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8 台北市府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記者:
媒體提問是6月18號上午疫苗的接種數量有多少?另外是否有統計這幾天85歲以上長者的接種率?
-----------------
蔡炳坤:
今天上午開始,我們臺北市80歲以上的長者那就開始來接種疫苗,那我們總共遇定有預約今天要來接種的是12307位。
那我們統計,到這個中午也就是說,多數的這些點都回來了,那可能還有少數可能他們還在做整理。
目前整理出來是10269,也就是說,已經完成了上午預約量的83.44%,這是第一個。
那第二個就是說,我們也針對85歲以上的長者,因為全部到昨天已經都施打完畢了,那從15號到17號3天,我們分別為預約者、未預約者以及非在籍的,我們的長者來做施打。
那台北市85歲以上的長者總共有61000左右,那施打的38129位,那施打的比例是63%。
不過很有意思就是說,在我們80歲以上在做預約的時候又有進來,446位是85歲以上的長者,所以我們整個預約系統是不斷的向下修,但沒有設定上限,那這樣的話呢,也讓錯過預約的長者在下一波裡面一樣可以預約。以上做說明。
-----------------
記者:
媒體提問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莫德納疫苗下午抵台,到時候75歲以上長者是打AZ,還是莫德納?市長,您認為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嗎?
-----------------
柯文哲:
老百姓當然是希望可以自由選擇,不過這個實務上還是中央去思考。
因為現在疫苗已經兩種了,搞不好以後還有3種甚至4種,所以如果每一個接種點都要準備4種或怎樣,除非用預約的啦,不然更困難的。
如果預約的話,大家先講好哪哪個接種站他有幾種有多少,那如果預約完就沒有,但如果是這樣完全不預約去,然後你又要選,不見得剛好有那個疫苗。
另外一點是這樣啦,不同的疫苗保存條件都不一樣,所以間隔時間也不一樣,所以這個中央還是要想想看看,還是要有一個統一的規定,就是說將來是一個接種點只有一種疫苗,還是有一個接種點不同種的疫苗。
當然對我們來講,同一個接種點有不同種的疫苗,他那個行政成本就越來越高,這的確是一個很困難的題目。
所以一般來講喔疫苗太多種,造成那個行政成本就會越來越高。
-----------------
記者:
請問北市目前有幾例接種猝死的案例?解剖相驗排除個案的情況為何?有什麼共通點嗎?市長昨天說,不同疫苗有不同的適應症,明天再來講,所以目前北市有規劃或建議何幾種慢性病史的長者,優先接種莫德納疫苗嗎?
-----------------
黃珊珊:
目前台北市接到的接種之後,猝死的案例目前是四例,那這四例全部都是採取司法相驗,所以都是由法醫在做解剖的認定,認定之後才會知道他的死因跟這個疫苗的關係。
那台北市政府這邊會協助家屬他們做死因鑑定之後,然後我們會協助他後面,如果是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的救濟,台北市政府也會協助他們相關的申請。
-----------------
記者:
今天北市80歲以上長者開始施打疫苗,但是上午施打和預約人數不多,想請問這是市府的分流見效嗎?還是陸續出現長者打完疫苗返家猝死,影響老人家施打意願,如果發現了拒打潮發酵,會不會影響疫苗的接種率,若長者這批沒有打完,市府會開放下一類來施打嗎?
