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6日 星期四

200206 校長座談會 柯文哲演講逐字稿-4

200206 校長座談會 柯文哲演講逐字稿-4

我在講技職教育,我去那個芬蘭,你知道NOKIA是芬蘭的,結果沒有想到他一步錯掉
沒有iPhone,垮了,因為沒有跟上智慧型手機的潮流,所以他們就,輸了就輸了,他們就...他手機整個放棄,他重新做5G,所以有時候喔,打不贏就逃、打不贏就放棄,所以NOKIA最大成就是什麼?他發現他iPhone輸掉,他整個放棄,不做手機了,他改做5G。

好,講到重點了,教育喔,是要教社會上需要的,不是教老師會教的。
我跟你講,我們現在台北市那個公宅都標不出去,你知道為什麼嗎?找不到綁鐵條的工人,我們的教育跟產業完全脫節,我們現在工程標不出去,最大的理由,我營造廠找不到工人,每個都去甚麼...他不去,都唸普通高中,就算好不容易去技職教育,全部給你餐飲學校,我需要那麼多餐飲學校學生嗎?不需要,我們現在缺的是綁鐵條的工人。

所以也因為這樣,這個是...有一次我去拜訪李登輝,李登輝一直在罵李遠哲,李遠哲把台灣的技職教育搞垮了,說他非常遺憾。要跟大家講喔,我們台灣的技職教育還是要重新來,教育必須跟產業結合,當然我們要謝謝這段時間教育局的努力,比方說西門子、台灣冷凍空調工業1000萬、這個順益給了700萬、我現在要求說我們所有的技職學校要努力的跟產業界要做更有效的結合,我們要教社會需要的,不是教我們老師會教的,啊這社會需要誰最清楚,產業界。所以一定要讓產業跟我們所有技職學校全部要有效的結合,這是重點工作,我們有開始在做了,但是我認為還可以做得更好,還可以做得更徹底。好,這是我們要的。所以技職教育...普通高中也許是另外一條路,技職教育一定要跟產業界合作,讓他在學校的時候就開始去實習,保證還沒畢業就有工作,所以他做起來。

波羅地海三小國滿有趣的。我那時候去布拉格以後喔,繞到這個拉脫維亞、再到愛沙尼亞,因為當然愛沙尼亞也是要去看那個e化啦,再繞到芬蘭。坦白講我去看喔,對我的兩岸關係非常有啟發,我們每天在想說兩岸怎麼應付,波羅地海三小國怎麼獨立?我們通常沒有去研究過,蘇聯就在他旁邊,他怎麼有辦法1991年,然後擺脫蘇聯,我去芬蘭的時候,芬蘭的不知道哪個官員他很驕傲地跟我講,我們芬蘭比波羅地海三小國更厲害,他們還亡國過,我們沒有亡國過。我記得1918年芬蘭跟蘇聯...好像19...芬蘭跟蘇聯開戰過,沒有亡國,他說我們赫爾辛基沒有淪陷。所以我跟你講喔,要講什麼你知道,我們台灣的政治界太不讀書了,處理兩岸關係不是看兩岸,應該去看一看這幾個國家,從這個波羅地海三小國一直到芬蘭,他們到底怎麼熬過去的?他們怎麼混過去的?我們應該可以在他身上得到很多啟發。我是去那裡才突然發現的,因為跟那些政要在講話,他就開始講他們當年怎麼應付蘇聯,然後去芬蘭的時候,他就開始嘲笑那個波羅地海三小國,啊他們比我們還差,至少我們...我們應付希特勒也沒有亡國,應付史達林也沒有亡國,更厲害。所以與其研究兩岸關係,不如去研究芬蘭,他怎麼混過去的,啊這要講什麼你知道,要讀書。所以我為什麼會寧可花一億送大家出國去看,到全世界去看,看人家在幹什麼,獲得啟發,然後讀書,來提升自己。

