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0日 星期五

2021.08.20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上

 2021.08.20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上

https://youtu.be/xxG18jRRULQ

柯文哲:
今天中央公佈的本土案例有6例,其中台北市2例,這2例當中有一例就是某一個確診者的小朋友,因為是確診者的小孩子,所以已經在居家隔離當中,在隔離的期間給他做PCR,然後確診,所以這一例算是有明確的感染源;另外一個就是到現在為止還在查,算是不明感染源。所以2例當中有一例是確診者的小朋友,另外一例是不明感染源。
昨天7家醫院做了1378個PCR的篩檢,沒有陽性例。
檢視在這一段期間,大概還是按照我們的期望,大概每個禮拜降一半,現在已經降到…上一週是從18,再11,這個禮拜當然是這樣…今天才禮拜五,還沒過完,不過想必應該是不會比11多啦,所以還是慢慢在減少。
不過也因為現在…因為整個人流變大,包括這個…以前大家都居家辦公,現在回到辦公大樓,我突然發現我們台北市那個辦公大樓是一大問題,因為一旦有一個確診者,這個要居家隔離就匡一整層樓這樣,很容易就一下子就幾十個人被居家隔離,所以在這段時間我覺得說也許真的 #如果在居家辦公不會影響效率的話,恐怕還是居家辦公,因為這種 #辦公大樓的模式對我們防疫來講是個壓力
為什麼你知道?因為看看喔最近我們居家隔離人數最低的時候降到還不夠到300,最低到270;可是最近這幾天又開始往上飄,到402。為什麼你知道?因為以前大家都居家,都在家裡,所以要隔離人數比較少;可是隨著現在大家回來辦公,9月1號的話更會回去學校,所以一個班級裡面25個同學,如果有一個確診,那25個全部要居家隔離,一次就居家隔離25個;如果是辦公大樓,一層你知道,常常一層就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跟在之前我們在三級警戒的時候,每次要隔離都只有幾個人,局面不太一樣。
所以因為這樣,在社區還有不明感染源的狀態下,其實在疫調上面還是個壓力,我們特別去查了一下過去一個禮拜這些不明感染源,你看我們從上個禮拜五到昨天禮拜四,7天,我們確診11個,其中有6個是不明感染源,以前我們不明感染源大概佔20%,可是你看11個裡面有6個,除起來是55%,為什麼?很簡單,如果確診者我知道感染源,他早就被我消滅掉,就是不明感染源才會在那做疫調、追來追去。所以隨著這個容易抓的都全部抓光了,不明感染的占比就越來越高。
所以後來我們再去把從7月到現在再拿來review一遍,你看看喔藍色的是確診的案例,紅色的就是不明感染源,你看喔,以前這個相對來講因為不明感染源不多,就是說同樣的數目….也有降低啦,以前不明感染每天也許2個到4個,現在差不多1個到2個,可是你看看,那個占比就…不明感染源佔確診人數的占比就越來越高,這也表示說整個這種…如果要完全清零,那個代價越來越高,因為越來越難抓,這個是要跟大家說明一下。
所以從這個7月份到現在,後續一個半月的資料,我們現在每天不明感染源大概維持在1個到2個,最多2個,0到1,平均起來大概我看剛才那個數字,上個禮拜是0.9個,大概每天1個左右,但是畢竟表示說還是有,當然只是因為我們大家都警覺性很高,所以還沒有擴散。
但是現在隨著在解封,就我剛才講的,特別是這種辦公大樓的重新啟用,然後開學重新啟用,這的確是越來越是一個問題,如果一旦感染常常人數會相當多。
那麼這幾天大家很關心這個台電大樓這件事情,是不是要說明一下。
7月23日有一個案例,不過那個case是 #有很清楚的感染源,當然有感染源我們就來做疫調、匡列、隔離,那一次隔離了16個,觀察了20幾天,沒事,所以大概就是那個感染,還好那個case沒有傳染開來。所以7月23號一個。
