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13 北市府防疫記者會 柯文哲市長報告
https://youtu.be/L0SJMNI0YIE
市民朋友大家午安!今天中央公佈新增案例18例,其中本土只有4例,另外14例是境外移入。本土4例裡面,台北2例、高雄2例。今天死亡新增2例,死亡累計已經到819人,我們針對這個來一一說明。
台北市增加2例,其中一個是家戶感染,因為接觸確診者,已經被居家隔離。他在解除隔離之前,就已經被發現是陽性被攔截下來。
另外一例目前感染源不明,因為他是桃園機場的地勤工作人員,所以也不曉得是不是接觸到機場的一些外國人被感染到,因為這個感染源不明,還在調查。
整體趨勢來看,這一陣子的確是雙北的感染數字一直在下降。到上個禮拜只有17個,就達到我們希望每個禮拜減一半的要求,47、43、31、17,這個禮拜還在進行當中,到現在已經累積6個,從每個禮拜的平均數看起來,還一直在下降當中。最重要的是,過去這三個月當中萬華區一直是確診人數最多的,到這個禮拜這現象就不見了,所以現在應該說整個台北市萬華已經不再是熱區了。相對於其他行政區,它也不算是熱區。#目前我們台北市群聚的感染源差不多是消滅掉了,#現在潛藏在社區一個兩個那種潛藏的感染源,#這是我們目前在處裡的。
昨天七家醫院的篩檢篩了1243人,只有發現1例陽性,在社區中的確也不多。
按照每日的感染人數、確診人數圖畫起來,就可以很清楚過去這兩三個禮拜我們已經進入那種一個兩、個的消滅戰,不過它反而更困難,因為這個都很難抓。的確也因為確診人數一直減少,我們現在對整個疫調的壓力就少很多。我們到昨天還在居家隔離的人數只有288個,已經小於300。相較於最高的時候是3000,現在壓力是最慘的時候的十分之一。所以因為這樣,#我們對疫調應該可以做到相當完整,#再加上電信足跡還有下水道檢測mRNA,#所以有各種方式讓我們現在在台北已經建構比較完整的疫調系統。
但是也因為這樣,要跟大家說明一下,國內目前看起來是疫情趨緩,可是如果抬頭看看國際就覺得還是蠻可怕的。昨天全世界新增63萬的確診案例,死了9178將近快1萬人。趨勢圖看起來,這個之前講過一個波是秋冬,第二個波是印度的大感染,第三個波我認為是Delta病毒造成的。目前整個國內包括雙北疫情是算穩定,而且還繼續再下降,但是你要是看看國際的話,還滿可怕的一天就增加63萬。現在為止,全世界已經超過2億感染,2億394萬,死了431萬人。#美國因為新冠肺炎死掉的人數,#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再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再加韓戰再加越戰,#加起來死的還多。#所以這個疫情在台灣是趨緩,#但是在整個國際來看還滿可怕的。
我們看看我們最重要的盟邦,美國前天增加13萬,昨天增加16萬,死了913人。八月的致死率也不算低(0.47%),大概每200個死1個,也不見得很低,還是一定的數字。美國目前打過一劑疫苗的已經70%,所以在打疫苗相當普遍的狀態下,一天還增加41萬,不過會需要住加護病房或死亡人數的百分比是下降很多,#所以這是美國的策略,#就是打疫苗完以後就不管制了,#因為還是要維持國家的經濟發展。這是給我們參考,不過也大概讓我們知道,新冠肺炎即使打完疫苗以後,它還是會流感化,感染還是蠻嚴重的。也許它死亡的人數沒有那麼多,但是如果分母算上去,其實一天死快要1000個人也不算是少數,昨天就死了913個。
我們來看看統計,我們常常說看一天不準,要看一個禮拜。美國在過去這一個禮拜新增81萬個案例,比其他國家他很突出。我們看看死亡這一邊,在過去一個禮拜因為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第一名是印尼,一個禮拜就死了1萬1千多人,等於每天快要1500,這不得了,這相當可怕,其他巴西死了6000、俄羅斯死了5000。為什麼特別要講這個,這個叫居安思危,不要看台灣好像疫情越來越好,控制得很好。我們看今天公佈的新增案例就有它的意義,本土4例、境外14例。境外14例我看資料每個國家都有,他也不是集中在某一個國家,幾乎很平均在每個國家都有,所以表示說,#新冠肺炎在整個世界上,#在現階段還滿嚴重的。我們現在台灣是靠邊境防守擋住,所以不小心還是會被突破,#希望大家要小心,#在解封的過程當中我們還是主張小心。
