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5日 星期五

2021.06.26 北市府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2021.06.26 北市府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
提問1:
首先由華視提問第一題,前進指揮所只有從九點開到下午一點,可是從外縣市送菜的司機到三點多以後才會進場,針對這些人要不要打疫苗,還是交給其他縣市處理嗎?
黃珊珊:
這個中央有非常非常明確的規定,那天我們在中央開會的時候已經講得清楚,外縣市的這些駕駛都是由外縣市的縣市政府協助他們做篩檢,還有注射疫苗,這個是由各縣市政府來負責,全省統一。
-------------------------
提問2:
接續媒體提問,會進到北農的人除了登記名冊之外,部分員工是臨時工,每日人流約數萬人,現在還有多少人沒掌握行蹤?會不會擔心又成爲破口?
黃珊珊:
北農的部分,我們在名冊上面是四千七百九十多人,這全部都已經完成篩檢,那現在也正在做疫苗的注射,就像市長剛剛說的,有很多承銷人,他可能有其他的工作人員,那我們也要求北農現在開始造冊哪個承銷人,他現場多少工作人員要陸續的造冊,下個星期我們也會安排他們打疫苗。
就是市長說,我們保留了一萬劑的疫苗,所以增加的人數預估也是四千多人,所以增加起來大概會有將近一萬人的部分,我們會增加這個疫苗的數量,那中央也同意,他們也會幫我們撥補這方面的疫苗。
-------------------------
提問3:
台視中國時報聯合提問柯市長說,北農疫情沒有想像到大家想像中那麼嚴重,但昨天指揮官陳時中再度到北農視察,卻說有點嚴重,黃副市長昨天還前往設立前進指揮所,北農的情況到底如何?
柯文哲:
正確的講法,這個批發市場的確是一個問題,只是說我們知道問題,我們會去做分析,找出問題解決掉,所以正確講法是說,它這個問題,但是目前已經可控可控制範圍內,我只是不喜歡說每天晚上那些 #名嘴 太誇大了,搞得這樣人心惶惶,不需要啦。
做為政府,我們是要解決問題,安定人民的心情喔,不是每天在那裡搞的人心惶惶,實際問題也沒有解決。
-------------------------
提問4:
接下來民視提問,環南市場今天累積確診到四十三人,外界憂心會變成第二個北農,因為這邊的快篩數和疫苗接種都相當低,詢問市府怎麼防範?
黃珊珊:
其實環南市場,他很清楚的是,他大概在六月一號以前都是零零星星的個案,那六月一號以後,大概就是受到可能北農的關係,因為北農跟環南有很多環南市場的攤商都是去北農批貨,那從這個時間開始的確有增加比較多的案例,但也同樣的是以新北市的比較多。
那目前為止,環南市場造冊是兩千八百人,但他們已經聽昨天已經打完三百多人,下個禮拜會繼續打疫苗,那他們的篩檢也完成一半以上,有很多的的攤商自己其實都已經有做過快篩。
目前為止,自治會他們只要發現有這個確診的狀況,其實就是前後左右的攤位都按照台北市政府的SOP,會先匡列跟清消停業三天,那相關的接觸者都會匡列十四天居家隔離,所以在之前的疫情並沒有擴散的跡象。
那最近因為北農的案例的比較增多,環南市場的確有增加案例的狀況,所以我們的前進指揮所它所轄管的範圍除了第一果菜市場,我們現在也把環南市場納入。
-------------------------
提問5:
第一批發的零批場攤商,今天有人反應這幾天北農照射以為是要幫他們打疫苗,結果都只是為了感染匡列用,認為北農一直在騙他們,目前接種對象到底為何?有沒有精準人數了?疫苗充足嗎?
黃珊珊:
第一,我們所有的造冊,如果大家認為說,在裡面工作的人員都必須要打疫苗的話,現在我們正在造其他沒有原來不在名冊裡面的冊,那剛剛也講下禮拜會完成這些不管是原來在名冊裡面,還有原來不在名冊裡面的,來來去去將近八九千人,我們都會完成疫苗的施打?
-------------------------
提問6:
年代壹電視提問,萬大活動中心今早打疫苗狀況如何?是否有不在名冊的攤商前往撲空?未來會怎麼安排施打疫苗?
黃珊珊:
北農的疫苗本來就是以名冊裡面有的為主,因為疫苗還是非常非常的珍貴,所以我們還是以目前造冊的部分,所以不在名冊裡面的攤商,他如果不在裡面,當然沒有辦法幫他施打。
那目前為止,我們今天早上是施打的九十六位,未來預計我們會在那邊的接種站陸續安排施打,但是因為他們人數比較眾多,所以我們會分散,除了接種站之外,我們也會安排到聯醫的相關的醫院的門診部去施打。
-------------------------
提問7:
三立提問,蓄產公司從五月中至今有三個確診案例,但員工指出,每個案例都只匡列一人,認為有很多接觸者都沒有被匡列,導致員工上班都很憂心,請問匡列判斷標準為何?
