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6 北市防疫記者會【疫調說明】
接下來,台北市 #一直以來都有在做的疫調 是如何執行?我們請黃副市長跟大家說明?
黃珊珊:
好的,我想 #疫調規定從去年到現在都是一樣的,也就是剛剛市長所說的這個整個疫調作業,我簡單的說明。
只要有一個民眾他在醫院做採檢,他的PCR要是陽性,基本上是 #由醫院一定要上傳法傳系統,法定傳染病系統,也就是中央疾管署所管制的法傳系統。
所以不是任何地方政府去上傳,而是醫院去上傳。
醫院上傳法傳系統之後,就會知道…以這個民眾他的居住地通報給當地的地方政府。
比如說,他如果在臺北市的仁愛醫院做了PCR,住在新北市,仁愛醫院會上傳法傳系統,然後就會通報到新北市政府,新北市就會去進行相關的疫調。
同樣的,如果我們臺北市民在其他的區域,比如他在基隆PCR檢測上傳,但是上傳之後會通報到我們臺北市政府,因為我們是他的居住地,那我們進行相關的疫調,也就是說PCR #確診以後一定會到法傳系統去。
那每個縣市政府都會在每一天下載確診個案,而且我們自己也可以主動上去撈個案,但是這個法傳系統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限制,就是每個縣市,#只能看到自己的縣市的個案。
那這種看到以後,我們就會把它下載以後,下載以後我們就會啟動所謂的疫調作業。
啟動疫調作業有兩塊,一塊是到我們,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管科,疾病管制科,他每天接到系統就會通知我們那個民眾說,你今天的PCR已確定是陽性,你是確診者,我們會通知他檢驗的結果,也就是確診者會接到我們疾管科的第一通電話。
初步我們會開始做衛生教育,跟他做衛教,也關心他是不是有症狀,是不是需要就醫,那我們台北市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們一定會把他安置到我們的加強版檢疫所,或者是醫院去。
也就是目前為止,從我們疫情比較趨緩之後,我們每一個確診者都不是在醫院,就是在集中檢疫所,或者是加強版的防疫旅館,那這個是疾管科會做的第一件事情。
另外一塊的是,我們會通報到我們十二個行政區的健康服務中心,有健康服務中的同仁接手,每一個同仁會負責一個確診者的疫調,第一,他會去打電話,跟他了解他現在的狀況,#精準的疫調來掌握他的活動史,也就會問他說,發病前三天裡的相關的行蹤,或行程碰到的接觸者,所以就會針對跟他所談話的內容裡面,把他的接觸者加以匡列。
那匡列是有中央的一些標準,也就是說,不是什麼人都會被匡列,而是跟他有一些比較親密,接觸時間比較長,然後可能沒有做好防護的接觸者,會比較容易被匡列在內。
那我們匡列有時候可能沒有辦法做好自己百分之百的判斷,我們還會去請教中央…疾管署中央所屬的防疫醫師,像上一次我們所公布的牙醫師的案例就是防疫醫師建議說,全部他的病患都要匡列。
也就是這個匡列的部分,除了我們自己按照規定匡列,有時候也會請教防疫醫師的意見。
接下來我們只要匡列住他的接觸者,我們就會把它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也就是他的接觸者就會開始被居家隔離,那每一天接下來之後,我們就會每一天去關懷這些接觸者,以及這個確診者,我們會瞭解他每天的狀況。
那尤其是他的接觸者,在居家隔離期間,全部都會由我們健康服務中心從頭到到尾,從他每一天開始,我們每一天都會有電話了解他的身體狀況,然後如果有需要要就醫,我們都會隨時安排。
也就是說,只要有個PCR要陽性的確診,他在法傳系統裡面,全臺灣的地方政府都必須按照法傳系統的規定進行相關的疫調。
如果台北市沒有做疫調,#就不會有四千六百多例的確診案例,也就是不可能在縣市政府不做疫調,還可以把這些 #疫情能夠查的這麼清楚,我想很多大家都在說疫調是長什麼樣?
疫調其實每一個案子都有他自己的疫調單,這些疫調單在我們各個縣市,我們自己做的會有,那外縣市的會有,台北區管轉給我們,那台北區管是六個縣市,他所聯合管理的。
那剛剛市長所說的,就是我們每一個案例都會上傳到法傳系統,像這個案子就是我們做了疫調,我們比如說,我們知道那些人,他可能還在高雄工作,那我們上傳之後,台北區管就會去看其他縣市的東西,他就會可能去通報高雄或通報新北。
那這個案件的狀況就是各個縣市,新北市政府、基隆市政府跟臺北市政府在北農有共同的工作場域,新北市政府他們所做的疫調的結果,他會寫說,這個人曾是在哪裡工作。
那以前就是他們寫完之後就上傳到疾管署,疾管署就有所謂的台北區管來做一些橫向的聯繫,不會直接由他們傳給我們,#所以造成了很多的疫調上面的落差。
所以我們在禮拜…應該是這個禮拜,我們有特別去跟…除了市長到疾管署去之外,我們也特別跟陳部長說,#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辦法解決,#這是個大問題,所以昨天中午台北區管開了六縣市的衛生單位的會議,也就是在現在的打算系統裡面,再增加一個轉介的功能。
也就是如果他的工作地是在一個地方特別的地方,尤其這次開個北農專案,他如果是在北農專案的裡面,你要做一個轉介的工作,也就是你要特別去勾選。
那我們還特別請託台北區管,為什麼要請託?因為其他縣市只會寫北農攤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他在北農有兩個市場,一個是第一果菜市場,第二是濱江市場,我們希望其他縣市先幫我選這兩個,第二個它是蔬菜攤商,還是水果攤商,那如果他是攤商,他的攤商的號碼,還有個攤位的編號,這些東西因為其他縣市可能在做疫調的時候,他不瞭解我們臺北市果菜市場的狀況,所以我們也跟其他區管說,我們會把我們所有北農裡面的所有的資訊都告訴其他的縣市,讓他們在疫調的時候能夠幫我們清楚的釐清到底是在哪裡。
所以為什麼這些案件之前,他雖然都有通報,可是沒有辦法精準,甚至只知道他是攤商,連他的位子都不曉得會造成沒有辦法馬上去做匡列。
那接下來,這個問題在中央在區管裡面,他們修改了這個系統,也增加那個轉介的功能也請各個縣市能夠在他的工作地的時候,通報給相關的工作地的縣市政府,我想這個問題就可能會被解決。
那現在我們是都是透過台北區管每一天跟我們的平臺裡面告訴我們說,哪一個縣市又有新增北農的案例,每一天早上他都會丟進來,我們立刻就會…像今天就會立刻去做匡列跟把這個攤位先封起來,然後先讓他做清消,像這樣的動作,我們現在是每天早上都會即時在中午以前就會把它完成。
這個是疫調的過程,但是不可能說沒有做疫調,還能夠到現在為止,#只要有PCR就一定會有疫調,疫調一定都在完整的系統裡面,#不可能有人可以蓋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