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7日 星期四

2020.09.17 柯文哲《市政報告-2:韌性與循環城市、台北的金流量持續上升》

 2020.09.17 柯文哲《市政報告-2:韌性與循環城市、台北的金流量持續上升》

柯文哲:
#韌性城市,目前我們台北市「#田園城市」我覺得發展到現在大致還好,剩下一個還不是做得很成功,就是私人的房屋綠屋頂,這部分我們還不是很成功,其他的部分,包括學校、公園,那個可以種菜的地方大概都拿出來種,我們有訂這個2022,未來2年我們在所謂韌性城市或是綠化的城市,可以達到標準,目標我們有訂出來,然後我們今年預計要做多少,那未來2年時間我們再朝目標前進,這個我們都有訂下我們的KPI。
宜居永續城市,我覺得我們台北還是不要自己訂什麼標準,我們按照 #聯合國SDG 17項,不過 #一開始我們是選7項#今年再加4項,我們台北市的城市發展我們還是亞洲用大阪、歐洲用阿姆斯特丹做我們的標竿,按照這個聯合國SDG標準去 #檢查我們跟目標城市差多少#再去做市政的計畫
我們一開始也沒有辦法17項全部做,所以一開始是選7項,現在再加4項,這個是由彭副市長自己在監控。
就在上個禮拜,我們9月11號有發布「#臺北市能源政策與循環城市白皮書」,事實上能源政策跟產業政策是相輔相關的,如果我們一直在發展高耗能產業,我們不可能有什麼能源政策,所以能源政策必須跟產業政策一起思考,所以我們有發表一個我們台北市的能源政策白皮書。
另外一個是這樣,過去的產業是線型思考,就是從原料、開採、生產、消費、丟掉,過去整個產業上來看,#最後消費掉的產品大概只有8%再利用,那如果只有8%不斷的在使用,整個人類的資源會耗竭,我們必須加強recycle來減少整個原料的損耗。
事實上我們台北市在 #循環城市,現在我們一個最大的案子在做就是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對面那個 #南港公宅,那個裡面就是用循環經濟的概念在蓋那棟房子,將來50年後到70年後那棟房子拆掉的時候,它很多的建築物是可以recycle。
不過是這樣啦,循環經濟它需要一個穩健的做法慢慢去推廣,這個會列為我們台北是未來市政發展的重點。
#溫室氣體 我們以2005當作為標準,在2030希望降25%,到2050可以降50%,目前 #今年我們預計要降8%,#這是有達標
另外 #電動公車,我前幾天有把這些公車的老闆找來討論,將來我們台北是這樣,用這種所謂汽油/柴油的燃料車,核定一個運價;如果是用電動車,核定一個運價,那我就看我每年有多少錢,如果錢多我就標的量就多一點,如果錢少大概就少一點,不過因為我們希望在 #未來2年台北市的公車有400輛 要由目前的燒汽油轉成使用電動公車。
這個我們大概都有跟公車業者討論過,不過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中央政府對電動車的補助,因為這個電動車跟柴油車的價格還是差500萬以上,如果…我們只能在運費上給他做補助,但是整個直接買車的補助應該還是交通部要來處理。不過在交通部的基礎上,我們會儘量用更多的優惠,來鼓勵我們台北的公車業者使用電動車。
事實上我們要檢查過去幾年台北市的平均用電量,在六都當中是有下降,其他城市還在上升,但是 #我們台北的金流量還是在上升,所以事實上我們在不妨礙經濟的狀態下,我們的 #節電是相當有成績的,這也是因為我們開始對這種綠能環保有比較大的堅持。
要不是今年是疫情的關係,我們那個「#禁用一次性餐具」會推得更有效,我們目前跟台北市有關得場館或是活動,我們都禁用一次性餐具、#禁用美耐皿餐具#禁用瓶裝水,我們希望在疫情比較緩和以後,這個政策會再更強硬的執行,希望整個台北市可以減少垃圾的產生。
未提供相片說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