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7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記者提問
記者:
北市目前提供的免費PCR篩檢,想了解首日共篩檢多少人,有篩出確診者嗎?另外,截至中午預約狀況非常踴躍,市長怎麼看,會不會擔心被濫用?
#目前為止有6個陽性的確診者,也就是設立了這樣的篩檢站,的確有一些陽性的確診者能夠被我們找出來。
目前為止聯合醫院的部分有相關的預約,關渡跟萬芳也都有預約,希望有可能你有接觸史、或者是你有相關旅遊史、或你經過一些特定的足跡的部分的民眾,我們希望你出來篩檢。但是如果你真的很猶豫的話,目前為止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先自我監測,但是如果有狀況的話,來篩檢我們不會拒絕。
————————
柯文哲:
這個我再補充說明一下,我們在7家醫院設這個免費的PCR篩檢,第一、我們是考慮到 #社區的可近性,所以找7家醫院分佈在台北市的各個地方;第二點、我們一開始名額是訂一天320個名額,當然是這樣啦,看狀況,有需要再提升。
我們還是做幾個改進:
我覺得大概以後預約是只有今天、明天,為什麼?因為你沒有理由去預約一個禮拜後的PCR篩檢,這不合常理,應該是…還是一樣,我們是免費的,但是希望你合理使用,就是說你總是要有一個接觸史、或是說你有旅遊史、或是說你有症狀、或是有一些你覺得有需要的,並不是有事沒事來做,所以沒有理由去做兩天以後的預約,所以這個我們會改。
另外一個我們會考慮說「假日」的這種情況,也許名額沒那麼高,但是假日也許會篩一些。
所以這個我們先上線,在過程當中慢慢去修正,所以我們會考慮社區的可近性,名額我們按照實際需要來做調整,然後也希望我們的市民朋友合理的使用。
————————
記者:
王必勝說一直PCR也不會清零。有關於北農和環南市場的防疫政策,請問市府接下來的防疫作為有哪些?市長上午和王必勝開會,談到非法移工篩檢、接種疫苗,請問市長初步有什麼想法,他們應該會列在哪一類的疫苗接種對象?
————————
黃珊珊副市長:
早上開會主要的幾個重點:
第一個是7月8號開始環南市場的大規模3300人的篩檢,那北農的部分也會針對蔬菜區的攤位的攤商們、承銷人們,他們做…就是部分的人數的篩選,就大概1400人,這兩次的大規模篩檢也會同步在隔天,第二天他們會要求拿陰性證明才可以進場。
接下來是所有的我們剩下的,#我們都會在2個前進指揮所繼續開設篩檢站,讓沒有辦法拿到陰性證明、來不及的人、還有附近的里民,都還是可以到我們的篩檢站來篩檢。
那全台超過5萬名,我相信在萬華地區,有關的應該有幾千名,所以這些人到底要怎麼處理?我們本來想說那是透過一種比較地下聯絡系統讓他們出來打;不過也有人說合法的移工都還沒打,為什麼不合法移工先打疫苗?當然有各種說法。
不過anyway,這5萬多名在目前臺灣的防疫系統上是一個黑洞,這要處理,這就過去這麼多年來不處理的問題,在這次防疫就變成一個很難處理的問題。
事實上,我們也有打過一些,現在連那些疫苗要怎麼報帳都是問題,因為他沒有健保卡、沒有身份證,所以那個打了到底是…這個到時候還…所以我們現在是用專案處理一些,但是這個全國要怎麼處理喔,這個中央要很嚴肅的去面對這個問題,超過5萬個沒有身分證也沒有健保卡。
————————
記者:
民眾投訴忠勤專案做完篩檢後,結果還沒出爐,就讓他們回家,沒有隔離,恐會釀成破口。
另外,市長日前說有3例不明感染源的部分,是否找出相關性了?忠勤專案篩檢的意願不高,是否考慮更進一步的措施?
————————
黃珊珊副市長:
忠勤專案的部分,我們目前400多人篩檢全部都是陰性。
那篩檢的方式以前會快篩跟PCR一起做,但因為現在PCR的速度非常的快,所以這一次以後都不會再直接做快篩,我們全部是以PCR為主,這也是這次包括環南跟北農跟中央協商了以後,都是用PCR為止。
所以不會特別去把他們留下來,因為時間很快,#當天幾乎晚上就會知道結果,就會立刻處理。我們也會在每一個人做完PCR檢測的同時跟他們做衛教,希望你就 #當自己是一個準陽性者,不要坐大眾運輸,也希望你能夠回家安靜的等候PCR的結果。
到目前為止400多人都是陰性,那前面就是6月30號以後那個國宅裡面有3例不明來源的部分,#目前為止都沒有擴散出去的跡象,關聯性的部分,因為他的確是有原因不明,目前還沒有辦法找到他的來源,但是至少沒有擴散。
那接下去的部分,我們因為局長跟相關的社區管委會也是認為說,因為很多媒體會去關心,所以他們會希望說居民會自己到我們的7大醫院去篩檢,這部分我們也會協助他們到我們的院區來篩檢。
————————
記者:
目前還有哪些社區開設或正在規劃篩檢專案?濱江市場開設了篩檢站僅限已造冊的攤商來篩檢,為何不比照雙園國中篩檢站開放里民也能就近篩檢呢?
