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6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記者:
今天內湖家樂福逼近中午緊急停業,是否出現新的足跡?和案15424相關嗎?民眾有提到說是否清消太慢?
另外也向議員投訴自己和案15424同一個時間待在好市多裡頭,卻沒有接到任何的警訊通知,如果自己沒有看電視,根本不知道和確診者待過同一個場域,市府針對業者停業是否有統一的標準?為何今天家樂福公告停業一天,但好市多卻是三天?
那另外就是我們在公佈好市多的足跡的部分,還有IKEA內湖店的部分,主要是因為它是一個公共場域,第二就是因為在整個賣場裡面有很多的類型,那類型裡面…像好市多或IKEA,它可能就一進一出,就同一個地方你要走完才能夠到出口;那像家樂福或其他的賣場它可能有不同的樓層,他都可以離開那個場域。
所以我們在做疫調的時候也會 #請確診者清楚的說明他在哪個場域待得比較久,來決定那個地方的風險有多高。
所以標準是,#如果這個場域沒有辦法區分各自的區塊的話,#他可能全部都是高風險,可能要停業3天。
那如果可以確定他在某個區塊,只待在那個位置,買完東西就會離開那個位置,#那個區塊是可以跟別的地方區隔的話,我們可能就是那個部分會 #先停業1天,然後相關的位置就比照我們相關公有市場會 #先靜置3天,#整個區塊九宮格的部分。
那這次地下街的部分也是一樣,先封他周邊的攤位,然後發現有群聚的話就會封全區。
—————
記者:
有關台北市地下街陸續傳出確診,想請問市府會針對K區普篩嗎?
另外由於北車附近有非常多的地下街,是否會一併要求所有業者一起普篩?
另外,傳出K區的第3位超商店員、第4位的速食店員,請問兩位性別為何,如果都是女性,公廁感染的可能性依舊排除嗎?
—————
黃珊珊副市長:
這個部份我們的確是認為說在地下街因為它也是密閉的空間,所以我們現在從13號開始就已經把所有的….只要是裡面的店員部分,我們就是普篩,#才會篩出第3位跟第4位,所以目前現在正有很多人也正在做篩檢。
#旁邊的其他的地下街我們也會再請他們造冊,因為他們也需要排一下時間,所以我們也會把這邊相關場域的部分的店員都請他們去普篩。
那另外相關的店員,第3位、第4位的確都是女性,所以現在我們也把女生廁所還有相關的這個區塊共用的一些場域都已經封起來,所以但是到底能不能夠排除廁所那可能要跟專家來討論。
—————
記者:
統計至今,北車地下街累積確診人數共有幾案?之間是否有密切關聯性?
—————
黃珊珊副市長:
回到這個場域的剛剛的這個圖面,其實看著去看得出來,他就是一個鄰近的區塊,然後應該是類似群聚的狀況。所以目前為止,我們認為說他應該還是在這個場域 #可能有互相的感染源,#甚至是交叉感染。
但是就這個部分狀況,我們先把它封存,那先看整個篩檢的結果,那如果篩檢的結果只要是陰性的,當然我們已經會幫他們開始施打疫苗。
就這個部分我們會持續的觀察。目前為止,地下街總共…這個K區是5個,然後Z區是1個,然後Y區完全沒有。
—————
記者:
案15443在超商服務的工作為何?目前匡列的人數?那目前包含消費者,感染源是否找到了?市府之前說要12天內把每日2例不明感染源殲滅,請問目前有所斬獲嗎?
—————
黃珊珊副市長:
15443他在超商他就是店員,那我們今天有做過相關的詢問,中正區的這個健康服務中心的主任在那邊也說明,他們最近在做疫調已經連續3天在那邊一家一家的詢問,大部分的店家都是一位店員,所以都是一位在做工作,所以他裡面大概就是這些店員可能會因為吃飯的關係,可能會去買便利商店,或去速食店,或去買手搖飲,他們的確是會有這樣交錯的狀況,所以我們還是要密切觀察他,他們的店家我們先把它徹底清消,然後再看其他普篩的結果來決定說,這邊到底是不是還有可能有交互感染的可能性。
—————
記者:
針對案15458是公車司機,連續3天上班,目前匡列的人數有多少?
