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2021.07.21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2021.07.21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https://youtu.be/0WLDtBPwUSA

柯文哲:
各位市民朋友大家午安,今天公布的本土案例台北市還是有9個,顯然把它壓到10個以下,在往下降就相當困難。如果以每個禮拜來看,我們一般是用發病日,確診日又比發病日慢2天左右,一般人不是發病馬上去做PCR,等到確診再到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又要拖一到2天,所以一般計算的時間會比那個差不多早4天左右。
不過看起來大概整個現象是這樣,本來萬華相當多,現在萬華那個差不多解決掉了,所以萬華現在已經不是所謂的熱區,可是他很均勻的分散到各個社區。昨天我們在7個醫院篩檢站,做了848例,檢出0,表示這些case事實上在社區的量也很低。
看看這9例到底是從哪裡來?答案是相當分散了,6個行政區,每個行政區有一個,有2個,有3個。表示這個病例密度相當低,也就是很均勻地散布在台北市各個角落,所以這變成到最後階段要清不太容易了。
今天公布這9例,其中有4例是在居家隔離期間發病被撈出來,所以表示說,他們有接觸確診者,然後很快就被我們圈住了,然後在這個隔離當中,因為發病被找出來,這有4例。
有2例是家戶感染,還有2例還是感染源不明。
所以對公衛來講,最擔心的是什麼?還有一例目前還在疫調啦,所以今天公佈的確診案例裡,還是有兩例,他的感染源不明。
#目前整個台北市的不明感染源,大概已經把它壓到一到兩個,但是這不明感染源就是目前在公共衛生上面最頭痛的,不曉得誰感染他。所以像昨天在講說,以後如果有確診者,你就立刻通知你的單位主管,然後啟動那個不管疫調、封鎖、隔離這些,可以馬上做,因為如果還要經過中央疫調中心再上傳,這樣大概慢一、兩天。
每一個確診者,如果在被隔離之前,他已經傳染一個人,那這樣永遠這個疫情就不會結束,因為他在被隔離之前又傳染一個。所以要在被隔離之前,他傳染人數少於一個,才有機會讓這個傳染人數、確診者人數越來越少,才有辦法斷掉,所以目前大概最重要的是要比速度,就是說每個確診者在被封鎖之前,他不會再傳染一個以上的人,不然這個疾病就很難解決。
所以目前我們發現,大概每個確診者在被封鎖之前還傳染快一個人,大概就一個人,所以變成永遠就是九個、九個這樣。也因為這樣,我們到現在為止,雖然確診的人數已經縮小了,但是我還是不太敢減少我們匡列的人數,所以居家隔離的人數還是維持一定的數目。
前幾天有人在講公廁的問題,到底公廁有沒有可能汙染?我們自己檢討一遍,大概有幾個想法,事實上,我們在針對台北市的污水下水道,好像做了36次,不同時間、不同的地方去做,其中有3次是有找到病毒的RNA,表示說,感染者這濾過性病毒會在糞便裡面會存活。
所以我們在研究,一般沖馬桶的時候,按下去以後,其實我看不到噴霧會上來,這會有個概念,在這段時間使用廁所,應該是馬桶蓋先蓋上去,才沖水,才可以減少含有病毒的氣溶膠顆粒污染那個空間。
當然也有人講說,可是很多公共廁所不是那種坐式的馬桶,那根本就是蹲式,那根本也沒有馬桶蓋,所以結論是,上公共廁所,口罩戴好,還有手有摸過,出來洗手,所以戴口罩、勤洗手,這還是一個重點。
不過,為了要減少這種感染的可能性,如果有使用坐式馬桶的人,請先蓋好馬桶蓋再沖水,如果是蹲式的,那更要把口罩戴好了,不管怎麼樣洗手還是很重要。不過也因為這樣,我們也怕廁所真的也會變成一個感染源,所以目前公共廁所的清消頻率,我們改成2小時一次,最重要是每天的第一班,人流開始聚集之前完成第一次清消,這大概是針對公共廁所可能的感染,會再精進,就#拜託大家坐式馬桶沖水之前,#先把馬桶蓋蓋上,保護自己。
至於足跡的說明,請黃副市長說明一下,我們今天有幾個比較特別的案例。
————————
黃珊珊副市長:
我今天公布有4個案例。
第一個是15537。他是一個防疫旅館的工作人員,接觸的人有29位,目前都已經篩檢,也有打過疫苗,那主要他是有一個他自己接觸過的確診者,所以應該是有很明確的來源。
那目前為止,他公佈的足跡是:
7月15日到7月17日,早上九點到九點二十,坐公車667或670在西門捷運站到台北車站,
晚上七點二十到七點四十也會在捷運台北車站搭捷運回到捷運西門站,所以這兩個是他主要出入的地方,因為他工作的關係,所以這是第一例,因為他的CT值是18,所以可能是比較低。
第二個案例是15547。他也是一個屬於家戶傳染,他們有兄弟,匡列者的部分都已經篩檢為陰性。目前擴大匡列的接觸者是20位,因為他是一個饅頭店的老闆,他在7月9日還有7月16日,早上八點半到九點,他曾這兩天去過濱江市場的21-9攤位,在中山區的民族東路,所以他只是去那邊,因為他去買蔥,他只去那個攤位,所以並不是整個濱江市場都有。
第二個是7月12日到7月17日,早上九點半到下午七點半,他都在東社市場外圍的饅頭店,在松山區的民生東路,他在這裡做生意,那他的足跡就非常的明確。希望提醒也曾經到過這邊跟他消費,或者是在同一個時間在濱江市場的民眾可以多多注意,有狀況的話,要跟我們聯絡。
第三個案例15548,他的CT值只有17,這個也是我們比較擔心的。他在7月12日到7月15日,早上七點到十點會去天母古道爬山,士林區中山北路七段。
7月14日的下午四點到五點,他有到士林區文林路的電子煙專賣店待了一個鐘頭,這個店的名字叫超級煙具。
7月17日的下午三點到四點,到士林區的天母西路台安藥局去買藥,所以他的行蹤其實比較單純,他都去天母古道這邊登山,但是他有做這樣的一個活動,因為他的CT值只有17,請大家注意
第四例就是今天大家知道的15570,他是一位在東湖市場豬肉的攤商,在內湖區的五分街,他的CT值是36。他為什麼會篩檢出來?主要是因為之前有確診者的足跡到過東湖市場,所以我們安排所有東湖市場的自治會,他們造冊,然後來我們篩檢站做篩檢,所以他是被篩檢出來的,所以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染病。
他在7月6日到7月11日、7月13日到7月18日、7月20日,都是早上六點會做生意到下午三點,那他就在內湖區的五分街,這個場域已經按照我們的標準,九宮格的來封攤,然後目前為止,有兩攤、四家店面,它後面有一些店面,在7月21日到7月23日共停業3天,以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