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2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記者提問
記者:
市長昨天說北農總經理是中央指派的,但中央在6月4號就有公文認為該成立快篩站,市長怎麼看這次北農爆發群聚感染,中央地方是否合作成效不彰,導致破口?另外北農日後的一切是由北市府負全責,還是由中央、北市共同負責?以及北農涉及層面含北北基、農委會,請問中央或農委會是否有協助?
-----------------
柯文哲:
這種題目就不要太多政治考量。
第一點、說什麼北農群聚,事實上我們調出數據來看,其實他應該是說他陸陸續續有感染,但是你要知道,北農的這種組成份子,不是只有萬華區而已,他來自台北市各區,甚至北北基,甚至全台灣各地。
所以有時候真的是他在北農被感染?不一定啦,搞不好是在其他地方感染。
所以我倒覺得不要說什麼北農群聚感染,沒那麼嚴重啦,但是這地方陸陸續續有感染,這真的。
那麼台北農產公司的總經理是中央派的,但是他是一個專業人士你知道,,這兩年來我都對他的工作相當滿意,包括我們台北市農產公司在推那個農藥質譜儀的檢查、實名制,都做得相當好,而且他是專業經理的,所以我也不覺得就算是中央派來的,只要他不是政治任命的,當時我相當堅持說一定要專業人士,所以我倒覺得這不是問題。
我看媒體在帶風向,說什麼中央叫北農要設快篩站,台北市說不設。我跟你講,因為當時…再講一遍,因為當時剝皮寮的快篩站還在,就在旁邊,那要去北農設一個快篩站,跟他們討論過,他們空間不是很恰當,而且老實講,#快篩站算鄰避設施,大家也不喜歡,#所以就直接帶隊到剝皮寮快篩站去做。
所以事實上你看,我們之前你知道,因為昨天、今天看,#一下子就可以500多人打疫苗是為什麼?#因為他之前就做過快篩了。
所以不要再說什麼中央要我們設快篩站我們都不設,我自己是醫學專業人士,選不選我自己非常清楚,旁邊就有一個快篩站,就直接拉隊去那邊直接做就好了。
所以這個就沒有必要再口水了,所以既然這個批發市場在台北市境內,我就會處理啦,那有需要中央幫忙,我會跟他講,就這樣,不要每天…還是那句話,做事比作圖重要,這大概這樣就可以了。
-----------------
記者:
傳出北農編制外的拖工和駕駛並沒有被列入施打名單之內。請問這個消息正確嗎?
-----------------
黃珊珊副市長:
我們現在造冊的4000多個名單就是包括裡面所有的工作人員,只要在這個工作場域裡面,有在我們承銷人名冊,還有他們提供…因為他們也需要相關的名冊才能進場。所以這個部分在名冊裡面的都會施打。
-----------------
記者:
6月24號就要憑(快篩)陰性證明才能進到北農市場內。
台北市蔬菜公會抱怨,短短2天時間要求快篩完成才能進場,一堆人根本沒有辦法排隊到,無法進場可能會影響生計,要求廣設快篩站,以及延長時間,是否會有其他的因應方式?
-----------------
黃珊珊副市長:
因為他是24號要憑陰性證明進去,其實之前500多位的員工就已經都快篩完畢,那昨天有200多位,今天我們本來打算要篩到1000位,每天1000位的話大概要到24號能夠…可能還有一些人沒有篩到。
那剛剛因為下大雨的關係,所以我們也請中心…因為他們巴士這邊,他們覺得比較麻煩,所以我們現在請中心,也許我們會在萬大國小這邊再開多幾條線,加速這個快篩,那的確交通是個問題,我們本來今天是三個點,仁愛醫院、中興醫院跟萬大國小,那我們會希望盡快在相關的時間裡面展開全部的快篩。
另外,重點是現在我們快篩要在現場的話,希望能夠先造冊,所以很多民眾不在…公司他會排順序,#但是很多的承銷人很心急,#所以他就可能會先來排隊,#其實只要按照造冊的話,#我們會速度會更快,因為你如果沒有造好冊的話,現場還要做資料的填寫,會更慢。所以我們希望說,今天會比較…只要來的我們都篩,但是明天我們希望公司的名冊,按名冊來篩的話會更快,我們會盡快。
-----------------
記者:
北農傳確診案件,但據說目前衛生局匡列的居家隔離人數小於20人,4000人陸續施打疫苗需要2週才有保護力,打完疫苗就不會發病,可以繼續上班嗎?針對北農是否有降載等考量,或是進一步的防堵政策?