————————
黃珊珊副市長:
目前就是剛剛市長手上有的,就是我們有關…除了市場在打疫苗之外,如果他們需要篩檢的部分,我們也都陸續在安排。
7大院區本來就有我們相關的安排專案篩檢的方式,那其他的社區如果他們需要的話,他會跟我們聯絡,之後我們會用專案的方式,在1000人以下的我們就會把他們用巴士的方式拉到我們的篩檢區;如果超過1000人我們就去設站。
目前為止狀況從儀表板上看起來,#目前暫時沒有很熱的熱區,所以我們現在是以他裡面有確診的人,然後他們提出專案的需求我們就會進行規劃。
另外濱江市場的篩檢站主要是先篩檢旁邊榮濱商圈,一些攤商他們有造冊,#造冊的部分我們會優先,但是他在那個地方他們還是會接受,#一般民眾如果來的話我們也不會拒絕。
———————
記者:
華航貨運站傳出有員工確診之後傳染給其他同事,因此要全面篩檢800多人,請問市府有台北市民感染或被匡列的現象嗎?
———————
黃珊珊副市長:
因為我們現在每天的新案例我們全部都會個案討論,昨天的案例裡面沒有,那今天的部分,新案的部分我們還沒有完全收到,所以收到之後、接到通告之後我們才會知道。目前為止,到現在這個時刻,我們還沒有看到。
———————
記者:
下午62.6萬劑的AZ疫苗即將到來,對於蔡總統說希望7月底全台疫苗覆蓋率可以達到20%到25%,市長認為有可能嗎?若不行,你們認為北市的覆蓋率可以達到多少呢?
最近我們看到這個AZ疫苗進來了175萬,那莫德納也進來41萬,加起來有216萬,如果這些疫苗都能夠分配到縣市,那我們核算一下,我們大概台北市可以得到的比例,整體上來我們核算的結果,臺北市的疫苗覆蓋率應該可以達到23%。
至於說全台是不是可以達到這樣的一個目標,我想就大家一起努力吧。
———————
記者:
#李秉穎昨天提到在專家會議沒有討論過3+11,是指揮中心自己的會議,有立委批陳時中說有專家背書現在終於被揭穿,市長怎麼看3+11的爭議?
另外市長很早就說過不相信3+11的改變專家會簽名,這是否證明3+11為黑箱作業?但李秉穎隨後表示說這是過度解讀,請問市長怎麼看?
所以如果它的大部分潛伏期是集中在2到7天,那時候3+11那個3天隔離一定是有問題,為什麼?
因為常常就是說他感染以後到發病,根本就是在3天以後,所以純粹從醫學上那個3+11一看就知道說這個一定當場就是沒有醫生在場,特別是只要有執照的醫生在場就會知道說這個一定…這個違反那個潛伏期的概念嘛。
事實上這個案子你知道,從我們最早入境管制14天,事實上現在都在講3+11,我都很想知道那個14天會改成7+7,再被改成5+9,再被改成3+11,每一次的會議記錄其實應該拿出來看,我猜每次都一定…這個很難想像,好像這些…我說從14天變7+7、變5+9、變3+11,如果每次都沒有醫學專家,那就更奇怪了,那到底中央的防疫政策是怎麼決定的?
———————
記者:
立委林昶佐說,蔡炳坤副市長和他談的是不同層面的問題。他指出衛生局的記錄來看,萬華分配到的疫苗的確最少,許多長輩要搭車去施打,不但造成混亂,也可能增加攤販的負擔,降低施打意願。請問蔡副市長怎麼看?
———————
蔡炳坤副市長:
謝謝林委員持續關懷萬華喔,我是不知道說林委員是不是萬華人,但是 #可能對萬華人的生活圈不太清楚。
#萬華是一個老城區,#其實是沒有大型醫院,所以萬華人平常在看病的時候也會到屬於中正區的和平醫院、台大醫院。
像這一次的長者的預約接種,他們會選擇到台大醫院、到和平醫院去,所以中正、萬華其實就是一個共同的生活圈,不能單單只看在萬華區醫療院所的疫苗的分配量。
其實從這段期間以來,我們從5月中旬開始萬華專案,那所有在萬華地區的第一線工作人員,警消、環衛、區公所等等,全部都優先接種疫苗;接著在北農專案的時候,我們也在萬大國小設立前進指揮所來為民眾接種疫苗;最近我們為長者接種疫苗,還協調聯醫到雙園國小來幫長者服務,也得到很多長者的贊同;甚至現在正在進行的市場專案,我們也是以中正、萬華為優先。
———————
記者:
目前北市還有不明感染源的不明案例嗎?市長認為如果要微解封,要以不吃飯為優先,但中央說對於內用、外食會做某種程度的放寬,市長被外界解讀是逆時鐘,請教市長回應,有可能最後北市與其它縣市不同調嗎?另外,許多餐飲業者只能靠外送外帶,依舊撐不起生意,市長認為這該怎麼辦?
