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4日 星期五

2021.06.04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記者提問

 2021.06.04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記者提問

記者:
北市聯醫不少醫護染疫卻聲稱感染源存在院外,台北市聯合醫院企業工會在FB上面發文,舉例了幾個明顯的病患傳給同仁,或者是同事間的案例,那批聯醫只想要撇清雇主責任,把醫護染疫推拖到員工自身,或是院外,請問實際狀況為何?
璩大成醫師:
這個是這樣,剛剛聽到一個雇主責任喔,對我來講是蠻有趣的一件事情,因為大家知道公家醫院雇主和雇員身分是經常可以轉換的,所以反過來講,像我們這樣的醫院呢也是我看到最好、不分所謂的雇主跟雇員,非常關心、愛心、將心比心的一個非常好的機構,更何況所謂的雇主責任,我的了解是不會分他是哪種感染源而有所不同。
不過呢,總之如果在各種的分類或者言語間,對同仁或者是這個感染者有不愉快的感覺,或者是不悅的感覺,我們也代表這個聯合醫院深深的致歉。
那說到這個醫護感染,其實廣義來講,不光是醫護感染,甚至所有的醫院的病人也好,那麼陪病的家屬,或者所謂的看護,每一個的感染我們都非常的在意,那麼全國的每一個case加起來確實非常多,那在我們這邊也都每一案去注意,那其實每一個醫院,甚至全國,#對於這樣的感染案件處理模式是完全一樣的,也就是說一定有一群非常專業的團隊在做這個疫情的分析,那他分析的內容也非常的詳實,包括你受感染的時間、接觸的時間、可能暴露的地點等等,這都非常專業,我個人是對於這樣的專業分析非常的佩服。
那其實感染控制也好、流行病學也好,它是一個切割和分類的一個學問,因為你不這麼做,後續的作為就會混亂,所以在這個部份,除了去做分類之外,最主要是你分類之後的作為,那以分類來講,那你不外乎當然不是院內就是院外,當然也會碰到說既可能是院內或是院外,總之我們也不是完全不去重視這件事情。
事實上,先講院內好了,那其實院內感染跟院外感染最常見的一個問題,都是在你脫除你的防護裝備的時候,那不要說民眾,我常常看到很多民眾戴兩層、三層,還戴面罩,我就很關心這樣的人,他怎麼樣把它拿下來,可能拿下來以後他把一群口罩混在一塊,然後呢最主要他兩隻手就往臉上一抹。所以我覺得這個不論如何,尤其是專業人員也會因為他穿著這麼多的衣服,工作了這麼久的時間,不小心…就算是老鳥也不小心會有所謂的閃神,所以在我們醫院裡面都有標準的SOP,脫除的地點、他旁邊的設備,一定要有一個圖形告訴你,第一個脫什麼、第二個脫什麼,甚至要有一個鏡子,旁邊要有人幫他supervise,幫忙看著。
所以我們也發現說一定是要在脫除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之外我們也注意到新的單位,或者新支援進來的人,像我們甚至最近成立的專責醫院,這些都算是新的單位,那麼所以在新來的人和新成立的單位呢,我們也特別已經注意到了,不旦在聯合醫院內部,我們發布了訊息和警訊,同步也分享給全國所有的醫護單位,大家共同來這個避免它的發生。
那至於院外,老實說大家都知道現在以目前…至少在這個比較疫情嚴重的地方,在院外感染的機率遠高於在醫院裡面,所以也呼籲各位民眾,其實醫護人員他也是要回家,也是要經過路上,所以甚至再怎麼家戶感染、居家的感染,這個機率都蠻高的,所以每一個動作都要小心,那麼不是說只有在醫院裡面才會被感染。
最後強調,所有對應的措施我們都有所改進,我們有分享給大家,那麼再次強調,沒有哪一種感染是比較好的,也沒有哪種感染是比較不好的,不管是院內或院外,那麼在這邊也要特別感謝所有在第一線辛苦工作的人,如果有在言語上或者這個用詞上面不妥的地方,也再次的深深一鞠躬來說道歉,我們也呼籲不要污名化、不要歧視,我們好好的來打贏這場戰。
----------
記者:
市長日前表示確診死亡數一定會校正回歸,而今日的死亡人數似乎又創了新高,中央之前曾經宣佈不再公布校正回歸,卻依舊每日宣布,是因為篩檢的時間落差,還是沒有辦法補上嗎?那這樣子是不是會干擾到北市疫情的判讀呢?
