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2021/7/26 北市防疫記者會

 2021/7/26 北市防疫記者會

柯文哲:
各位市民朋友、大家午安!
今天中央公布的本土案例當中,台北市是4例。目前3例都是廣義的家戶感染,包括朋友之間感染,還有一個是傳染到自己的父親,現在也發現我們這一種用Google Map的方式,或是看這種確診案例在每個行政區分布的狀況,有一點失真的地方是在哪?因為如果我們是以居住地來看,事實上除非都在家裡,像家人互相傳染,用這個居住地來看有意義,如果事實上我們還有更大傳染源是在工作地,所以如果我們只看這種行政區分布,就會對這種判讀會失真。
疫情到現在在雙北地區算是一個程度的控制下來,也因為這樣我們要開始慢慢解封,在解封前,對於整個五月到現在為止,過去這個五、六、七將近三個月的案例做分析研究,也可以知道我們將來在面對整個疫情的變化,有更多的資訊可以去思考跟規劃。
在這三個月當中,從5/2開始到現在,台北市感染的確診案例是4753例。看這年齡的分布,很清楚的,我們最多是什麼?60到69歲,占全部感染人數的22%,所以這個病看起來,好像在老年人是最多,幾乎就集中在50到59歲22.1%,60到69歲22%,70歲16.9%,這三個加起來就已經60%左右。所以看起來這個病感覺上是一個專門對付攻擊老人的。
這個他按照每個年齡層,那個紅色的部分,那個是死亡的案例,那我們畫在下面這個圖來看,在70歲以上確診者死亡率22.35%相當高,也就在70歲以上,一旦得這個病以後死亡率是22%,60到69歲是7.37%還是相當高。
這也就為什麼,當時在打疫苗的時候,雖然好像有些長者去打疫苗,因為那一陣子好像有不少的死亡,但是我們還是鼓勵去打,為什麼?因為這個病很奇怪,不曉得為什麼在老年人,特別是年紀越大很明顯它的死亡率很高。當然這個也許是這個病毒的特色,很多人問我說為什麼?我說我不知道,就像小兒麻痺為什麼會在小孩子一樣,腸病毒在小孩子,為什麼老年人不太會得腸病毒,所以每一個病毒有它的特色,原因我們不明,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要呼籲各位長者,因為我發現我們台北市在60歲以上,還是有相當大的比例沒有打疫苗,我們還是鼓勵還是打,特別在年紀大的。
在這個統計圖上看,這是我們臺北市的資料,所以統計上我們先不要去管全台灣,就我們臺北市的資料來看,這四千多例的統計數字來看,事實上,在所有死亡案例裡面,50歲以下才佔3.7%,60歲以下才佔13%,也就是說,當時也是有很多論辯,也就是說是不是疫苗集中,先把老年人打掉,假設我們在60歲以上全部打滿兩劑,保護力有到90%的話,你看看我們目前在台北市的確診案例裡面,60歲以上死亡占87%,所以如果這87%因為疫苗完全保護掉,這個整個死亡人數會大幅下降,也是很多策略在講說,乾脆就把老年人保護住,年輕人就不管他了,但是國家疫苗政策其實還是要思考。
看臺北這張圖是這樣,他是按照不同的年齡層佔的百分比,這個綠色的是50歲以上,一開始在19週的時候,綠色那個50歲以上占受感染人數的70%,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占比慢慢減少了,這就表示說,在過去這將近十個禮拜當中,我們台北市在新冠肺炎的變化,在一開始都集中在50歲以上老年人,然後慢慢的老年人的占比越來越少,到現在剩下看起來只有30%左右,從70%一直降到30%,我是說50歲以上。
這怎麼解讀,有幾個看法,第一個是我們當時打疫苗是從年紀大往下打,所以我們也許開始疫苗有部分的保護功能,第二點,一開始進入三級警戒的時候,大家都乖乖在家裡,可是等到開始慢慢管制放鬆的時候,這個長者還是比較不會出門,年輕人就受不了就開始跑出去了。包括這種所謂廣義的家戶感染,百分比就開始上升。
看到在過去這10個禮拜當中,這種新冠肺炎在整個臺北市流行病學的變化,總結起來有幾個特色,第一:一開始老年人很多,後來老年人占比減少,第二:這個病不管為什麼,#在七十歲以上死亡率太高了,#22%以上,#所以我還是主張年紀大的還是乖乖打疫苗,而且不要挑三揀四,有得打就趕快打,我不認為說默德納一定就比AZ好,有得打就趕快打,這個還是要呼籲大家。
