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1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2
記者:
有關信義區某長照機構群聚感染的案例,目前市府掌握的狀況為何?
----------
璩大成:
這個是我們在信義區的長照機構,在7天前,就是5月23號起,由住民的PCR確診,經過市府團隊,特別是我們社會局、衛生局的共同努力,帶團隊進場快篩及檢傷分類,這應該也是我們市府團隊,甚至可能是 #台北市首度的機動防禦隊進場去快篩。
那麼在第一天起,24號起在確診的個案裡面我們就立刻分批、分症狀的送醫;在第二天,就已經完成27名行動不便、高度失能、沒有自理能力的住民的一個送醫,這是非常高難度的一個收治動作,我們在一天之中全數收治完畢。
那到現在為止,第7天,那很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有7位的住民往生,那麼其他20位仍在住院治療中。往生的7位的民眾平均年齡高達82歲,而且多半都有所謂的高血壓、中風以及失智。
這個事情呢,其實與我們在早期…尤其是美國等前面比較疫情嚴重的國家所發生的疫情狀況,特別是這個長照機構、老人收容的機構,所看到的現象是一樣的,那根據美國的 Internal Medicine、JAMA這個文獻分析,其實在所謂的高齡以及失能失智的這個族群裡面,他的死亡率都高於其他不是這樣狀況的10-30%。
所以目前當然我們在這個部分也做了許多的加強動作,包括進出管制、分艙分流、施打疫苗等等,來避免這樣子的感染現象。以上報告。
----------
柯文哲:
這個哦,我們在台北市就是這家長照機構發生一個算是群聚感染,有30幾個感染。那也死了很多的住民,他有個特色,死亡平均年齡是80幾歲,這也跟國外的經驗相符,就是說這個病在不同年齡層的感染率好像還好,就是說大家都會得,可是在50歲以下得死亡率很低;過了50歲,年齡越高死亡率高,特別到80幾歲的死亡率已經是超過20%。
那我們這次死掉的這些長照機構裡面的人你知道,大部分都是中風、失智,我們常常所謂的三管病人,鼻胃管、尿管,還有氣切這種人,所以就屬於本來就身體狀況比較差的。
那我們從這個案子你知道,我們在台北市的政策有做一個修正。
長照機構裡面躺的都老人,所以一堆老人聚集在哪裡,然後有病毒進來,他死亡率很高,可是這些老人平常並不會跑出去,所以是怎麼感染的你知道?是年輕的工作人員在外面感染,他是社區感染,可是他進來的時候就傳染這些老人,然後散開,偏偏這個老人又密集、集中,然後死亡率又高,這樣死傷就慘重。
所以後來我們就檢查,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政策要改變,就是說 #長照機構的工作人員優先打疫苗。
本來我們在目前打疫苗的順序,他是相當後面,可是我們發現這些人一旦被感染,他自己沒有什麼症狀、沒有問題,因為他很年輕,就流鼻水,感冒這樣;可是感染那批老人,一批下去,整個安養院的老人全部被感染,那死亡率又很高。所以我們圍堵的方法就…我們現在決定把安養機構的這些工作人員,不管他的年齡,在打疫苗的順序要往前移,#移到大概接近基層診所的程度,目的就是說防止他們在外面感染,然後再進來傳染這安養機構老人。
所以我們針對這個長照機構群聚感染,我們在政策上有一些修正,我們決定把長照機構的工作人員,特別是直接照顧老人的,職業相關的,打疫苗的順序要往前移,主要的目的是要保護這些比較脆弱的老人喔。這是我們一個在這個事件上面的一個檢討。
----------
記者:
市長之前有提到,萬華的疫情雖然有控制住,但是疫情卻有向其他行政區擴散的趨勢。請問目前有哪幾個行政區看起來是需要注意的?