----------
柯文哲:
這個是這樣啦,因為之前我知道是因為 #從做檢查到PCR結果出來拖很久,有一陣子大概有50%會拖超過5天,結果出來以後又要key進去,還要系統通報、整理,所以delay相當久,所以一直在校正違規。
不過經過這一陣子好像…我猜啦,因為今天早上我親自到第一線醫療現場去看,其實那個PCR的量能大家都已經在提升,只是說它還是需要時間,所以我看短期之內…還有一點,也不是你機器買來馬上就可以解決,為什麼?因為還要有會用的人,還有會用使用機器人,結果做出來怎麼上傳也是一個問題,所以我非常清楚目前…一直到現在已經大概過了…大概快要3個禮拜,這問題還沒有解決,就是說,從做採檢到最後結果可以出來,一直沒有搞定,所以一直在…本來他們不想校正回歸嘛,但顯然問題沒有辦法解決。
所以我現在是這樣啦,台北市剛才講過喔,我也知道這是一個…特別是這樣,就算台北市解決,你也要全台灣解決才有用,不然那個數字還會一直不斷的校正回歸你知道。
所以最後我就想出一個辦法就是說,我用那個快篩陽性來做政策的決定,它不是很準,剛才講過,它只有80%,所以如果你不要很斤斤計較一定要每一個case都對,這樣的話我們用快篩陽性的話,看那個趨勢…因為我們外科的文化嘛,差不多、差不多,就下手了,所以現在用快篩陽性作為一個政策的判斷,在台北市似乎是一個辦法。
當然中央還是需要精確的數字,因為他一定要精確嘛,不然你說像上一次報告說那個死而復生的故事,就糗大了。所以我知道他們要求要精確,要求精確你就快不起來,所以永遠會有校正回歸的問題,所以這個短期內沒有辦法解決了。
所以台北市目前就用這種快篩陽性作為判斷的一個標準,不是很準確啦,#80%的準確,但是差不多、差不多,我們就可以做決策。
----------
記者:
據了解北市府規畫優先讓機動快篩隊去萬華市場做快篩,那計畫預計是什麼時候開始,打算從哪一些市場開始試辦呢?
----------
黃珊珊:
萬華區有非常多的傳統市場,最大的幾個市場主要是第一漁果,還有環南市場,以及他們有一個雙和市場,這些市場都是規模非常非常的大。
那快篩隊的部分,我們主要是希望能夠在萬華熱區能夠找到,幫大家做快篩之後可以瞭解那個地方的狀況。
但是因為快篩必須現場,我們的快篩隊去是 #需要提前造冊,所以現在幾個市場正在造冊,等他造冊完畢之後,我們就會到那邊做快篩。
----------
記者:
前立委陳宜民呼籲市長,讓國產疫苗三期試驗在雙北可以先試做,市長你怎麼看,台北市民會不會變成白老鼠?
----------
柯文哲:
這個新藥要上線本來就一定要做臨床試驗,它有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所以是這樣,這個如果我們國產疫苗真的要符合國際認證,該做的還是要做,所以在符合人體試驗、臨床試驗的這個原則,保護市民的安全,台北市政府一定會提供最大的行政協助,所以是這樣,這種臨床試驗,科學還是回歸科學、專業回歸專業,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我們台北市市政府做得到的範圍內,我們一定會協助這個國產疫苗的試驗。
----------
記者:
市長先前形容北市的疫情陷入膠著,那今天日本贈送了124萬劑疫苗來台灣,市長覺得能解決台灣疫苗的問題嗎?一下子傳出賴副總統求援安倍,一下又傳出蔡總統幕後做決策,怎麼看這樣的消息?那中央是否有找各縣市來討論疫苗的分配?那這些疫苗現在還可以讓台灣撐多久?
