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

2021.07.14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2021.07.14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https://youtu.be/i6O6OcoYJjI

記者:
關於北車的地下街與誠品地下街到昨天已傳出3人確診,疑似公廁為感染源,今天有新增案例嗎?疫調跟匡列的結果為何?
—————
黃珊珊副市長:
台北地下街的部分有兩個區塊,一個是Z區,Z地區的部分是7月5號就已經有一位,那個時候7月6號、7月7號就已經九宮格的封攤,也做了相關的居家隔離。
然後後來發生在K區,它是另外一個區域,7月10號發生,7月11號也是全面的清消,而且九宮格的封攤,後來在12號又發現了一件,所以他是13號、14號都停業而且九宮格的封攤。目前K區因為他2例了,所以我們這部份所有的攤商的部份,#我們都會在這2天造冊,然後我們會協助他們,#把他們一一安排去做採檢,那按照台北市政府的規範,都是九宮格的封攤之後靜置3天停業,#到目前為止沒有新增案例
—————
記者:
傳出環南市場取消全員PCR,只針對三區約1900人再三篩,請問考量為何?將會匡列多少人,如何認定攤商的篩檢標準?
另外昨天又新增2戶14人的家戶感染,是否會考慮再進行大規模篩檢,而非只針對熱區?
—————
黃珊珊副市長:
昨天不是新增2戶14人的感染,我們只是在說明家戶感染,#這2戶14人1七月1號就已經被匡列了,只是他是環南市場的攤商,因為有人確診,所以他們整個家族裡面互相交叉感染,並不是所謂新增2戶14人,這個是天大的誤會。
第二個部分、#環南市場明天要篩檢是上個禮拜我們在聯合指揮前進指揮所跟王必勝執行長一起討論,主要是因為上一次亞東醫院篩出3位陽性,3位陽性的攤位分別在二樓的漁產區跟瘦肉區,而這兩個區在不同的位置,然後另外還一位是環南市場的自治會的員工。所以上個禮拜討論過後,就是依照這三個新的陽性他的區塊做一個比較完整的匡列,因為有一位是員工,所以員工自治會的部分要全部來採檢,那所以就上次討論的結果來討論說這次要匡哪裡,所以不是全面的篩檢,而是 #把最重要的熱區來做篩檢#這是有正式的會議紀錄#並不是台北市衛生局自己做的決定
第二個部分、這次的篩檢當然還是希望能夠在熱區的人都能夠來篩檢,我想這邊的攤商自己也非常清楚有篩檢對他們來說是很好的,所以我想自治會也非常認真的在聯絡,並不是說沒有全面篩檢會出什麼狀況,而是我們希望能夠再找出有可能會再感染的狀況。
—————
記者:
明天北農和環南再一次大規模篩檢,加上疫苗施打後滿14天,市場也將e化管理,是否代表批發市場的感染危機已經解除?
—————
柯文哲:
事實上,中央和台北市的聯合前進指揮所在7月10號就已經解散,所以萬華地區這個批發市場這個案子,雖然當時出現的時候看起來好像很厲害,不過也因為那個…我認為戰略戰術還是按照科學去處理,所以幾天後就大概就控制下來,所以聯合前進指揮所7月10號中央就已經宣布解散了,所以當時就判定是被解決。
當然一開始的時候是相當出乎意料之外,這也讓我們知道說,這個是一個…也是給我們一個經驗,這個案例跟苗栗那個電子廠的案例不一樣,苗栗那個電子廠雖然外勞感染也很多,可是他那個是固定的,所以他只要PCR做一次,有病的撈出來,再一次,再撈出來,大概做兩次就解決,因為他人員是固定的,他不像那個批發市場相當複雜而且流動性的,而是牽涉到全省,每個縣市都來這裡買賣的,然後又跨縣市,雖然在這裡上班,可是根本就不住在這裡,跟苗栗那個那個電子廠困難度差很多。
所以事實上我們第一次在做快篩的時候,就發現一個問題,連造冊都沒辦法造,因為他人員實在流動太厲害,所以第一次我們先做一個快篩,5000個,然後沒有陰性證明的不准進場,然後再來就14000名的疫苗給他打下去,因為疫苗打下要14台才發揮作用,所以中間再做一個11000人次的大規模PCR,這是除了在苗栗以外,第一次在台北測試大規模PCR檢測。
當然這要感謝台北榮總、亞東醫院、我們自己台北市聯合醫院,這要用到三個集團軍,在兩天內要做11000個PCR,相當不容易。
然後那次就撈一大堆出來,大家嚇一跳,包括環南那個41例,那次大概連北農的加一加,旁邊的加一加,應該接近50個,然後後來再一次,case就少掉了,明天其實算是再檢查一次,所以已經做11000來,再做一個大概4000多的,#明天大概估計也是做到3000多快4000.
