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5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記者提問
記者:
台北市今日開放85歲以上長者施打疫苗,排隊人潮沒有保持社交距離,另外有媒體報導,很多長者7點就來排隊,在現場大排長龍,等待超過1個小時,也有的醫院有簡訊提醒幾點到,但有的老人家說沒有收到,並有民眾反映明明號碼牌拿到1號,卻排在最後面;有的接種站坐輪椅的老人比較多,導致接種速度比較慢,有的接種站採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
綜合上述,請問市長覺得今天台北市完成幾成的施打,這些亂象該怎麼解決?
-----------------
柯文哲:
第一點我剛講過,距離有空間的距離,或者是時間的距離,所以如果說他是9點開始打,就不用大家都…因為他9點開始,9點到12點有3個鐘頭,他有切時段,所以就不用說早上大家9點不到全部都擠來,這樣一定會造成這個群聚。
所以我們還是希望說透過預約方式喔,我們下一次這個程式會改進,在一開始上來預約的時候,就給你選小時了,最起碼一小時為單位,這樣才可以做時間的分隔,這第一點。
那這個號碼牌。因為我們一開始是拿號碼牌的概念,所以下一次我們大概…17號喔網站會重新上線給85歲以下的人登記,我們系統會再改進,所以這個第一次上線總是會有一些缺點啦,不過我們很快就會做debug,我們會把這些缺點馬上改進,所以下一次一定會做得更好。
-----------------
記者:
市長還是認為應該設計自己的網路預約系統,而不像其他縣市走傳統的民政、社會局系統嗎?
-----------------
柯文哲:
這個是這樣啦,我們不是只有85歲以上的長者要打疫苗,再來你從85歲一直打,至少打到12歲,這個還很多人要打,所以以最低的行政成本達到一樣的效果,甚至更好的效果。
其實預約的好處就是可以安排,可以切時段,一般如果發通知單,很難切到小時,這相當困難。
而且預約還有一個最大好處,讓你有最大的選擇權,你可以選擇要去哪個醫院或診所、你可以選擇時段,所以它給你比較大的彈性。
如果是由有那個市政府直接分配的話,就是說你這一里你就是哪一天的上午下午,其實上午下午從今天的經驗就發現,還是會群聚,因為他說上午,上午是…明明9點到12點,大家也不曉得什麼時候來比較洽當,所以就擠在一堆。
所以用預約還是會…不管在感染管制或者是行政成本,都會比較優良,所以我們還是會繼續用這個網路預約的方式,但是我們會再做很多的改進。
-----------------
記者:
有議員指出市府緊急動員區公所同仁協助施打疫苗,但多數的同仁未施打疫苗,在毫無防備的狀況下就支援前線,市府有無因應的措施?
-----------------
柯文哲:
大部分…應該這樣講啦,來打疫苗的大部分算是健康的長者,這個跟那個在醫院照顧防疫專責病房,或者是在防疫專責旅館,全部都是陽性確診者,這不太一樣。
所以…其實大家都想打疫苗,這我都知道,但是…盡量啦,如果有疫苗我就儘量打下。不過目前看起來,因為在疫苗不夠的狀態下,我們還是按照年齡層一直慢慢降下來,大概還是沒有辦法…沒有辦法一下子就到那個年輕的區公所工作人員都能夠打,這就沒辦法。
-----------------
記者:
這次施打開放基層診所協助,但有診所抱怨周末才收到通知要施打90人,卻得到一天半內要打完的答案,讓基層壓力爆增。另外小禾馨診所營運長林思宏在臉書發文,說北市府的預約系統太爛,給的聯絡資料只有身分證字號,還沒有姓名,讓他們更難作業,市長怎麼看?
-----------------
柯文哲:
其實喔,我們如果有身分字號,鍵接戶政系統,名字是知道啦,不過這個是這樣啦,我們會把他的戶籍地址、姓名,可以給你,但是就是大家簽保密協定,因為一開始還是有想到個資的問題,所以這個如果要更多information,沒問題,因為既然是鍵接在戶政系統,這可以給你,但是就大家簽保密協定,對個資的保護要盡到責任。如果你不願意負責,就不要看那麼多;你要看那麼多就要負責任,大概就是這樣。
-----------------
記者:
有議員也反映,部分診所收到衛生局的通知單,若有預約卻沒來現場施打疫苗的話,要以不浪費為原則,也授權自行運用施,打在一到七類公費接種對象。但也有部分單位表示,他們會把剩餘的劑量留下,待市府給指示,請問市府有統一明確的規範嗎?