黃珊珊:
#相關匡列的標準都是中央規定的,也就是說,他有一定直接的接觸,不是只要你有跟他講過話就會被匡列,他可能要有十五分鐘以上的接觸,甚至可能有沒有做好防護,所以像相關的匡列都是有一定的標準。
那有一些同仁有一些人會認為說,我只要跟他在同一個工作場合,就應該被匡列,這個其實是目前為止,有很多地方也是都要經過符合中央規定才可以匡列,不是我們可以隨便匡列。
但是很多的地方也不會因為一人確診全部停擺,所以一定有一定的範圍跟標準。
-------------------------
提問8:
三立自由時報聯合提問,振興醫院之前被查到了還打了八名志工,名嘴爆料其中還有連家人跟藍營人士,有清查是哪位嗎?聽說連詠心,連勝武、五月天也在這些振興打過疫苗,前立委丁守中也打過AZ疫苗,市府前天說要查,是否會另行開罰呢?
黃珊珊:
我們是有多少證據就做多少事,所以已經查到的部分已經開罰三十萬,如果還有其他人有狀況的話,我們也歡迎大家提出相關具體的事證,然後或者是提出檢舉的時間,我們會進行稽查。
-------------------------
提問9:
今日新聞台視TVBS聯合提問,指揮中心昨日宣布,針對診所當日最後一瓶疫苗開瓶的剩餘劑量,可能由接種單位規劃候補名單機制,但是各縣市做法不一,導致診所接到大量約詢問電話,立委高嘉瑜呼籲疫苗地圖APP上路,讓民眾能夠知道哪邊可以有疫苗打,政委唐鳳也透露,指揮中心也有在評估架設網站,不知道市長對市民預約殘劑施打有何建議?會覺得中央應該明訂嗎,市長要交給醫生決定,這決定的標準是什麼?
柯文哲:
這個問題應該是第五次,還是第六次被問相同的題目。
所以是這樣啦,中央如果你明定一個標準,我們大家就遵守,都已經…我想中央一樣還是每天在開記者會,#都已經過了一個禮拜,也沒有講說要怎麼做。
其實這樣啦,法律你要訂得死板板的就是很難做,所以我每次說倫理比法律重要。
我們臺北市是這樣,按照預約名單打這第一個,如果萬一有不來,還是說,你一瓶可以打十個,你最後有剩下…用一CC的針頭去抽比較節省,就可以打十一個就多一個人,這叫殘劑。
那原則上是按照中央已經公布的順序標準打,儘量。如果這個也打完了,那你這個開一瓶的六小時時間到了,那我們就授權醫生決定。
為什麼?這個是這樣啦,第一個它是打在國民身上,#也不是浪費掉,再來就是說,每一個打的他都有登記,資料將來要備查,這樣就好了麻。
我意思是說,只要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備查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他也不會太離譜。
那你現在都不講清楚,然後每天丟一個…也不講清楚再搞的天下大亂。
我在那天去台北市醫師公會也特別講說,不是每天,每時段啦…為什麼你知道?如果你早上,有診所早上看,晚上看,那你早上八點九點開了一瓶,你也不可能拿到晚上再用,所以每日最後一瓶,坦白講,這也不切實際,的正確的講法是,每時段最後一瓶。
這個所以是這樣啦,我還是我態度還是很清楚,我是自己實際在醫界工作出身的,相信醫生的倫理,不會太離譜,只要有公開的資料可以備查,不會太離譜。
當然還要再寫一個程式,每一個程式寫一個什麼候補名單的程式也不是不可以啦,那就來再寫一個程式,然後再弄的很複雜…
所以同一個題目,一個禮拜要講六次,我實在是快發瘋了
-------------------------
提問10:
中視提問,唐鳳疫苗地圖終於做好,到時候會用採用,健康存摺,長輩可由家人幫忙預約,請問這套系統是否足以因應接種需求?北市衛生局是否已經開始公測?效果如何?柯市長提過北市有自己的系統,請問兩個系統接軌是否會耗費時間?未來有沒有可能考慮北市府不用中央的系統?
柯文哲:
像這一題,如果真的超前部署,已經有一年這麼多時間,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拿出來用?
所以也是這樣啦,你現在、現在才要開始要…其實我跟你講教育訓練要花很多時間。
我們臺北市的系統也不是說他完全新的,事實上,他以前就是那個老人健檢的程式,再去修的,所以大家有一定的熟悉度,。
所以這樣啦中央的系統要上線,還是先要先教育訓練,所以我想大概也不是說一個月內馬上就被完全上路,因為我們還在教育訓練,還要再看看到底優點、缺點。
所以七月一號要開始開打的莫德納疫苗,在台北市原則上還是用目前的系統,至於以後的事情,就看那個中央的那個系統就看試用結果再說吧。
-------------------------
提問11:
自由時報提問,醫師公會反映,擴大十八歲以上可利用疫苗殘劑的情況,反而變成亂象,診所面對排山倒海的預約潮,癱瘓診所行政工作,影響施打疫苗注射業務,十八歲預約會增加困擾,有醫師建議市長預約系統開放一個視窗做殘劑預約就好,請問市長認同嗎?
