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7 柯文哲《市政報告-7:鄰里交通改善計畫、公車制度重整、交通號誌智慧化、共享運具、無人公車、top-down策略、無現金交易、資料治理委員會》
柯文哲:
「#鄰里交通改善計畫1.0」我們456個里都做完了。
事實上我認為鄰里交通改善計畫它雖然是一個小小的政策,但是它是有效的,如果以車禍死亡人數你知道,我們是六都最低的,大概只有其他城市的1/3到1/4;車禍傷亡人數以人口來計算的話,我們大概只有其他城市的一半左右。
所以事實上鄰里交通改善計畫 #對降低整個台北市車禍的死傷人數是有效的。
所以將來我們在做鄰里交通改善計畫,這三個局,交工處跟新工處還有警察局,我們會比較有效的整合,要來做這個…這個2.0計畫目前也開始展開了。
----------
另外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你知道,我們在未來的兩年時間,我們 #台北市的公車路線要再重整一遍,那個效率太低的,該退出就退出,當然會有人講說他就是有需要,所以我們現在發明一個制度正在 #試辦:
第一、#不必用大車,甚至我們降到用9人座的小車;
第二、我們會建立一個APP制度,#路線還是在,如果你有點車,我們(車子)就開來,你不點車子就不用開。試辦效果…特別是8月,這兩線,本來要出52個車次,但是你沒有叫我們就不來了,所以可以降到24個車次,所以對於那些使用率少的車次,我想這可以節省掉很多人力。所以在未來的時間,我們整個公車路線會按照實際需要去調整,特別是我們會 #讓這個公車比較像計程車,就是有叫才來,沒有叫就不來,我想這個可以讓…一台公車出去從頭到尾都沒有人坐,這沒有必要,我想這個還是要檢討。
----------
#交通號誌智慧化,我們目前在10個路口用人工智慧,所以我們現在 #路口的紅綠燈不是固定秒數,#它會按照車流量去改變它秒數的時間,另外我們在一些幹道跟巷子,如果沒有必要,那個巷道就一直維持紅燈,讓主幹道是維持綠燈。
這個我們目前挑10個路口在實驗,到年底我們看檢討報告,如果它成功的話我們就開始推廣出去,所以將來台北市的十字路口的紅綠燈(秒數)不再是固定的,要用人工智慧來處理。
----------
另外我們最近有一個大家沒有注意到的小小的政策,我們隧道裡面的燈光,剛進隧道的時候比較暗,中間比較亮,而且他們按照一天24小時隧道外的亮度去調整隧道裡面的亮度,所以過去那種從黑暗當中直接進入隧道,裡面太亮反而會發生車禍,所以我們連那個 #隧道裡面的燈光都開始智慧化,而且會 #按照隧道外面的亮度來調整,這個各位議員在開車大概沒有發現。
----------
共享運具4U,Ubike、Umotor、Ucar、Uparking。
其實 #我們Ucar有800輛,#Umotor我們有12000輛。我們的態度還是會鼓勵共享電動機車,所以我們為什麼開始機車收費,其實收費不是為了收費,而是為了管理,我們希望台北市慢慢都去使用共享機車,所以我們在很多政策上面會鼓勵大家用共享電動機車去移動,所以目前我們台北市共享電動機車有12000輛,我想這一個相當大的數字。不過是這樣啦,整個台北市的機車是90幾萬輛,所以12000輛(共享電動機車)表面上看起來很多,但是我覺得還有…我們在未來的時間,會透過政策的方式讓共享機車的使用率更高。
Uparking…這個是這樣啦,如果你可以接受airbnb的概念,那你就可以接受「不用的車位可以拿出來」,這個我們都陸陸續續,我們大概一年會增加3000個這種車位,慢慢在增加。
自行車Ubike算是郝龍斌市長最重要的一個政績,不過是這樣啦,#目前我們台北市有400個Ubike的車站,#但是我們希望它可以增加到1200個,可是站要多的時候,如果每一個站都有供電的問題,它很麻煩。所以我們所謂Ubike 2.0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說,#它不再受限於車站供電的問題,這樣的話可以讓車站可以設更多的點。我是希望1.0要換2.0一定要速戰速決,千萬不要拖4年,這個拖太久會讓大家發瘋,所以我們 #整個預算要調整到2年內把它完成。
那Ubike 2.0其實我們這個花了很多時間去做研究,我想細節交通局會來跟議員報告,我的目標是希望說喔想好它的計畫,然後速戰速決,一個區一個區改過來,在2年內可以把它全部完成,所以把原來4年的預算往前移,把它解決掉。
至於跟新北的問題,其實我們有做過研究,真正有影響的是中和永和跟新店那個地方,不過是這樣啦,我們還是會在台北跟新北的交界處,如果真的不能解決,我們在那個 #交界處會設換車的車站,這個是目前有這個計畫。
----------
翡翠水庫的智慧化,特別是 #智慧水表 我們還在推廣。
#翡翠專管 到現在為止進行相當順利,有可能會提早完工,可以在我的任內有機會完工,不過這個目前都還在施工,相當順利。
----------
智慧城市,以前我們是開放整個台北市給外面的廠商進來做實驗,可是後來發現 #落地率很差,它做成功以後真的要轉商業化都失敗,為什麼?因為你不是生產你能夠生產的東西,你要生產市場上需要的東西,所以有時候廠商自己想的東西不見得符合市場的需要。
為了解決這個不切實際的問題,我們現在有個新的策略叫top-down,我們現在台北市政府每年會公布2次,我們有哪些東西徵求大家 #自己去提案,也就是說台北市做為最重要的買方,由我們來提供我們的需求,由廠商來標案。
我們最近有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內湖的花卉市場的冷氣」,我們花了6000萬,一開始我們要買冷氣機,後來我們就試驗說能不能改變一個態度,我們是「#買溫度」,坦白講這是一個試驗案,做之前也沒人知道到底能不能?不過這個冷氣目前已經完成,運轉起來看起來還OK。
不過我們用這個當作一個例子,將來我們台北市會開始每年公布2次,我們要買service,由廠商自己來提案,我們在把它變成標案來購買,我們台北市政府在智慧城市我們要 #成為一個購買方,#來鼓勵業界來生產我們要的東西,這是一個新的策略。
----------
數位轉型,我想這個大家都知道我們相當認真在做e化跟無現金交易,這個悠遊付已經上線,也許沒有想像那麼厲害,不過我想我們還是一步一步的在做,特別是我們會想辦法在高中職把它落地。
另外一個是「台北通」最近也上線了,我們現在開始在試營運在跑,將來希望說這個悠遊卡、悠遊付跟台北通能夠 #三位一體,能夠更有效讓台北市成為一個e化的城市跟無現金交易的城市。
----------
我們市政會議已經通過,要成立一個「#資料治理委員會」,底下有3個組,一個是整合運用組、一個是空間資訊組、一個是個資保護組,我們最近會正式成立,因為法案已經通過了。
個資保護你知道,的確是個大問題,因為我們在市政府裡面要成立一個Big data center,然後我們用政府的資料整理以後,希望它能 #商轉,所以我們在這個Big data center成功以後,我們會鼓勵說外面是不是可以成立Data company,可以使用政府產生的資料。目前這個正在進行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