-----------------
柯文哲:
這個昨天我就親自簽字,有下行政命令。
因為是這樣啦,我們還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互信,還有一點叫實務,因為一罐疫苗一旦開封,他至少打10個人,其實省一點用可以打到11個。所以如果你就是開封,只打掉2個,你總不能把剩下8人份全部丟掉,這也沒有必要,現在疫苗這麼寶貴,所以…你說臨時要找人什麼,所以原則上就是說,一到七類為原則,我們還是相信每一個…我認為每一個醫生我們還是給他一個原則指示,相信他,我相信他會做最適當的使用,人與人之間不必規則要訂到很死,我覺得不必要。所以不要怕,一定要繳回,不需要,我們還是相信你。
-----------------
記者:
到宅施打疫苗的服務目前有多少人申請,實際的執行狀況為何?
如果一戶只有一位符合資格,也會到宅施打嗎?實際操作上可行嗎?
-----------------
蔡炳坤副市長:
到目前我們預約人數已經到了119位喔,那這些我們都會做最妥適的安排。
那當然一瓶疫苗原則上就是以10位,所以我們都必須把那個時間排定,那一組人員出去就是要走10個家庭,所以盡量把附近的能夠做一個規劃,這樣才能夠有效、不會浪費這個疫苗,這個部分我們都會主動的而且也會做一個最妥適的安排。
所以只要申請的,我們就直接通知什麼時候來進行施打。
-----------------
記者:
北市開打疫苗的第一天,接種數量有多少?今日目前接種的長輩當中是否有出現不良的副作用?
-----------------
蔡炳坤副市長:
早上有兩位長輩在施打疫苗的時候有一些情況。
第一位是他是在等候的時候,那就覺得有點不舒服,所以我們馬上就先把他送到醫院去。到醫院去,醫師做了診斷,觀察以後,穩定下來了,所以又回來施打疫苗,那也施打完成。
另外一位是他已經打完疫苗,那麼在留觀,就是有一半時間留下來先休息一下,在留觀的時候,發現說心跳有一點快,那我們的學校護理師發現,就馬上讓救護車送到醫院去,那送到醫院去之後,那醫師的診斷是說心律不整,所以就給他做了一些診療之後,也通知家人,家人來了之後,那情況可以,所以也回家休息。
所以目前就是早上這兩個個案,那我們這次雖然是說預約掛號來施打,事實上我們的包括民政系統、社會系統、交易系統,其實也都是我們的這些工作人員幾乎在每一個施打點、相關的關懷服務,我們就是要做到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夠用讓他們最好的環境給他們,所以一開始可能稍微人數多一點,現在都穩下來了。
當然施打的部分因為是預約的部分,所以大致上預約幾乎都來,所以大概市長有提到,我們大概分成3個時段,一個時段大概就會有一萬人左右,所以目前就按照這樣一個進度在進行。
-----------------
記者:
目前不在籍長輩有多少人預約?是否會在17日準時開打?
-----------------
蔡炳坤副市長:
我們每半天統計一次,所以今天早上已經跟我們區公所、民政課聯絡了,12個區加起來總共是982位,再加上15位的原住民,所以合計是997位。
每一位我們都直接通知就是17號的下午、在哪裡施打,地點都告訴每一位打電話進來的這些非在籍的老人家。
我們這個工作會進行兩天,今天、明天,所以還沒有打電話的,就把握這兩天的時間打電話進來,我們都會安排統一在17號下午來施打,所以這一波整個我們疫苗的施打,15、16、17,三天,我們會全部完成。
-----------------
記者:
下一波疫苗何時會來?台北市有收到通知了嗎?中央分配的標準是否有納入和地方溝通,或是施打成效入內?
-----------------
黃珊珊副市長:
我們剛剛有收到中央的通知,也就是6月17號會撥給台北市5萬4千劑,那希望我們今天晚上7點之前回覆要分配的地點,那這次中央的分配的標準其實比較單純,就很客觀的是從75歲以上的老人,上一波是撥27%,這次是撥26%,沒有參酌其他原因。但是新北跟台北我們分別增加了10%,也就是我們本來是49725,然後增加了10%變54698,這次就是配給我們54700,所以也謝謝中央聽到地方的聲音。
-----------------
記者:
上個禮拜爆出好心肝等診所疫苗的爭議,有時代力量的立委提案要求指揮中心公開特權施打的名單,也有民眾黨立委簽名連署,請問市長是否贊成公開名單?
