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191031DTV蔡宜芳專訪逐字稿

191031DTV蔡宜芳專訪逐字稿
作者/來源:grana/PT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YjQ3sSs3Dc
閱讀本文前以下有幾點告知
1.
聽不出來的地方會忽略
2.
明顯贅詞,在不影響語意表達時會忽略,不惡意刪減字
3.
發文前已校稿,如還是有誤的地方請指正

---------------------------------------------------
主:台灣現在65歲以上的人口,在未來四年內會達到總人口的20%,妳也一直致力於老人的服務,請問妳在青銀共居這個部分有什麼具體的政見嗎?
蔡:其實,如果我們把事情只是鎖在青銀共居可能是把範圍縮小了,應該是說,怎麼樣的世代融合、怎麼樣長輩跟青年可以融合在一起?我覺得這還是最主要我們的訴求。
那首先第一,我在社會局有做過一個project,就是我們那時候引入了企業、公私協力,利用數據,因為我們有那個480塊的愛心敬老卡,那個卡其實它有很多因為嗶卡就會知道這個長輩的路徑、還有他的生活習慣,其實很多事情可以從數據中做分析的,那做完了這些分析之後,甚至我們可以知道說,多遠的距離辦一個共餐點對長輩的移動是最方便的、長輩最喜歡什麼樣的活動,這其實就是一種,我們用最新的科技,用青年的想法去跟長輩們做一個融合。
那再來呢,像長輩共餐,其實我蠻希望長輩共餐這件事情可以有更多的青年朋友一起參與,因為其實很多長輩在那個年代裡,他們身懷絕技,有很多的養分其實是可以跟青年朋友分享的,那在這交互的過程中,就會有更多更多的,第一是情感,長輩覺得有人跟我聊聊天,像孫子或什麼的、第二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這個家的範圍其實已經不再縮限在自己的家裡面,而是廣大的社會,跟長輩聊聊天其實會知道很多小資訊、小秘訣,或是他們的處世之道,他們吃的鹽巴總是比我們吃的飯多嘛。
那再來就是,青銀共居可以預防長輩,他可能受傷、上下樓梯有人幫忙,其實我覺得陪伴才是最主要,我們希望青銀共居這件事情最主要是可以達成陪伴,但如果把這件事情openmind打開來看的話,它不只是青銀共居,青銀可以共享一個事業體、或是青銀可以做很多事情,大家都講退休,退休不是真的只是含飴弄孫,它或許有更多的社會責任,然後共同去達成。
好比說,像我之前就想推動一個,65歲以上的長輩他們退休之後,他們還很健康嘛,他們可以享受台北市的長輩福利以外,他其實可以去做對未來的投資,好比說,他可以去服務失能的長輩,那之後他那些時數會換成以後他被照顧的時數,那這樣或許也是對我們的社工人力、對於政府的負擔也會減低,但是在過程中其實是可以達到很多的,好比說,因為我們知道其他長輩的辛苦,我們就可以更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的,健康的陪伴亞健康的、亞健康的陪伴長者,這樣一環一環的,他可以透過志工的投入達到退而不休的階段,我覺得這也是很棒的方式。

---------------------------------------------------

#
台灣#taiwan
#
台北#taipei
#
柯文哲#p
#
台灣民眾黨
#
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
#
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
#
改變成真持續發生
#keepitpossible
#
柯文哲加油#p加油
#
柯文哲語錄#p語錄
#
柯文哲逐字稿#逐字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