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0日 星期五

190830北市交通會報柯文哲影片逐字稿2

190830北市交通會報柯文哲影片逐字稿2作者/來源:pishain/PTT
討論主題:「虛擬智慧型站牌建置案」智慧支付平臺paytaipei執行成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nwUgF4Ei2k

190830
北市交通會報柯文哲影片逐字稿1文章連結(hithaman大所撰)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67172721.A.462.html
閱讀本文前以下有幾點告知
1.
非要全盤護航柯文哲,但起碼給他一個平等檢視的機會
2.
聽不出來的地方會忽略
3.
明顯贅詞,在不影響語意表達時會忽略,不惡意刪減字
4.
發文前已校稿,如還是有誤的地方請指正

---------------------------------------------------
旁:請公運處報告虛擬智慧型站牌建置案。

------------------------------------------------------
公:公務處報告,以下簡報大綱分成六個部分,前言、現況說明、遭遇問題、解決方式、張貼現況以及後續作為。
台北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是從民國九十四年起開始建置,並於九十八年完成建置,民眾對於動態系統需求也日益漸增,那我們調查民眾在一零五年到一零七年對公車動態資訊系統滿意度,都有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
那我們公車動態資訊系統建置完成以後,提供多種管道供民眾查詢公車與入站資訊,包括網頁、APP、智慧型站牌等等,那其中智慧型站牌是民眾最常使用的管道,它的使用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那我們現在針對智慧型站牌情況進行個說明,我們目前台北市的公車站牌約有三千三百個公車站位,其中一千七百一十二站設有智慧型站牌,預計在明年底完成兩千一百個站。
那我們智慧型站牌目前總共分為三大類型,第一個是附掛式站牌,它主要是附掛在候車亭前面,第二個是獨立式站牌、第三個是太陽能站牌,這兩種站牌主要是設在沒辦法設置候車亭的站位,那設置的數量請在本文參閱。
那我們在建置智慧型站牌的時候,偶爾會遇到一些問題導致無法建置智慧型站牌,例如現場環境不符,包括沒有人行道、****(聽不懂)不足、地下管線的影響無法埋設基座,還有一種情況是事後土地如果無法取得土地無償使用同意書,以上這些情況是沒有辦法設置智慧型站牌的。
那如同先前所述,目前智慧型站牌是民眾最常使用的查詢路段資訊的管道,但是部分站位無法建置,而且我們目前初內的政策又是用逐年建置的方式,沒辦法一年把全市的站牌都全部建置完成,因此我們在思考說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替代智慧型站牌?
我們想說是以虛擬的QRCode來代替實體的智慧型站牌,民眾只要持有具有連網的手機或平板等設備、掃描我們的QRCode,他就可以取得那個站位所有雙北市的公車路線資訊,目前我們是以每一支站牌、每一座候車亭都張貼兩張QRCode為原則,其中一張張貼的高度是在七十五到八十五公分是****(聽不懂)使用、另外一張符合一般民眾使用的高度是在一百三十到一百四十公分之間,但是我們站牌中有一種型式是旗桿式站牌,因為它的桿件比較特
殊,所以說它沒辦法張貼兩張不一樣的高度,後續我們會再進行說明。
那目前預計本處會在今年八月底前完成全市的站位的QRCode張貼,這個是我們目前張貼在外面QRCode的一個型式,民眾只要取得手機、掃描左邊這個QRCode、就會出現右邊的畫面在手機上面,那民眾如果有英文的需求的話也可以透過上方的介面轉換成英文介面。
現在針對我們幾種型式的站牌候車亭來進行說明,左邊這張是我們目前招巡式候車亭,它目前張貼原則是張貼在面向馬路的右邊桿件上面。
右邊這張是直設候車亭,我們主要張貼位置是在面向人行道的右邊桿件上面。
這個是集中式站牌,那我們是主要張貼在側邊的立柱上面,因為它的空間比較足夠,如果是正面的話大概只有五公分、民眾比較不容易觀看。
最右邊這張就是我剛剛所說的旗桿式站牌,因為它的桿件是屬於圓柱形不是方形的,那圓柱形它的桿件的圓弧狀的弧度比較大,所以如果QRCode張貼上去的話民眾比較不容易掃描,因為QRCode必須要是在平坦的角度、民眾比較方便掃描,所以我們張貼的位置是在滾筒的下方,它的高度大概是在一百五十公分左右,那我們每一座站牌也會張貼兩張QRCode在這滾筒下方。
以上為本處虛擬智慧型站牌整體的建置計畫,另外我們明年也會將本項政策就民眾使用情形進行調查,然後針對民眾反映事項納入後續的改善評估,以上簡報。

