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1 北市府防疫記者會 柯文哲逐字稿
影片:https://youtu.be/f6HYnU3tKUw
柯文哲:
今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本土案例是三百二十七例,然後新增死亡十三個,那我們把台北市過去五周的這些確診人數,用一個表格表現出來,其實大概都跟前幾天一樣,就是說萬華地區他本來是最嚴重,那慢慢就控制下來。
但是也因為整個首都生活圈的關係,#它慢慢擴散到其他的行政區。所以我相信,現在在整個所謂的北台灣,首都生活圈,應該每個地方都有這種潛伏的這種感染源存在。
目前台北市在這個專責防疫床位一千三百床,還加上這個防疫旅館,專責防疫旅館一千八百床,這個容量下,目前大概確診者都被放置…#醫療系統都可以相當有效的處理。
那我們現在就思考就是說,下一步要怎麼做?我們在萬華有設快篩站,我們把它當作一個可以讓我們#監視這個趨勢發展,昨天三個快篩站做的六百五十三個快篩,那麼換算成百分比的話,大概昨天是6.3%。不過因為這個每天快篩的人數不一定,就分母不一樣,所以有時候看這個百分比不見得會完全正確阿。
另外一個方法是,我們直接看那個快篩出來陽性的個數,看起來這樣,有比較趨緩,但是你看看,在前三天還是有上升。
所以簡單的講,目前這個疫情應該叫 #陷入膠著狀態,就是說其實我們的自主封城讓這個疫情沒有擴散,但是現在就是被壓制在一個程度。
那我今天特別請我們的幕僚,去查查看日本在過去一年的發生的事情,日本東京從去年到現在,總共有五次的叫緊急事件,也就是說,發布那個狀況嚴重,那種要求市民這種半封城的,這種就是說,這種嚴格管制的狀態有五次。
這表示什麼就是說,疫情嚴重的時候。當然政府會發佈管制,感染人數就下降,可是一陣子以後這個經濟會受不了,因為這個時候因為影響民生太厲害,所以政府就被迫不得以放鬆,那就感染人數又上升。上升到一個程度,政府就受不了,就開始發布緊急命令,會再下降,
所以單單東京,在過去這一年又五個月當中,總共發布的五次的這種緊急事態,所以這個也是從外國的案例,讓我們思考說,到底台北下一步要怎麼做?
不過是這樣,目前在這個三級管制的狀態下,臺北市的疫情還是能夠控制到目前這個樣子阿,但是它 #還是一種危險的邊緣。
我們事實上,在整個過程當中,#我們也是不斷的尋求改進。像五月二十號到五月三十一號有這種失聯確診者,也謝謝警察同仁,事實上我們也要求說那個在做快篩篩檢的地方,那個住址、電話要確實,所以那陣子有三百六十七個,到昨天晚上全部都有找到,#所以現在已經沒有失聯的人數。
重點是後來我發現很多來做篩檢的人,他可能留下電話號碼是真的,可是他留下住址是故意有點造假,百分比還不低。
表示說,#這個疾病在一個程度上是被汙名化,所以大家…,有時候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所以我們現在要求說,在第一線的急診快篩站他在這個登錄的時候,還是要查證,不管是身分證或是健保卡,要確實。
但我也希望說大家 #不要諱疾忌醫,這個該..這個故意留下一個,不是很確實的。這種住址,也是製造後面人的麻煩,所以說警察很辛苦,花了幾天的時間,把那些一一去比對,不過全部都找到了。
所以現在全部都納入整個疫調,那個我們叫疾病管制科在掌握之下。
在目前的三級管制之下,我們在思考說怎麼做會比較好?事實上要做四級管制太嚴重,就特別是說要停工,對整個經濟的影響太大。
那麼台北市政府在去年的下半年 #舉辦九場的產官學座談,因為當時候就要想說,在這疫情之後,到底整個社會要怎麼去面對?
我們經過這九場的這個產官學座談,大概花兩個月時間做總整理,在差不多三月的時候,我們發布一條這樣「後疫情時代台北市政府的產業政策白皮書」,其實簡單來講就是要做#數位轉型。
等一下喔,我們這個秘書長跟我們的徐副總院長會說明一下,在我們這段時間,針對整個疫情,我們如何做精進。我們在「後疫情時代台北政策產業政策白皮書」裡面,就有很多工作項目,那我們等一下就一一介紹。
特別像台北通,要跟大家報告一個好消息,就在幾天前,我們這個「台北通」拿到了這個 #第七屆亞太地區智慧城市大獎,這是國際認證。
等一下秘書長就介紹一下,就是說「台北通」怎麼用?還有我們紓困計畫怎麼用線上申辦?還有我們如何利用大數據,來對疫情影響做一個更精確的管理。
所以面對個新興的疾病,就像我們在十九世紀,面對西方列強,#我們應當採取的是明治維新,#不是義和團。
同樣的,我們一樣用洋槍洋炮,來對付這種外面來的這種挑戰,我們等一下來請秘書長說明一下,我們「台北通」的實聯制,特別是怎麼在唐鳳那個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去給它精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