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

2020.09.14 柯文哲《參與式預算 官學聯盟》

 2020.09.14 柯文哲《參與式預算 官學聯盟》

柯文哲:
台灣實施民主制度,當然選舉是最主要的一個元素,從1950年代地方自治選舉,到1996年的總統直選,甚至到2004的公投,選舉一直是整個台灣政治的一個表達民意的方式,事實上在這個民主的進步過程當中,選舉雖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但它不應當是唯一的元素,所以在思考說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台北市在去年已經成為 #民主城市國際聯盟 的發起城市之一,所以台北市一直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上,民主政治的發展,我們應當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是我們台北的政治價值,#在2015年我們就開始推行參與式預算#讓市民能夠來參與這個政府預算的編列,除了讓預算更加透明以外,也讓市民能進入預算,其實更重要的是說讓市民直接來成為編列預算的一份子,#共同來推動市政
2016年開始,我們就開始讓 #民政局#12個行政區公所,再加上9所我們台北市的大學,再加上3個私立大學,就是 #每個區都有一個大學共同來參與,我們組成一個叫做「#參與式預算官學聯盟」,也就是讓學術的力量可以進入實際的運作,透過這些專業指導,我們這個參與式預算做得更好。
所以在這邊要感謝我們所有公民參與委員會的委員,還有參與式預算官學聯盟跟我們一起合作的這些學校的老師及學生,非常感謝民政局的同仁,他們一開始辦壓力很大,慢慢越辦就越瞭解。
到現在為止你知道,看到今年第二季的資料,#提案說明會我們已經辦過108場,1859人參與,說明大會194場,#提案審議工作坊有140場,有1240人參與,那i-Voting到現在已經有53萬人投票。
#參與式預算它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因為老實講,一開始辦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所以學術的力量來參加,老師學生大家互相研究,我想這個是讓我們參與式預算在過去這段時間越來越周延。其實很重要的是那些同學的參與,(聽不清楚)。
我想藍(世聰)局長的建議很好,其實參與式預算應該是這樣,我們請民政局當一個主辦單位,然後去把教育局 的人拉進來,比方說教育局它有家長會、學生會來參與;體育局呢,我們全市不是有一大堆體育會嗎,各區的體育會;再來社會局,坦白講參與式預算…如果是有能力去政治上去運動的人、去遊說啦,或者是有錢有勢的人,反而 #應該是那些弱勢的人他們怎麼去參與這個制度#讓他的需求被看到
所以我倒覺得藍局長的建議非常好,趕快把它寫成會議紀錄,請這個 #民政局當主辦單位,然後 #把過去這幾年的經驗整理出來,然後把我們有可能會參與的,比方說 #教育局,剛講過家長會學生會,再來這個 #體育局,體育局最多啦,這個每個區都有體育會,然後又有一大堆體育總會,還有 #社會局,社會局手上一大堆弱勢團體,我想這三個局馬上就被點到。請民政局召開一個demo你知道,然後再看看怎麼做,我想這個拜託藍局長直接處理了。
再來我們可以 #讓我們的民主政治不再只是投票,所以我常常講,人民跟政府的…有關係就每四年投票那一天,其他都在幹什麼都不曉得的,所以我們希望…其實我剛才看一看,那些年輕的朋友他們上來講,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的深化,這才是我們台灣要的。
我跟你講,在疫情還沒發生的時候,去年那個 #香港區議會選舉,就是所謂的 #泛民派大勝,有一次我在市政府,#他們大概來了差不多40個議員#他們對全台北市最有興趣的是參與式預算,因為香港那個就是…民主不是很看好的地方,他們在想說他們要怎麼做。
他們來台北市參觀,參觀很多,有一站是到我們市政府,他最有興趣就是…我本來跟他講說我們今年要辦研討會邀請他們來,結果疫情…我想明年疫情還是…這個估計啦,疫情差不多兩年才會過去 (講解疫情,略過),不過終究還是會過去,所以我想等到…如果明年整個疫情…開始國際交流恢復的時候,還是一樣,邀請香港,事先準備好,發請帖給他們,辦國際研討會,請香港那些…特別鎖定他們區域很多年輕人,讓他們知道說民主政治不是只有投票,民主政治是一種公民參與,我想這個是我們台北市在整個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上,我們一直走在前面,讓我們知道說民主政治不是只有投票,甚至不是只有罷免,更重要的是參與,是一種討論的過程,我想這是我們很大的進步。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