所以是給我們一個經驗,一個危機出現,就用科學的方法,戰略邏輯,不管他叫什麼…說關門打狗實在不好意思,應該叫口袋戰術,這個以後可以寫教科書,用一個邏輯的方式去把他解決掉,不過因為聯合前進指揮所已經解散,所以大概這危機算是解除了。
—————
記者:
市長侯友宜今天在市政會議上提到下周微解封措施將會有調整,民眾有望在戶外用餐,請問台北會隨著新北一起跟進嗎?
—————
柯文哲:
這個「新常態」就是說我們要學著不管是與疫情共存,另外應該就是說我們應變的能力要更強。
其實,我們整個這波疫情你知道,大概最後走向就是這個禮拜決定,在未來大概7天、大概10天之內,#因為我們現在大概每天還有2個不明感染源,到底覺那2個要怎麼處理,我在想是這樣啦,用傳統的疫調大概很困難,我們可能用電信足跡,因為是這樣,重複過去的經驗不會成功,所以既然他每天2個,這2個到底要怎麼處理?如果能更有效處理,給我們再一個禮拜時間,看看我們有沒有能力把他徹底殲滅掉。
所以這條應該是這樣啦,下禮拜的事,下禮拜再煩惱,你下禮拜再問我就可以。
—————
記者:
北市府規劃在19號開始對幼兒園解封,不過李秉穎醫師卻認為若老師在外感染,還是有機會將病毒傳染給小朋友,其實打了也不一定能完全放鬆這個措施,請問市長怎麼看?
—————
蔡炳坤副市長:
特別要說明一下,並不是幼兒園,幼兒園我們的老師一直到明天才會接種告一段落,所以最快也要2周之後才會討論這個議題。
這邊講的是「托嬰」就是幼托,幼托的部分是19號,#每一位托嬰的這些服務人員都已經2週前,等於說到19號已經滿2週都打過疫苗,而且如果沒有的話 #也都要有PCR陰性的證明,所以我們是採最高的一個規格來進行這個托嬰,讓他們能夠來微解封,而且人數原則上是一半,但是從我們過去的經驗,大概家長…因為是在暑假期間,所以不太會說有太多送到托嬰中心來。所以我想這個部分大家也不用太擔心,我們降載,然後做最高規格的一個防護工作。
—————
記者:
醫師李秉穎點出若7月26號要降級,要清零或一週病例數小於10,且只有一、兩個不明感染源才能比較放心,請問市長認同嗎?
—————
柯文哲:
這個大概跟我想們想的差不多了,因為是這樣,我們現在一天就是還有2個,大概平均起來一天有2個不明感染源,如果這個能夠再清理掉的話,那就真的可以解決。今天7月14號,7月26日還有12天,差不多,這12天看我們有沒有辦法做最後努力把這個不明感染源徹底解決掉,如果可以的話,那我們大概就也許可以回到這次疫情之前,那時候就純粹靠邊境防疫,因為我們現在入境都有篩檢2到3次,而且是每一個都要篩檢,我想戰線會比以前更完整,所以一樣啦,7月26號的事情,7月26日再來煩惱,現在我們就是繼續努力做事就好。
—————
記者:
花博大型接種站今天啟動,但等候區、出口區有一部分民眾沒有維持社交距離,所有人員群聚在一起,招質疑為防疫破口,請問是否會改善?
