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0北市防疫記者會 柯文哲報告
柯文哲:
好各位市民朋友,經過昨天到今天的紛紛擾擾,有關於這個好心肝診所的事件,不過是這樣啦,#防疫的戰爭還是繼續在進行,那其實在過去一個月,整個台北市政府上上下下都非常努力,也非常感謝民間企業的協助。
至少我們這個 #疫情破口有堵住,雖然疫情到現在為止沒有完全撲滅,不過至少是有控制住一下,不像其他的國家,疫情一發不可收拾,這個造成很嚴重的傷亡。
今天中央公布的本土感染案例兩百六十三,台北市五十八個,今天又死亡二十八個,現在總人數已經達到三百六十一。
不過如同我以前講的,死亡案例跟疫情不是一個很好的判斷參數,因為這個牽涉到很多醫療的問題,事實上在加護病房插管,甚至用葉克膜,明明會死亡的病人都會拖很久,所以我不認為這個死亡數是一個判斷疫情狀況,一個很即時的參數。
那從臺北十二分區的數字看起來,我也認為,現在疫情是一個程度上是有壓制住,比較麻煩的是,它現在相當零散,分散在各個社區裡面。
那我們現在用Google map在找這個熱點,我們再擬定那個熱點的消滅戰。
比方說五十公尺乘五十公尺,如果裡面有出現幾個病例的話,我們要怎麼處理,這是目前正在考慮的。
所以為什麼成立快篩隊,我們是在研究怎麼利用快篩隊,把那個熱點一個圈出來消滅。
雖然這個疫情上有控制住,不過事實上,還不能樂觀。
因為這是我們臺北市居家檢疫的數目,從上往下時間越來越…到後面…其實到現在大概還有兩千九百四十七名在居家隔離,所以這個是…因為每個感染確診者,就要圈一些居家隔離者,所以目前這個 #對整個役政系統還是相當嚴峻。
那一般來講,我們是五月十五開始逐步加壓,這個狀況一般我們所謂的非藥物的這種管制措施,也就是公衛的管制措施,#要看到效果都要二到三個禮拜,所以在現階段,疫情雖然有壓制,但是這是耗費相當大的民政局、跟衛生局、社會局的能量,才可以壓制住。
那我以前講說,因為這個PCR很耗費時間,所以我們用快篩陽性數來監測整個臺北市。
目前台北市有差不多二十個醫院急診處,再加上在萬華的快篩站,我們就直接檢測每天台北市快篩陽性的數目,在監測。
你看在統計上,六月四號,五號,六號比較低,那剛好是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再加上那個週末下大雨,我發現人好像下大雨,就算有病痛也不太出門了,所以就少掉。等到禮拜一,它又上來,所以後發現它下降並不是疫情控制,而是周末跟下大雨的關係。
不過看起來,這幾天快篩陽性的,五十、六十五,六十一,我們應該再看幾天。
其實我在想,除非有一個新的戰術,不然這個大概就是維持在這個狀態下,事實上我們大概算一算,大概再乘以零點七零點八,因為快篩陽性到PCR陽性,大概是七成八成這樣而已。
所以我們現在在研究,怎麼用這種熱點殲滅戰的方式,把這個現在在社區裡面的這些還潛伏的這種感染案例,一個一個消滅掉。
不過是這樣啦,整個台灣是一體的,雙北就算消滅掉,大概還是有問題,為什麼呢?因為現在是交通流量都下降,交通流量一恢復,還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現在在疫苗還沒普遍施打之前,到底要怎麼控制疫情,這的確是個相當頭痛的問題。
不過是這樣啦,在疫苗還沒普遍施打之前,在三級管制還在進行的時候,我們要思考看看,到底要怎麼讓整個經濟的受創減少。
所以我們幾個新的規定,這個上個禮拜,我們就本來就是發現那個市場不是說人流很多,有很多一開始,我們的想法說,那就很簡單電商加物流,來取代一些傳統市場的功能。
結果後來就發現說,原來那個PCHOME,整個五月十五號以後,竟然業績成長五倍,台北市的市民都有在使用這種快遞的就知道,最近都不收那個生鮮食品,因為那個物流已經飽和了。
可是我們後來發現物流,已經沒有辦法再承擔更多的業務,但是倒過來的計程車,業績剩下兩成,因為大家都不出門,坐計程車少掉。
所以物流找不到人,計程車沒有工作,那應該要用計程車去擔任物流的工作
後來發現法規有限制就是說,計程車不可…只能載人不可以載貨物,不可以送餐點,另外一點計程車必須按表收費。
我想是這樣啦,#緊急時期,不能再被法律限制了。
所以後來我們用行政命令,我們是有報備中央,我想這個大概一下子,現在大家沒有時間去處理法令問題。
所以在台北市,我們現在行政命令就當 #疫情還在二三四級的管制的時候,我們把在法令上的限制拿掉,#我們允許計程車載送貨物跟餐點,也不必用按表收費的制度,可以跟業者去談。
那我想用這個方式,#讓計程車的能量投入物流業,也解決目前物流都已經塞車的問題。
另外一個之前也講過,如果維持這種三級管制,時間久了,餓死的會比病死的多。
看一看現在臺北市的餐廳,大概我們看業績剩下三成不到,這個再拖下去,我也知道問題很大。
所以是這樣啦,固然旅遊業,飯店業受損很重,但是剛才講過,像物流業就很缺人。
所以我們在想說,這個 #如何做這種產業轉型?
就是說這個地方人力過多,把他移到現在缺人力的地方去,所以我們推出一個,勞動局推出一個新的這種就業方案,#就是你上工我加薪。
如果你去上班,可以維持三個月繼續做的,我們市政府就加兩萬給他,所以叫千人上工加兩萬,不過那個要先上工三個月。
這個方式就是說,#媒合企業跟這個求職的人
至於那個細節怎麼做,剛才那個計程車投入物流業,還有這個千人上工加兩萬,這個等一下,我們請那個公運處跟勞動局再做進一步的補充,好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