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3日 星期五

2021.07.24 北市府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2021.07.24 北市府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
提問:
疫情警戒降至二級,市長上週曾表示,本週就知道防疫戰爭的勝敗,請問目前結果為何?
柯文哲:
這個是這樣,如果我們今天疫苗覆蓋率夠,壓到這個程度,疫苗覆蓋率接上去,其實我們現在就可以拿下口罩,反正也許每天就零星幾個個案的感染,這就很像…也許就比較接近美國或者是以色列的狀況。
美國雖然每天還是有好幾萬的感染,我看他少的時候還有一萬多,多的時候接近四萬,#可是我看他死亡人數都沒有什麼上升,所以表示說,打過疫苗以後也不是完全沒有感染,他只是重症跟死亡會少掉。
所以終究,如果以現有的科技,#打疫苗還是終極的處理方式
當然是這樣,從一開始我的戰略就是「把這個疫情壓到最低,以最低的行政成本,撐到疫苗可以打」,本來的戰略就是這樣。
那麼目前看起來就是…疫苗也是這樣。臺北市已經打到38%,但是這樣,但是那是打第一劑,其實要完整的兩劑…當然這個其實很多辯論,因為我們也不是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其實這也是有很多辯論就是說,如果疫苗不足的時候是的,是不是要乾脆六十歲以上打兩劑,還是我們要這樣,第一劑打到…很平均都先打過一劑,這也是有辯論。
如果再來六十歲以上打兩劑,然後死亡會…因為事實上,我們台灣這種新冠肺炎死亡的統計上看起來90%的都是六十歲以上,那如果死亡在六十歲打兩劑,死亡的危險就會降90%。
那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在六十歲以上都打兩劑,我們目前的整個台灣到現在為止發生的這種新冠肺炎死亡,可以少掉81%,這是一種策略,意思就是說反正年輕人感染就當作感冒不理他,這是一種策略。
那另一種策略就是說要不然就全部給他打,平均,他比較不會傳染。所以坦白講這個有時候公共衛生,有時候還涉及到專業喔。但是專業大家雖然是有一定的專業,但是要做取捨,其實還是有政治上的取捨,所以這很難講。
所以本來…結論是這樣,目前在雙北地區,我想大家都很努力了,都降到每天都十個一下,大概平均起來已經到十個以下。#因為疫苗還看不到,所以我也反對說一下放開,因為看看其它國家全部都爆發,所以我們應該是很穩健的撐撐撐,對民生造成最少的干擾,撐到疫苗打,所以這個戰略一直到現在為止還是沒有改變。
所以我也知道說,那個餐廳要內用的問題,我也知道說餐廳快要撐不下去,可是我們還是沒有把握到底…所以一開始…餐廳內用用婚宴來當標準來考量,什麼時候,我們可以開始吃婚宴,這個…
所以結論還是這樣,#我想這種且戰且走#也不差那個禮拜,都已經兩個月了,我們就觀察且戰且走前進,#我們還是小心一點好了
---------------------------
提問:
有部分縣市在二級警戒後餐廳恢復內用,但又建議外帶,市長怎麼看?雙北現在不開放內用,不少民眾表態打算到外縣市吃飯、聚餐,據此內用的政策可能說修正適度開放嗎?業者抱怨真的撐不下去,有無解套的方案?
柯文哲:
事實上,我們在現階段也是有這種治標的方法,雖然不是治本,就是說,我們會補貼餐廳夜市跟物流合作,而且我們還會補貼他物流的錢。我在前幾天都有公佈過,當然我也知道這個杯水車薪。
不過是這樣,#我認為這個疫情就算結束了#世界還是不一樣。所以也不要幻想說,整個世界會回到跟過去一樣說,#不如乾脆就做產業轉型
所以電商加物流還是一個程度上會取代我們的傳統市場,所以那時候很多生活習慣,比方說,每天去逛市場買一點點,我去市場看很少人會拖那個叫採購車,大家還是習慣,你想用手提提不了多少,所以這還是表示說,我們的採購習慣還是沒有改變。
但是有一天,如果電商加物流與採購量一定是每次都要變大,所以我不認為這個就算,我不認為就算疫情結束了,我們的社會會回到過去完全一模一樣,不太可能。
所以與其這樣,#不如所有的產業,都下定決心去做轉型的工作。
所以不管餐廳、夜市、傳統市場、其實大家真的要坐下來,稍微思考一下,在後疫情時代,要怎麼轉型,這恐怕才是一個產業跟政府要去思考的。
那當然是這樣,其他縣市因為他感染比較少,所以他要開放餐廳內用,我覺得也不是不可以,剛有講說,台北市人跑去那裡吃會怎樣?不過是這樣,#政治上還是要有統計的概念,八十二十法則,雖然雙北地區說餐點不內用,但是要求說高雄、屏東也不內用,我覺得也不合理的。
所以還是套用侏儸紀公園講的話「每個生物都會找到他的出路」,所以我們就先這樣,#有問題再修正,這樣就好了。
---------------------------
提問:
市長提到想推動疫苗護照,讓施打過疫苗且經過兩周的民眾吃飯比較不會受阻,但疫苗不夠,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打到,這樣會有不公平的情況嗎?是否和中央討論過?另外中央也考慮讓打完兩劑疫苗,並且具完整防護力者放寬入境管制,請問市長怎麼看?