目前搭乘的民眾並沒有強制要掃QR code,對於乘客會不會有出現疫調困難的情形?
—————
黃珊珊副市長:
現在目前他本身家人,因為他自己就是全家確診,然後他也是家戶感染,那因為他有上班,所以他上班的區塊裡面的人,現在只要是親密接觸者,大概都已經被匡列,目前隔離的人已經有超過5個。
那乘客的部分,我們市長也指示說我們現在會去 #調悠遊卡相關的刷卡紀錄,如果有 #實名制 的話,我們也會做相關的通知提醒搭乘的乘客來作警覺。
重點還是一樣,如果大家這3天有坐過這台司機的公車的話,請大家如果有狀況、有一些疑慮的話,都可以到我們7家院區的採檢站去篩檢。
—————
記者:
有媒體報導指出,宏達電傳出有主管確診,由於居住地是北市,想請問目前疫調的狀況如何?目前匡列多少接觸者?是否包含公司高層,這些接觸者的PCR結果如何?
—————
黃珊珊副市長:
這個接觸者他是因為他全家有確診,所以他們應該都在居家隔離的時候來產生陽性,目前為止,他們全家的接觸者都已經匡列,那他們是一家5口,包括外傭。
—————
記者:
先前信義微風傳全面快篩,請問目前北市是否有最新的確診狀態?
—————
黃珊珊副市長:
信義微風因為他曾經發生過確診的狀況,所以他也跟市府這邊詢問說有關 #企業快篩的方案,所以我們協助他們先跟北醫在做企業快篩的處理,所以等到北醫會全面的篩檢之後,有結果的後面相關,如果陽性的部分,台北市政府會負責他們的後送。
—————
記者:
議員羅智強今天建議市長不要只會抱怨疫苗不夠,身為市長應該為台北市民自救,請市長透過雙城論壇向上海復星採購足額疫苗,並說只要市長願意開出這一槍,他相信台北市民會是柯文哲最大的後盾。另外,請問今年雙城論壇何時會舉辦?
—————
柯文哲:
之前台北市政府也有透過各個管道在詢問說到底我們買疫苗的可能性,不過後來因為鴻海跟台積電,都甚至慈濟也出來,我認為啦,特別是最中性的慈濟,其實台積電也是,我也相信如果他們買疫苗都會遇到困難的話,我去買應該困難更多。
所以既然現在已經有3位我們台灣的公司跟宗教團體願意率先出來弄,這3家已經是1500萬,我也認為台灣如果真的有1500萬的BNT疫苗,對於目前很多問題都可以相當程度的解決。
所以這題結論是這樣,我也密切在看到底這三家買疫苗到底是遇到什麼困難?
我相信如果他們都會遇到困難的話,我去買應該困難更大,當然我不曉得到底問題困難是什麼?
對於雙城論壇喔,本來一開始在規劃是6月中,所以當時陸陸續續在準備,後來這個5月15號以後,幾乎天下大亂了,到現在還在三級管制,所以目前我們也沒有時間去處理這件事情,所以這個也是等疫情過去以後再來處理。
—————
記者:
昨天蔡副說北市施打疫苗除了會對黃卡健保卡註記,還會插卡確認,不會發生混打的狀況,還稱有完整的把關。但今天傳出有計程車司機刻意隱瞞了註冊史混打了兩種疫苗,請問是否為真?是不是北市的把關機制失靈了?或者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請問今天是否還有出現混打的情形?