———————
柯文哲:
這個重點不是逆時鐘,不要逆科學就好啦,所以我們還是理性務實科學。我從來說逆時鐘不是一個問題啦,有沒有違反科學才是問題。
純粹從醫學上來講,既然是一個飛沫傳染,這個群聚吃飯是最危險的,所以這一定是最後開放,所以如果要開放的話,應該還是從不脫下口罩、不吃飯的優先,這很清楚。
因為也不需要說一次就全部開放,你可以一步一步開放。至於說那個…我知道這一段時間飲食業,包括夜市,真的是受傷慘重。所以我們在想也許透過這種物流或是電商怎麼去協助他們,這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不過就疫情來講,群聚吃飯還是最危險的,針對新冠肺炎這個疫情的話。
———————
記者:
疫情衝擊各產業,現在傳出知名KTV也不堪虧損而退出,是否認為中央紓困的力道要再加強,北市府是否也會再提供紓困補助,不然不只餐飲業,娛樂業也將面臨倒閉潮?
———————
黃珊珊副市長:
這一波是各行各業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尤其是這些相關的服務業,市長也指示臺北市政府,我們現在正由秘書長在召集各局處單位他們所主管的各行各業的受影響的狀況正在做統計,現在也正在編列明年度的預算,也正在統計說我們在這上面是不是有在台北市預算上面的支持,但是重點還是在於說這次是全國一致性的一些限制,所以對於很多行業應該要全國一致性的補助,那我相信中央也應該會做相對之後的安排,台北市政府也會把自己台北市受影響的部分先釐清楚,我們也會提出我們自己的紓困方案。
———————
記者:
市長昨天說疫苗不足是對縣市首長的壓力,台南市長黃偉哲再回嗆不能因為壓力就向特權低頭,請問市長怎麼回應?
隨著確診數下降,綠營是否開始抓你當戰犯來卸責?
———————
柯文哲:
其實這段期間對疫情對所有的首長來講都是壓力,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有壓力就心浮氣躁,冷靜啦,所以結論是這樣,疫情越緊張,大家就應該越沉著,把這個疫情好好的處理掉,這樣就好了。
———————
記者:
媒體報導指出民眾黨內有聲音,認為市長實在不必再對外喊清零,對內說就好那,民眾黨另外回應說,此報導是製造黨內矛盾,請問市長身兼民眾黨主席,對於黨內不同聲音怎麼看?是否能以清零為目標,還有其他的防疫政策可以達到此目標嗎?
———————
柯文哲:
民眾黨不是獨裁政黨喔,也不是一言堂,本來就是過去….我們民主、自由、多元開放,就是一種標榜的政治價值,所以本來就有各種聲音。
那麼,#如果在沒有疫苗的狀態下,#其實清零是唯一解禁的一個條件;但是現在現在已經開始有疫苗了,所以其實我的…這個我已經從一個月前到現在戰略都沒有改變,我還是主張以最低的成本維持三級管制的效果,撐到疫苗可以打到一定程度,這是既可以兼顧經濟發展,也可以對這個疫情做最大的控制,應該是用這個戰略。
#但是清零的動作還是要做,因為你還是要把案例壓到越低越好,然後壓到夠低以後,#就以一個最低的成本撐到疫苗可以普遍施打。
———————
記者:
白宮亞太事務協調官說美國支持強健的美台非官方關係,但不支持台灣獨立,面對拜登政府高官表態不支持台獨,柯市長怎麼看?臺美之前才恢復TIFA,提到關於疫苗與防疫合作的議題,這番話會不會影響接下來臺美防疫合作,甚至疫苗的相關議題?
————————
柯文哲:
事實上包括本人在2019年5月進過美國國務院,也跟美國的國安會還有國防部很多官員在華盛頓都談過,其實我們非常清楚美國還是一個成熟的國家,所以 #Campbell講的話這只是環境美國務實的外交政策,#他一方面支持台灣,#但是他也不希望說在臺海有任何一方因為冒進造成這個地方的衝突。
所以我倒覺得Campbell講的話都是預料中的事,這完全符合美國務實的外交ㄓ政策。
————————
記者:
台北市警察局陳嘉昌局長於本月十六日屆齡退休,傳出台中警察局楊局長被點名接任的呼聲最高,請問市長怎麼看,這個布局是否與2022有關?
————————
柯文哲:
警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治安、交通,還有一些為民服務,所以過去這個警察的這種人事也是一條鞭,對地方首長來講,一般來講我們都是表達尊重,所以對我來講,只要他能夠做好份內的工作,原則上我們都不會去做太大的干預,至於說什麼選舉考量,這就是壞習慣,#不要把警察當作選舉動員的樁腳啦,這是一個不健全的這種政治的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