣?我現在的態度是這樣,這個兩個禮拜的以後的事,你兩個禮拜後再問我就好,本來就說下禮拜再跟你講嘛,意思就是說,你現在要我預測兩個禮拜以後,我很難測,你叫我預測兩天以後,我比較好預測。
所以我們不要在群眾當中製造恐慌啦,不需要。就說 #我們做政府的#有完好的準備#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樣就好了。
提問:
想問一下市長所謂的這個SOP大概什麼時候會出來?因為就這個幼兒園的基因定序的部分應該是明天會出爐,所以如果是Delta的話,那如果要宣布所謂的禁止內用,那這樣子的餐廳需要準備的時間?
柯文哲:
其實是這樣Delta病毒比以前Alpha病毒是強很多了,到底多厲害?我想也不要太恐慌,因為還是按照國外的教科書…不要說教科書,教科書還沒有寫出來,一般論文人家的調查報告,現在全世界資料都很迅速,#所以每次遇到問題千萬不要驚慌,上網讀一下書查一下資料,#想清楚以後再做
我認為Delta病毒當然他的穿透力比較強,傳染力比較強,這種我都知道,但是不要說,看到一例Delta病毒就地球毀滅,不要這樣那麼緊張啦。
所以我們還是我還是很堅持,我還是科學家,我還是堅持SOP,按照理性、務實、科學。我們在聯醫,像我們璩副總,璩大成副總,他有指導,指揮一個那個專業小組,我們會把問題丟進去,他們會去上網路把全世界的論文調出來整理,我們在…#做一個政策#還是要科學的根據,不要製造恐慌。
提問:
因為剛剛市長有講到說兩個禮拜後再問您說,中秋節相關活動會不會禁止,會不會再宣布,但現在各個行政區有多場的鄰里的中秋活動可能會造成群聚,請問市府這邊會不會要求停辦?那如果不停辦的話,會不會加強防疫,並且呼籲民代不要來跑攤?謝謝。
黃珊珊:
台北市政府在八月份就已經發函各區里辦公室,那目前為止,是我們早就已經決定不辦中秋的晚會活動,所以各里辦公室大概都是致贈紀念品的方式,比如說,他們可能送柚子或者什麼其他的。
目前為止,#台北市民沒有群聚活動的中秋活動,那其他的中秋活動目前為止,還是符合中央的所謂的室外三百、室內八十,那目前為止,暫時還是以這個標準。所以台北市政府目前在公辦的部分不會有群聚性的活動,那一般市民辦的可能還是要符合中央的規範。
那在這兩天,我們就會去討論後續的處理,那也會請各地方的我們各局處來表示意見,因為每個地方有很多活動都有在陸續的舉辦,所以這個部分也請大家表示意見之後,我們再來討論解封的方式。
提問:
就是那個侯漢廷那個主任就是那個條子鴿,這兩天寫了一篇文章,然後引發就是駐日代表謝長廷的不滿,然後甚至還發文這樣子,由於那個講的說被講到說,好像是有點多加一些太多的故事的部分,然後就是讓謝長廷不滿,甚至現在還說對質,那那個包括那個林鶴明,他就講說,你身為台北市長,應該管一下,那個要讓台北市的警察被醜化嗎?他覺得是不是應該幫警察講講話,然後甚至說,因為你是過去,那個謝長廷相當好,你怎麼看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院長確實會做這種事情,還是不會?
柯文哲:
我跟謝長廷跟交情還有私交不錯,這是真的,我也認為謝長做事不會太亂七八糟的,大家認識這麼久,所以他…所以是這樣,他自己有出來澄清,一日新聞就過去了。
#那林鶴明什麼事都要扯到我,我常常說,他如果那麼思念我,就直接來台北市政府拜訪我就好了,如果他對警察這麼有意見,#他現在是權貴、要員,直接去跟警政署署長講就好了。所以這個都口水題目,不需要。
他思念我可以來拜訪我,沒有問題。
提問:
市長有提出說,要走美國的戰略,讓每個人打完兩件疫苗後就不要管制。但是就有議員質疑說,這樣的做法有問題,而且和市長之前說,要和病毒共存,好像出現了矛盾,想請教市長看法?
柯文哲:
這個…我常常是…我是很強調 #邏輯 的,「打滿兩劑後放寬管制,這個就是跟病毒共存」,這不是嗎?
