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3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中央刪除北市居家隔離資料》
記者:
黃副市長昨天臉書有說到那個中央在系統刪除市府上傳的居隔記錄,莊人祥昨天的說法是說評估風險之後是改列自主健康管理,不是刪除。剛剛記者會上他又表示說,這個這個決定是跟北市衛生局討論過後的,請問一下中間有沒有一些什麼樣的誤會?另外北市因此無法開居隔通知書,有讓防疫措施受影響嗎?這60位被刪除的匡列的人理由是什麼?身份完全不相關嗎?有沒有打算恢復匡列?
-----------------
黃珊珊副市長:
第一、這個案子是大家知道的,是在文山區的那位裝修工人,他跟他的太太然後去接觸了所謂診所的同時間看診的這些民眾,我們當時…第一、這個夫妻他們確定是Delta相關聯的疑似案例,因為他們的足跡是有到新北市的這個幼兒園家屬所住的大樓,所以當時就認定他是一個Delta的疑似案例,所以我們按照Delta案例的匡列標準。
第二,#這個匡列主要是我們有去調閱診所裡面的監視器,然後去 #確定他們在同一個場所待的時間是超過20分鐘以上,所以我們認為還是有一定的風險,所以我們第一時間就進行所謂的居家隔離、預防性的居隔。
上傳資料到中央之後,那中央禮拜六的時候有跟我們反應說好像我們這樣匡的,#他們認爲在診所裡面有適當的防護,所以他們為不需要做居家隔離。
但是我們衛生局當時…後來因為他們每天都要跟我們做回報,回報的同時,我們在我們會議裡面有非常多的專家,大家都還是認為說這個風險是很高的,所以我請他們去跟中央繼續協調,當時衛生局給我的回報是中央已經把我們的系統從居家隔離「#直接delete這個紀錄」,然後改成自主健康管理,對我來說那就是刪除。
所以衛生局都我的回報是,我們必須要開紙本的居家隔離通知書,那在其他的縣市有一些人他是住在新北市,#新北市他不能從系統上面看到是居家隔離的話,#他就不會幫我們去開居家隔離通知書,就要我們台北市自己去開居家隔離通知書給那個縣市的那個居家隔離的民眾。也就是說,他當然會造成我們居家隔離上面的困難。
但後來我們跟中央反應之後,可能他們就沒有刪除了。所以這個部分當天我們極力的爭取,因為我們認為第一天就是認為他是危險,那在我們爭取之後,果然這對夫妻他們的基因定序就是Delta,那我們當然 #很慶幸我們還是堅持居家隔離,台北市要負擔這個居家隔離的責任,我們當然也很慎重的去做了判斷的我們理由,那中央當然它們有它們的建議,不過中央不是常常說,地方政府還是要負相關的責任,所以我們還是站在專業的立場,我們還是會堅持我們應該要做的事,那即使中央有不同的意見,我們也是尊重,但是我覺得大家都是想把事情做好,也沒有互相指責的意思。
只是說,在匡列的過程裡面,我們還是希望嚴格一點比較好。
-----------------
記者:
對比中央之前說不疫調、匡太少,現在又變成匡太寬。雖然莊人祥有說地方有認為隔離,他們會尊重,市長怎麼看?那未來如果再發生相同的狀況,還是會堅持現在標準嗎?
-----------------
柯文哲:
第一點、中央從來沒有說過台北市不疫調匡列,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台北市疫調結果是全部要輸到電腦上去,透過網路中央都看得到,所以中央從來沒有講過說台北市不疫調、不匡列。
你們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有些有心人士結合那個側翼跟名嘴,每天在電視上認知作戰,打我們這個,所以你才有這個想法,中央從來沒有講過台北市不疫調不匡列,這是認知作戰的結果。
至於說現在台北市匡太寬,我想這沒有什麼對錯啦,就是這樣,因為我們想的是說新常態,那在防疫跟經濟之間、或是民生經濟取得一個平衡,所以如果我們要下一道命令說全台北市餐廳不准內用,你要用這個策略呢?還是說你寧可就把那個有可能感染的病例匡大一點。
當然我們現在科學有進步,我們隨著技術在進步,我們現在對於那些確診者趕快做基因定序、趕快測抗體,我們再來判斷說這個傳染力高或低。如果傳染力是高,當然就匡列要大;如果他傳染力是很低的,或是說他只是個殘陽的案例,讓我們立刻就把那個匡列人數縮回來。
這樣總比說全市下令說餐廳不准內用,或是這個運動中心要關掉,我想還是好很多啦。所以這個沒有什麼叫對錯,這個還是用科學的方式,所以只要戰略是清楚的,剩下就是戰術去執行,所以我想這一點要相信…我們要相信我們是用專業在做決定,所以我相信中央…這樣聽一聽它也懂了,它也沒再多講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