—————
蔡炳坤副市長:
疫苗的接種有一個標準的作業流程,尤其是針對第二劑的把關。
首先是會審核這個當事人的健保卡,還有包括接種紀錄卡,就是我們所稱的黃卡。接著再把健保卡插到讀卡機跟CDC的醫事系統連結,去瞭解疫苗接種的間隔跟廠牌。這個完整的SOP是嚴謹的。
這個個案是一位計程車司機,他是在5月7號在松山機場專案的接種AZ疫苗,7月5號他來到內湖高工,也是一個計程車的接種專案,打了莫德納的疫苗。
那他來的時候是這樣子,首先,他說他沒有帶黃卡,然後他的健保卡上面又看不到那個小貼紙。當然我們必須問他,他到底是自己撕掉,還是當初沒有貼?因為從接種疫苗到現在,所有接種過疫苗都知道,一定都有貼一個小的標籤。
接著,這個是一個 #院外的接種站,#負責的醫院剛開始的確沒有跟醫事系統來做連結,所以健保卡插進去之後,他無法去做判斷,因此就讓他接種了。
這些事情發生過後,#醫院已經做了補救,現在在院外的接種都有跟醫事系統,透過VPN來做連結,這件事情應該是不會再發生。
我這邊必須要比較嚴肅的提出來,這個計程車司機的案例,他是刻意隱瞞接種史,混打了疫苗之後,又到處炫耀。雖然說目前混打疫苗沒有罰則,但是有道德上的瑕疵,我覺得實不可取。我們接種疫苗是一件歡喜的事情,帶來別人的困擾,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還是要再一次的呼籲大家,我們按照中央的規定,說不定一段時間過後混打疫苗變成是允許了。那在回過頭來看,你做這個事情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想我們大家還是一起按照遊戲規則,守護我們自己的這一塊土地,大家一起努力,謝謝!
—————
記者:
國內兩家疫苗業者在二期試驗階段,前副總統陳建仁昨晚稱自己打的是安慰劑,但當時卻公開替高端疫苗的安全性掛保證,請問市長認為,合理嗎?還是正常試驗二期的一個過程,他為高端疫苗掛保證的行為是否合適?這是有心人士刻意操作,還是陳建仁護航國產疫苗?
專家建議指揮中心開放AZ混打莫德納,帶動買氣之餘還能避免民眾偷混打,請問市長在未來疫苗的策略上有什麼要給中央建議的嗎?
—————
柯文哲:
陳建仁副總統打的是安慰劑,所以當然很安全,不過我想在解盲之前他也不知道。
就純粹醫學上來講,#一般做完臨床一期,#大部分在安全性都有一定的程度,#除非是那種很長期的併發症,#要好幾年後才出現的。如果在一兩個禮拜就會出現的併發症,通常做完臨床一期,大部分都會排除掉,因為馬上就看到有副作用的,就很難進入臨床二期了。
所以,一般來講藥物有通過臨床一期的話,在二期施打馬上會出現危險的不多。只是比較大的問題是,它的安全性還有長期的副作用是比較不確定。
混打這個問題是這樣,目前台灣疫苗供應相當不穩定,比方說從現在開始,未來的兩、三個禮拜應該就是只能AZ,默德納應該都差不多打完了,除了一些專案以外,現在上網登記的就是AZ,所以 #如果不允許混打的話,很多時間上的配合,#我們會完全失去機動性。
目前,雖然他沒有做這種幾萬人的大規模實驗,不過,我們看得到一些論文,做到幾百個人,WHO也沒有說這個不能混打,只是說沒有推薦,但是他沒有說混打是危險的。不過從學理上先打AZ再打莫德納或BNT是可以的,倒過來效果沒有比較好,就跟打AZ、AZ差不多意思。
所以這個問題還是中央也許要想想看,不過那個供應不是很穩定變來變去,也許可以允許AZ以後,後面可以打莫德納或者是BNT。當然,你要AZ打AZ或這些都可以,這種條件之下可能會讓整個台灣疫苗比較有機動靈活性。
—————
記者:
市長怎麼看一個月前喊出清零,卻遭基進黨張博洋諷刺,一個月以來放炮吹牛風波不斷,市長認為自己今天能交出幾分的考卷?會覺得政治抹殺專業嗎?還是自己錯估疫情?哪個地方策略有問題無法突破,評估是跟哪個傳播鏈有關聯?跟微解封有關係嗎?
