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6 高虹安專訪逐字稿
逐字稿來源:#民眾黨文宣部
我是高虹安 我是民眾黨 我在立法院
【科技世家底下誕生的電腦神童】
我從小的話是出生在電腦家庭
因為爸爸從小會在我很小的時候
他就家裡面有很多的一些電腦
甚至那時候我們就有所謂的
撥接上網的設備
其實我小時候的一個志願是
我希望能夠自己設計遊戲
那時候是做了一個遊戲
叫 #小孩子齊打磚
那時候有一個小朋友齊打交的遊戲
然後我們就是做了一個四個人可以連線的
齊打磚遊戲
然後就是比誰打磚塊打得比較快
然後那時候做完就是覺得
好 我有達成小時候的願望了
【與科技共生的大數據專家】
進入到大學
然後開始學習資訊工程相關的領域
那時候最紅的就是我們的搜尋引擎跟部落格
所以我在研究所 在台大資工的時候
我的研究的題目就會是在
怎麼樣從這些搜尋引擎跟部落格的
這些文本資料裡面去找出有用的資訊
那這個其實後來就是到現在這個時間點
大家都知道這個叫作大數據
大數據大家可能會覺得很深奧或者是很難懂
可是其實它本身就是一個在各個產業、各行各業
你的生活當中
都可以運用的一種工具
因為我自己也推出了#AI的高中課本
我就是希望說
未來其實很多的民眾
其實不管他投身於哪一個產業
只要他有更多的認識
其實你可以跨領域的去結合去想像
未來你的產業可以轉型變成什麼樣子
我覺得這個是我自己在這100天
在立院國會
我還蠻希望未來的社會上
大家都可以有這些基本的一些科技的認知
那從而就是說可以應用在你的產業
讓產業變得更好這樣
【沒有標準答案的政治人生】
柯主席請我 邀請我加入不分區的時候
然後我媽聽到的第一個想法是
她很不可置信
然後她就覺得說
我每次講話就是很直接
然後可能想什麼東西很容易就被別人看出來
她就說 我覺得政治人物好像不應該是這種性格
妳確定妳可以適應得了嗎?
然後當然這是第一個
然後第二個就是我媽很可愛
她就問我說
立委當了四年之後就沒有工作
妳會不會失業 (笑)
對 所以我覺得第一個問題我覺得滿好的
其實我一直在問我自己
就是說 有時候太直接的個性
或者是一種
因為我們在理工的話
再加上我後來製造業的產業背景
其實我們都會覺得
每一件事情都會有一個標準答案
但是我們今天套用到政治的領域的時候
我也慢慢地覺得說
其實沒有一個東西它是有標準答案的
其實每一件事情都是人的事情
人的事情它就會有
很多是情緒、或者文化、或者社會的因素
【跨領域的政治斜槓青年】
其實心裡面有在糾結是說
這個好像就是一個
我們在玩手遊就是抽到一個SSR卡牌
就是非常稀有的卡牌
然後你就會覺得說
那有這樣的機會妳要去試試看
當然過程當中確實是有很多糾結
因為自己的舒適圈
或者是說我過去的
整個的學習跟產業的經驗
都是在製造業、科技業
但是妳突然要跨這麼大去一個自己完全過去
不熟悉的領域 政治圈的時候
其實真的是覺得那個跨度是有點大
所以我自己很有趣的是
我還做了一張QFD〈一種系統性的決策方法〉
一個方向是說
我自己在人生中我在意什麼樣的事情
另外一個是 這兩種不同的走向
一個是留在我原本的產業
一個是跨足到做立法委員
這個不同的面向來講的話
它可以給我什麼東西
然後用這兩個維度去交叉以後
妳就可以得到答案
所以真的是沒有辦法選擇
所以最後就用了一個比較數學的方式
去解決了這個問題
所以最後就是走上了這條路
【成為立院新人的感想】
其實以前還沒有進到立法院
或者是認識立法委員的朋友的時候
會覺得立法委員好像比較閒
然後實際進到立法院之後發現
天啊 立法委員怎麼這麼忙
我們每天可能除了要準備質詢
然後還有時事上的回應
甚至還有一些地方上的選民
還有選民陳情
非常的 每一天的行程都非常的五花八門
非常的滿
【理直氣平的從政哲學】
郭董有很多
他在職場上面的一些他的想法
他的思考哲學就是
你今天即便你是一個年輕人
你在對我的時候
如果你是有你的道理
你可以大聲的跟我講出來
那後來其實包含對上柯主席的時候
其實在跟柯主席面談的過程
我也會覺得
柯主席也是一個非常講求
就是說你其實就是用事實
用數據 用道理 去跟別人論述
所以帶著這兩個人的期許
我覺得其實你就走遍天下也沒有在怕
因為你就是用道理去跟他們論述
有時候我們其實在質詢上面
我們希望做到的是一種良善的溝通
跟正向的循環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身為在野黨
我們可能找到了一些在執政上面可以改進的地方
那我們在質詢上面提出之後
施政團隊也非常
及時有效率地去做了改進
那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很良善的質詢
跟正向溝通
然後有一些網友就會覺得說
應該要兇他 應該要罵他 應該要拍桌
可是有時候太過於情緒的表達
反而會讓你要溝通的那個對象
可能他的心裡面也會有所抗拒跟排斥
【立院一百天的甘苦談】
100天是有點像是
剛開始的試用期的感覺
就是你可以去了解到
整個立法院它在國會議事上面的節奏
怎麼樣去做運作
但是在這個節奏運作順暢之後
其實下一步就是我們接下來希望的是
能夠提出更多的法案
能夠在質詢上面更能夠打中這個要害
其實我自己會反而很希望是
在選民服務上面能夠真正的把一些
民眾的問題能夠實際的去做解決
那剛好可以讓我看到說
其實社會上有很多的民眾 或者產業
其實他們都很需要幫助
那我們身為在立法院
可以幫助到大家的角色
能夠做的事情也會比一般的民眾要多一些
所以會比較期望說自己未來
是可以真正幫助到很多的人
【為什麼選民眾黨】
會選擇民眾黨的選民
應該基本上都是已經厭倦了
在口號式的行銷
而是說很希望能夠有一群政治人物
是真的是做實事
真的是腳踏實地的了解
這些問題應該要怎麼去處理
我們之前一直在喊的就是超越藍綠
就是說很多的事情
我們進到立法院以後會發現
你有可能是 為反對而反對
你有可能是 因為不同的意識形態
但是如果把這兩件事情都跳脫出來的時候
在一些公共的議題上面
我們民眾黨
怎麼樣能夠幫民眾反映出他們的聲音
所以我覺得民眾黨應該說它就像是
可以講一塊海綿 這個海綿就是說
它可以吸納很多不同民眾的聲音
我們講說其實有時候
藍綠色有點像是眼鏡的顏色
你可能看事情的時候妳會有一個特定的顏色
但是我覺得民眾黨它就是一個沒有說
比較偏向某一個派系的顏色
所以你在看事情的時候
我們可以透過
用民眾或者是大家的一個眼睛去看這件事情
有時候有一些網友會說
民眾黨到底是藍的還是綠的
這代表說我們其實並沒有
真的特定在依附在某一個大的政黨
或者是某一個大的意識形態底下去做事
我們在選擇議題的時候
是以一個民眾大家心靈的角度 想法
來去做決定
我覺得這是民眾黨一個很重要的特色
虹觀問政
洞察民安
我是高虹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