柯文哲:
台灣在世界上跟國際接軌,有時候還是要參考過其他國家做法,據我所知,歐盟應該是七月以後就開始推疫苗護照,如果一個英國人到台灣來,他有打完兩劑疫苗,到台灣來還要管制十四天,你覺得有可能嗎?
當然是有可能,台灣的法律是這樣,我就不讓你來。可是你想想看,我們台灣一年入境一千一百萬,超過一千一百萬,還是很大的收入,台灣不可能跟整個世界脫軌,所以很多在歐盟做的美國做的日本做的,終究台灣還是要跟上去,所以有時候這有幾個考量,#疫苗護照這個勢在必行
所以其實當然怎麼做,你會問我的話,最簡單就是台北市民悠遊卡用最多,而且它的速度最快。所以如果打滿兩劑疫苗,然後超過十四天,然後可以註記在悠遊卡裡面。
悠遊卡逼那個東西我們算過,如果比較便宜,一個八萬塊就可以做得起來,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就是說,我是打滿兩劑疫苗超過十四天的。
當然有人會問說,這樣一定不會感染嗎?答案是還是會,但是風險降很低,所以活在世界上,不是追求絕對,而是相對安全。
所以就是合理的,可接受的風險,所以打完兩劑疫苗沒有保證你就不會感染,但是你被感染死掉的機會很低,你被感染再傳染別人機率也很低。
所以只能我倒覺得這樣,疫苗護照,既然歐洲在用了,將來一定還是要做,所以這個政府也要提早規範,大概就是這樣。
---------------------------
提問:
市長說過北北基桃是大台北生活圈,有關餐廳內用與否怎麼沒有想到和基隆、桃園一起協調?最後他們兩市反而和雙北不同,這樣大台北生活圈的防疫又不一樣了
柯文哲:
這也是 #用科學的方式,因為我們統計上。#新北市每天到台北來工作的人八十萬#從基隆過來的七點五萬,所以就差十倍以上。
所以一樣政治上,也是八十二十法則,就是說我們沒有辦法要求絕對,或是100%,只能要求說大致還可以。
所以我每次說,可接受的風險。所以今天我們做這個政策是基於統計上的概念來做決定,所以我們會跟更新北先做了。
至於那個基隆跟我們不一樣。我覺得這樣也可以,因為它量比較少,而且可以讓我們當作一個對照組來觀察說,到底會怎樣?
這個政策最後是會這樣做決定,是基於科學的基礎上來做。
---------------------------
提問:
桌遊跟密室脫逃的業者澄清,自己遵守防疫規定,不用拿下口罩,但卻不再開放的行列,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了。請問有可能適度的開放這兩個業者嗎?
柯文哲:
我覺得這樣,如果有這種問題的話,就是業者可以…一樣,政府都有那個叫主管機關,就業者一定有那個叫工會,來跟我們市政府的主管機關討論一下,看那個防疫計畫…可以提出一個合理的防疫計畫。
適度開放也不是不可以,所以我覺得是這樣,做為一個科學家,我也不會要求100%的絕對,#我們也不是那種說不敢負責任的長官
總是說,我們經過理智的判斷喔,合理的風險,如果可以接受也可以,所以像這件事情就請…是這樣啦,政府也不能跟單一廠商去談,所以就請他的工會來跟我們的主管單位來看,這個防疫計畫要怎麼做,這可以討論。
---------------------------
提問:
之前北市堅持補習班要開業,教職員都一定要施打過疫苗,但是因為現階段還打不到疫苗,要比照中央規定,沒到疫苗可以用每週PCR檢測,或是快篩來代替?
蔡炳坤副市長:
關於這個補習班的這個開業,中央昨天已經這個指引出來就是說,就是說有條件的開放,那沒有施打疫苗,或者是疫苗的接種未達十四天,必須三日內的快篩,或者是PCR陰性證明,而且每三到七天要定期快篩。
我們臺北市已經根據中央這樣的一個指引,那也已經在訂定更細部的一些相關的規範。
那至於說接種疫苗的部分,我們名冊早就到中央去,那教育部這邊只要核定的名冊,CDC的疫苗來到,我們馬上就做開打,我們其實整個這個場地也好,我們整個這個接種的時間都排好了,所以我們會盡快的來提供疫苗接種的服務,以上說明。
可能是 1 人和顯示的文字是「我認爲這個疫情就算結束了 世界還是不一樣 不如乾脆就做 產業轉型 所以不管餐廳、 夜市、 傳統市場 、大家真的要坐下來, 稍微思考 -и 下,在後疫情時代,要怎麽轉 在後疫情時代, 要怎麽轉 型, 這恐怕才是一個產業跟政府 要去思考的 柯文哲」的圖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