----------
柯文哲:
這個目前我們疫情相當緊急,在這個三級管制之下我們就是撐住而已,所以只要是國際有認證的疫苗喔,以前有講過,價錢不是太離譜喔,#可以進來台灣就先進來,至少把這一波擋住。
我相信這個日本會送台灣疫苗,應該這樣講,日本政府也不會做出違反日本國民意志的事情,所以以前我們在311你知道,我們對日本的捐款是全世界最多,我以前去日本參訪的時候,日本人都還有建那個紀念碑你知道,感謝台灣在311對他的協助。
所以這是台灣跟日本的關係很好,特別在民間喔,這個彼此之間關係很好。今天台灣有困難你知道,日本政府要做一個決策一定是符合日本國民的期望,所以我想 #這個一定很多人都有去幫忙,其實這些像…我想這個就是一個成功一定不會是只有一個人,應該知道我們要感謝過去我們台灣人民對日本在311的幫忙,日本也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給我們幫忙,這就是一個好的例子。#所以我相信大家有功勞的人很多啦
這是這樣,疫苗要怎麼發喔?這個就要看…我相信中央還是很多這種防疫的專家,在現階段疫苗的分配恐怕要有一個思考就是說,我們要處理、防止疫情的擴散有兩個方法:一個公衛的手段、一個是打疫苗。所以應該是判斷整個台灣目前疫情的發展,怎麼讓疫苗變成防堵疫情擴散的一個工具,在這個狀況下去思考,所以我覺得 #疫苗不見得要按照總人口平均的分配,因為它恐怕可以…#要把打疫苗當作是一個防堵疫情擴散的一個工具
----------
記者:
台南市長黃偉哲,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呼籲讓台灣日僑先打,那請問市長怎麼看?
----------
柯文哲:
這個也沒有什麼不應該,應該…這是日本送我們的,日僑有一點優先權也是合理的。
----------
記者:
台灣現在靠美日給疫苗,有民眾砲轟乾脆以後就叫美日代購就好,要政府做什麼呢?那在這個同時呢,中國國台辦也搶著要給台灣疫苗,強調充足、高效、也有國際認證,市長覺得哪一國比較好呢?那台灣到底是否該接受?
----------
柯文哲:
其實對我是這樣啦,還是由政府…這不管是哪一國,要由政府去負責統籌,對我來講是這樣,趕快把疫苗發下來,我們趕快打,這比較重要。至於其他的口水戰你知道,現在戰況還緊急,沒有心情去跟你們打那些口水戰。
我倒覺得是這樣,疫苗既然有一些到手了,趕快弄一弄,趕快分下來,做最有效率的使用。把疫苗當作圍堵這個疫情的一個重要的工具,看怎麼分配,我們趕快把事情做完就好了。
----------
記者:
公投護台灣聯盟促進會總召蔡丁貴3號在臉書上呼籲,台灣人應該參與國產新冠疫苗第三期的臨床實驗,但是本人卻在美國打過兩劑的輝瑞新冠疫苗,引起爭議,網友翻出了市長兩年前說的「搞台獨的兒子、孫子都躲在美國、紐西蘭,就騙子」,大讚你是先知,你怎麼看?以及台灣到底應該要大舉參與國產疫苗的第三期臨床實驗嗎?
----------
柯文哲:
這種事情在目前疫情很緊急的時候,就算了,沒有心情來跟你們打口水戰。
這個是這樣啦,三期試驗該做的還是做,因為這個臨床試驗還是有國際的標準,一期、二期、三期,三期要怎麼做,人數要多少,這個還是有…我覺得是這樣啦,專業回歸專業,該怎麼就怎麼做,以前我還說我們台灣很難做三期,現在是病例還滿多的,所以應該現在可以做三期,所以一樣啦,專業回歸專業,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至於那種口水戰等以後再來處理,現在我們先把疫情解決掉再說。
----------
記者:
美國宣布提供亞太區700萬劑的疫苗,包括台灣在內15個國家與地區可以獲得疫苗。但是前AIT處長酈英傑認為,台灣確診率不高,市長會不會擔心700萬劑的疫苗大都分配給印度等疫情嚴重的地區,台灣是不是拿到的疫苗會有限制?