-----------------
黃珊珊:
我想這個名單我們現在正在做稽查,名單裡面有很多人他可能是合法的,合法的部分他並不是違法的人,如果有違法的部分,現在正要求好心肝診所來做相關的陳述意見,依照行政程序法,那行政程序法查證他的相關施打對象是違反中央法規的話,我們就會依照傳染病防制法加以裁處。
所以名單的部分,它的內容跟相關的資料,它還是有個人資料保護法的問題,所以就這部分我們裁處之後,我們會依法辦理。
-----------------
記者:
市長日前曾說死亡人數還會上升,很多社區確診沒有發現,但最近看起來死亡人數有下降的趨勢,請問是否也會出現校正回歸的現象?
-----------------
柯文哲:
這個…其實這張圖比較清楚,因為每天確診人數,一般來講,死亡大概在確診的兩個禮拜到三個禮拜才出現,所以常常會那個…坦白講,我們是做加護病房的,非常清楚你知道,其實得病以後在加護病房活多久,有時候取決於醫生的決定,為什麼你知道?因為有時候明明就情況很差,都不行你知道,但是你呼吸器沒有關掉、強心劑沒有降,有時候還是可以拖很多天。所以是說,死亡數跟整個疫情的變化沒有成正比。
我認為在前幾天,那個死亡人數反應的應該是5月24、25、26那一段時間,所以那有一波。另外一個像6月3號,這是另外一個波,他的死亡數可能還沒出現。
所以是這樣啦,#死亡本來就不是一個很即時的指數、很即時的參數,它大概落後兩、三個禮拜,還有就是取決於說醫生的態度,所以有時候就是說如果醫生強心劑不關、呼吸器不關,有時候可以拖很久,所以這個死亡人數我覺得不要把它拿來當作判斷疫情的標準。
-----------------
記者:
市長怎麼看在月初時曾經預言說疫情三個禮拜後會擴散到全台灣,這波疫情的高峰期已經過了嗎?另外有學者認為6月28號之後有望降到二點五級警戒,以目前的趨勢來看,雙北有可能做到嗎?
-----------------
柯文哲:
我想中央現在應該也在頭痛這個問題。
雙北的疫情是這樣啦,它是慢慢控制下來,可是現在就是說大的感染、熱區,大概沒有,現在就是說躲在這種社區,很多潛藏的感染源。
當然是這樣啦,如果一放開你知道,我認為會再飆回去,所以是這樣啦,這個到底要清到…就算我們這個清零計畫,到底清到什麼程度以後才可以開始降低管制的level,管制的程度。
還有一個問題是這樣,這也是戰略上要思考說疫苗什麼時候會來,如果你跟我說疫苗一個月內就會進來,然後幾百萬進來,我就會主張撐到打疫苗;
如果你跟我說,這疫苗到明年上半年才會來,那我就要算一算,還有六個月,也許我就要轉過頭去,花很大的力氣,把這些感染源一個一個清掉。
但是還有一個很困難、很實際的問題就是說,台灣你真的是同島一命,因為不管…交通是四通八達,台北解除管制,那其他地方沒有解除管制,就是說要解除管制要同島一起行動啦,但是這個就很麻煩,就是變成大家的疫調能力都要差不多、差不多啦,就是大家都有能力把那些社區潛藏的感染源都撲滅。
不然的話,如果台北降下來,就解除管制或幹什麼,這很多問題啦。第一個叫是說,雙北不太可能單獨行動,為什麼?交通四通八達,所以就很難。另外一個是也要考量說疫苗什麼時候會來,所以這個是蠻複雜的考慮,我個人是沒有什麼特殊意見啦,這個還是看…因為中央一定訊息比我更多嘛,疫苗什麼時候回來我也不知道啊,這個就要做綜合考慮。
-----------------
記者:
國民黨將請立法院黨團提案要求對因新冠肺炎死亡者發放補償金,請問市長怎麼看,
-----------------
柯文哲:
法律要有一致性,現在如果新冠肺炎要賠償,那就要明講,以後什麼樣的疾病要賠,什麼樣的疾病不用賠,我覺得是這樣啦,務實的去處理這個問題。
這個也不要為起鬨而起鬨,就是說很務實的去面對這問題就可以。
-----------------
記者:
疫情持續緩和,許多商家都喊快撐不下去,有沒有考慮可以針對某類商家解除部分管制,例如什麼類型的業者可以開放多少人內用,或者有其他紓困以外的解決辦法嗎?
