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3柯文哲市長報告
影片:https://youtu.be/zeruvtKe86A
好!各位市民朋友,今天公布的本土案例,台北市還是有9個,這已經是 #連續兩天在10個以下。
從過去的紀錄看起來,現在台北市的感染還是三類,一類是市場的感染。但是在過去兩個禮拜大規模的PCR、大規模的打疫苗,我希望在這個禮拜可以解決掉。
目前每週12個行政區的案例,萬華到上個禮拜還有36個,至於一般疫苗打下去,會發揮作用要14天,我們最後一批打是在7月1日,過7月15日就大概就可以看出是不是可以被有效的把它擋住,這個我們就拭目以待,看這個禮拜在萬華區的確診數目多少。
除了市場以外,另外一個是醫院內感染,那我們也會加強各個醫院的管制,因為因為醫院比較少,數量不多,一旦有確診案例,我們在做疫調應該很容易被發現,再針對該醫院再去處理。
最後一個就比較麻煩,就是家戶感染。#家戶感染大概是我們現在疫調的主力,這個禮拜再努力看看,看這個情況怎麼樣。
今天公布的案例有9例,大概有5個行政區,中山區那個也是家戶感染,萬華沒有特別多2例而已,不過這個只看一天不準,還是看整個禮拜累計起來,對整個趨勢會更明顯。
雖然案例在變少,但是我們一直在擴大匡列,我們目前在追蹤的居家隔離的案數還是在1000上下。通常是這樣病例越少,我們就有更多的力量,我們不會浪費,我們也不會閒置不用,所以就把疫調的範圍加大,還是維持居家隔離在1000個左右,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努力,做清零最後的努力。
昨天我們在 #七個醫院的篩檢做1595例PCR,只有抓到一例,表示現在台北市的疫情趨緩,不過這樣疫情趨緩以後,要抓出一例確診者的成本都越來越高,這個要相當多努力。
WHO表示目前整個世界上主力的病毒,已經變成印度變種病毒(Delta病毒),
這個病毒跟一開始的武漢病毒比起來,不管在傳播率、死亡率都高很多。台北市前幾天發現都是入境的時候被攔下來,沒有進入社區。到現在為止,我們除了屏東以外的案例,大部分現在有很嚴格的邊境管制,旅客入境要隔離十四天,還要再做三次的篩檢,原則上應該是希望能夠把印度更變種病毒擋在外面。
隨著疫情趨緩,大家一直在講解封的問題,不過還是要跟大家說明,還是要小心。因為從漢城(註1)跟東京的例子,一不注意馬上就重新爆發。
所以我們解封的原則是,我們不會一下子全部解開,還是慢慢放。吃飯還是擺最後,所以對餐廳跟夜市還是要說抱歉,我知道你們非常期待,但是應該還是傳播的危險比較高,所以這個還是擺最後。
我們是原則上是出入單一出口,因為這樣才有辦法保持實聯制,在裡面還是維持社交距離,那我們都有人流管制,如果你沒有預約的,很可能就被擋在門口,因為我們還是會控制人數。
夜市、美食街還是只能外帶,不能內用。關於百貨公司,我的建議是如果一時間還沒有辦法全部打疫苗,那就企業自己想辦法,也許每個月做一個篩檢,這樣也可以減少萬一員工確診,因為員工確診那一館至少要整館停24小時,確診員工的主要工作區還是要停業3天做消毒。所以每一個確診案例對於企業都是很嚴重的損失,所以在還沒打疫苗之前,我看唯一的方法就是定期做篩檢,恐怕是我目前可以想到的方法。
寺廟的確是一開始內政部跟疫情指揮中心的命令互相矛盾,所以我們到今天早上再次跟中央溝通以後,確定是 #有條件開放。宗廟特別是這種疫情期間,撫慰人心的需要,所以我們說宗廟是可以開放,但是還是一樣,單一出入口、全程戴口罩、不可以吃東西、實聯制,裡面還是要保持社交距離,最重要人流要控制,我們希望,每一個宗廟如果要開放的話,當然我們一開始說,裡面不要超過100人,不要超過99個。不過是這樣啦,每個廟大小不一樣,所以就拜託自己控制一下,保持室內1.5公尺,大概是一個原則,所以自己看著辦。儘量一開始,不要人太多,這個還是我每次說,我們並沒有訴諸那種很強烈的管理方式,但我相信台北市民的素質,原則大家知道就儘量去把它做到。
再次提醒大家,雖然我們的確診案例已經掉到每天不到十個,我也相信疫情還繼續在趨緩,但是從外國的例子每次一放鬆就爆發,所以還是要小心。
至於運動場館我們也是開始開放,除了游泳池不開放以外,其他就可以開放,但是會有緊密接觸的,特別是像籃球、足球就不開放。另外,校園的操場目前還沒有打算開放,我們運動場所是這樣,特別是有營業的,優先前開。不過還是大家一樣小心,這個自己要注意。
明天我們會 #啟用花博的大型注射站,雖然有停車場,但是我算一算停車位不多,所以原則上可以的話,還是坐捷運來,當然坐捷運就自己該怎麼注意就怎麼注意,我想這個已經一年多,大家都曉得。因為我看花博那個地方,如果真的要擠接近一萬人都開車去,我覺得不太可能。所以 #原則上請大家坐捷運來,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因為這次打的大部分都是65歲的,所以應該健康狀況還好,應該不用人家陪著,自己來打就好了,可以減少人流,大概就是這樣。
註1:漢城是韓國首爾的舊中文譯名(1948~20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