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8 北市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上
提問:
市長想請問一下,因為昨天有說一位確診的孕婦,她當時因為說她自己懷孕,然後她拒絕做PCR,現在想幫各家詢問的是,她當時這樣子是有沒有符合防疫規定?那如果拒絕採檢,是不是會開罰?還有一個是,如果她沒有做PCR,解隔之後回到社區,是不是會變成一個社區的隱形傳播鏈?
黃珊珊:
#這個是一個標準的假訊息,六月份在 #六月二十二號才有所謂解隔的時候要採檢的規範。這位個案她其實非常的清楚。她的先生確診,她六月五號到六月十九號居家隔離,居家隔離的期間,各位還記得嗎?那個時候,其實居家隔離是沒有任何採檢的規範。
#臺北市政府我們自己以所謂的精準疫調,我們希望居家隔離的人可以提早來做採檢,所以我分別在六月九號、六月十號、六月十九號,她解隔的同時都希望能夠安排她做採檢,但是她因為懷孕還有她自己家庭的因素,她有一歲多的小孩,她不想去醫院,所以她一直拒絕也以很多的理由來拒絕,當時的規範,#我們是沒有任何強制力要求篩檢,也就是說,六月二十二號之後才有強制居家隔離必須採檢的規定。
這也是我們 #在六月份的時候一直向中央建議的結果,因為我們發現我們的確提早採檢,可以發現…更早發現居家隔離的人他提早的陽性。
而這個案子,我想大家故意要在這個時候說,就要去呼應說,臺北市當時是疫調不實、匡列不實,然後又要產出這種 #假訊息,我覺得很沒有意義。
那最重要是所有的疫調結果中央都會看到,#中央不可能跟台北市一起作假。
提問:
那第二個問題是因為現在新北板橋有一個社區大樓住戶,他們陸續都有傳出有確診,他現在台大的麻醉師之外,是不是還有已經收到消息是有沒有可能有其他人也是在台北市職場工作的?
黃珊珊:
我們昨天已經說明,我們跟新北市這邊都保持聯絡,所以目前掌握在台北市工作的有兩位家長,那這兩位家長也會在士林區,一位在內湖區,那他們所工作的場域跟他們的同事,還有他們可能接觸的對象,全部都匡列,目前是匡列了十二位,那也都在做,其他的部分都在做自主健康監測,場域都已清消完畢。
目前為止,還是要強調有關新北市幼兒園,所有的確診者都不在台北市,我們這邊都是處理職場跟學校的場域裡面的預防性居家隔離。所以目前為止,台北市的部分,家長那邊工作的,我們已經全部做好居家隔離匡列。
提問:
有關於那個…因為副市長其實早上有說,如果這次基因定序是Delta的話,台北市會自動升級,但相較市長你剛剛最後決定不升級,想問一下說是不是原本是有考慮升級,那這中間的轉折點是什麼?另外新北市禁止餐飲內容一週,也包括像公有場館暫停開放兩周,然後很多的一些措施,那北市依舊是決定不跟進嗎?那雙北政策如果不同步,以內用來說,新北市的人有沒有可能跑到台北市來內用,反而增加感染風險?
柯文哲:
還是按照理性、務實、科學的態度,那你看看,新北市那邊的幼稚園感染,我們台北市這邊單單停課就六百多人,居家隔離兩百多人。但是這樣,如果這些居家隔離的他確實有感染有擴散,那確實要升高防疫等級,甚至到三級都可能。
但是這樣啦,我覺得還是「新常態」,這個疫情看起來,#短期不會結束,那個病毒從武漢出發,後來到Alfa病毒,到現在Delta病毒,難保以後還會不會有更厲害的病毒。
所以我倒覺得是這樣,#我們還是要在防疫跟經濟當中取一個平衡,當然做一個首長,其實這我想很久,做一個首長,動不動就餐廳封掉,什麼封掉,問題是這個對整個社會是好的嗎?
我還是主張就按照科學的證據,有多少科學證據做多少事,也不可諱言,我看Delta病毒是終於侵入台灣了,那其實這個早就在預料中之事,這是為什麼?