柯文哲:
可以考慮啦,但是坦白講現在臨時要再去寫一個程式還要做測試做規定,唉…實在是實在是…這實在是…
打疫苗大家已經夠辛苦了,這樣為了這個殘劑,結果 #處裡殘劑比處理整瓶還累,實在是真慘。
-------------------------
提問12:
東森提問,中央一宣布放寬程序施打對象後,新北市長侯友宜認為,中央政策倉促指引又不明確,也讓民眾懷抱希望卻落空,市長是否認同?
柯文哲:
其實就參考實務一次講清楚就好啦,我覺得好像大家….其實我知道這最大問題是什麼?#沒人想要負責任,所以每天都講對迷糊。
所以後來我們在臺北市…臺北市你知道,我乾脆自己寫字條,簽名照相,叫他們寄給所有的診所,意思是市長都簽字了市長負責,有市長講的話負責。
我上個禮拜,這個在昨天才去台北市醫師公會,我就直接講我們台北市規定是這樣,寫會議記錄,我們簽字,就這樣。
其實是這樣啦,其實這一條,會搞的這麼亂,#就是沒有人要負責而已麻
-------------------------
提問12:
市長曾說過AZ將會打完,請問AZ目前預計剩餘量多少?就算有殘劑是否能施打的數量也不多,另外北市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預約多少人接種莫德納呢?
柯文哲:
我們這個AZ大概我們準備一萬劑要把它處理我們臺北市這些批發市場,不管是農產、漁產、蓄產、花卉,環南,還有一些,比方說我們市政府大樓的駐衛警。所以我希望說,在下禮拜以後一二三四把這些一萬劑要處理的分把它處理掉。
那因為七月一號莫德納會下來,所以我們下一批大規模施打是七月二號開始,我也不想去…我覺得打疫苗還是 #穩比快重要的,所以我不想再去拼快,什麼七月一號疫苗下來七月一號就要打,不用。
我們就是台北市的疫苗,莫德納就七月二號開始打,下禮拜還有四天的時間,就把AZ就把它用完,把這個批發市場該cover全部cover掉。
-------------------------
提問12:
聯合報中國時報提問,印度變種病毒已入侵台灣,所專家認為,避免Dalta病毒株進入社區,建議廣篩,請問市長怎麼看?有何建議或因應措施?另外市長日前提到,台灣存在比現在多一倍的確診者黑數問題,是否要擴大篩檢?黑數會不會使三級警戒再度延長呢?
柯文哲:
這也是這個恐怕就要專家去討論,第一點如果啦,沒有說什麼這種沒有社區感染…其實面對印度變種病毒標準做法,應該是入境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十四天,十四天結束的時候再做一次那個PCR,這是標準作法。
可是當這個印度變種種病毒很明顯已經侵入台灣社區的時候,到底要做到什麼…到底現在每一個入境的都要…解隔離的時候要做PCR,我覺得這樣啦,如果每天入境一千人可以,兩千人就很累了。
如果是每天入境要到兩千人以上,特別台灣每一天要做,為了這些入境的人,要解隔離之前都要做一套PCR,我們要想想看當入境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到底我們撐得住撐不住,這個要去思考。
所以有時候解隔離與否,解封與否,不是醫學問題,已經是政治文化的問題,就像美國,現在每天一萬人感染,大聯盟照樣在打,大家一樣看棒球吃爆米花,他也不怕,所以這一條我很難很難回答。
-------------------------
提問13:
中視提問行政院宣布授權台積電、鴻海永齡採購五百萬BNT疫苗,完成法律文件簽署,也證明授權之路確實可行,那為何慈濟不能授權,會不會覺得慈濟遭到刁難?目前疫苗不足不是可以買到越多越好嗎?
柯文哲:
對我來講一下先看到台積電跟永齡買的疫苗進入台灣再講,因為這個是說完成法律文件簽署,我每次說計畫不算,要真的做完才算。
所以我也不曉得,我是覺得先看到疫苗進台灣再講吧。
-------------------------
提問14:
最後一題年代壹電視昨天說,零批市場是熱區,但裡面攤商說,是因為那邊區域與跟外圍流動攤販很近,但流動攤商不在管制內,不用快篩陰性,也不用量體溫才是破口,請問市長怎麼看?
黃珊珊:
台北市的批發市場有很特殊的狀況,就是它旁邊有的零批攤攤位區,那這個攤位去昨天陳時中部長也跟我也去看過,他是我們的承銷人批貨以後在旁邊在那邊做相關的零售跟批發。
所以它其實比較像我們傳統的所謂的公有市場,所以那邊的消費者本來就是比照公有市場,按照中央的指引,以身分證字號分流,然後目前為止,他昨天部長希望說,能不能夠做到進一步每一攤的實聯制,那我們今天也會責成農產公司去幫每一個攤位來申請這個QRcode的實聯制。
所以目前為止,這邊的狀況還是比照公有市場的進出,他跟其他的公有市場的狀況是差不多,就是一般消費者,消費者不太可能要求他拿陰性證明,所以目前為止,還是依照中央的指引在比照公有市場的分流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