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北市府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提問:
剛剛就講到那個16087的部分,昨天原本說採檢四十三人,但今天後來衛生局公布是六十八人,想問說增加哪些人被匡列?個案搭乘運輸工具多,目前初步了解到多少乘客當時在車廂?我們掌握到大概多少人這樣子?
黃珊珊:
我剛剛說的,我們一直在做疫調,疫調完之後,就會確認他去了那些場域,增加了就是他去的場域裡面可能接觸的對象,增加匡列也是增加了這些人。
到昨天一整天到今天早上到剛剛下午為止,我們的健康服務中心都在回報他增加匡列人數,相關的人數都一直在增加,因為確認完了要匡列,匡列完了我們還要安排他們去採檢,所以都是接下來,我們看到它有一些場域,尤其是賣場的時間比較長的,我們現在全部都在做匡列
提問;
那新的數字有再增加嗎?目前回報原本六十八人?
黃珊珊:
新的數字應該是,我剛剛的數字大概也是這個六十八位。但是目前為止,一直都在增加,因為剛剛增加了三個賣場,這三個賣場的相關的人員,那第二個就是乘客的部分有關公共運輸,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採取,我們沒有辦法去調閱,所以我們是通報台鐵、通報公車,還有通報捷運,那由公佈足跡來提醒相關的民眾,在那個時間點,就那個時刻,所以不要說只要搭過捷運就很可怕,#應該是那個時刻的民眾要特別注意,所以我們應該是用足跡來提醒大家,沒有辦法用實聯制來提醒大家。
那其他場域只要他去吃飯的地方,他去外帶的地方,有實聯制的話,原則上就不會在我們公布的對象。第二個如果他只是外帶五分鐘、七分鐘,也不會在我們公布的對象。
年代壹電視提問:
還是想要再針對主題,這部分做一個追問,像是昨天在記者會上就有,衛生局也有回應,關於昨天這個甜點店跟拉麵店這個部分的足跡,那像這種狀況,業者他自己已經公佈了,那衛生局記者會場也有談到了,可是今天還是沒有在足跡裡面,社群上也有很多的討論,是不是反而會造成民眾恐慌又不確定,到底是不是正確的資訊?
黃珊珊:
回到我剛剛講那個風險,#中央的 風險是要在一個場域裡面,可能沒有適當防護,時間長達十五分鐘以上,它的風險會比較高。如果他只是去甜點店買一個外帶站在旁邊,可能排個隊這樣的情況,它的風險並不高。
我們公佈的是,剛剛講的公共運輸原則上公布,例外不公佈,但是 #一般的場域有實聯制的,原則上不公佈,除非例外公佈,那包括這些甜點店,還有他去過的場域,因為清消他跟他的消費者做一些說明,這個部分只要媒體來問,我們都會證實,也就是有這件事,但是公佈的原則是 #我們按照中央規範,可是媒體詢問真實的事實,我們還是會回應。
但是對我們公布的內容來說,我們還是回到剛剛講的那些原則,主要要提醒那些沒有在這個場域,其實你不用太擔心,在這個場域的那個時間點,你要注意,但是目前只要是店家,我們都通報了,然後他有實聯制,我們都會發簡訊,所以其實不需要再去特別去公佈他,讓一般的民眾恐慌。
所以商家跟相關的對象,他們應該都很清楚他們的風險所在。所以我們希望說,公佈足跡是提醒不特定多數人,而不是要公佈這個人的隱私。
提問:
就是他覺得目前因為我們這個足跡花一點時間做,但他覺得說,像宜蘭跟花蓮都速度比我們快,難道他們不用做這些事情嗎?會不會說我們電信足跡要百分百確認,反而會延誤到告訴民眾提醒民眾警覺性?
黃珊珊:
我剛剛說明,我們通報的時間一定是同步。#第一時間,我們同時通報台鐵,同時通報店家,他們同時調電信足跡,也同時調實聯制。
那之前就曾經發生過,當事人記憶錯誤,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我們也有一些店家跟商家,其實來跟我們抗議說,我們公佈的時間是錯的,對我們來說是 #我們當然希望正確是最好,因為這個的確會造成…前一天…我公佈他是八號,結果他是九號去,這兩天的時間,會造成可能去的人更大的恐慌。所以我們後來就是希望剛剛課長說的,我們公佈前一天公佈的案例,因為我們查證確認過後…對於清消並沒有任何的delay清消這件工作室沒有任何的遲延,但是提醒社會大眾,因為都是事後通報,事後通報我們希望他能盡量正確,所以時間的問題,大家認為說,我們一定要第一時間通報,#如果發生錯誤,#會造成更大的困擾,#所以我們還是希望精準一點,但是對於我們同步通報商家跟場域去清消這件事情並沒有任何的遲延。
年代壹電視:
那案16087他是打過兩劑疫苗還是確診,想要請教市長,這樣子算是台北市的第一例本土個案的突破性感染嗎?那如果是的話,怎麼看待這個個案他代表的意義?那另外沈政男醫師在臉書上面表示說,最讓人擔心的其實是長榮醫師出現突破性感染的個案,認為指揮中心要考慮這個Delta 病毒它的高突破率,對於機師採取更嚴格的檢疫措施,請問市長怎麼看,會不會擔心3+11破口重演?
柯文哲:
第一點打疫苗要有正確的概念,#打疫苗並不是代表你不會感染,其實目前打疫苗就算是打兩劑,特別在有這個變種病毒出現狀態下,他只是說,如果你打過疫苗,打完整,那你將來萬一被感染的話,#會重症或死亡的機會降很低,就這樣。
但你不要幻想說,你打疫苗以後絕對不會感染為什麼?因為打疫苗也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有完整的免疫反應,這第一點。
所以這個16087,如果在美國打過兩劑疫苗,回到台灣他原則上,他也沒有,在入境的時候做這些檢查都是陰性,有一段時間他做又是陽性,但你看看他雖然做出來陽性,但他的CT值很高三十六,所以常常有的人感染以後,他就是有時候測試陽性,有時候測是負,但就是陽也是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
其實這種案例,他會傳染就傳染別人的機會相當低的。當然我不敢說,百分之百不會,但這就科學上來講,他會傳染機率很低,所以這一例我倒不認為他是本土的突破性感染,比較接近是打過疫苗以後在國外感染,感染以後,他一直出現那種PCR的殘陽,這樣子比較合理,第一點。
那關於長榮機師,這種突破性感染,我倒覺得這樣,醫學不能要求要一百分的,所以常常叫合理的風險,所以對我來講是只要專家會議,這些真的是專家,有專家會議,經過討論以後,大家寫成SOP,然後嚴格遵守,其實都可以接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