-----------------
柯文哲:
其實這樣啦,為了這個問題我們就去研究歐洲國家,他們這個封城跟解封的過程真的滿複雜的,不過剛才講過,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說我們真的是同島一命,不太可能說台北的管制方式跟桃園不一樣,所以將來還是要中央發布命令,全台一致標準,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說,這個牽涉到說,我們現在局面跟歐洲不太一樣,為什麼你知道?因為我們現在是疫苗已經…英文叫available,就是可拿到,只是不曉得什麼時候拿到,這跟在一年多以前在歐洲或日本的情形不一樣,因為當時是疫苗還遠在天邊,就確定沒有疫苗,就是他管制撐到什麼程度,經濟會受不了,他一定要放;我們不一樣,我們現在是疫苗如果真的很快就來,我的主張就不要放,就一路撐到打疫苗就好了。
所以這個還是要…中央要很多因素綜合考量,這條我沒有答案。
-----------------
記者:
市場分流出現同行者身分證字號不同無法進入市場的情形。指揮中心表示,如果同行者為幼童可以開放,不知市府有無對策?
-----------------
柯文哲:
這個是這樣啦,法律沒有辦法規範到非常的細,你說一個媽媽帶一個小孩子去,媽媽跟小孩子的那個身分證字號不一樣、尾數不一樣,一個單、一個雙,然後媽媽進去買菜,小孩子把他丟在這個管制線外面,這一聽就不合理嘛。
倒過來你要說阿嬤帶孫子,孫子如果很小...一樣情形,倒過來就是說20歲年輕人帶他95歲阿嬤去市場…
所以原則上是這樣啦,以主要帶的人是誰,以他為準。這個沒有百分之百的,這個就像是喔…不要雞蛋裡面挑骨頭啦。大家知道原則就好,法律還是有一些人情。
-------------------------
記者:
唐吉軻德昨天臨時停業,聽說有員工確診,請問是否屬實?
-------------------------
黃珊珊:
我們今天有查證唐吉軻德目前是說他們並沒有確診個案,那我們也經過衛生局再去查核,目前也沒有這樣的疫調結果,應該是他們自主停業。
-------------------------
記者:
請問柯市長藝人賈永婕昨天端午節到醫院送餐送暖後,在臉書感嘆她最近籌募所謂救命神器到醫院,迎來肯定,也招來批評,她感到難過和自責。
請問市長如何看待民間自力救濟所引起的政治效應?
-------------------------
柯文哲:
心存善念、盡力而為,做到問心無愧,這樣就好了啦。像我也常常被那個網軍K了一塌糊塗,我也是笑一笑就好了。這種事情是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了,不要太在意。
-----------------
記者:
日前提出的清零計畫目前進度為何?第一階段以哪些區為清零的首要目標?是否有哪些區已經達到效果?
-----------------
璩大成醫師:
把全台北市分成不同的策略,那在這個所謂的冷區的部分,我們把前端的資料用「精準疫調」的方法去找出來很多的確診者,那當然這個部分也看到一定的效果,昨天其實市長已經用圖表顯示出來。
我們每一天用資訊局的這個「(疫情) 儀表板」也可以看出它的變化,那我們在大概前天開始也對於所謂的熱區,就是萬華區,本來是疫情最嚴重的部分,也在副市長及市長的帶領之下,我們也準備進去用同樣的方法把這個部分也做疫調,然後把這個確診者撈出來,所以在這樣狀況下,我們希望能很快的把整個台北市的疫情讓它歸到零狀況,也希望說每一個新發生的個案,那我們都可以很清楚知道他的感染源以及他後續傳染給誰,這樣才能有效的去阻止他的繼續傳播。
-----------------
黃珊珊:
現在的疫調是確診者之後,我們就匡列他的第一線接觸者,這些人會變成居家隔離者,之前的居家隔離就讓他在家裡待14天,那14天如果有狀況、有發病,才去對他做採檢。
那現在我們的「精準疫調」就是希望說在他「居家隔離前或居家隔離中」我們就先把他帶出來,#先做快篩,讓他在最重要的時候先知道他的狀況,我們就立刻可以再把他的第二圈接觸者能夠先匡出來。
也就是從這次現在所有的…剛市長跟璩(大成)副總講的熱點裡面,其實大部分都是家戶感染,或者是有相關接觸史的感染,所以在精準疫調之上,我們就可以把接觸的找出來,提早知道他的狀態,而不是等到他14天才發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