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2021/7/24 北市防疫記者會 柯文哲報告

 2021/7/24 北市防疫記者會 柯文哲報告

https://youtu.be/ycIIkKSvgxA

柯文哲市長報告
各位朋友,今天是星期六,大家週末在家辛苦了!
今天中央公布本土案例,台北市占7個,從這7個確診案例再從行政區看起來,有5個行政區,相當的分散,仔細查知道這些都是以居住地的,所以事實上只看這樣,並不能很真實的反應到底是怎麼感染的。
我們查起來,這7個裡面有4個是在防疫期間,不管是透過網路的交友平台,會找地方開聚會,不管是在汽車旅館或日租套房,甚至民宅裡面,有各種情形,在防疫期間,他們還是在聚會,對整個疫情雖然造成很大的困擾,所以我們這種所謂廣義的家戶感染,不僅是今天,在過去這段時間,他在我們整個確診者佔相當大的比例。
這也是在這邊要呼籲大家,防疫要成功,不完全是靠政府,畢竟台灣還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我們不太可能使用那種很強硬的這種手法,禁止大家聚會或幹什麼,但是如果大家都不合作的話,這的確會讓病毒繼續在傳染,這的確讓我們相當的困擾。
今天也有一位是台北車站的清潔員,不過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我們也很快去把他的工作場域都封鎖了,開始在清消,那我就開始做疫調,那這7個裡面還是有2個是屬於不明的感染源,從這一段時間,大概現在是每天的確診案例都可以壓到10個以下,每天這種不明感染源還是維持1到2個,那這顯然是我們目前的疫情有一些困難的地方,大概就是只能控制在每天10個以下,還是有1、2個不明的感染源。如果要解決的話,還是要拜託大家,這種所謂廣義的家戶感染,還是要想辦法抑制,所以要拜託大家,這段時間還是不要去開趴,這個還是我們很大困擾。
我們在7個醫院做篩檢,昨天做了1755個,只抓到一例,這表示說,在整個社區裡面雖然是存在,但是量很少。那這時候就一個問題,7/27要解封,到底大家怎麼去期望或者看待。
每次說,我們不管做什麼政策,最重要還是參考一下周邊國家,特別是他的社經狀況跟台灣比較接近,所以不管是東京、首爾、大阪、新加坡或是阿姆斯特丹,這都是我們密切注意的地方。前幾天我看過新加坡也有一個批發市場感染的案例,還好我們當時在北農、環南之後,我們把所有市場的攤販列為第一優先,因為新加坡的案例就是魚類批發市場有感染,而且每個人都去批發市場批貨,後來就散到所有的零售的市場,感染一大堆將近兩百個人。
所以有時候我們會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來引導我們臺北市的政策,所以當時我們在北農、環南不僅全部打疫苗、焦土政策,後來也是把台北市這些傳統市場的工作人員也打了一個程度,就是防止他們從批發市場再散到比較小的傳統市場,然後再散出去。
看看其他國家的經驗,這個疫苗覆蓋率,那全台灣疫苗覆蓋率還不到30%,那在疫苗覆蓋率不足的狀態下,如果一下子解封,參考其他國家的例子,疫情都會重新爆發,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思考再三,還是決定說,我們就#分級、#分次的放寬管制
我知道餐廳業跟夜市,這些相當辛苦,這我們都知道,但是我想是這樣啦,且戰且走,全世界看其他國家的經驗,如果一下子就直接放開,全部疫情一下爆發。我們現在還找不到其他國家,如果採用這種逐步解封,會發生什麼事,目前看起來,台灣的疫苗要達到打滿一劑,要達到60%,目前看起來沒那麼快,因為目前中央的疫苗好像也沒買那麼多,1500萬劑的BNT,看起來最快是九月到十月才會進來,而且應該是分批進來,全部進來,到底到什麼時候,我們也不知道。
所以也就是說,我們在社區有潛伏感染源的狀態下,疫苗覆蓋率要達到60%,而且我們疫苗覆蓋率達60%,他只是一劑的。
還有一個變數,我們到現在為止,目前在臺灣的病毒還是最原始的、英國變種病毒,還不是那個印度變種病毒,傳染力還是差很多。我們目前是邊境相當嚴格,最近常常有很多邊境進來的,檢疫的14天裡面就被抓出來,抓出來都是印度變種病毒,其實這沒什麼奇怪,因為目前台灣以外的地方,新冠肺炎大概80%的就是印度變種病毒,所以到底哪一天要突破進來,現在還不知道。