另外就是剛剛市長講,其實 #在5月底以前有19位都已經解列了,也就是現在我們比較注重的人其實沒有像大家想像的一天就是45例,#其實現在30例左右。
那目前為止,打完疫苗的確要14天才會有保護力,所以我們已經請 #聯醫的團隊他們會進駐在北農整整3個禮拜,就這個禮拜打完疫苗之後,還有2個禮拜要協助他們把動線、分區分流,還有所有的他們自己的防疫工作,該怎麼做,我們團隊會在裡面進駐到他們…2個禮拜後的疫苗保護力產生為止。
-----------------
記者:
市長16日喊出執行清零計劃,冷熱區殲滅,為何士林長照機構、北農破口皆未對外說明,標準是什麼?
-----------------
柯文哲:
清零計劃我認為是有效的。
其實你知道,我們在執行清零計畫,目標每個禮拜下降一半,最起碼要減少。
所以在下降過程當中,就會看出…我們叫水落石出,更看得出說哪個地方有問題,所以清零計畫,就說是個計畫,為什麼跟這個什麼….突然講說士林長照或北農這個…說明,我想這個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關係,不過清零計劃本身在做是對的。
因為事實上我們從…#台北市確診人數慢慢在下降,其實有一、兩個這種比較有多人感染的地方,但是整個趨勢來講,台北市確診人數還是在下降。
-----------------
記者:
萬大國小篩檢站有很多北農人員進行快篩,早上狀況比較混亂,很多人都撲空,沒有號碼牌可以拿,氣急敗壞。工作人員說領不到號碼牌的民眾明天再來,請問有這樣的狀況嗎?
-----------------
黃珊珊副市長:
其實我們今天的號碼牌是昨天下午已經發完300份,所以今天再增加200份,所以今天是500份。
那同樣的就是我們希望他們還是按照名冊來,這樣子分批會比較快。
那這個部分我們已經請公司盡速的跟相關的承銷人來說明,因為如果沒有名冊的話,我們現場沒有…我們必須要事先製作名冊,我再講一次,我們快篩站在現場,我們還要打條碼,所以我們希望有名冊,我們可以在後勤先做好之後,現場去篩完之後,就直接檢體可以送實驗室。我們希望用名冊造冊的方式會比較完整。
-----------------
記者:
士林的長照機構今天出面指出,當時要求衛生局盡快做PCR,但卻因為費用的問題不願意幫忙篩檢,直到院長同意分期付款才篩檢,是否有此事?
-----------------
台北市衛生局:
我來說明一下。有關士林這一個長照機構,在我們6月14號進去做稽查的時候,發現他是有群聚。
那這個部分我們經過討論,然後請示了我們的黃副市長跟市長之後,那這筆費用我們就由我們的募款,然後申請來使用,這個部分就全部都是由我們台北市政府來支付,那我們就委託了新光醫院來做74位的工作人員跟住民的篩檢,那這個 #費用是全由台北市政府支出。
-----------------
記者:
士林長照機構表示未召開家屬說明會,僅要求家屬加入ine的群組。昨天副市長黃珊珊卻對外說明有召開說明會,是否有資訊上的落差?
