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2021.08.30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2021.08.30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柯文哲:
各位市民朋友大家午安,今天中央公布的本土案例是3例,其中台北市+0,不過我想當數目已經降到這麼低的時候,這個每天是+0還是+1、+2,已經不是那麼有義意了,因為這不是很固定的。
另外一點,在這種一日生活圈,台灣是一日生活圈的狀態下,其實台北+0也沒有意義啦!重點是要台灣+0,因為這個隨時都在不同的縣市之間,隨著人的移動都可能會出現,所以今天重點不是台灣要+0(口誤),因為重點還是要台灣+0。
不過,這邊境外移入5例,我特別看了一下,昨天全世界新增的案例是61萬,美國大概10幾萬,16萬還是17萬。表示說目前在國外還在8月,理論上這個秋冬的疾病結果在8月因為Delta病毒的關係,目前在全世界還是蠻嚴重的,所以在國內疫情趨緩的現在,其實面對國際這麼嚴重的疫情,我們還是要小心喔!
我們看看喔!我們用發病日來做統計的話,上個禮拜只有2例,因為上個禮拜雖然有確診案例,大部分追蹤他的發病日還在更上個禮拜,在上禮拜發病的全台北市只有2例,其實已經相當少了。
昨天做的這個篩檢總共是915例,那當然陽性例是0例,我大概看了一下今天預約PCR篩檢的有1800了,所以這個我們市民朋友還是一樣,假日連看病也少掉了。所以這個篩檢很明顯,在一到五比較多,六日就少掉,不過anyway昨天在我們做的9百多例裡面,篩檢是0。
雖然我們因為確診案例的減少,所以我們一直在擴大篩檢的範圍,不過需要居家隔離的人數還是越來越少了。我看昨天只剩下312個,很清楚的目前在雙北地區,疫情是在趨緩當中,但是我也認為如果太放鬆,有時候不小心還是會爆發。
所以雖然大家都知道台灣目前疫情趨緩,不過#全世界還是很嚴重,所以#邊境管制一定要做好,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在本土自己的這種防疫保持一種機警的態度還是很重要
這禮拜大概最重要就是禮拜三9月1日要開學了,這個開學是一個很大的人流接觸,特別是我算一算,台北市大學不算,國小、國中、高中加起來就28萬人,加上幼稚園。所以這28萬人從禮拜三開始就要有人流的接觸,所以我們還是相當相當的戒慎恐懼,等於是我們要再承擔一批的這種測試,所以這個#將近28萬人的學生,#從禮拜三開始人流要上升,但是我也認為我們現在案例已經夠少了,所以我們會小心。
開學還是有些事情要規定,我也不贊成說,一開學跟過去百分之百一樣,這也不太可能,還是#按照我們目前的策略逐步解封。
所以課後學習輔導、社團技能訓練,原則上是可以辦理,但是這種課外教學活動,特別是這種大型集會活動,原則上是還不要馬上解封,至少要讓我們看到9月30日再講,所以說這段時間要大規模的校外教學活動,所以你們那些什麼街舞的活動,校際的串聯,還是要等一下,大型集會活動原則上還是用線上辦理。
我們算了一下,大概目前統計說不到學校上課大概15%,所以防疫假我們也是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也不會強迫你一定要到學校來。原則上我認為是學校夠安全可以來,但是如果你堅持不要來,我也不會強迫你。防疫假用2兩個星期當週期,可以先請2個禮拜,你也不能一開始,開學第一天要請假一個學期,這太奇怪了。所以原則上是先請假2個禮拜,看看狀況怎樣再來處裡,當然這個2個禮拜的請假我們是不列入出勤紀錄。
事實上,我上個禮拜去辛亥國小看一看,我們整個的線上教學還是系統相當完整。所以因為我們看一看這個軟硬體的狀況,學校端大概沒問題,就同學這邊,所以我們決定我們那個#BYOD計劃(bring your own device),就是說我們要讓每個學生都有Mobile Device,這個計畫可能要提早完成,這樣可以確保學生這種線上學習的能力。
還有一點我有交代局長,大概不管是1個禮拜半天、還是2個禮拜1天,就算學生來學校,我們也要開始練習這種遠距教學的模式。第一點、我們要讓我們的學生開始能夠這種遠距開會、遠距上課,這種能力也是要從小開始訓練,我想還是要訓練。包括我們臺北市政府在疫情之前,每次說我們要遠距開會,大家都有抵抗,但是在這一陣子大家也習慣了,其實一旦那種遠距的開會習慣了以後,節省非常多的時間。所以我也覺得在學校裡,#我們要把這種使用現代化資通訊產品的能力#在學生就開始建立,所以大概是這樣。
那另外一個是這樣,我們大概看了一下,因為9月就要開學了,每個學校大概平均起來,我們學校老師大概有打疫苗的已經90%,還有10%還沒打。原則上是這樣有造冊了,想打的這2天一定都可以打得到,但有些老師,不管他有什麼理由,比方說他一定要打莫德納,或是他不管什麼他都不要打,也有這種人。如果沒有打疫苗的話,只好每個禮拜做一次快篩,最起碼一個禮拜做一次快篩,試劑我們會準備。#所以原則上是想要打疫苗的老師#我們在開學前都會讓他打到,這叫願意的,不願意的只好每個禮拜做快篩,這沒辦法。我們還是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不會去強迫。
另外,那個隔板的問題是這樣,我們最近有看這個國外的這個論文,其實隔板要正確的使用,才不會增加感染。所以原則上是這樣,如果你要在教室群聚吃飯的話,那#吃飯的時候才拿出來,#用完以後一定要酒精消毒,再收起來。平常在上課也沒有理由,既然有戴口罩的話,也沒有理由說那隔板會在那裡,這很奇怪。事實上我們看過,如果通風狀況不好的話,再加隔板的話,反而會增加感染的機會,因為上面有那個噴沫感染,那個表面積更多更容易互相cross contamination,就是那種交互感染。所以原則上是這樣,如果在教室用的話,還是要隔板,如果要用隔板要正確的使用,平常上課不用,吃飯的時候要脫下口罩才用,用完以後一定要用酒精消毒、晾乾收起來,平常上課沒有理由用隔板,這太奇怪了。從文獻上看起來,如果隔板不是正確使用的話,特別在通風不良的狀態下,反而增加感染的機會。
至於說那個一些開學的一些事情,請教育局長細節再跟大家講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