所以在社區有潛伏感染源的狀態下,疫苗覆蓋率又不足,而且在可見時間內要達到70%或是60%以上,都不是那麼容易,至少在幾個月內沒有,這種變種病毒又虎視眈眈,圍著台灣在找空隙進來。在這三個條件之下,要解封的話,坦白講
對於第一線的地方首長壓力很大,我們也在思考說,到底要怎麼辦。我們要參考其他國家,因為其他國家一下子瞬間解封都很慘,也因為這樣我們還是且戰且走、穩紮穩打的放開。希望說,我們用最低的成本,在未來的幾個月撐到有疫苗可以打,還是回到我們原始的戰略。
7/27以後,市場、夜市、百貨賣場、超市還是外帶不能內用,那也不要在那裡脫下口罩試吃,不過,我們有放寬身分證的分流管制,不過還是要鼓勵大家,在這個後疫情時代,很多生活習慣還是要改,所以市場就不要每天去了,有的人閒著就去逛市場,#大家都要養成一次買多一點#放在冰箱慢慢吃,跟美國人一樣,一個禮拜才去Super Market採購一次放冰箱,減少去逛市場的次數。
目前我們釣蝦場還有北投溫泉泡腳池還是沒有開放,當然也有人會講說,釣蝦場每個都戴口罩釣蝦不行嗎?不過我們非常清楚,釣完蝦一定是在那裏燒烤,所以也不是說不可以,我們就先看一個禮拜,逐步放寬,這禮拜我們認為比較安全的、民生比較需要的先放寬,至於很多那種休閒娛樂的,我們就看著辦,反正且戰且走,在未來一個禮拜一定會知道。
很多我們政府的場域里辦公處、NGO、移民會館,原則上我們就是降載。就是保持室內保持1.5公尺的距離,既然室內要保持1.5公尺的距離,當然就不可能在一個空間那邊裝很多,雖然我們現在是,室內50人、室外100人,但是室內也有大跟小,像我們在孔廟的室內劇場空間就45個人為上限,它也不是到50個人,像是林安泰古厝的本體內的室內空間就不超過40人,所以在每一個我們的場域,我們還是按照它空間的大小,反正就是人不要多,太群聚的,距離近了還是容易感染,所以這個就授權每個單位的主管,它裡面可以裝多少人去設定人流的上限Up Limit。
7/27托嬰中心我們就先恢復收托,因為在之前,臺北市政府已經讓那些老師、工作人員都打疫苗了,那當然如果少數幾個沒有打的,你就要提供三天內快篩或PCR,但是我知道這個會很麻煩,意思就是說,還沒打疫苗的趕快去打,我們還是可以讓你補打,因為不打疫苗,每三天要做一次篩檢,還是有實務上的困難,而且成本太高,原則上是儘量去打疫苗。那麼其他身障相關的單位也是一樣,為什麼這些會先開放,因為要讓我們年輕人可以出去上班,你家裡要照顧失智的爸爸或照顧小朋友,這樣變成不能上班,這個也是困擾。所以我們在放寬的過程,他的著眼點是,#跟整個社會運作干擾比較大的我們先放寬
那其他這種關渡自然公園、休閒農場都開放入場,不過還是禁止飲食,那台北製造所、狗運動公園,反正原則上就是群聚飲食我們還是禁止,因為這樣所以內用不行,甚至試吃也不要。
結論是這樣,大家都很期待我知道,但是環顧其他國家,如果瞬間放開都會重新感染,所以我們還是穩紮穩打、且戰且走。事實上,這種逐步解封,我現在看來看去還看不到其他國家有相同的例子,當你要做一件事情是全世界都沒有範例可以參考的時候,就要更小心,這個地方要跟市民朋友解釋清楚的。
另外是這樣,我們從現在開始,除了疫情管制以外,紓困、轉型,我想會是未來一兩個月台北市政府最重要的工作。
萬華在這次實在是受傷慘重,這些復甦除了全市相同的條件以外,通常我們會給萬華一些特別的優惠,這也是因為他們在這段時間真的是辛苦了。所以在今年5/15起,為了配合我們臺北市政府強制停市,我們有9個公有市場,還有攤販集中場還包括地下街,包括艋舺夜市、廣州街夜市、西昌街夜市、華西街夜市、梧州街夜市、西園路二段140巷、西園路二段320巷,還有龍山商場、龍山寺地下街,反正這個我們都有造冊,#原則上是每一攤給2萬塊,當作說在疫情期間,萬華地區辛苦的一個特別的補償。也謝謝說,我們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萬華地區的疫情控制到今天這個局面,大家都辛苦了。
至於那個怎麼做,我想那個市場處會跟自治會商量,我們還是簡政,不會太複雜就是有種登錄的、有造冊的,我們就每一攤給你2萬塊。
其他的今天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案例,請黃副市長來說明,我們希望從這個案例當中也提醒市民說,我們已經降到每天10例以下,可是將來要怎麼做,才可以讓他壓的更低,特別是,我們逐步在解封,至少要防止它那個案例又爆發回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