-----------------
蔡炳坤:
的確今天在上午在施打的過程裡面,我們幾乎236個點都非常的順利,那老人家也都按照我們的時間來,所以今天已經沒有排隊的情況,然後我們這個要特別表示感謝。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有一些里長很關心會不會因為媒體的報導或者是說下一批的這個莫德納疫苗進來等等這些影響,會不會造成這個預約的來打的減少。
但是我剛剛已經跟各位報告過了,就是說,預定來打的12000多,實際已經打完,而且我們數量上統計,回來已經10200多,所以已經達到了把83.44%。
事實上可能有一些點喔,因為我們的236點相當多,那有些是門診的,或者是診所的,因為他們還陸續回報,所以看起來早上的這個施打影響是有限啦,我們不敢講說,完全沒有影響,但是影響是有限。
那我想這些已經預約的長者,這個還是按照這個時間來施打,那我們對於這個基本上我們是還是用鼓勵的方式那大家如果預約好了,就按照預定的行程來施打疫苗。
-----------------
記者:
之前副市長黃珊珊說,如果有猝死案件,衛生局不得卸責,都要到場協助篩檢,結果今天又有街友猝死,衛生局還是不願意協助篩檢,請問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
黃珊珊:
這個案子,其實我們的衛生局跟我們委外的聯醫的醫生都有到現場。台北市政府很早就把SOP定好,就是所有的單位,都要在現場。
那已經內部分工,也就是確診者或疑似確診者,然後是採取行政相驗,那如果可能不是的話,就要採取司法相驗。
這個案子在現場的部分沒有辦法判定,它是不是屬於跟Covid有關的,因為這個人並不是我們列冊的街友,那也沒有人知道他之前的狀況。
所以現場 #聯合醫院的醫生在現場 #並沒有卸責。
那當場是認為說,這個案子可能採取司法相驗會比較完整,所以也通知了地檢署,那法醫有到現場,但這個在我們臺北市政府本身來說,SOP早就訂得很清楚。
所以應該是我們這些發言的員警可能對於相關的SOP不是很瞭解,我們也會來約束這些員警的言行。
-----------------
記者:
有媒體報導指出,雙北市6月1日到15日火化遺體的數量成長的五至八成,請問市長您怎麼看?官方統計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數恐與實際的死亡人數有落差,死亡人數會不會出現校正回歸的情況?陳時中昨天說,國內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還要約一個禮拜高峰才會下降,請問市長您怎麼看那?目前臺北市的狀況又是如何?
-----------------
黃珊珊:
說明一下台北市去年的這個時間也就是6月1號到15號的時候,去年時大概894具遺體火化,今年的確是增加到1347具,增加的453具,其中有184具跟新冠肺炎有關。
也就是就算增加了五成,但是裡面400多具,只有184具跟新冠有關,所以目前為止的確有增加,但是新冠肺炎的部分並沒有增加到五成那麼多。
-----------------
記者:
媒體報導指出,市長自豪預約接種率高達百分之98%,但是北市85歲以上長者設籍及非設籍人口約6.1萬,昨天公布施打3.4萬,不如桃園市84歲以上的接種率70%,請問市長對成績是否還滿意?
那從目前統計,14日前各區所獲得的疫苗疫情重災區萬華區平均每人僅獲得0.34劑,相較大安區每人可獲得0.23劑是否醫療資源差異造成分配不均?萬華人難預約如何改善?可否提供各區接種率的狀態?
-----------------
柯文哲:
每一個行政區到底接種的百分比,還要再事後統計。
但是事實上,我們臺北市的設籍人口跟居住人口其實有很大的差異,事實上,我們台灣你知道,處在國外的人還不少啦,所以有時候只是那個設籍人口跟實際居住人口可能還有大差異。這個有時候算不準。
不過他在講說那個疫苗的分配的不平均,#這個就是誤導,為什麼呢?
因為是幾歲以上都可以打,在萬華區剛好大醫院,台大跟和平醫院,萬華人常去,可是他不是在萬華區,一個台大醫院打疫苗的數量就就很大。
所以不是說,那個那個醫院打了幾隻疫苗,再去除以那個地區的人口,這個是錯誤的類比。
因為我們是以幾歲以上可以打,所以又不是說…萬華跟大安都是80歲以上可以打,跟這個哪有什麼關係?
