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0日 星期二

190910台北市居住正義2.0柯文哲影片逐字稿1

190910台北市居住正義2.0柯文哲影片逐字稿1作者/來源:franklin/FB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475&v=bggxjxR32k0
閱讀本文前以下有幾點告知
1.
非要全盤護航柯文哲,但起碼給他一個平等檢視的機會
2.
聽不出來的地方會忽略
3.
明顯贅詞,在不影響語意表達時會忽略,不惡意刪減字
4.
發文前已校稿,如還是有誤的地方請指正

---------------------------------------------------
主持人: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歡迎蒞臨台北市政府居住正義2.0記者會,我們這次會議由柯市長親自帶隊,出席的重要長官包括鄧家基鄧副市長、李得全李副秘書長、都市發展局黃景茂局長、地政局張治祥局長、社會局陳雪慧局長、資訊局呂新科局長、台北市政府稅捐稽徵處倪永祖處長共同出席,為各位媒體朋友說明,我們同時也邀請到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彭揚凱秘書長、崔媽媽基金會呂秉怡執行長、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廖庭輝研究員以及中國土地改革協會徐國城秘書長參與,我們現在請鄧副市長為大家分享市政成果。
鄧家基(副市長)
市長、我們各位來賓、各位記者媒體女士先生,大家早安,首先代表台北市居住正義專案工作小組跟各位做一個簡要的報告,接下來會再由四位相關的局處首長來跟大家做一個重點摘要的說明,最後再請柯市長來跟大家做總結『台北市居住正義2.0政策新理念』。從這一張圖可以看到台北市的住宅存量,供給不斷的增加,可是人口卻是不斷下降當中,那麼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大家從這個曲線可以看到住宅的價格不斷攀升,在2018年、2019年都是在上揚的狀況,這也造成城市居民的居住上面非常大的負擔,那麼大家可以看到到處都是房子跟望屋興嘆,所以市長從上一任開始就把居住正義當作是施政非常重要的重點,因為它會影響到青年的未來,當然其中的窮人、弱勢、老人都會受到相關的影響。那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負擔有多沉重,以台北市的住宅,如果說以中所得的不吃不喝16年才能夠買到這個住宅,我想對年輕人來講他的未來就是一個失敗的開始,另外我們也可以從數字來看到,不管是租房子或者是整層套房來講,年輕人幾乎要用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薪水來當作居住的成本,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社會問題,那麼再加上未來台北市的少子化、老齡化跟M型化,整個居住正義要徹底解決,都應該從稅負改革、財富重分配,這是一個關鍵,這是一個數字跟現象。
那我們再看,就以台北市這樣一個數字現象,居住正義三大核心問題也就是我們講的元凶:第一個就是房價太高;第二個空屋太多;第三個居住的持有成本太低。以這種情形來講,房價太高,我們最擔心的就是說,以目前來講,年輕人無殼蝸牛他最痛恨,但是如果持續這樣累積下去的話,他有可能變成一個反政府、反富豪、搶房子的一個現象,空屋太多也是大家一直詬病,可是空屋多,他就是不租,他就是不售,所以在房租租金下面也沒有因為這樣下降,可是也是我們探討的持有成本,也就是說在趨近於0的持有成本狀況下面,房東根本就是坐視不管,等於是非常悠閒的在等房價來上漲,在這種情形裡面房市是非常不健全的。
以整個持有成本低造成造成空屋累積,整個稅負的改革我們也是希望跟中央一起來合作,所以整體來講就是說房子是用來住的,我們去除商品化,而不是炒作財富的投機工具,這是我們第一個理念。
第二個就是說,住宅應該是一個民生議題,土地更應該是國家的資源,那麼在這樣一個房地增值的過程裡面,應該是由社會集體共享,而不是過去傳統的地主建商來寡占。
第三個就是說,我們希望透過這樣一個努力,讓年輕世代、勞動階層貢獻的社會在繁榮的過程,整個一個勞力大部分,但是他不會因為太高的房價、居住成本太高,而產生沒有未來的現象。
最後我們當然希望的就是說,在正常的市場經濟制度之下,台北市也能夠符以政府的管制,也就是說未來的稅賦改革用這樣的一個方式能夠慢慢的讓市場、房市正常化,這是我們2.0政策的新主張,待會各位首長也會詳細的來做報告。