另外,這也是一個有趣的一個分析,這也是台北市的案例,#44.7%的確診者從頭到尾沒有症狀,這就是為什麼這個病雖然台北市我們花了這麼大力氣,還是很難把它消滅掉,我們現在很多這種確診者都是做PCR撈出來的,就是說,因為有人感染了,我們就把他框起來,開始每個都做PCR,然後發現他有被感染,可是他從頭到尾都沒有症狀,占多少?44.7%。
一般來講,沒有症狀你就不會去醫院,你也沒有症狀,問題是你會傳染人家,特別在年輕人,所以這的確是為什麼這個病會這麼難纏,當年SARS幾乎感染百分之百會發燒,很容易會撈出來,這個有44.7%是沒有症狀的,所以他根本沒有症狀就在社區趴趴走。這個現象我們在環南的大規模篩檢的時候就發現這個現象,後來就把整個臺北市4797個案例全部撈出來做個統計,就發現44.7%,將近一半沒有症狀,也因為這個原因,讓這個病很難對付。我要躲在社區裡面潛伏,他沒有症狀,他不會去找醫生,你怎麼抓的到他。
有發燒的佔46.6%,這跟當年那個SARS不一樣,SARS幾乎是百分之百,通常有發燒46%、咳嗽39.9%、喉嚨痛18.4%,基本上它還是比較像一個感冒的症狀,發燒、咳嗽、喉嚨痛,這個症狀我是不意外,比較意外的是44.7%是沒有症狀,這才是今天很難纏的。
原則上是這樣,這個一大堆沒有症狀在社區躲來躲去的,其實最簡單的方法還是全部把他打疫苗,我看過美國的數據,美國到現在為止,其實每天都在感染人數都還是在1、2萬人,甚至有時候多的時候會到3萬、4萬,可是我發現美國目前那個死亡人數都沒什麼變化。也就是說,感染人數很多,可是死亡人數很少,所以打疫苗的概念,並不是說你打疫苗你就不會感染,而是打了以後不容易死掉,大概也是我們在打疫苗的策略。我的呼籲是這樣,有疫苗可以打趕快打,不要挑三揀四的,有什麼就打什麼。#目前台北市已經打到38%,這個我們還是很認真的在打。
順便跟大家報告一下,台北火車站1樓全部停業3天,因為有那個清潔公司,我們的清潔公司是到處,他是一個清潔公司,他不是只有在台北火車站打掃而已,他不是固定,他在雙北地區到處在打掃的,因為這樣我們去公司把他全部的人都匡列,現在正在做PCR檢查。不過,我們是這樣,有好幾例感染的話,那個地方還是要停業3天,所以台北車站1樓,51家的店鋪全部都停業3天,一直到7/28為止,那些廁所現在也是封閉3天,沒有辦法用,這一次為了這個清潔公司的員工325個人全部都造冊,正在做篩檢。
明天起我們要開始降載,就是開始要慢慢放鬆管制,跟各位市民朋友講,在防疫跟經濟發展當中,取一個平衡,我們的策略是這樣:我們就慢慢放,但是有不對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再收回來。什麼叫不對?如果每天的感染例平均在10個人以下,不明案例在2個以下,這種較低度感染,如果我們有辦法控制在這個程度底下,我們願意慢慢地解封。但是如果每天就超過10個,或是不明感染源超過2個,這是平均值,因為到數量很少的時候,不見得每天都剛好2個,就平均來看,如果我們可以壓在這個程度,我也認為說三級管制一直下去,對國家經濟還是受不了,所以很多一直在問我餐廳你到底什麼時候解封?我想,我們現在就用比較科學的根據,我們就這樣觀察,#每天10例以下#不明感染源2例以下,那我就一直放一直放,即使餐廳要解封,也不會一下子全部放,看是要戶外的餐廳還是什麼,一樣一樣慢慢放,大概是我們的策略。
補教業從明天就要開始放鬆管制,大概降載50%,工作人員原則上是要打疫苗14天,如果沒有疫苗14天的話,應該要有3天內的這種快篩陰性,我知道這個大家也不是那麼多經費,所以我們可以讓補習班自己採購,每一個人就補助350元,我會請蔡副市長安排大家趕快去打疫苗,因為你也不可能沒有疫苗,每個禮拜都要做一次篩檢,那要花很多錢,可以打疫苗還是趕快打。
最近還有在討論那個什麼過期疫苗、屆期疫苗、屆效疫苗,其實這件事情是這樣,那些疫苗是中央自己造冊自己在管的,我們只是提醒,不過後來才發現全台灣有7萬多劑,這只是一個善意的提醒,知道問題那大家趕快處裡,因為以前是中央發下來,然後他每天都發動媒體來盯我,說我們打太慢,所以我們就很認真打,打到最後變38%最高,等到有一天,他自己發自己管,又沒有人會盯他,他總不會自己盯自己,就會慢掉。
我想是這樣,發現問題趕快去做,這樣就好了。

https://youtu.be/aRTdglujhmQ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