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2021.09.09北市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上

 2021.09.09北市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上

提問:
新北染疫的裝修工他是設籍台北,那想請問一下,這位裝修工和他的太太有沒有做基因定序了?然後也想請教市府目前匡列了多少人?那 Delta 如果侵入台北市的話,防疫層級會提升嗎?要到什麼樣的程度,餐廳才會禁止內用,讓雙北同步?謝謝。
黃珊珊:
今天這兩個案例16168是ㄧ位先生,然後他是有到新北的這個社區大樓去做裝修,他去的時間分別是八月的十二十三十四,三天,最後一次去是九月八號,但他在九月一號其實他就有一些症狀,那當時他有去診所。太太16171,他其實比較大部分是家庭主婦在家裡,那他九月六號其實也有發燒,目前這兩個案例都是因為社區的住戶,就是他們裝修的主人告訴他們說,我們社區有需要採檢,就通知他們去,他們才到萬芳醫院去採檢,那採檢的數值是陽性,一個是二十四個,一個是十三,太太的CP值比較低。到目前為止,這兩位我們現在…因為他是昨天半夜的PCR完成,那今天早上全部都在做疫調,那疫調完成之後,他所接觸的人跟去的場域現在都正在同時做清消。要確認我們相關的人匡列的數目之後,我們就會跟大家報告。
提問:
那能夠知道他的基因定序嗎?
黃珊珊:
基因定序都有提,但是不會這麼快,對
提問:
想再請教,因為目前雙北許多規定都沒有一致,可是之前有說要區域聯防,如果沒有同步怎麼去做到?然後也因為毒理學專家招名威又說,對市長目前的防疫方針不認同,覺得台北市不是沒有案例,只是還沒有爆發而已,也說了,雙北根本沒有資格防疫不同步,市長怎麼看?謝謝
柯文哲:
這要說明一下,雙北是首都生活圈,本來防疫的方法應該一樣,不過這樣,疫情如果相同的話,那防疫標準一樣就沒問題,不過現在比較清楚的就是說,在新北那邊在板橋,他的這種疫情是比較清楚有社區感染的,那台北市這邊就是這樣啦,目前我們還在嚴密監視,所以我態度是這樣,這個疫情不會一天解決,#會拖很久。除非我們台灣全部打完兩劑疫苗,甚至打完三劑,所以如何在很長的時間, 我們要怎麼讓「新常態」這種精神,讓國人可以去適應這種概念?就是說剛講過,我們要有應變的能力,再加上商業保險的概念。
#應變能力,就是說,你在心理上就是…你不要老是要預期說,兩個禮拜三個禮拜甚至一個月後的狀況,因為到時情況都不一樣,怎麼預測?所以也不需要,所以就是說,有多少證據做多少事。
但這種 #保險 的概念就是說,我們還是有#合理的風險 的概念,就是說,如果有社區感染,那廢話當然要升級,但如果都沒有,那你這個說…我們要減少,當然有講到寧可錯殺一百倍,不要放過一個。但是要跟大家講,那錯殺一百就殺掉一百個,你放一個,那還損失九十九個。
所以我態度這樣啦,我們還是做一個…我還是服膺 #理性務實科學的態度。有多少證據,我們就做多少事,如果疫情有升高,我們就隨著疫情升高,調整我們的防疫等級,就是這樣,所以我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一樣。
提問:
接下來想請教有關於新北市幼兒園群聚,因為有民眾陳情說,他家裡的小朋友是新北市又於幼兒園群聚的第二圈匡列的對象,那他本來就要通知說是需要預防性隔離,還要他們整理行李去住這個防疫旅館或是集中檢疫所,不過等了一天以後又說,那民眾在家隔離就好,這是不是就是因為我們的防疫旅館的數量不足,我們目前的入住的情況大概是怎麼樣?還有相關的規範細節是甚麼?還有第二或第三圈的人是應該要隔離五天或是十四天?