----------
柯文哲:
這個是這樣啦,因為美國第一波才亞洲分700萬,其實還是一樣,因為每個國家有他的立場,對美國來講,中南美洲他還是會優先,加拿大、中南美洲,至於亞洲700萬劑要分給16個國家,我倒覺得是這樣啦,這種事情就是「人家有送我們,我們都說謝謝」,趕快拿來,可以打的就趕快打,也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啦,因為畢竟700萬劑要分給16個國家,有的國家人口數都比我們多,所以拿多少就…有多少拿多少,就做多少事情,就這樣。
----------
記者:
專家建議封城三週換打疫苗的時間,北市會考慮嗎?確診數字沒有下降,死亡數還增加,市長你認為染疫的高峰期過了嗎?
----------
柯文哲:
這個以前也講過,從感染到發病大概2到7天,從發病到變嚴重、會喘還要再7天,從7天到插管,這個還要再7天。所以事實上那個 #死亡的數字跟感染的時間差很長,可以差到…已經差不多快要…死亡…#有時候從感染到死亡大概要3個禮拜,所以也就是說這種time lag,有時間差的問題,所以死亡數跟那個感染數不一定有一個…沒有,就因為時間差很大,所以很難判讀,所以 #死亡數不是估計疫情嚴重與否一個有效的parameter,就參數,不是一個有效的參數,所以那個不要理它。
至於說封城這件事情,我也想過很久,如果說我們3個禮拜後,就有2000萬劑的疫苗可以打,也許…應該這樣講,有疫苗打的話也不用封城,沒有疫苗打的時候,封城也沒有用,為什麼?因為我們撐不了。
所以我倒覺得是這樣,在目前 #維持三級管制的策略,然後 #以最低的行政成本撐到疫苗可以打,這恐怕是在現階段最適當的國家戰略。
----------
記者:
北市發出健康關懷天使、離退人員召集令,有許多醫護人員響應,但是有人反應兩個月之後才能領到薪水,而且有人沒有勞健保,是否可能讓所有支援的人都享有勞健保,並且早一點拿到薪水?
----------
黃珊珊:
因為這個從招募令開始到上工、到現在,其實短短不到10天,所以可能在技術上面還沒完成,但是勞健保市長已經只是全部都會有,薪水的部分如果有這樣的狀況,我會去瞭解一下,我們會盡快,至少不會讓他…應該是每個月都一樣先拿到薪水。
----------
記者:
早上有議員捐了2000件的防護衣給台北市醫護,其中有提到N95口罩目前也很缺乏。請問北市現在目前是否有盤點防疫物資是否夠量,目前還缺少什麼項目,大概缺少哪些?
----------
黃珊珊:
醫院的部分,包括衛生局的備用的物資其實都是足夠的,中央也都有配發,那會有一些缺口主要是因為我們短時間增加了太多的防疫人員,比如說防疫旅館的房務人員,還有進來的退休醫護,那有大量的防疫計程車、防疫巴士的司機駕駛,還有非常多的來協助第一線的工作人員。
所以這邊的防護資源,目前都是由衛生局的備援系統來提供,那我們現在也發動我們這些善款,開始去購置來補充,但是很多人都來捐,所以我們也都很謝謝大家。
的確是 #物資不嫌多,因為每一天的消耗量都很大,那第二個就是像現在越來越多的居家隔離,那市長也指示我們所有的人我們都要接到防疫旅館去,所以我們那個防疫計程車的用量也特別的大。
最近還有很多的民眾還跟我們說,我們今天還跟中央反應說,中央是不是能夠來幫忙?因為那個數量跟金額其實是蠻高的。
----------
記者:
因應疫情,中央紓困計畫4日開跑,請問台北市符合紓困的補助人數有多少?那市府、社會局及各單位會有如何協助民眾盡速領到紓困補助金?另外台北市目前收到的捐款量有多少,是否已經開始執行,是否也會用到紓困的部分?
