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2北市防疫記者會 柯文哲報告
https://youtu.be/i6O6OcoYJjI
柯文哲市長:
各位市民朋友、午安
今天中央公布的本土案例台北市是9例。過去兩個月來第一次我們台北市確診人數降到10個以下。
我們來看看這個變化圖,萬華還是案例比較多,特別是在經過北農的專案、環南的專案,從一開始的最熱區一路下來,雖然數量有減少了,但是相對來講這個地方特別還是特別複雜,到上個禮拜還有36人。
信義區因為有一些家戶感染,它就比較特別。我們目前的策略就是每個禮拜監看,看每個禮拜的數字,凡是沒有減少的,就是那個地方是有什麼地方有問題,我們會特別去關注,確保這個數量繼續下降。
從這個統計數字上看起來,25週165例、26週160例,那時候是因為我們大規模的PCR,抓很多沒有症狀的黑數出來。上禮拜因為這些潛藏的已經被清掉很多,上禮拜就很明顯就下降。
這是個很嚴肅的題目
雖然我們把這些潛藏的感染源抓了非常多出來,但是我相信在社區當中還有。隨著數量的減少,可是我們那個居家隔離人數,居家隔離人數就是我們去做疫調,然後把他匡列、隔離。很清楚的,過去兩個禮拜,維持在一千上下,大概都維持在一千個。也就是說當確診案例在減少的時候,每抓一個就越困難,框更大。確診案例在減少,但是我們匡列的範圍就越來越多。相對來講,每一個人匡列的人數越來越多,所以還是維持在一千左右,就代表我們疫調現在每抓到一個都不太容易了。
目前在 #臺北市有7家醫院在做PCR的篩檢。另外,還有#機動篩檢隊去做一些熱區的篩檢。在7月10日7家醫院做1065人,機動篩檢隊做689人,大概將近一千七百多人找到2例。
昨天,7家醫院雖然是假日還是有PCR篩檢,1011人抓到3個。現在幾百人才抓到一個,不太容易。
事實上我們在分析,現在從7月1日到7月10日這10天的統計,確診人數204例,感染源不明的是36例。
目前在台北市真的在社區感染的不多,在社區被不明感染源感染的百分比大概是17.6%。大部分都是#被感染以後回到家裡面傳染一堆,現在大家不出門宅在家,可是又不是一人一間。所以家戶感染扣掉市場或醫院,大概就這三個,目前就三大感染問題,一個是市場的,一個是醫院的,一個是家戶內。
事實上,我們這幾次在北農環南大規模的打疫苗打做篩檢,這裡慢慢控制下來。醫院等下會用萬芳醫院當例子,因為醫院畢竟是少數幾家,很容易密集看出大概沒有缺陷去改進,這比較容易解決。
現在 #最頭痛的是家戶感染。我對家戶感染是廣義的家戶感染,不一定是說他們有親戚關係的。
比方說,聚在家裡打麻將這也是個問題,或者是同志團體也是一個問題,或者是大家合租一個公寓也是個問題。家戶感染在台北市是廣義的家戶感染,這是目前比較頭痛問題,真的在社區感染的不多。
所以我們現在還是一樣,每一個確診案例我們就儘量擴大疫調的範圍,看能不能有可能的隔離更多人。一下做很多很多的篩檢才能抓到一個,大概目前是這樣
現在大家很關心的是,到底要不要解封?
我們從一開始,大概兩個月前,當時我的策略就很清楚。就是說,我們一旦疫情可以控制到一定程度以後,#以最低的成本維持三級管制的效果,撐到疫苗被普遍施打,這是一開始的戰略。
在疫苗一邊慢慢打越多,現在是用很大的力氣。其實是用市政府全部的力氣這樣抓,才可以控制在每天確診10例以下。我相信,只要一放開之後,馬上就會回去。但是,不可能整個市政府用這麼大力氣在控制疫情,所以最終還是要用打疫苗的方式。多打疫苗就不用那麼大的力量就可以控制在每日感染10例以下,這就是我們在以色列看到的,大概就這種情形。#終究還是要打疫苗來解決。
在疫苗還沒普遍施打之前,看怎麼樣用最低的成本維持這個三級管制的效果。
我們的原則是這樣,在解封的過程裡,群聚吃飯還是擺最後,因為這還是最危險的。跟#民生有關的或是#經濟活動有關的,會優先開放。但是在開放過程當中,我們還是會有些配套措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