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4日 星期三

2021.08.04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2021.08.04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柯文哲:
各位市民大家午安,今天公布的本土案例台北市佔5個,這5個裡面有2個是在居家隔離期間就被攔下來,1個是家戶感染,但是還是有2個是不明感染源。
事實上,就公共衛生的角度來講,確診數我反而比較不在意,我在意的是不明感染源,所以今天這5例裡面有2個是不明感染源,表示在我們的 #社區當中還是有潛藏感染源存在#這個大家還是要小心
昨天8/3我們7家醫院做了1612個PCR篩檢,確診率0,這裡當然進一步說明有存在的潛在感染源,但是量很少。
我們大概每個禮拜會把整個感染的狀況再做個回顧,從這張圖就看得很清楚,其實我們在前面2個禮拜很快的上升,2個禮拜以後啟動三級管制,就很快的就控制下來,我每次講說這是一個台灣國民素質的展現。因為我們在那個最危險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採用硬封城、沒有出動什麼警察、軍隊來實施這種強制的隔離,只靠這種國民自己的自動自發、自動封城,可以控制下來。不過也從這個圖可以看得出來,因為我們台灣還是個民主國家,所以到最後階段,那滴滴答答的反而清不掉。所以就我個人的經驗,當巴頓將軍反而比較容易,當福爾摩斯追查那個躲在暗處的反而很困難。
所以,從這個臺北市的在過去三個月當中的變化,一開始我們是沒有注意讓他燒起來,可是2個禮拜我們就控制住了,過2個禮拜就開始減少了,一開始減得很快,但是在過去2個禮拜,他就陷入那種很難追查的程度,因為剛剛講過,我們還是民主國家,很多那種強制的手法我們又不太好用,所以我們還是一步一步的勸導。比方說,現在居家隔離就不讓你住在家裡,但是差不多99%的市民還是合作,乖乖地去住防疫旅館,這樣讓我們進一步把家戶感染解決掉。那個HIV的事,後來我們也透過個案管理師,全部叫回來儘量打疫苗,又控制住了。
一樣把它統計起來,我們看最下面那一排,268個、161個、161個,第2個161是因為我們後來就啟動那個一次就上萬的那PCR,把那個無症狀又掃一遍,又開始掉81、47、43,到上個禮拜,其實又把那些比較困難的感染源又清了一遍,包括那種家戶感染、廣義的家戶感染又清了一遍,事實上就掉到30。
但是 #這個禮拜有新的變數是因為我們開始開放餐廳內用#所以其實這個禮拜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察期,就是說它會從40幾、30幾再往下降,還是說因為開放餐廳內用然後他又往上飄,這是我們要注意。特別是餐廳內用有時候要很誠實地講,#不能那個招牌掛小吃店其實是阿公店,所以這也是很多問題,#這禮拜我們還是會加強查緝、密切觀察。
今天有件事情要跟大家講,我們有7家醫院的這種篩檢,從7/6~8/2我們做了37602個,相當多,抓到了43個陽性案例,但是我還有 #更多是83個叫做舊陽性,舊陽性就是他以前被感染過,可是到後來在鼻腔一直做PCR清不掉,事實上按照目前我們中央疫情管制指揮中心的規定,發病之後如果隔離17天以後,特別是還有做過PCR是大於30,其實之後就不要再擔心了。因為有些人感染過以後,他在鼻腔裡面PCR一直做,就是沒有辦法完全清零,可是他只要CT值大於30,事實上,我念過很多論文,有的寫CT值28以上,甚至有的寫CT值25以上就不會感染,我們事實上已經取一個比較安全的標準,CT值要大於30。應該要這樣講,#隔離滿17天#CT值大於30,後面就算再做,比方CT值34、32,#這些應該是不會再感染人的