-----------------
黃珊珊副市長:
這個我說明一下。因為當天王___告訴我的時候,我跟他要求說,因為當天已經驗出20幾位的陽性,那我的要求第一個就是一定要先通知家屬,那另外同樣的長照機構裡面還有陰性的、沒有感染的家屬,也要趕快通知。
那我的印象裡面就是要求他們要開說明會,他們也答應我會去做。
那昨天事情出來之後,我又問他們說這些家屬有沒什麼意見?他是說應該是沒有,目前為止還暫時沒有聽到什麼。所以,我認為說他們應該是開過說明會,這個資訊上可能有些落差,這也對家屬很抱歉。
但是到今天我們也要把其他現在…因為在防疫旅館有一些長輩,我們還是認為說他們還是要住院,比較方便,所以我們今天也會陸續的把他移到榮民總醫院去,那今天有對家屬召開了說明會。
就有後面的所有的相關在這個長照機構,我們有很重要的任務要做,第一個、現在是要先照顧這些長者的健康,第二個、我們會由衛生局這邊成立相關的關懷小組,每一個長輩,包括家屬,我們會跟他保持直接的聯絡。
那長遠來說,我們要協助這個機構的復原,因為畢竟它還是有很多長輩是需要這些機構的照顧,所以我們會協助這些住民能夠復歸到原來的機構,讓這個機構能夠正常的運作。
-----------------
記者:
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聽到柯市長的話真的很不爽,甚至說根本沒有開過會,痛批柯市長甩鍋給新北和基隆。新北市政府發言人也表示,不清楚會議的內容,柯市長的看法如何?另外,基隆市長說6月28號全國能不能解封三級降二級,關鍵就在柯市長嗎?
-----------------
柯文哲:
這個喔…像這種都是一樣,是叫情緒性發言,沒有必要。
北農他的難…他的特殊點在哪裡?因為在那裡上班的人,戶籍在台北市的不到一半,然後在台北市的人又不是全部在萬華,所以這個疫調滿特別的,所以我們發現說這個有在北農上班,有哪些人感染,其實疫調是要跟其他縣市,新北還有桃園,那再做比對,才能做下一步的綜合疫調,所以故事就是這麼簡單。
也不是說開會,就是說我們還需要其他縣市提供疫調的資料,我們這一邊才能夠綜合判斷,這也是我在想說我們這個疫情發展到現在,突然發現我們#過去以戶籍為本位的疫調制度需要做一些檢討,不然…
所以一開始在問說北農地區有多少感染?我查我們的資料沒那麼多,問起來說,原來是那個戶籍還有很多是在外縣市的。所以這個事情就是這樣啦,沒有什麼特別。
另外一個是說,什麼全國能不能解封?這個是這樣啦,本來就不預期6月28號會三級降二級了,這本來…因為我本來有計畫就是每個禮拜看能不能降一半,而且我跟你講,這到越後面要清零越困難,因為那個潛藏在社區裡面的隱藏的這種感染源,不太容易,不太容易一個一個挖出來,這的確是個問題,這個
喔解封這件事情,我也覺得這個是個很難的題目,這絕對不是台北市的問題,這也不是雙北的問題,這是全台灣到底要怎麼處理?我想這個對中央來講也是個難題。
-----------------
記者:
台北藝術中心工地5月底爆發群聚感染,請問市府有掌握相關的狀況嗎?
-----------------
蔡炳坤副市長:
我們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包括工務局跟文化局,在這件事情上面的處理完全按照SOP,而且是非常迅速的來做處理。
5月27號工地通報一位清潔工有確診,馬上工地的4個標全部停工,全面配合疫調以及篩檢,居家隔離合計428人,全部進行篩檢。
停工期間從5月28號一直停到6月14號,那停工期間這428位居家隔離,經過篩檢有40位PCR是陽性,那就接受隔離、就醫治療。
整個工地經過了3次的全面消毒。
後來召開了工程的討論會議,決定可以復工,所以6月15號開設單一的入口來管制,PCR必須要陰性的才能夠進入工地,整個工程降載、工人減半。
目前工地的情況良好。
-----------------
記者:
行政院最新公布計程車司機7月1號開始順序內接種疫苗,不過現在卻傳出載運行動不便的復康巴士駕駛卻被排除在外,且先前傳出復康巴士的駕駛曾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載送過確診者,市府未來會補駕駛接種的名單嗎?