----------
柯文哲:
其實從統計數字上看來,應該正確的講是大家都要注意了,為什麼你知道,因為已經散開了,所以我們現在是靠一個很強大的管制你知道,其實要謝謝市民朋友啦,因為有大家的合作,在過去兩個禮拜很明顯疫情是有控制下來,但是它並沒有解決掉。所以為什麼我們也後來不公佈什麼足跡,因為 #不希望給你假象的安全感,因為事實上它到處都有,所以是這樣,終究還是疫苗才能夠解決問題,我們現在只能在三級管制上面,再想想看有什麼精進的,可以讓疫情更有效的控制。
不過還是要呼籲市民朋友你知道,我就很怕拖兩個禮拜以後,大家疲勞了,開始放鬆,其實我們現在 #從日本的經驗,只要一放鬆,疫情就重新爆發了。
所以我們現在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法在目前的三級管制撐到打疫苗為止,這才是我們現在的戰略目標。
----------
記者:
有關行動快篩站,相關的內容為何以及目標是否就是到熱區做快篩?
----------
柯文哲:
我們現在先組了兩支行動快篩隊,當然裝備什麼都弄好,我們會開始按照這個…比方說,疫調哪個地方有問題,然後去那裡做,所以快篩也不能亂槍打鳥,還是要有科學的基礎。所以如果那個地方都一點感染都沒有,你去那裡做快篩幹什麼,浪費錢而已。所以還是要有一個科學的基礎上面,讓這個醫療資源最做最有效率的運用。
所以我們會成立快篩隊,然後按照疫調的結果去做精準的打擊。大概今天下午就開始試辦,我們要跑一、兩次看看,看還有什麼要改進的。
----------
記者:
市長之前拍板建立「(市場)人潮即時影像」,這部分會怎麼做?是跟之前旅遊景點的類似做法相同嗎?最快何時可以上路?
----------
柯文哲:
其實今天已經上路在試用了啦,我們也會…一樣嘛,一上去就要警察局…以前是警察局跟公園處,現在變 #警察局跟市場處,系統都一樣啦,但是要哪幾個市場要包括、看哪一個角度,我們大概明天就…今天已經事實上就上線在測試了,明天會更清楚的跟大家報告。
----------
記者:
桃園今日宣布美容、美髮、美睫、美甲業,因為難以維持社交距離,即日起要停業到6月14號,減少群聚的機會,台北市政府會考慮跟進此做法嗎?
----------
柯文哲:
這條其實我相當猶豫,我們要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減少感染,所以我們一開始是先禁止餐廳,因為這個吃飯的時候,口沫這種近距離傳染,這是最危險的,所以我們這種吃飯的、桌菜先抑制掉,所以後來就規定餐廳、夜市都…一開始餐廳啦,後來連夜市也只能外帶,不能內用。
至於說是不是要再擴及其他行業,坦白講,我現在是有一點猶豫了,為什麼你知道?領薪水的人不覺得這疫情有什麼可怕,可是那個攤販或是那種夜市,那個老實講,這個兩個禮拜可以啦,拖久了我還是很猶豫。
所以是這樣啦………就是說我覺得是這樣,因為美容美髮一般來講工作人員口罩戴好,當然我說戴口罩怎麼理髮我還沒想好,不過至少理的人戴口罩嘛。
所以這一條…我倒覺得是這樣啦,這個真的要思考看看,因為在疫情控制跟民生經濟,我們還是要想辦法維持一個平衡,這個束太緊你知道,老實講還是那句話,你們領薪水的不覺得,那個每天要賺錢的人,今天沒有賺到錢,明天就沒有飯吃的人,這個還是要考慮一下。
所以我覺得是這樣啦,我們在現有的三級管制基礎上,看怎麼…會傳染、有危險的,當然我還是禁止,所以一開始就封掉餐廳跟夜市,因為這口沫傳染的機會真的是比較高,至於其他的喔,讓我再想一下,讓我再想一下,這個也不能…對整個民生經濟影響太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