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5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上
記者:
各縣市的加碼紓困,嘉義加2000、金門更發5000現金,你之前有批中央說覺得政策應該是要先紓困而不是先振興,那你會跟進嗎?然後有沒有打算要普發現金的部分?
-----------------
柯文哲:
這個喔,#這就是民主政治的困擾,很理性的講啦,「防疫、紓困、振興,轉型」,當然防疫要先做,防疫之後會出現紓困的問題;可是紓困的話,他應當是針對那些有需要的人給錢。所以老實講如果你今天是紓困,那你普發…不管是普發2000塊還是普發5000塊,這就有問題了,那些年所得超過500萬的你發5000塊給他幹什麼?所以老實講,要先講清楚,你如果是要紓困,那應該是要「#精準紓困」,就是他真的失業啦、他中低收入、他沒有錢繳水電費,這個要去給他紓困。
至於振興那個就…那是另外一個問題,振興那是說要怎麼倍數效應,要很多種…其實喔 #拿到經濟學上討論大家都知道該怎麼做,#可是拿到我們的民主政治…民粹的民主政治,有選票壓力,我現在發5000塊給你,你會不會很高興?廢話,當然高興。
問題是…今天早上我們在市政會議才在討論這個問題,就是說我們 #過去一年營造的成本增加14%,所以我們現在已經開始要 #重新整理整個台北市重大工程的預算。
為什麼?因為在這一年內營造業的成本增加14%,那當然有的增加多、有的增加少,像 #鋼筋就增加56%,所以如果你那個建築物是需要用到鋼鐵的這個成分比較高的話,這不得了,所以現在我們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現在幾乎…我們工程預算全部要檢討那個金額,大部分要追加預算,不然的話我現在都可以預料明年全台灣有關工程的法律糾紛一定一大堆,因為他成本突然上升,可是他預算都編了,這怎麼處理?如果私人企業還好,大家來喬;公共工程都事先編好預算的,所以我們現在台北市政府已經把這個當作一個重要議題要處理,這不處理,明年都亂七八糟,法律糾紛一定一大堆。
所以結論是這樣,不管發2000發5000,坦白講每個縣市不一樣,它一定是不對的;第二、不管有錢沒錢,發一樣,那你是怎樣,發什麼意思的?到底…所以都是問題啦。
但是坦白講這種紓困、振興,其實 #中央還是要有一個規範,不然大家一直加碼,所以亂加碼結果是…我現在都可以預測,大概再過幾個月台灣會很明顯的看到通貨膨脹,每個縣市政府再普發的話,這通貨膨脹會更厲害。
-----------------
記者:
國內今天終於有零確診的好消息,市長怎麼看台灣目前防疫?剛剛有講到說,你怎麼看那個本土清零是不是近在眼前?但是剛剛聽你的談話當中,是不是除了開學之外,有什麼是讓你擔心的隱憂風險在裡面?
-----------------
柯文哲:
因為在清零之前,我們一直到上個禮拜,我們每天還是有不明感染源的確診例,還是每天大概一個左右,平均起來到0.9,那只是剛好這兩天沒有發現,所以從上個禮拜還有那麼多…也沒有說很多啦,就大概一天還有一個的不明感染源的確診者,這樣就可以再反推回去說在社區裡面還是有潛伏的感染源。
所以雖然這兩天沒有,按照科學,如果他的標準就是4個…就是說大概要…如果你用7天當潛伏期的話,大概4 x 7 = 28,如果28天都零確診,都加零,當然就沒問題。
不過還有一點啦喔,我大概看了一下,昨天全世界好像新增案例是40幾萬,所以那個機場還是一個封鎖線,要封好,不然很容易就…因為特別是國外現在…那個在歐盟的話,Delta病毒大概已經佔90%,當然還有Lambda那些不曉得會部會跑出來。
所以結論是這樣啦,目前台灣是看起來還好,可是國外還是很嚴重,除非你疫苗覆蓋率夠,不過你只要一個破口被突穿,還是會感染很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