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31 北市防疫記者會 媒體提問 上
提問:
市長剛剛有談到就是內用的部分,開放內用的時程是打算禮拜一再跟新北一起宣佈嗎?那如果是禮拜一的話是禮拜二就會開放內用嗎?因為有餐飲業者表示說,如果8/2宣佈,8/3就開放,他們會比較沒有時間準備,那目前市長對下周一宣布開放內用樂觀嗎?還是說有可能會延後?
柯文哲:
第一個首都生活圈,#台北跟新北不太可能說規則不一樣,實務上有困難。
我們才是跟新北一起,那我也覺得、我也同意侯市長講說,好歹假日先看看,不管是是微解封,還是微降級之後的第一個週末,看看到底情況怎麼樣。
所以禮拜一宣佈是一個好的時間,那事實上,我們已經之前已經開始跟在很早以前就跟餐飲界講說,就算要開放,我們的標準是什麼?因為不可能一開始,就全部都婚宴,全部那個幾千人的婚宴要辦,還是室內五十人,室外一百人,只能個人餐,還是有些規定。
所以所有的餐飲業者也大概曉得,如果真的要開,他們大概只能做到什麼程度,我想先第一步。
當然你剛剛有問說,這樣要維持多久?答案是我也不知道。
要看看且戰且走,因為全世界也沒有這種逐步解封。
我是希望說 #透過逐步解封過程當中還是可以把疫情控制住,這是我的想法,大概就這樣。
提問:
所以是跟侯市長討論好時程,禮拜一宣佈的話,禮拜二就會正式上路?
柯文哲:
預計是這樣。
提問:
因為就是最快是禮拜二,大家也想問說會不會擔心說疫情再起,因為接下來就碰到所謂的父親節聚餐,那有沒有考慮說會延後?有沒有可能像嘉義一樣隨時喊停?
所以為什麼會出現New normal新常態這句話?我們還是按照預定計畫走,如果有變化的話,當然是要馬上應變。
所以,但是我是認為是這樣啦,也不可能說因為怕、擔憂,永遠都要三級警戒,這絕對不可能啦,坦白講,我非常清楚了那些那些基層…因為那些內需服務業還是在台灣最重要的這種…
我們來ICT產業所以產值很高,但是從業人數很少,那內需服務業從餐飲業到旅遊業,還有到這種零售業,他雖然他的佔整個台灣的GDP不是占比很高,#但是他是他的就業人口是最多,所以這個考慮再三,在防疫跟經濟之間還是要取得一個平衡。
當這些所謂較基層的人民生活出題的時候,#治安都會出問題,所以也不能因為害怕,永遠不解封啦,這是很多考量以後…
但解封以後還是要拜託大家,不要一下子…因為我們看過國外的例子,像英國那個例子,7/12歐洲足球盃,結果7/17五天以後剛剛好,潛伏期是五到七天,達到這個英國這個一天確診五萬多人,這開什麼玩笑,不能這樣搞。
所以還是一樣,我還是相信相信台灣的公民素質,就是我們要朝解封方向移動慢慢解慢慢解,就這樣,#安全第一。
提問:
市長延續一下這個餐飲內用的部分,因為早上這個前陣子才訪問過市長的這個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他參加活動的時候,他是說,批評這個餐飲費用開放時間是,他是說,官做大了以後不接地氣,不知道民間疾苦,要開放就開放,不開放就不開放,應該講清楚。那剛市長也談到,就是其實有很多這個社會比較基層的人,他們可能其實也非常期待這部分能開放,所以請教市長對趙先生評論的看法,市長你會覺得自己不接地氣嗎?
柯文哲:
我跟你講哦,其實這樣啦,這個我跟你講,像做這種決定,#全台灣還是還是我最敢做決定,我知道其他人更害怕。
但是我常常是這樣啦,當然我昨天有看那個趙少康的節目啦,那個我的老學長沈富雄也再問我說,這個數字怎麼決定的?這有什麼科學基礎?今天特別解釋,他沒有科學基礎,#他是我們的實務。
如果在這個範圍之內,目前我們臺北市疫調系統可以很比較easy比較輕鬆的去對付這些case。
這個是這樣,跟我們在醫院看病一樣,要是門診一個早上看10個那很輕鬆,每個都可以做得很好,那一個早上掛號掛一百個,看到最後都亂看一通不曉得在看什麼。
所以一樣嘛,案例少我們就很有把握可以處理,案例多我們就還是害怕。所以我也知道,這個沒有什麼科學基礎,這個要跟學長講,這個沒有科學基礎,這個是我實務上我覺得在我們的公務體系,可以很輕鬆應付的範圍。
提問:
不接地氣?
柯文哲:
我跟你講,這哪有什麼接不接地氣,我跟你講,我是很害怕,做決策都要想好久。
我們要做一個決策要想好久,想說到底要不要…怎麼做?
特別我非常清楚啦,台北一決定怎麼做,全台灣都會跟進,#所以我們的壓力是超大的。
提問:
想問一下就是今天到兩個足跡,因為像新光三越館A4封館,那確診者足跡掌握的狀況?匡列了總共有多少人?有沒有一般的民眾被匡列?那百貨公司因為多次有傳出有相關的足跡,櫃位人員是不是都會全面性採檢,那另外,就是南京公寓市場的這個足跡,目前有匡列了多少人?市場這邊有沒有進行篩檢?
黃珊珊:
剛剛已經說明了這個A4館,這位他的匡列的目前在職場的部分是七個人,包括他對面的這兩個的工作人員,包括清潔人員,那足跡的部分大概就他其實,因為這是新北的個案,所以在台北只有這部分的足跡,那這部分我們已經全部都掌握,而且全部完成清消,會停業一天,然後這個櫃位會停業三天,就比照以前的做法,所以還是按照同心圓的方式去匡列,不會全部,沒有關係的部分,不會特別去做處理。
但是大家自主健康管理,如果有任何人,或者包括其他的工作人員有問題的話,還是可以隨時到我們七個院區來做篩檢。
那另外,這個南京公寓市場,那是一個家庭主婦,所以她其實只有去市場比較多,而且是幾乎是每天去,然後是常常去,而且待的時間都很長,所以就這個部分的匡列,跟他比較接觸的兩個攤位已經被匡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