—————
蔡炳坤副市長:
我們臺北市的長者大家都有一個早起的習慣,所以每一次只要這個每一梯次打疫苗的第一天的第一個小時,通常人數就會多一點。
其實在花博爭豔館的外面的空間其實相當的大,那我們在第一小時的確有看到人潮比較多,也馬上就採取了一些疏導的一個動作,也就是說讓這個人跟人的社交距離盡量能夠拉開來。
一個小時過後人數就比較少了,沒有這個狀況了。
我們在這邊還是要再一次的呼籲,因為明天還有一天,那長者們其實你只要準時來、按照預約的時間來就好了,就不會產生人潮聚集的現象。
—————
記者:
上午蔡副市長表示北捷、公車業者大約還有9000人未施打疫苗,請問與交通部爭取的結果何時可以確定疫苗是否配發?另外,花博接種點除了規劃給北捷與公車之外,還有哪些專案會統一在這邊施打?
—————
蔡炳坤副市長:
從7月16日開始我們就把臺北市的這個醫院、門診部、還有診所,這些醫療的量能都開出來給中央,讓中央做整個預約的系統的接種,所以16號之後,針對這種人數比較多的專案,那我們都會把這個盡可能安排在這個花博爭豔館來做。
以今天的接種的情況來看,這邊的量能以及環境其實還滿好的,所以剛剛提到的無論是北捷或者是公車,甚至是我們中小學的老師、教職員的接種,我們都盡量在這邊來做規劃,至於這個具體的時間,只要確定了就會跟大家公告。
—————
記者:
蔡總統日前喊出7月底前疫苗覆蓋率達25%,但目前僅有15.9%,你認為依照目前的速度,中央能如期達成目標嗎?另外中央表示未來會採用劑次人口比來計算疫苗覆蓋率,請問市長怎麼看?市長會認為應該讓高風險的族群都接種完畢才是指標性的關鍵嗎?
—————
蔡炳坤副市長:
從12號到明天15號,這4天我們預計再接種13萬人,就是我們目前正在進行的65歲以上的長者。#所以15號結束之後我們臺北市的疫苗的接種會超過71萬#等於說這個疫苗的覆蓋率會達到27.8%,這個數據當然也超過蔡總統所預定的25%的目標啦。
當然這個部分還要看各縣市,大家一起努力,大家努力才能夠達成這樣的一個整體的目標。
至於說臺北市在做這個疫苗接種裡面,有兩個很關鍵的指標:
第一個、就是依照年齡由上往下,逐漸的來接種,非常有順序的由上而下,每一個年齡層都可以兼顧到;
第二個、當然就是高風險族群優先,所以到目前我們都是以這樣一個方向進行。
—————
記者:
有4個縣市想要再買BNT,但民進黨認為台灣有5000萬疫苗已經夠了,市長認為夠不夠呢?
—————
柯文哲:
台灣才2300萬人口,就算所有人都打了,5000萬當然一定是夠,#可是問題是現在沒有看到5000萬啊
—————
記者:
有醫師透露台灣健保體制下的重症單位是賠錢單位,造成重症醫師人才荒,台北市死亡率6.05%,請問市長怎麼看?
—————
柯文哲:
這個我們確診案例死亡率全台灣是4.8%,這個我想需要做一些研究,因為全世界的總平均是2.1%、美國是1.8%,台灣再怎麼樣醫療的…台灣的臨床醫療再怎麼樣,都不可能在世界平均之下,還是很前面。
所以為什麼我們台北市,不管台北市或台灣你知道,這個確診案例的死亡率會達到4.8%,要嘛就是黑數太多,但另外一個解釋是因為當時我們出現的時候很急,所以整個醫療體系來不及應變,所以在前一兩個禮拜死了太多人,這也是另外一個解釋,不過我想這個應該還是科學的題目,這需要把所有病歷整理,做一些研究才有辦法徹底的回答這一題。
—————
記者:
最近的政治人物網路聲量統計,柯市長第二名還是輸給陳時中部長,請問市長怎麼看?
—————
柯文哲:
這個不用去管他啦,#這個未來十幾天大概是台灣能不能解決這次疫情的關鍵,所以我們未來十幾天還是努力看看有沒有辦法真的解決,能解決最好,不能解決那我們要怎麼去用最低的成本撐到十月全面打疫苗,這個才是我想未來10天的重點題目,所以這種口水題目你知道,有空再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