我們這個3萬7千名的篩檢裡面,有83個是以前感染過又跑回來做檢查,因為他的鼻腔怎麼做都是不會清掉,所以他自己就很焦慮,每個禮拜都來做,所以那個健保卡一插下去,問他說你不是已經做過4次了,就是這些人。但是,這個地方特別呼籲,如果你以前是確診然後康復了,特別是你最後一次做CT值也大於30,其實不用再做了,因為有時候會拖很久他就是不會清零,但是你不要怕,第一:你不會感染別人,所以你自己不要焦慮、,那他的同事也要把他視為是健康的,也不用擔心,至少到現在為止,沒有什麼科學證據說這些人還會傳染別人。所以我們就呼籲這些朋友,拜託你不要再一直回來做PCR篩檢,因為我後來發現這裡面83個比真正那個新陽性的,事實上多了快2倍,所以再跟大家講。
但是從國外的論文也看過,確診者有5%~20%過了4個禮拜身體還是不舒服,有的頭痛、沒有味覺、甚至一直咳嗽、甚至會健忘、憂鬱症~很多了。事實上,國外的文獻是這樣,然後我們目前在台灣的臨床狀況也開始發現有這個現象。
那我們最近有在跟醫院在商量,#大概目前已經有三家醫院願意了#台大#北榮跟北醫#要成立新冠肺炎長期追蹤的特別門診,我們大概聯合醫院會要設在中興。
所以那些確診者,如果你在病好了以後,可是還是覺得身體不太舒服,其實這些人還是要有一些症狀治療,甚至有一些心理上的問題要解決,包括憂鬱症之類的,我們會在台北市開設特別門診,給這一些確診者,有一些長期的、輕微的併發症的人,有一個治療的地方,大概我們需要給市民更好的臨床服務,這個我們大概再規劃,這幾天應該會推出,目前是台大、北榮、北醫跟中興醫院,預計這四家先上線,那看看病人的數量,然後看台灣的狀況,國外大概會5~20%,不曉得我們台灣這一波感染以後,到底有多少人會留下併發症,長期併發症還不曉得,如果病人很多的話,我們就要求更多的醫院開設這種長期追蹤門診。
這是我們最近有發現2個問題,一個是很多確診者,鼻腔做PCR就是陽性會很久,但是不會感染人,自己不要緊張,別人也不要投以異樣的眼光;另外有些確診者有些長期的不舒服,要有特別門診來處理這些人。
昨天是解封的第一天,我親自去新光三越美食街看了一看,當然現在人流還不多,所以實聯制還是要做好,我覺得不要一下子人太多,人先少一點慢慢增加,就是這2個禮拜,我自己也是很焦慮,因為開放內用還是要小心。不過看每一家餐廳還是大家很小心,我去一蘭看,理論上應該隔一個位置就可以,他隔了三個位置,所以大家還是很小心。小心也好,不要急著說一開始就要把生意衝上去,慢慢增加、安全第一。
所以這個實聯制還是要落實,最近我們在研究,整個臺北市的實聯制,如何更有效地執行,因為我們有環南市場刷悠遊卡那種方法,我覺得在人流大的地方還是要用嗶的方式,人流大的地方用台北通掃QRcode還是不太切實際。這個我們還在研究怎麼#建立一個整個台北市快速的、#有效的實聯制管制
另外這動線分艙分流還是要注意,用餐間隔要確實,昨天去了去新光三越看是做的不錯,當然,我覺得在初期大家還是小心。不過,廠家還是有抱怨,所以我們有一個新的修訂,今天要公布:一開始,我們是有發現足跡,就把它停業3天。我覺得這樣,如果是確診者,當然是目前規定是要停業3天,如果是餐廳的話。不過他如果只是足跡,不是確診者,只是足跡經過,我們認為在3天裡面停業24小時就夠了,因為清消以後就停24小時;如果那足跡是在4天以前,其實清消過就可以了,不見得說要停業24小時,因為這些濾過性病毒也沒有理由說3天以後還在那裡,一般來講,科學上應該是不會,所以我們有放寬,如果足跡發生在4天以前,隔天再經過清消以後,第二天就可以馬上營業,不一定要再停業24小時。我想這也是用科學的經驗,不要造成店家太多的困擾,所以,對於這個足跡的那種封鎖,我們有比較寬的處理,當然是這樣,實際上有碰到問題,反正到時候防疫醫師會到場檢查以後,會再依個案處理。不過,#原則上是足跡如果再發生在3日以前#我們認為應該不會感染#所以第二天就可以繼續營業
目前我們臺北市的疫苗覆蓋率已經到45.3%,這只有打一劑,還沒有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所以,面對餐廳開放內用,大家還是步步為營,先看2個禮拜,等2個禮拜過了,真的確診案例還在減少,那再來講下一步。
可能是 1 人和文字的圖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