-----------------
蔡炳坤:
我在做一點補充喔。剛剛市長提到了因為台北市的大型醫院非常的多,那我們加上的各十二個行政區的門診部之外,其實臺北市最好的方式就是我們的這個很多的診所,那診所這次已經增加到190。所以前台北市這次的施打點是236。
那我們也覺得說,這種像診所比較受民眾的歡迎的話,我們會繼續來適度的來再增加一些診所
所以臺北市並不是用行政區,你要到哪裡施打。我們基本上適用預約制度,預約制度的好處,就是每一位民眾你可以自由選擇,選擇你最合適的地方去,所以也不太合適說,以各區的那個來做比例啦。
簡單講,就是說,我們希望能夠更多的社區化的方式來讓長者減少移動,來施打疫苗。
-----------------
記者:
好的接續疫苗的提問,避免疫苗浪費。市議員建議,打剩下的殘劑,醫療院所應建立候補機制,避免丟棄剩餘的疫苗,不敢擅自施打,形成浪費,請問市長您怎麼看
那一般來講,我們當然為了鼓勵儘量預約,就算是預約,有時候也會遇到說人不來。
像我們在85歲以上有預約有來的98%,我猜啦今天大概應該會掉到90%最高,因為現在看到是83.44%,就算把那些後補的數字補一補,了不起大概是90%的。
但是90%也算是高的,沒有前一天那麼高,所以如果你預約10個有1個沒來,或是說你那個抽剩下一個多打一個人,兩個人,原則上就是按照原則去做,那如果你實在是不方便喔,那不要浪費這樣就好
所以,如果你為了那個要建立一個候補機制,難道還在設計一套網路系統嗎?
所以我剛剛說,這個社會裡面,你最好 #不要用那個繁文縟節,那個很死把一切都綁住。
所以人與人之間,整個社會的運作還是建立在一種互信的基礎上面,常常就這個社會就是太多的不互信,弄得奇奇怪怪。
所以我的主張還是這樣啦,儘量預約,按照規則做,如果有剩下的,就按照當時政府公佈的原則,比方說一到七類,如果真的打完了,還是一時間找不到人,那就會授權醫院醫師自己決定去處理。
因為那個開封也有這個6六小時而已嘛,所以沒有辦法把整個制度…
所以我非常反對喔,整個社會裡面把每個國民都當作賊在處理,所以 #防弊到整個國家不能有效地運作,#這是台灣社會最大的悲哀。
-----------------
記者:
媒體提問,現在有人利用時間差撇清3+11和北市疫情的關係,市長您認為就是刻意帶風向嗎?那您認為疫情的源頭還是3+11嗎?
-----------------
記者:
媒體提問到,請問市長您怎麼看,鴻海台積電均向政府申請要捐贈疫苗,合計總共是一千萬劑,市長會不會擔心民眾期待打用永齡與台積電買的疫苗,讓AZ疫苗出現緩打潮?
-----------------
柯文哲:
其實喔那個台積電的疫苗或是鴻海的疫苗,什麼時候會來我也不知道。
那個AZ可以打就趕快打啦。
所以事實上,疫苗只要是國際認證的,可以打就趕快打啦,就這樣。
-----------------
記者:
接續提問,既然政府目前願意授權民間單位代表政府與上海代理商復興洽談,請問台北市會不會考慮提出申請?如果疫苗可以和上海代理商復興洽談,那過去我們拖了這麼久的時間,市長會不會覺得非常可惜?今天行政院授權鴻海採購BNT疫苗,但也講明能不能談到足夠的疫苗,甚至願不願意賣,沒人敢保證。請教市長是否會憂心東洋的悲劇再度上演?另外,市長覺得目前進度不如預期的原因,為何政治因素是否占了很大的原因?
-----------------
柯文哲:
這些東西喔我都不想再聽,也不想再去猜測啦。
坦白講我當臺北市長喔,也是有人來問我們說,要不要自己買?但是我每次想說這種事情,就算台北市去買了500萬劑,然後呢?
我倒覺得這樣啦,不管很多東西喔,事後越看越奇怪啦,就是說….#反正不想講了。
我倒覺得這樣啦,對一般的老百姓來講就是疫苗早一點來就早一點來,可以早點打就早點打,大概就是這樣。
-----------------
記者:
接下來匯流新聞提問,之前市長說,萊豬吃了、軍火買了,但未見疫苗,但現在美國助理國務卿費德瑋說,除了交付75萬劑疫苗以外,將會在台灣合作生產疫苗,請問市長您怎麼看?