-----------------
黃珊珊副市長:
我想這是一個錯誤的訊息,這個名單早就在我們公運處,已經匯承給社會局,都已經上傳到_____,所以名單一直都在,所以並沒有補列的問題。
-----------------
記者:
請教禾馨給17家相關企業打疫苗是否屬實?有確定裁罰的金額是多少嗎?有一說,禾馨跟是北市府兩敗俱傷?請問是否市長怎麼看?
-----------------
黃珊珊副市長:
我想禾馨診所的部分,經過我們一個多禮拜的清查,他的確是有4家診所來跟市政府裡疫苗,我們針對他所打的對象一個一個的去比對之後,針對是他醫療院所,或者是小兒專科診所、婦幼診所以及醫事檢驗所,還有護理之家、產後護理之家,這些我們都認為說他這樣的狀況是OK的,但是他中間有打給他自己的應該是關係企業,禾馨股份有限公司、____股份有限公司、____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這個應該是被認定不是屬於第一到三類的相關的人員,所以非醫事人員。
就這個部分的話,我們依傳染病防治法第二九條進行裁處:小禾馨小兒專科診所裁罰30萬、小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裁罰50萬、小禾馨士林小兒專科診所裁罰50萬、小禾馨懷寧小兒專科診所裁罰100萬,所以總共是裁罰了230萬,那並同時終止疫苗的合約診所的資格。
-----------------
記者:
根據禾馨診所昨天公布的對話紀錄顯示,診所人員數度向衛生局詢問是否可以為非醫事人員施打,衛生局人員也表示可以並強調以兩人為限,且診所方面都有提前回報相關的名冊,當初並未阻止診所為非醫事人員施打,現在北市府卻要對此開罰,是否有些不合理?
-----------------
黃珊珊副市長:
我想名冊裡面,事前名冊、事後名冊,這個都是診所他們所提出的,但是就這個部分,我們也是去稽查他實際施打的名冊,之後做了比對,這些名冊沒有辦法去掩飾,為什麼?因為全部都有上傳健保資料庫。
那目前為止,我們是針對他不符合的對象,也就是我們提供了疫苗給你,你還是一樣要合法的施打,那你施打在非規定的人士上面,自己就要負這個責任。
-----------------
記者:
衛生局長說高嘉瑜得寸進尺,是否要提供相關的對話紀錄證實自己所言不假。高嘉瑜昨天說才跟局長傳訊息,好像被背後捅刀,高嘉瑜也說跟市長的交情淡如水,市長是否覺得因為兩人交情生變才會講出高嘉瑜的姓名?
-----------------
柯文哲:
這個喔,其實是這樣啦,像昨天在議會你知道,有的議員說你不是跟高嘉瑜很好,為什麼把他名字講出來?這是這樣,因為事實上我的態度你知道,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所以政風處在調查的時候,#我們都沒有去下什麼指導棋,我就給他獨立調查。
最後他們調查結果出來,當然會送給我嘛,公文要送上來,他一開始在前面喔,那個叫summary,就是那個摘要,就寫某中央民意代表,可是後面那個就是…因為每個調查一定有那個叫附件、筆錄,每個人講的筆錄,我看上面就寫高嘉瑜。
所以後來…其實我們在開記者會之前你知道,後來也有人在問說,欸你跟他交情不錯,還是你不要講。
我說,第一個、議員會索資,而且我們這個都寫在公文裡面的,與其讓人家擠牙膏這樣擠出來,不如就直接講了,講還是…給黃珊珊講還是給其他人講?我說不用啦,我自己處理,#事實上在開記者會之前一個小時,#我跟高嘉瑜就直接通過電話,#我就跟他講這個紙包不住火,與其事後人家去擠牙膏,這樣弄出來或是搞你,更慘,如果就是…我直接講出來,看…但是我也講了,就是調查事實,至於是動機、原因什麼,你可以再去處理嘛。所以這事情就是這樣。
我覺得台灣這個社會政治越來越黑暗,每個人想說這是柯文哲用小禾馨掩護好心肝,然後把高嘉瑜來扯進來,天哪,這是怎樣?所以…這個政論節目沒有消滅,台灣不會安定。
-----------------
記者:
行政院對於餐飲小吃店近期有機會重新開放,甚至不排除在28日前提前解禁,與柯市長日前考慮不張口吃飯、不脫罩地方先解除的看法不太一樣,請問柯市長的意見?