----------
黃珊珊;
中央的部分109年合格的案子他不用申請,所以衛福部跟區公所核定之後,再扣除死亡的還有110年4月30號沒有投保的民眾,目前符合資格的大概是24993人,那大概金額是344295000元。
衛福部會把這些錢直接匯款到民眾的帳戶,去年沒有提供匯款資料的民眾,會寄匯票的方式來處理。去年資格不符的民眾,中央也會查調申請的資料,會重新審查。
到今年才因為疫情失業,沒有投保的民眾呢?6月7號才開始申請紓困的受理,紓困金的審查,各個區公所審查完畢後,衛福部就會盡快的撥放入款,也就是去年有的,今年不用再申請,但今年有的,6月7號以後可以開始申請。
捐款的金額目前為止,大概登錄的金額是15000多筆,那大概金額是32000萬,入帳的金額是26000多萬,捐款金額我們目前比較用在弱勢的照顧以及防疫設備,還有隔離關懷的服務。
整個紓困會先以中央的紓困方案為主,因為我們的金額現在都拿來先做第一線醫護人員他們的裝備跟相關的相關的津貼,這個部分會用這些善款優先處理。
----------
記者:
近日雨勢滂沱,快篩站很多都是戶外的,那目前北市府有沒有相關的雨備計畫?
----------
黃珊珊:
今天突然的大雨,其實我們昨天就開始討論這個事情,已經有做過相關的準備,所以今天的快篩站開到下午4點,那明天會暫停一整天,因為有颱風的關係。
那之後的一些狀況,我們會再視情況結束之後,我們會再檢討說接下來這個快篩站,它的這些設備跟裝備是不是要恢復原狀,還是有其他的修正。
----------
記者:
指揮中心建議地方政府應該要建立call center (呼叫中心),陳宗彥說就是為了迅速確實掌握確診者的足跡跟接觸對象。北市怎麼看?
----------
柯文哲:
我們因為醫院跟防疫專責旅館的容量夠,所以我們現在策略是這樣,確診者原則上是移到醫院跟防疫專責旅館,所以會擺在家裡的比較少。所以我們call center大概以後主要的用途是作為疫調去處理。這個call center這個建立其實我們也有思考過,這個我們會做,都已經在招募人。
我們上一批有招募那個關懷天使,適合去醫院工作就去醫院,適合去醫院跟防疫專責旅館去工作就去哪邊,可以…因為這打電話還是要有一些醫療專業背景,所以上一批沒有錄取的,我們從裡面再挑,那個可以幫忙做這種疫調的、做這種電話關懷的,會再抽一批人出來,所以這個我們馬上會把他組起來。
----------
記者:
現在雙北疫情還是嚴峻,市長是否認為應該強制民眾都來普篩,還是有什麼具體的辦法嗎?
----------
柯文哲:
普篩已經講過很多遍了,因為它也是有偽陽性、偽陰性的問題啦,所以還是按照科學基礎,就是說流行的比例,叫盛行率,達到一定程度才值得做,所以我們還是按照科學的基礎來做,所以還是那句話,像今天是禮拜五,明天又2天的周末,週末是叫你在家裡休息,不是叫你呼朋引伴,開趴踢打麻將,你看看這次感染有多少是打麻將來的,所以在家休息看電視可以、打電腦可以,沒有叫你打麻將,打麻將打線上麻將就就可以。
所以還是呼籲市民朋友,不要製造這個…在家裡面製造這種人流群聚,增加大家的麻煩,這個還是要呼籲的。
----------
記者:
目前6月14號要解除三級是否相當的困難?尤其是新一波群聚在苗栗爆發,市長你怎麼看?
----------
柯文哲。
6月14號要解除三級我想這個不太容易啦。
這一波打下來,按照日本東京的經驗,日本東京你看三次的緊急事態宣言,然後其中三次還有兩次是延長,所以這一題也許每個人的答案不一樣,我的答案應該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達到三級管制的效果,撐到疫苗可以全面施打,這是如果叫我決定,我會我用這個戰術。
當然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如果他有不同的看法,這個大家可以討論,重點還是這樣,看疫苗可以多快來?
所以我當時就說,只要國際認證,價錢不是太離譜的,可以收購多少就收購多少,這個先打再講;至於國產疫苗就按照…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是我的想法,當然很多不是純粹只有科學上的討論,也許他們還有很多政治考量,但是6月14號要解封喔,我覺得不容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