不過是這樣啦!在疫情還可以控制的狀態下逐步解封,那我們也希望說整個社會的運作能夠儘量恢復正常。那所以在防疫之後,還有紓困振興轉型的一些經濟上的問題。通常我們要決定臺北市的經濟狀況看什麼最準?答案是看捷運的人數。為什麼呢?因為人流代表金流,我們過去在監控整個臺北市的金流量,甚至我們在看每個捷運站出入人數的變化,都可以估計整個臺北市在每個地方的經濟狀況,這相當準。在2019年我們臺北平均一整年每日的運輸量是216萬,還滿高的。去年就掉到了190萬,掉相當多,在過去一年當中,一直到今年四月,其實我們大概捷運就維持在190到200萬中間,差不多就是那個位置。事實上,我們在去年,甚至到今年疫情爆發之前三月、四月,當時的捷運運量跟2019年比起來還是有下降大概3%以上,也就是說它還是沒有完全恢復,在我們的整個社會行為上面還是沒有恢復。然後這數字很明顯,我們疫情是五月中才開始三級管制,就剩下一半,到六月剩下25%。我們今年對社會底層的人,他的殺傷力比去年還大,因為看統計數字就知道,去年捷運的運量還可以維持在190萬,到六月只有43萬、七月62萬,到八月現在為止,我們的捷運運量還沒達到四月時候的一半。所以,對於這個紓困,你知道為什麼說我們對這個很有感,因為我看捷運,#我們捷運今年大概要虧50億到80億,#因為運量只有1/4到1/2,#到現在為止還停留在1/2,#所以為什麼說這個紓困會相當嚴重。我們也看過我們那個六月的時候申請急難救助的,大概接近4萬件,如果從六月跟一月到五月來比,一下子就增加165倍,六月我們那個緊急救助金花了1.6億。所以#將近4萬人申請,#跟前面比增加165倍。
不過也因為是這樣,因為當時在六月的時候,整個捷運的運量掉到正常的1/4,所以我們就說臺北市公共場所的公有租金降75%,但是到八月運量還是只有之前的一半左右,所以我們大概是這樣:五、六、七租金降75%,然後我估計八、九、十這三個月大概降50%,到時候看看整個經濟的復甦狀況,再決定下一步,希望透過有效的紓困、振興、轉型,讓我們整個社會盡早回復正常。
所以我們現在策略是這樣,結論是國際上還是相當嚴重,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國內在趨緩,但是在經濟跟防疫當中要取一個平衡。原則上我們還是慢慢放,那我們也相信這個實在是殺傷太大,特別對基層老百姓的這種殺傷很大,所以經濟上還是要給予一定程度的紓困,#所以先3個月是租金降75%,#再3個月降50%。
我們也希望這些房東也要考慮一下你的房客租金繳不繳得出,當然是這樣,我們公家機關是可以決定我們公有場館的租金,那當然私人產業我們是沒辦法去干涉,也沒有法律上讓我們有權利去干涉。不過,我們還是要希望說,今年的經濟傷害的確是嚴重,所以我們大概是八、九、十這三個月營業用的租金降50%,#住宅用的租金降20%,大概就先這樣。
另外一個是我們疫苗大概打一劑的已經超過一半了,所以這個還是有疫苗來就打了。那最後一個是這樣,今天比較熱門的題目,那個旅遊泡泡。因為是這樣啦,我不曉得去帛琉旅遊的目的是什麼?如果說是要去打疫苗的話,那乾脆把疫苗買回來打就好了,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去一趟?而且到現在為止我看那個五天的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再加九天的一般自主管理,但問題是五天的加強版自主管理結束的時候要做PCR,到底是誰要去做?因為如果他直接進旅館的話,在防疫旅館是我們可以管理,這回家到底PCR有做沒做,我都不曉得這要怎麼處理。所以我覺得這樣啦,這個放寬,#在解封過程當中應當是民生必需的,#有涉及這個社會運作有關的先放寬,但是如果是錦上添花的,恐怕還是要小心。
所以關於帛琉旅遊泡泡這件事情,如果要吐槽的話就說:欸!#你要不要把專家會議的紀錄拿出來給我們看一看,還是要小心,就這樣,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