8月11號又發現了一個,#不過那個case是在不同層樓,但是 #有比較明確的感染源,那一次就居家隔離28個,然後有再加上75個要自主健康管理,然後要做健康管理的我們給他要求做PCR檢查,結果又抓到一個。所以8月11號抓到一個,然後在做自主管理當中,要求他們去做PCR檢查,又抓了一個,8月16號又一個。既然有一個,又再匡,這一匡就匡了67個,為什麼?辦公大樓的問題,所以範圍很大。
不過在我們看起來,第一,#那個7月23日跟8月11日應該是沒有關係#因為隔了20天,那8月11日跟8月16號這個大概就有關係。
當然是這樣啦,就我們來講照SOP嘛,發現案例就疫調、匡列、隔離,當然開始做PCR,有問題再抓。所以這個台電大樓事實上從頭到尾,我們在整個疫調上面都是有掌握,大概是這樣。
當然這個公司要自己擴大再去額外做檢查,作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們不會去反對,我們也鼓勵他做快篩,如果他們不放心要做大規模檢查,那我們也不會反對,大概就是這樣。
-----------------
黃珊珊副市長:
7月23號的確有一位確診,當時確定有他的感染源,那他在跟這一次發生事情的另外一個樓層將近隔了14層樓,所以當時就已經做了清消,然後停班3天,那時候還是三級管制,他們當時居隔16個人,現在都已經解隔離,也就是說在 #這個21樓發生問題的樓層並沒有任何群聚感染的狀況,所以跟這一次發生事情應該是完全獨立的事件。
另外就是7樓的部分,第一次發生在8月11號的確診個案,他是15923,那目前為止他也有非常清楚的感染源,所以發生他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先做了整個他的辦公區的匡列,從這個表格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他是中間的這個15923,15923他當時確診以後,看到這個紅色的區塊,紅色區塊就當時我們匡列的居家隔離的對象,那當時把其他沒有在個居家隔離的對象,是剛剛市長說的叫做「擴大匡列、擴大採檢」,所以在他同一個辦公樓層,除了隔離的28個人,然後我們找了75個人去做採檢,這就包括了這次確診的16011,也就是16011在8月11號15923確診的第二天,他也做了篩檢,那時候他的PCR是陰性,也就是 #他當時是被我們列為自主健康管理#因為他是陰性,那居家隔離的部分有28位。
那因為 #每5天我們有要求台電要自己再篩一次,所以才篩出了16011他突然變成陽性,在8月16號,也就是這兩起我們認為他已經是所謂的職場群聚,所以當天我們就匡列了這個辦公同樓層的所有的同仁,所以又增加除了第一次匡列的28位,又增加了67位,等於說這一層樓完全是我們在發生事情,8月16號確診之後,我們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的同仁是第一時間到現場,然後做相關的疫調、匡列,最重要的是要求台電公司把這一層樓完全的靜置跟清消,也就是要他停置3天,所以這個7樓的部分應該是完全的封存,不准有人員進出。
那就這個部分,接下來我們就要求他們的還是要比照相關的低風險的人員,我們還是希望他能夠做企業快篩,當天台電公司他就找了三軍總醫院,協助他來做企業快篩,這是一件好事,我們也希望說他們能夠做,後來知道的是他們快篩出來有一位陽性,陽性之後我們就建議他們說如果有快篩陽性,可能還是要去追蹤PCR的檢測,所以他們再比較更謹慎的請三總這邊做了所謂的全部的 PCR檢測。
對我們來說,當天我們已經把所有的工作都已經做完,對象也都確立清楚,從PCR檢測的結果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整棟大樓並沒有所謂的群聚擴散的問題,那我們也很謝謝中央的關心,但是我們在第一時間並沒有任何的疏漏或者是任何的瑕疵。然後尤其是這個區塊,這個區塊所有的同仁都是台北市政府第一時間在現場做的處理,那這個部分要跟大家說明清楚啊。目前為止,剛剛講的是21樓的部份,他的人員已經全部都解隔離,那現在接下來就繼續監控7樓的相關的90幾位還在我們所謂的防疫旅館的人員,我們來監控他們的健康狀況。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