------------------------------------------------------
柯:這有沒有這好像還沒做廣告?
公:是。
柯:好啊寫一寫啊,大概是我自己去演(廣告),要不然怎麼辦?就演一演然後臉書貼一貼,外面一直吐你,公家的媒體一直把這個做為新聞。
公:是。
柯:好,下一個。

------------------------------------------------------
旁:請資訊局報告智慧支付平臺paytaipei執行成效。

------------------------------------------------------
資:那個智慧支付平台它的發展背景是因為一零四年支付電子條例通過,讓整個國家的行動支付有一個依據可以發展,那我們在一零五年、一零六年把這個智慧支付平台發展起來

那先講成效的部分,目前大概每個月已經突破、可以到五十多萬張了、那支付業者現在十二家、那費用總共是一百九十三項,那從一零六年六月二十五號到今天為止,交易單次是五百九十萬張,然後整個截止手續費是二點二八萬。
那整個智慧支付平台,它其實要解決的不是提供一個民眾支付工具,因為這東西民間其實很多公司都有在做這件事,我們要做的其實是解決市府跟支付業者之間導入那個行動支付之間的複雜度,那在沒有智慧支付平台之前,其實各機關可能要各別洽詢支付業者,它中間的介接的複雜度其實比較高。
那智慧支付平台要解決的就是那個導入的複雜度,那目前資訊局如果以後會協助各機關提供這個行動支付的一個方式,你只要把那個帳單丟到資訊局這邊,那包含合約以及費用會統一由資訊局這邊跟業者整報去做處理。
那整個支付平台有分民眾業者平台及幫各種不同層次的,那我們在一零八年今年有幾個重點,第一個就是民眾方的部分,以往都比較著重在支付,就是政府這邊跟民眾收款,包含停車費、學雜費、稅費這些,那我們在今年會走另外一個方向就是發放,那目前在跟社會局談這一塊、福利補助的一個部分。
那另外在業者這一端,我們在今年重點是臨櫃還有QRCode,因為以往比較著重在線上,有查繳帳單、繳庫部分,不過臨櫃、QRCode這部分是今年我們想要發展的一個大重點。
那另外****(聽不懂)這部分,因為業者比較多、然後機關的數量比較多,所以我們就整個帳務的統整跟清算的部分我們做一個大幅度的研討,那這個部分我們跟北富銀再討論做處理,也差不多快好了。
那在機關這部分,我們今年重點是,從市府這邊走出去,那目前跟我們合作的是金門縣,那金門縣政府現在水單是由平台來做代收。
那左邊這個是目前、如果各位長官有上支付平台可以點開、上面會看到的畫面,你只要選擇裡面的費用,就可以進行查繳,目前已經完成三十二類及一百九十三項費用,包含稅費、規費、罰鍰、教育局的學雜費等費用都已經上線,這個部分是即時查繳的部分。
那左上角可以看到的是一個畫面,民眾只要打單號、或是車號,它只要打車號跟身分證就可以找到那個帳單、直接線上查繳,或是如果你手上有單的話,像學雜費目前上面都有印QRCode、水費也有印QRCode,民眾其實只要用手機的掃描、不用特別開APP、用手機掃,其實就可以把它繳掉了。
那我們今年想要大力推動的就是QRCode的部分,QRCode目前有兩種的繳費方式,一個叫主掃一個叫被掃,所謂的主掃就是由收款的機關貼QRCode、然後民眾拿他的手機去掃QRCode,被掃就是民眾出示QRCode、然後由Code機去掃,一般都是這兩種模式。
被掃通常是那個單位或是商店他有Code機、通常都會用這種,像我們在百貨公司、連鎖販賣店常用的情形,主掃的話是不用有Code機,你只要放一張貼紙在桌上就可以開始做生意了,那機關也是一樣。
那整個臨櫃的流程大概是這樣,例如我們左上角做一個示範,機關如果要收款的話,它只要有一張紙貼在它的櫃檯上,民眾只要拿他的手機去掃QRCode、掃完之後輸入金額就完成繳費了,其實基礎建設都不用,只要有一台手機、一張貼紙就夠了,這其實是非常方便的一個付費模式。
那目前動物園在今年已經有提供這樣的模式,在買票的時候、民眾只要掃QRCode就可以直接繳費了、就不用再投現金,蠻方便的。
那我剛剛有提到QRCode最方便的是,目前你可能看到上面有非常多的設備、基礎建設,QRCode沒有這麼多麻煩、只要一張貼紙就夠了。
那我們目前paytaipei已經有提供QRCode掃碼付費的方式,臨櫃的話剛剛有提過。
另外就是在今年有跟停管處跟交通局大力合作,關於停車場可以免刷卡進出,方式是這樣,車子在進場的時候、CCD就會先辨識車牌、辨識完後閘門打開、車子就可以進去了,至於出場的時候CCD會再辨識一次車牌、同時把費用結算掉,費用會直接透過網路的方式通知在你的APP上面、直接把它扣掉,民眾其實目前只要到公營的停車場,就好像進出自己住宅大樓停車場一樣、中間都不用搖下車窗或稍微暫停的問題,大概是這樣,我們覺得這個提案很好,那資訊局這邊有想要從公營、民營、私營,把這個模式拓展出去。
那剛剛有提到我們整個策略發展方向會從公共費用的部分,公共費用目前市府這邊各機關其實都有陸續在做,剛剛有提到說已經做滿一百九十三項,那跨縣市的部分我們目前已經有根基了,那我們持續都歡迎各縣市來談。
那我們接下來講到就是****(中間有一段聽不懂,太糊),這個部分,從那個QRCode模式往商圈、或是往其他私人商家那邊跑。
那以上是資訊局智慧支付部分的報告。