雙語政策,這也是另外一個故事。我去新加坡,他們就排那個秘密會議,新加坡的教育部長跟經濟部長,我問他說你們新加坡怎麼變成國際城市?他就拿一本書給我,李光耀傳,他說裡面都有寫。當然我都不會唸,回來拿給教育局說你們拿去唸。新加坡變為國際城市秘密只有一個,雙語教育、雙語教育。所以台灣要成為國際化城市一定要推雙語教育,新加坡花了28年,我以前一直不懂為什麼要28年,我後來才知道為什麼,剛好是一代人。所以喔這個我們的雙語教育是這樣啦,我們受限兩個,一個是老師、一個是教材,所以從2個、6個、13個,今年要到28個,坦白講這要慢慢推慢慢推。有趣的是這個,很有趣,學生認為雙語教育他78%覺得自己有進步,家長95%認為這個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家長永遠比學生更樂觀、更積極,這是我們...因為我們每半年會做一次民調,測老師、測家長、測學生。我後來發現,我看過好幾年的數據,都是家長比學生樂觀,然後更積極,但這有個好處,至少家長是支持的,老師是支持的。雙語教育大概是一定要推的,但是我也知道 受限於師資跟教材,不過是這樣啦,這個...我們今年就規定,新進老師40%要具備(英文及學科專長)...坦白講我本來想寫100你知道,百分之百,但是後來想說,哇這個手段太狠了,沒辦法,我跟你講如果寫100的話我們要28年才可以完成,因為等那代老師淘汰掉,如果寫40會更久,所以先跟大家預告,我一定會提高百分比的,雙語教育勢在必行,那是台灣成為一個國際化城市一定要做。為什麼雙語教育這麼重要?跟這三個國家...我後來發現愛沙尼亞,我去看一看,法國人會講英文的反而不多,愛沙尼亞講英文更多,他說我們是小國,說我們一定要融入國際社會,所以越小國越要融進國際社會,雙語更重要。所以法國、德國反而英語教育不普及,反而愛沙尼亞比較普及,我們去看觀察是這樣。所以波羅地海三小國大力推廣本土語言,同時重視英語學習及雙語環境,所以他們愛沙尼亞,我去看你知道,像布拉格他們市長講英文還是不順,到愛沙尼亞講英文很順,所以歐洲不同的國家,我test過還是...,我跟你講我也算台大醫學系畢業的,我英文還是講得很爛,CNN我還是看不懂、聽不懂,那表示說我們的英語教育必須更口語化、必須更貼近生活,我們英語不是為了textbook用的,我們是要融入環境。台灣要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國家,雙語教育勢在必行。它受限於兩個,一個教材、一個老師,教材我們可以努力,可是老師喔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加強這個百分比,在你們可以忍受的範圍內,我會開始往上推,你要來應徵老師你要有雙語能力,大概是這樣。

好,所以最後教育我們繼續攜手努力向前行。大概雙語教育、國際教育、智慧教育,我知道...昨天我們那個開共識營你知道,那個曾局長上去,最得意的,他第一張title,他什麼都不用講,他說我們去年這個親子天下、天下、什麼遠見,我們2019年所有教育評比全部都是第一名,每一樣都是第一名,不用買廣告,後面那個才重要,我們沒有買廣告,我們沒有買廣告還可以第一名,我們是靠實力贏的。啊你說台灣贏第一名搞不好你跟誰交情比較好,問題是我們國際評比也是top,國際評比這個就沒辦法假了。不過是這樣啦,我們已經做得不錯,但是我們還要更努力。技職教育還在推、雙語教育、智慧教育、國際教育,每一樣都...已經做得不錯了,已經在亞洲算top了,還要更進步。最後那個創新教育是個大問題,我還沒思考要怎麼做,台灣的經濟要轉型要從教育改變,我們目前的教育只適合OEM、ODM代工產業,如果產業改變的話,一定要從教育著手,至於要怎麼改我還沒想出來,也許再出國再看一遍還怎樣,好啦我不曉得,有幾個國家可以看,以色列,我想以色列的教育模式我們要去看一看,芬蘭可以看一看,他就是走向創新產業,在那段期間他的教育做了哪些改變,我想這兩個國家應該去看,以色列和芬蘭,要去看一看。

好,謝謝大家。

影音:https://youtu.be/1Awswa1hoc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