難道你希望說,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這個病毒,我們就不用打疫苗?也不是啊。打滿兩劑有足夠的保護,從此就不要幻想說,這個病毒完全沒有,這個就是放棄清零的目標,比較把它流感化。
我在想,常常是這這樣,美國、英國、以色列、新加坡都這個戰略,我想這個應該是比較對的打法。
要不然坦白講現在我當台北市長本來一三五…想說記者會不要開了,結果還是被拉出來的,怎麼一下子…天啊怎麼一下子就到從新北到台北,這樣的話,你們都不曉得,我是已經儘量…
我後來下令說,所有的會議不准延遲,什麼意思?市政府在開…在運作,文資、環保我們還有一大堆委員會,後來下令不准給我delay。
我猜很多我們台灣…我相信不僅中央政府一定很多會都delay掉,意思是說,我們要這樣,#這個國家要盡量正常運作,所以不要幻想說沒有病毒,然後大家都跟以前一樣,太困難了,所以就是與病毒共存。
提問:
就是這個陳醫師,他在facebook 上有發文,他說因為中央前幾天發了這個一百一十萬通的細胞簡訊,是累壞醫護也嚇壞了民眾,那反正簡訊發了就沒有責任了,請教市長的看法?那另外陳醫師有也提到說,如果是及早開放混打,台灣現在會不會比較沒有突破性感染的問題?甚至如果機師可以混打的話,是不是可以提供比較好的保護力,市長認同嗎?
柯文哲:
唉~當然陳佩琪她是第一線的醫生,我想這幾天…從昨天開始,那PCR篩檢量就一下子上升,很簡單,你發了一百一十萬通那個細胞簡訊,老實講發這麼多實在是…要去檢討一下,真的要發這麼多嗎?
當然如果…當然也講說…對啦,發太多了,發太多結果就是這樣,昨天我們就做了三千多個PCR,這個是有七家醫院,我猜如果再把其他醫院加上去一定不得了。所以通常你發這麼多,大家就拼命跑醫院,但是有沒有需要?對不對?我們在行政上非常強調也成本效益,你總是要講出…所以我…這個一百一十萬通簡訊,你要問我的話,實在是太多了。
至於混打那個問題,這個就是有時候…大概我們看,我也知道為什麼,因為一開始我們民眾對AZ跟莫德納有偏好,所以AZ還沒打之前,就有一些技術上故意擋他,因為打過AZ的都一直很想打莫德。
所以…我覺得是這樣啦,因為我們的疫苗採購一開始沒有戰略規劃,如果重來一遍,其實AZ比較便宜,莫德納比較貴,所以如果要用同樣的價格達到同樣…如果我們是比較窮的國家,就全部打AZ就好阿,如果是我們經濟上還可以,又很想說成本效益,也許第一劑大家都打AZ第二劑都打默德納,保護效果好,價錢比較低。
不過坦白講講這個都沒有用,其實簡單講,就是我們的 #疫苗政策一開始就沒有規劃好,一下子美國送一點,連波蘭都在送我們,立陶宛也在送我們…來個三萬…三萬…#完全沒有規劃,所以變成有甚麼打甚麼,坦白講我們的疫苗沒有規劃…沒有規劃有沒有規劃的辦法麻,就是這樣。
提問:
關於那個烤肉的指引,因為包括宜蘭都說沒有要烤肉,因為下禮拜就中秋節,我們的河濱公園到底要不要開放?
柯文哲:
這個就是這樣,我每次說,其實是這樣,慢慢的我們全台灣的人民都要開始習慣,#比較接近才做決定
什麼意思?這個疫情看起來來勢洶洶,到底是只有這樣就結束了,還是它整個散開,你現在問我也不知道。
所以常常你要問…你要我預測兩個禮拜以後,如果我們要一定要確定兩個禮拜後怎麼做,我們就會趨向保守。
就好像我自己有反省過,如果重來一遍,今年的台北燈節應該要辦,可是人家問我說你跨年晚會你敢辦,為什麼台北燈節不敢辦?
因為跨年晚會是當天早上決定晚上要不要辦,時間很短,所以我用當時的資料,我可以決定,十二個小時以後我可以做決策。
可是你當時要求我決定…那時候我算一算四十五天以後的台北燈節要不要辦,坦白講,就超過我的醫學的能力,也不可能。
所以結論是這樣,時間越近越好預測,時間越遠越難預測。那如果你每一樣都一定要有百分之百,那只好越來越保守。
所以坦白講,如果重來一遍,當時如果說大家不要逼我說那個台北燈節要馬上做決定,不要在四十五天前就做決定,四十五天前叫我做決定我只好說不要辦,要是叫我三天前做決定,也許我們台北燈節當時就辦下去了。
所以結論是這樣啦,「新常態」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就是說我們神經線更大條一點,“時到時擔當,沒有米吃番薯湯”,要有這種心理素質,對我來講我是很容易,因為我本來就外科醫生,我們過慣這種生活,不過一般老百姓會不太習慣,所以慢慢去適應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