------------------------------------------------------
柯:那個我們本來年底有四千個停車位要用這種嗎?那個做到?
資:跟市長報告,四千是本來既有的,那我們現在額外要增加、到年底會八千八,那其他我們就是目前已經附了兩千多個、後面還有三千多個要再附上,所以年底會將近快要九千個的格位,那我們再來九月份
柯:到年底多少?
資:八千八、將近九千。

------------------------------------------------------
柯:好,那個台灣是資訊大國,昨天也在討論電子支付,有十二家電子支付,我覺得還是太多,所以短期內一定會合併、會快速合併,那不曉得那個併到底是要怎麼併、還在想。
好,是這樣啦,E化齁勢在必行,昨天那個機科(不確定)那件事情,我有叫秘書長特別來講,就是說不要再重蹈覆轍,以前你們那個時候什麼找九家,我是反對的,我的態度是這樣,只有「不能決定的時候才需要兩家」,如果大家聽完,一個比較好、一個很爛,那就不用了、一下就解決掉了。
所以是這樣,授權你們、你們就「不要太顧慮人情世故」,懂意思嗎?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所以上次那個什麼九家來做,聽到都哇專家找十個,專家做九、十個,然後一個人給他五、六千塊的專家費、然後要聽兩個鐘頭,聽一個幹掉一個最後剩一兩個而已啊,所以以後還是尊重專業,如果人家技術差、那是他家的事情、那也沒辦法,所以我們都有朋友,但是還是依法行政、依專業。
所以我不太贊成太多家試驗,如果你真的是專家,會一聽完就覺得阿這不行、或是阿這比那個差,就這樣。
所以E化還是秉持專業,不要試驗太多,後來我發現只要真正的專家做十個就解決掉了,所以我後來發現你們常常就是不想找專家,包括警察局那個CCTV,找那十個如果他十個真的是專家
所以兩個原則嘛,第一個、我們不要收錢、不要貪污,第二個是沒有一定要給誰做,只要有這兩個原則,剩下就好辦了,人家說我跟人家收紅包、所以一定要給誰做,那沒辦法,一個是我有朋友、所以我要給他做,這兩個都沒有,那就是公開講、大家比實力。
再來專家也是一樣,你要秉持你的良心找這個專家十個嘛,所以我常常發現「人對了、什麼都對,人不對、什麼都不對」。

------------------------------------------------------
柯:蛤,副局長?你是副局長嘛?
資:是。
柯:所以我講的你聽懂了嗎?
資:有。
柯:好,對啊我就兩個原則,一個我們不要貪污、貪汙了我們就一定要給他做,第二個就是朋友我一定要給他做,這兩個沒有的話,就很簡單了啊,對不對?這兩個沒有就很簡單了。
好啦,我跟你講喔「沒有私心,事情就好辦了」。
好,沒事了是不是,下次再講,好下課。

------------------------------------------------------
待續

---------------------------------------------------

#
台灣#taiwan
#
台北#taipei
#
柯文哲#p
#
台灣民眾黨
#
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
#
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
#
改變成真持續發生
#keepitpossible
#
柯文哲加油#p加油
#
柯文哲語錄#p語錄
#
柯文哲逐字稿#逐字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