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6 黃珊珊副市長聯訪-1
黃珊珊副市長:
今天的主要是「防疫計程車」今天上線,那有2部,然後他們都在待命,到今天現在為止,今天還沒有接到個案的需求,所以他們會在固定的地點待命,等到衛生局有需求的時候他們就會出動。但是交通局他有一個備援,就是有候補的人選,所以如果有臨時要擴增的時候,我們目前…昨天就有6位來受訓,那我們先用2位,如果像接下來韓國很多居家檢疫的人回來的話,將來這個需求會增加的話,我們會再增加,還是先把人員訓練好,大概是這個。
另外今天居家隔離的有11個人,解列了240人,居家檢疫的是2012人,解列的是2925人,那目前罰款是67人,這些居家檢疫隔離的曾經安排就醫的數量是72個人,然後失聯的目前是0人,社區監測通報增加了1305,就是後來17號以後新的政策。
今天有幾個事情有討論,就是剛剛教育局已經發了新聞稿,就是所有校外教學、學校的活動、園遊會、體育表演會、校慶、還有校外教學,還有露營、然後畢業旅行,都是暫緩到5月以後再辦理,那看疫情的狀況再做處理。所以大部分學校的活動,聚集性的活動都會往後挪。
另外有關市政大樓我們已經做好所有的消毒跟作業,大概在市政大樓的部份都已經處理完畢。今天有討論說接下來市政大樓我們可能會考慮在門禁的部分開始做一些體溫的檢測,然後也做一些消毒的部分,那市民跟員工我們可能會採取分流的方式,讓他們至少在市政大樓我們要開始採取一些所謂的防疫的措施,那其他的部分大概有一些細項還沒有具體的東西,我們討論以後會再跟大家報告。有沒有什麼問題?
記者:
未來就是(聽不清楚),針對民眾進出如果要洽公,會考慮設第二辦公室或怎麼樣來分流?
黃珊珊副市長:
第二辦公室應該是上一次的防疫會議已經討論過,那我們已經請各局處他們去統合在各個地方,像很多府內的單位他們在外部都有辦公室,像交通局他就有停管處在外面,然後他的第二辦公室,他們各自的部門要先去找到他自己的第二辦公室,比如說財政局他就可以去找稅捐處,然後地政局他就可以去找地政事務所,他自己先把自己的局處本身;那府級的部分我們現在其實市長,包括之前都希望在這個辦公大樓有一些所謂分流,就是以前是很多市民都可以…每個樓層都可以來,以後希望說能夠在市民服務的部分跟辦公的處所其實希望能夠分開,趁這個時間我們會做一些這方面的盤整跟整理。
那第二辦公時其實我們台北市最重要是我們有一個「EOC (災害應變中心)」,所以如果真的有大規模這些的相關狀況的話,其實我們第二辦公室就是EOC,在消防局,所以這個部分,府級的部分,指揮調度是沒有問題。
小編備註:
緊急及災難應變指揮中心 (EOC) 建置目標
1) 整合本市119、110、交控中心、捷運行控中心、水情中心,規劃建置為本市防救災指揮中樞。
2) 整合各局處之防救災資訊系統。
3) 24小時全天候運作,平時及災時均能有效利用。
4) 建置符合人性化之空間需求及系統操作介面。
5) 設置消能減震器及強震、微震監測器等設備,提昇大樓耐震力達7級,保障大樓安全,維持防救災功能。
記者:
那想問一下有一位男子是被二次開罰,居家檢疫開罰,那他是被強制送到集中的隔離場所,這部分請問一下您。
黃珊珊副市長:
他其實就是…他就是違規第2次,第1次就罰1萬嘛,違規第2次就是重罰5萬,那重罰5萬因為怕他還會再繼續違規,所以就送到中央接受強制隔離
,那當然一定要繳罰款,第二就是你如果自己在家裡不好好做的話就是送到強制檢疫啊、強制隔離。
記者:
有考慮公布姓名嗎?
黃珊珊副市長:
如果他是已經…公布姓名是協尋的部分才可以,公布姓名如果要公布的話,可能要中央的命令才可以。
記者:
逃跑路線?
黃珊珊副市長:
這個路線…逃跑的路線…他應該都是輕微的違規…這個細節我不知道,但是他就是違規的事實。因為現在都是用手機監控,他一下子就知道了。
記者:
因為應該跟警察(聽不清楚),他到底情況?
黃珊珊副市長:
細節我不知道,但是現在都是用手機監控,他只要離開那個區域,現在手機都從後台直接…行政就會接到通知了,就是現在是無所遁形。
記者:
那他的那個集中檢疫的話,因為他的隔離…本來隔離只到28號,所以他就是集中檢疫到28號,就是讓他離開,所以未來的話呢?
黃珊珊副市長:
當然,不會因為他違規而多增加2天吧,應該不會。
記者:
所以未來都是比照辦理?就是只要有…
黃珊珊副市長:
只要有這種情況就是報中央送集中隔離所,避免他再發生任何違規的情況。
記者:
有可能公布在哪個地區嗎?就是在比如說哪個區。
黃珊珊副市長:
公布的部分不是都要聽中央的嗎?
記者:
我問一下那個小巨蛋部分,因為可能會有一些展演,然後到時候有群聚的狀況,那這部分北市府有沒有什麼立場或想法?
黃珊珊副市長:
目前為止其實我們的立場是比較希望能夠比照中央,中央的規定如何我們就比照,但是我們剛有跟專家討論過,那我們兩位專家還有局長,其實大家都認為說有幾個原則。
第一個非必要的活動,其實我們都希望延後或取消,然後大型密集的集中式的場合、場域,能夠避免就儘量避免。所以在這兩個原則底下,那我們會在下一次的會議裡面討論台北市大型活動的建議,那台北市目前為止我們自己舉辦的戶外活動,大家都知道我們已經取消了飲食的攤位,但是聚集性的密集性的,目前為止像小巨蛋,我們的原則目前是…如果中央…比如說國家劇院、國家音樂廳,他們沒有取消的話我們這邊就是要求他們做好防疫,那如果中央要求全部取消,我們當然就配合。
但是這邊小巨蛋他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因為我現在把他取消,我沒有檔期給他,那這個東西會有一些相關的權利義務的問題,所以這個部分我們可能…我們今天有要求捷運公司跟所有的承辦的這些單位做一些了解跟協商,那如果取消的狀況會是怎麼樣子的處理,後續因為還是有一些…到底是不是不可抗力,還是中央有命令下來我們比較沒有責任,但是我們片面取消我們責任在哪裡,這個我們要去了解,因為畢竟我們還是要搞清楚我們互相的權利義務,第二個就是中央的規定如果很清楚,我們當然很清楚,但是在台北市我們是做建議,我們先把他建議的部分先看用協商的方式看看大家怎麼處理。所以就大型活動目前為止,我們還是個案個別的來做協商跟處理。
記者:
現階段風險還是比較高。
黃珊珊副市長:
對,衛生局的…就是台北市目前為止我們還是認為社區感染的風險高,所以這個部分我們朝向大型密集場域儘量避免甚至延後取消的方向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