黃珊珊:
我們隔離的…確診者的第一圈接觸者叫做居家隔離者,那第二圈叫做居家隔離者的接觸者,也就是我們這次預防性隔離的對象。
那第一圈也就是在新北市確診的個案,他們的接觸就是我們的六個孩子,這六個孩子都是居家隔離,都住到集中檢疫所,那我們框的是第二圈叫做預防性的隔離。
第二圈的部分,其實他並不是原來法定必須要隔離,而是 #我們採取比較高規格的態度,那依照長榮機師案,中央的處置方式,就是第二圈的部分是隔離五天採檢,但前提是他的第一圈必須要採檢陰,也就是他接觸的第一圈的這個人,他陰性之後五天,第一圈的陰性,五天…他是第零天,第五天,第十四天。
第一圈的人是居家隔離的人,他必須要驗三次,然後我們的第二圈的匡列者是第一圈的人,第五天陰性的時候,我們第五天也陰性的話,第五天就可以解隔。就是兩邊第二圈的人是隔離五天,我們沒有匡列第三圈,所以沒有第三圈的問題,第三圈叫做預防性停課,第三圈的部分。
那另外就是當天的狀況,的確是我們當時的公告是說,如果家庭居家隔離有困難的,我們可以安排住到防疫旅館,尤其是裡面有老人家,比如說他有六十歲以上的長者,我們希望阿公阿嬤不要跟孩子太接近,因為他畢竟風險比較高,所以當時是說有需要的人,我們會安排到防疫旅館,可能有些同仁在轉達上面有一些讓大家誤會,但是現在都…目前為止,有進住防疫旅館有五十幾位,有兩百多位還是在家裡居家隔離。
提問:
接下來有類似案例也是說有學生家長來投訴說,他家住新北但是小孩是在台北念書,班上也有新北幼兒園的接觸者,所以全班要預防性的停課。不過台北市衛生局說,要他們居家隔離。然後新北市的衛生局又通知他們說,不用居家隔離,那好像兩邊給的訊息不太一樣,所以家長有一點無所適從,那這樣的情況大概是聽誰的比較正確?謝謝。
黃珊珊:
昨天我們也有發現這個的狀況,因為新北他們是停課三天,那台北市停課五天到星期天,所以我們…因為我們現在的規範是以居住地的衛生局為衛生局主管機關,所以我們有關在台北市念書的孩子,原來住在新北市的,我們是請新北市來做居家隔離的通知,但是因為他們跟我的地方跟我們政策不一樣,所以昨天請衛生局兩邊衛生局去協助,那如果新北市的規範跟我們不一樣,就由我們自己來開居家隔離書,所以 #昨天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台視提問:
就是有關於那個北市聯醫的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發文說,接到衛生局通知就是要各醫院空出專責病房量能迎戰,叫大家中秋節收心,請有這件事情吧?
黃珊珊:
我們現在…昨天就請他們開始整備,也就是昨天,其實我們有在記者會有說明了,我們現在的狀況是我們有醫策會定的專責病房的數量。然後我們現在整備期慢慢地就希望他們能夠回到這個基本的數量。
那第二就是如果整備期完,如果有命令的話,我們兩天必須要恢復百分之五十的專責病房的數量,所以當然是有希望每個醫院,都依照他們提出來的這個整備計畫按部就班來執行,所以這個我不知道他們怎麼發信給醫院,不過我們對全台北市的醫院都是一樣的要求。
提問:
就是中央確定十月八號要發振興券,那領取後就是雙十連假,那麼等同…他們認為說,等同鼓勵民眾連假出遊消費,那面對台灣已經有Delta病毒入侵,中央這時候發放是否適當?那台北的振興加碼還是會同步推出嗎?
柯文哲:
這以前講過防疫、紓困,振興、轉型,防疫當然在最最慘的時候要紓困,看你要振興的話,也要在這個防疫等級下降到一個程度,才開始去做振興,如果說餐廳也不准內用,然後風景區不准群聚,那你發那個請大家去促進消費不是很奇怪嗎?
所以這一條其實這樣的,我們現在今天是九月九號,你現在叫我預測都十月八號台灣的疫情狀況,我也沒有辦法預測,沒那麼厲害,所以這一條,如果在新常態應該怎麼講?就是說,我們預計十月八號振興卷要開始使用,但是都在前兩三天,疫情變化,不如預期,阿我們就把它往延做調整。
所以還是這樣啦,我們台灣還是要建立…整個社會要建立新常態的文化或精神,阿不然沒辦法,現在你現在說好,我們十月八號振興劵大家發下去開始用,那時候疫情很嚴重,你要去哪裡用?
所以我覺得這樣啦,我每次還是那句話,台灣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所以其他國家提倡的概念跟制度,還是一定有他可取的地方。所以新常態new normal,為什麼會有這個概念?就是說,我們要有應變的能力,要透過保險的方式在 #做合理的風險的管理
這一題是這樣啦,如果…問題是我們整個社會就是沒有建立這種文化。如果說我來宣布是這樣,我預計十月八號,但是如果疫情有變化,那就要delay要延遲,就這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