-----------------
柯文哲:
這個…我們看那個北農的感染的案件,有一個幾個人感染,那個就很典型了,就是說在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戴口罩,沒有問題,可是為什麼感染?吃飯的時候,坐下來,大家….
所以後來我還說我們「家戶感染」你知道,在我們台北市感染40+%,所以說連在家裡吃飯都不要一起吃,打好飯自己拿到旁邊去吃,或是時間分開。
所以我也非常清楚,吃飯、聚餐是這個感染最重要的原因,其實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17年前的SARS我們就知道了,所以我說如果他解禁是不吃飯的優先,那個要近距離吃飯…
當然這些夜市、餐廳怎麼辦呢?好問題,我也在想這個問題了,所以…反正是這樣啦,打疫苗是終極解決辦法,在還沒有辦法普遍打疫苗之前,大家要怎麼撐過去?這實在是好問題。
-----------------
記者:
針對北農設立採檢站協助快篩,有恆春旅遊醫院麻醉科醫師主任與其他醫師合作開發的拋棄式防疫插管箱竟然被用在篩檢站上,但他強調這並不符合拿來採檢,請問北市府是否有掌握相關的情況?
-----------------
璩大成醫師:
這個議題,我們答案是由我們和平醫院院區的邱逸淳醫務長這樣子說,尊重原著,我們暫停使用,期待有最新的設備,我們共同來發展。
不過這個是這樣,我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快篩隊,應該是全國最早,也是篩檢最多的團隊之一,包括我們剝皮寮以及我們後續的所有篩檢快篩隊,都是由這個team眾多的兄弟姐妹共同組成,你說辛不辛苦?非常辛苦,那不過呢裝備非常齊全,現在最辛苦的大家知道,在炎熱的夏天要穿著三級防護裝來工作,很容易中暑,所以我前幾天看到一個照片不覺莞爾,有一個叫做隨身式的冷卻包可以貼在這個前胸後背來降溫,一方面很感動,一方面也覺得說他們真的很辛苦。
不過,用這個例子來說,我們聯合醫院的快篩隊感謝各界的支持,我們各種的重裝備、輕裝備都非常齊全,但是大家也知道既然叫快篩隊,所以他經常要快速的移動,要適合各種地形、地物,那麼做巷戰,所以當然有很多的東西,那麼就不是像大家想像的,用一個重型的篩檢亭就去調動,所以我們問了一下這個邱逸淳醫務長,他給的這個答案是這樣,他說這個也非常感謝恆春這位邱豑慶醫師,麻醉科的邱主任,我們醫界非常優秀的前輩的發明,他用的形容詞是這樣,叫做設計精良,一體成形,非常輕巧,他在最後的結論叫做精良神器,所以這個神器獲得我們團隊一致的同意使用,它當然最大的好處就在輕巧,而且可拋棄,非常適合我們的部隊使用。
不過所提到的問題說,它這個側面有兩個開口,那確實是不太適合,不過它這個開孔並不是已經打開的,它事實上還是幾乎是密合,要非常用力才能把它推開,所以基本上它的側面是在密封的狀況下,而且人員都穿著的非常高階的防護裝備,那麼所以在安全使用上應該是無虞,那麼還是回到剛才的結論,我們團隊尊重原著,那麼也希望跟這個邱主任那麼來共同討論,那麼期待邱主任有更新、更好的產品。以上非常感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