因為台灣不可能永遠鎖國,就算檢疫十四天,還是會遇到那種潛伏期超過十四天,只是說就科學的角度來講,機率很低,所以那我們如果把這個萬一潛伏期超過十四天,再把那個居家入境的檢疫時間再往上延嗎?延成一個月?不切實際。
所以一般來講,還是按照科學就是說,我們在活在世界上,reasonble risk合理的危險,好像比較俗語來講,你不能懷疑說還是乳房可能會長瘤,所以事先把乳房割掉?有可能子宮頸癌,難道就每個人把子宮拿掉?沒有道理,所以還是合理啦,所以我的決定是這樣。
但是我也知道,這陣子大家防疫比較鬆懈,所以就這樣,餐廳裡面…像我們昨天就開始宣佈,那個醫院就不要去探病,除非他什麼病危,那個快死掉,安寧病房,那個例外。
或者是說陪病,陪病也拜託你,不要早上一個下午一個晚上一個,換了三個人,所以陪病的人儘量固定,停止探病,昨天就把…因為醫院還是危險的地方。
再來就餐廳,我也沒有馬上就說,這個馬上不准內用,但是我也很清楚,最近大家那個餐廳都比較鬆懈了,梅花座隔板就沒有注意了。
所以在現階段,我倒覺得這樣,#先把二級先落實,醫院先暫時停止探病、餐廳內用雖然可以維持,但是梅花座跟隔板還是弄好。
當然我們每天都在看,真的台北市有感染,我們一定會升級。
提問:
研究員何美鄉認為應該要直接升三級,不能低於萬華的措施,那市長像延續你剛剛的說法,如果說今天台北市出現Delta的案例的話,你認為是要直接二級的強化版,還是直接升三級?那另外也包括校園這次應該要怎麼防堵,像目前有沒有統計到學校有一些家長已經開始在請所謂的防疫假?雙北市會不會一個統一的停課的標準?
蔡炳坤:
剛才已經跟大家做的說明,我們因應Delta病毒樣本已經明確的訂定了,有確診者的情況底下,我們這個學校,就會停課十四天。
當然剛剛講到,還是需要這個疫調的結果來做最後的決定,至於說,即使沒有確診者有接觸者的情況底下,我們也啟動的預防性停課。
那目前台北市的剛剛提到說,總共已經有四所幼兒園,加上三所國小,那居隔的人數二百四十七位,停課的人數已經到六百四十三位。
今天我們有特別瞭解一下就是說,是不是學校普遍有沒有這個請防疫假的情況,當然就幾個學校,這個三個國小請防疫假的是比較多一點。總計台北市今天請防疫假的人數是兩千七百六十八人,占比是百分之零點八五,那看起來還沒有太大的異常,這個都會持續的會關心學校的一個情況,以上說明。
提問:(大意)二級強化?三級?
柯文哲:
我倒覺得這樣,還是按照科學,Delta雖然他可能傳染度比較高,但是我們要還是要按照文獻,過去那個我們那個防疫從一級、二級、三級、四級,都有定義,我們一樣,如果是Delta感染,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定義要不要改變?還有那個的標準要不要改變?
所以我的回答是這樣,不要一下跳下結論,一樣嘛,甚至給我一天兩天的時間,把國外文獻我們再複習一遍,再研究一遍,按照國外的經驗,再按照台灣的狀況再擬定,所以現階段,我們並沒有說,一個Delta進來就要怎樣,沒有,沒有這樣做。
提問:
想請問一下這一波疫情從醫院到醫師,紛紛產出突破性感染,想請問怎麼看?然後新北幼兒園其中有一名染疫幼兒的父親今年八月從埃及返國,檢疫期間都是採檢陰性,那這個病毒的潛伏期是不是有超過以往的認知?有沒有可能其他的變種病毒?
柯文哲:
第一點喔,就算你打疫苗,也沒有保證不會感染第一點。第二點、潛伏期到七天,但不是百分之百,生物最大特性就是常態分布,就好像我們平均智商是一百,就是有那個智商兩百的就特別高的,人數很少。
所以有沒有那種潛伏期超過十四天,一定會有,只是每次…,以前在學校教學生的時候,我都說你只要活得夠久,一定會遇到更奇怪的病。
所以我還是那句話的,「合理的風險」,醫學還是統計學,我們不可能…所以我每次都說,我們醫學上不要去處理萬一,所以從這幾個禮拜相當清楚了,我想我還是醫學專家,這個防疫的戰略,我大概…我認為美國、英國、新加坡戰略才是對的。
疫苗打滿兩劑,然後放寬管制,如果有必要,五十歲、慢性病,再多打一劑,就這樣,每天這樣疑神疑鬼的話,驚弓之鳥,怎麼過日子?
提問:
Delta病毒可能潛伏於社區,現在入侵的雙北的社區,有專家建議說,應該直接四級封城才有辦法擋住,市長會認同這個專家的說法嗎?
柯文哲:
我不曉得哪個專家,如果照你的標準,現在全世界都封城,其他國家現在那個Delta佔八成。所以是這樣啦,這個也怕那個也怕,那乾脆在家裡打坐就好了,都不要出門。
提問:
那目前新北板橋的確診是不斷的擴大,跟日前好不容易控制住疫情的台北市萬華區是只有一橋之隔,那市長是不是會認為說,應該先進行區域性的三級管制才會比較好防堵疫情?
柯文哲:
其實這也是一樣,我們都已經在五月到現在,我跟你講,如果你有看過電信足跡就知道這個沒有用,我不曉得趴趴走,你不要以為那個板橋只會來三重,有時候你給人家看電信足跡,北台灣全都有,跑去宜蘭洗溫泉,跑去太平山…一個假期就發現北部好幾個縣市…
所以結論是這樣啦,還是按照科學,有疫調的標準,#該怎麼防堵就怎麼防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