-----------------
柯文哲:
這個之前我已經講過了,如果重來一遍,我是主張走韓國那一條路線,日本是比較大的國家,所以他自己生產、代工跟購買三個都同時做,韓國是購買跟代工。
那台灣,台灣是不買也不代工,自己生產。
坦白講,這實在是賭太大的,所以反正是這樣啦,今天事情已經走到這裡來,如果現在才開始談授權,要開始做代工,還是半年以後的事。
這個目前雖然說疫情慢慢壓下來,但是很大的社會代價才壓的住,這個一放開還是反彈回去的。
我一直在想說到底我們這樣三級管制到底要撐多久?我在想這問題,所以其實是這樣啦,#疫苗可以進來就趕快進來。
-----------------
記者:
市長不斷鼓勵市民要用台北通做實名制登記,請問登記狀況,不知道會不會與中央整合,如果沒有整合,是否會造成資訊破口?
-----------------
柯文哲:
目前中央實聯制QR code跟台北通在用的QR code兩個是互通的,所以不管用手機的簡訊或是用台北通,都是互通,所以目前這個是有整合,所以沒有所謂的破口。
-----------------
記者:
莫德納雖然保護力比較強,但是猝死狀況會比AZ好嗎?陳時中說疫苗死亡通報與英、美、韓相近,未出現危險訊號,既然國外已經有先例,為何台灣不能防範,市長您怎麼看?
-----------------
柯文哲:
同一個藥如果在其他國家有那些副作用,沒有理由說到台灣我們就可以避免掉,所以一般來講,除非有很大的人種差異,這種情形不多啦,所以大部分在其他國家使用,他會出現哪些併發症,到台灣還是會出現,所以藥物本來就是cost-effective,就成本效益,坦白講我還是主張年長者還是要接種疫苗,因為你看看喔,就我們台灣的數據你知道,80歲感染的話死亡率是14%,我看國外的報導,80歲以上會到20%,所以這還是相當高,所以有時候叫做衡量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所以雖然在長者打疫苗好像有一些副作用、併發症,但是整體來講還是應該要打。
-----------------
記者:
民眾黨立院黨團提案,要求行政院相關部會「政務官」都必須將手臂留給國產疫苗,市長認為只有總統支持國產疫苗夠嗎?
-----------------
柯文哲:
這個就是口水題啦,不過我相信民進黨的政務官應該都會追隨小英總統才對啊。
-----------------
記者:
全台疫情都逐漸趨緩,柯市長您怎麼看?但之前有說到就算是6月28日要解封,也不會從三級降到二級,目前認為解封的機會高嗎?如果要解封,您認為要從哪個地方、哪個優先選項作為解?
-----------------
柯文哲:
其實解封這一題我們還是想了很久,我們不要隨便講…內湖區這個禮拜到現在一個都沒有新增案例,只是圍繞著內湖區,從新北市的汐止到我們自己台北市的南港,就是說…所以老實講,你不能看單一個地方,然後來決定說管制要不要不要降級,這個還是涉及整個台灣啦。
所以老實講,我一直覺得台灣的這種管制說要不同的縣市要不同級,我認為不太容易,當然你問我說你在心裡面有沒有想到說如果要慢慢解除管制,要哪一個?當然是有答案啦,就是不吃飯的優先,沒有脫下口罩吃飯的先優先啦,所以去看美術館一定是先開放,看電影院...當然不在裡面吃爆米花OK,所以原則上如果要解除管制,應該是從不吃飯的、不張口吃東西的開始。
-----------------
記者:
莫德納疫苗24萬劑今天抵台,後天又有41萬劑,請問市府中央已經有告知台北市能獲得多少數量了嗎?
-----------------
柯文哲:
中央分給我們多少,我們就打多少,只是說你要事先早個幾天跟我們講,我們比較好準備啦,不要…我倒覺得是這樣,你給我們多少我就打多少,但是要確定,不要說突然說今天…今天突然給我發下來說明天要開始打,這個就大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