—————
柯文哲:
如果純粹從公共衛生或醫學上考量,其實這次雙北遇到這種比較大規模的感染,可以在兩個星期就控制下來,再兩個星期壓到目前大概在十個上下這樣。
其實如果純粹從公衛學上來講,這其實已經相當了不起了,而且我們沒有用那種硬封城的手段,都只是訴諸市民的自我管理。
所以如果說我們這次疫情你知道,當然發生疫情是個不幸,但是發生疫情之後,我們可以用兩個禮拜就相當有效的控制,然後到現在為止,都還維持一定程度,我相信,不管是臺北市或新北市,都用相當大的力氣在做疫調、隔離,才有辦法控制成這樣。
當然從世界上的經驗,你知道我們現在困境在哪裡?台灣當然是一個,我們存在一個國際社會裡面,台北怎麼做,有時候也要看看日本、東京、新加坡或是荷蘭、英國其他國家的例子。我們現在的困境是這樣,#疫苗覆蓋率還是太低了,所以只要我們現在一放鬆,我們非常清楚這個感染數一定飆回去。
至於說要完全清零,回到兩個多月前那樣,以現在的狀況,不是很容易了。
但是這樣啦,如果假設我現在疫苗覆蓋率80%,我們現在已經把病例壓到一天只有10個以下,通常這種R值再拖幾個半衰期,就可以斷掉停掉。
所以終究是這樣,要嘛你就不要讓病毒進來,既然已經進來了,現在問題就在疫苗覆蓋率。至於說在疫苗覆蓋率不足的狀態下,純粹靠這種技術,而且我們台灣終究還是一個人民懂民主、自由習慣了,不要完全用那種很強硬的手段,比方說,如果我們在下水道發現病毒的RA,現在以台灣的狀況,能不能要求這個地區,不分男女老幼通通出來排隊,全部都做PCR?坦白講現階段還是用拜託的方式,我們不是一個很集權的國家,會在這個公衛防疫上還是有一些,常常就是可以做到九十分、九十五分,但是沒有辦法一百分。
結論是這樣,這個疫情目前是控制的,但是這是用很大力量在控制,在疫苗覆蓋率不足的狀態下,一放鬆確診案例就會飆升。我不想跟這些年輕的朋友打口水戰,不想在這裡跟你辯論醫學的問題。不過到現在為止,#我覺得純粹從這次疫情可以在兩個禮拜內控制下來,#我覺得是純粹從醫學或公共衛生的角度來講,#已經算做的很好了。
—————
記者:
中央擬訂7月26日解封,北市會全面配合中央的政策嗎?如果中央開放餐飲內用,北市也會開放嗎?有民眾在車內脫口罩喝水,被警察開罰,請問市長認為是否矯枉過正?
—————
柯文哲:
7月26日要解封,今天是7月16號,還有10天,其實我跟你講我,過去兩個月我發現10天是很長的時間,甚至有時候2天就已經是很長的時間了,所以到時候再看情況,也給我們一個時間再去努力看看,最後的這個病例數能不能再壓到更低。
所謂「新常態」就是我們要試著以與病毒共存,然後,如何在一個合理的風險之下,以最低的成本去獲取一個最大生活上的方便,這才是新常態的精神。
民眾在車內脫口罩喝水被警察開單,可是有時候不是矯枉過正,我還沒想出一個適當的形容詞,其實還是那句話,「新常態」,合理的風險要可以接受,不然有時候坐公車也會把口罩拉下來擤鼻涕還是有,難道這樣也要馬上開一張罰單嗎?我想是合理就好了,#適當、合理、可接受的風險,這才是新常態的一個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