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2020.10.01 柯文哲《台北設市百年》

 2020.10.01 柯文哲《台北設市百年》

柯文哲:
各位市長、議長,我們台北市設市百年,這是一個歷史的里程碑,吾人何其有幸可以參與這場盛會,剛剛前面幾位市長、議長的分享內容就好像帶領我們穿越不同時代的台北,也讓這場世紀的旅程更加的生動。
今天的台北是一個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的城市,可以說是華人世界最宜居永續的城市,我們要謝謝所有為這座城市戮力從公的前輩,我們在這個地方感謝與懷念他們對我們台北市的貢獻。
像剛剛過世的 #李登輝前總統,他在任內有建立一個公務人員訓練中心,我們台北市有全台灣最優秀的公務人員奠基在此;興建翡翠水庫、成立翡翠水庫管理局,今日所謂的首都生活圈,600萬人共用這個翡翠水庫,表示說當年的高瞻遠矚令人敬佩。
#許水德市長 任內木柵動物園開幕,我還記得那個大象林旺從圓山動物園搬到木柵,當年在路邊鼓掌歡迎的小朋友,現在早就長大成人了,所以這個城市的共同記憶,都是我們台北人最溫馨的感受。
#吳伯雄市長 大力整頓交通,啟用現代化的台北車站,他有創立台北市政府交通局,還創立公車專用道、捷運系統開工。還有剛才講的,原有的16個行政區,改成12個,這也是今天我們台北市的制度所在。
#黃大洲市長 任內台北市六條捷運同時開工,國際學舍拆除、大安森林公園動工、中華商場拆除、市政大樓啟用,還有 基隆河截彎取直,所有這些大工程沒有一件是簡單的工程,也沒有一件在當時是討好市民的工程。還好他有堅強的意志力、不計毀譽,為台北打下長期的基礎,剛才他也講,加上當時的郝柏村行政院長的支持,還有他個人的意志,才有今天的台北捷運。
#陳水扁市長 是我們解嚴以後第一位民選的市長,他把行政櫃台下降高度,讓市民去市政府洽公,不再是站著洽公,而是可以坐著洽公,從此改變政府與人民的關係,所謂民主是人民當家作主的觀念,在每日的市政當中就實踐了。他的任內台北捷運開始營運,所謂的「馬特拉不拉,我們自己拉」這是一個名言你知道,我們都記得很清楚,剛講過101的BOT案 也是順利的開工。
不過我後來發現,我們台北市的進步,常常有一些不是跟我們台北市政府相關的人的貢獻。
#趙少康 當環保署長的時候嚴禁北勢溪兩側的開發,讓這個北勢溪沒有受到汙染,所以我們今天首都生活圈600萬人可以使用這個乾淨的翡翠水庫的水,趙少康市有功勞的。
還有 #廖學廣,當時以個人身分在立法院強力杯葛,逼迫朝野通過的「基隆河流域整治條例」,員山子分洪道可以開挖,這其實不只解決了汐止,也解決了內湖的水患,所以我們後來內湖科學園區每年有4兆的產業,這也要歸功跟我們台北無關的廖學廣立委當時的功勞。
#馬英九市長 任內開闢我們台北市的12區運動中心,推動悠遊卡。2003年7月1日台北101大樓上樑儀式的時候,擔任市長的馬英九跟擔任總統的陳水扁就連袂出席,這也是一時的政壇佳話。那101大樓完工的時候,這是當時在世界是最高樓,也是我們台北的地標。
#郝龍斌市長 在2009年舉辦這個聽障奧運,2010年舉辦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其實這兩場大型活動的成功,是2017年台北世大運會成功的基礎。Ubike是今天台北的城市象徵。還有一個,「#1999 (市民熱線)」,這是一個市民滿意度很高的一項施政,這都是郝市長建立的;另外一個,其實我們現在台北市的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是最高的,我後來查過,你任內是全國增加最多的,其實這個汙水下水道一般市民看不到,但是它是一個現代城市的指標。
台北市能夠設市百年那麼進步,當然是市民朋友的支持,我們市政府與市議會大家都通力合作。
在未來2年,#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巨蛋 都會相繼完工;以北門為中心的 #西區門戶計畫,向北向南延伸,過去「舊城復興、軸線翻轉」的口號也會實現;#東區門戶計畫 現在如火如荼的正在進行。
從300年前艋舺開埠以來,台北強大的生命力屹立不搖於世界。她是歷史的,她也是現代的,她是傳統的,但是她更走在時代的前端。做為中華民國的首都,台北會勇敢的面對未來的挑戰,迎向世界、走向國際。今天在這百年光榮的時刻,非常感謝所有的市長、議長齊聚一堂,我們會為台北市未來的一百年繼續努力,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