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

2020.03.27 張其祿立法委員專訪-6

《尊嚴善終法 病人自主權利法》
2020.03.27 張其祿立法委員專訪-6
張其祿委員:
這件事也是一個蠻嚴肅的社會議題,因為所有的人都是生老病死,這是每一個人都會面臨的一件事情。
傅達仁傅先生他是一個很勇敢的一個案例,就是說他用他自身的力量,那他的這個遺孀還有他的兒子,他們後來也就是說,也為了希望能夠繼續推動傅先生,其實如果我們比較簡白一點講就是安樂死,就像「安樂死」。
那當然這個「尊嚴善終」這個,我們也知道社會上還需要一些的討論、還需要一些討論,那尤其是在醫療這一端,其實因為也可以這樣講,概念上以這個所謂的醫療或醫護,他們本身出發的精神就是說,他們就是在救人救命,那對於說能不能不去就是說,去幫忙這件事等於對我們是知道,其實反而是在可能在醫療端這邊,他們會覺得非常的猶豫游移。
所以我們應該也這樣講,這個法案是這樣,我們也算是還是繼續把這樣子的一個倡議,做一個提出,我們並不能說已經得到一個100%這個社會的共識。
這個案子在邱臣遠邱委員他們那邊提出來,因為當然邱委員本身可能他也有一些家屬曾經有過這樣子的經驗,所以他也能非常能感同身受。
所以當然就是說非常大家非常善意的...就是跟這個傅先生的這個家屬,就是說做一個這樣子的倡議。
我也向觀眾們報告,那當然其實在去年其實我們也有通過一個「病人自主權利法」。
其實這個法是概念上也是,也是另外一個...他不是說是安樂死,而是說比較通俗來講是說,就是有時候我們很多很多可能我們到了走到比較最後端,有時候常常很痛苦的那個什麼插管啦,就是那些東西。那如果說我們可以在我們身前可以類似就是說「自主決定」,說到時候不要這種急救、不要這些什麼插管、不要什麼機械式的侵入性治療,就或者是有點像是這一次剛剛K姊提說…譬如說不要裝這些東西、不要裝葉克膜這些東西。
就是說我們也可以經過一個審慎的過程,你自己判斷之後,那你自己先把這樣子的一個「自主性」的也就是一個「契約」了,自己先預立那樣子的一個東西,那到時候真的要發生了,刷你的健保卡知道你已經有這樣子的這個,那可以就不要再做那種急救。
那這也是一個...其實我自己是認為說,可能當然社會也是一步一步的...也許因為安樂死這件事終究他的涉及面比較更廣泛,他也涉及宗教也涉及很多很多。
我的看法是說就是,也許我們竟然也有這個倡議,當然我們也可以了解說,當然他們也是很良善的,就是說當然這要很審慎的一個程序。
那另外當然我們已經在去年也有這個「病人自主權利法」,那他也算是一個進步,那我覺得說這些東西是一個搭配,那到底怎麼樣才能夠...也能夠讓所謂的醫護端那邊覺得說怎麼樣來做到這件事,其實我覺得概念上大家會認同,但是操作面其實他們的困難還是在於操作面,就是說我們怎麼樣讓他能夠很嚴謹的來做這些事、很審慎的評估,然後我們可以個人可以「有效的自主」,那這個才是一個關鍵。
所以當然我認為這個立法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那當然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大家可以來把這一件事做一個更廣泛的討論,那來這樣子進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