所以我們歸納來講,居住正義2.0下一個四年,我們希望從健全房市來落實房市資訊公開透明、房地稅負改革整併,第二個在住宅政策上面我們也希望落實多元提供社會住宅、擴大照顧弱勢這兩個成果,以這種情形來講,重點包括這些,簡單的來講就是說,社宅要持續蓋、稅賦要持續改、空屋要逼迫它進入買賣或租屋市場,最後在整個工作架構裡面大家可以看到,除了重點之外,未來四年根據過去經驗,跟整個未來的需要,提出了3大主軸,包括社宅出租、民宅更新跟房市健全,透過11個面向跟41個行動計畫,我們能夠落實整個台北市的居住正義,讓青年有未來,讓老年能夠有安居,不管你是窮人、不管你是弱勢,在台北市居住都是基本的一個權利,都是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務,我們會讓全民都能夠了解,也就是在居住正義2.0的工作架構,現在已設立一個專網,也希望大家都能夠上網來查詢監督,我們今天也非常感謝四個改革團體都能夠來參與,讓政府跟民間有對話的機制,有溝通的機制,我們也持續的希望努力的狀況下得到民間改革團體也好、政府團體都能夠支持都能夠呼應。
張治祥(地政局長)
接下來由我們四個局的局長來跟大家報告居住正義2.0的亮點,第一個亮點就是房市資訊公開透明,實價登錄門牌全都露修法有點受阻,所以現在交易資訊還是維持30個門牌一個區間來揭示,這個讓大家有點失望,但是我們不要氣餒,台北市地政局率全國之先,我們推出社區交易履歷4.0,透過這個工作,我們用基地號集中整合凌亂雜散的房價資訊,然後提供社區建物立體的交易履歷,讓大家對建物行情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做比較,民眾可以透過社區的名稱、路段,甚至在地圖上畫框框的方式來查詢你所關注的社區建物行情,一次就可以掌握歷年完整的交易狀況。
比如說我想要了解基河國宅、甚至帝寶這幾年的交易狀況如何,我們不僅詳細列出實價登錄的明細,我們還提供價格走勢、戶數移轉的量的統計分析,透過棟棟都可以查,這個交易價格履歷來突破門牌區間的限制,我們這個服務從今年726號上線以來,我們可以查詢的資料呢從原來的926個社區增加到27千棟的建物,單月的查詢人次從300人次激增到17千人次,所以可以看得到,資訊交易公開透明其實是大家非常需要的,社區交易4.0,價格量能全透明,我們歡迎大家踴躍的利用,也希望各界支持實價登錄全都露。
市府員工:
接下來我跟大家分享房地稅制改革整併的部分,我們提出兩大政策,第一大政策是在單一自住的房屋輕稅,第二大政策是在提高多戶的持有成本。
2017年的時候我們首創全國單一自住,透過稅基折減的方式,我們將實質稅率從1.2%降到1%,在邁向2.0的規劃部分,我們在今年提出單一自住應該要再更輕稅,所以我們一樣要透過稅基折減的方式,把實質的稅率降到0.6%,同樣在包租代管案出租的部分,我們也比照單一自住,這樣的一個政策在我們今年底的時候就要提報到不動產評價委員會,通過之後在陸續來施行,這樣大概可以嘉惠23萬多戶,同時我們也研議單一自住地價稅輕稅的部分,這部份我們也正在研議。
那在提高多戶持有成本的部分呢,現在中央鎖定的就是持有3戶以內自住的房屋,那適用的稅率是1.2%,那在多戶的部分呢目前台北市已經在持有第4戶的房屋我們已經在現行最高稅率3.6%以內,我們已經採用差別稅率,適度提高持有成本。
邁向2.0我們現在要建議中央的是,改依持有的戶數來課稅,除了保障單一且自住他的稅率是最低之外呢,那自然人也保障1戶他的稅率是最低的1.2%;那持有2戶以上還有法人持有的房屋呢,那我們希望中央能夠授權地方政府,依持有戶數,我們由地方訂定累計差別稅率,這樣子呢希望可以提高房屋持有成本,落實居住正義,長期的部分我們也希望中央能夠推動房地合一課徵不動產的持有稅。
黃景茂(都發局長)
好,謝謝,那第三部分是有關多元提供社會住宅。我想大家對於社會住宅也有一些的認識,我們後續會來持續整合公私資源,公私協力來提供補助式的住宅,目標是5萬戶,我們的亮點是,最近新建的社會住宅符合城市美學,而且取得4大標章,包括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無障礙住宅標章。
像昨天內政部就頒給我們市政府都發局耐震標章第100件,這是全國最重要的一個活動,我們的社會住宅從已往的鄰避設施到迎臂設施,就是展開雙臂來歡迎的設施,中籤率只有56%,所以這個我們一般市民對於社會住宅的印象已經完全改觀,我們的社會住宅已經正名了,已往叫做公有住宅,現在叫做社會住宅。
另外一個很重要就是我們後續會強化「物業管理」跟「青創戶」來凝聚社區意識,其實我們現在已經創造一個台北社會住宅生活新模式,怎麼講呢,其實我們引入青創戶,在健康社會住宅、興隆社會住宅、青年社會住宅、東明社會住宅,這些社會住宅我們都有引入,總共有78案的計畫,有300多場次的活動,包括藝術、畫家、工作訪、親子共學營,都能夠凝聚社區的意識。另外很重要社會住宅一樓二樓有活動中心,有圖書館,還有公共空間,這些提供我們市民住戶能夠大家互相互動,凝聚社區意識,這也是我們台北社會住宅新模式。
陳雪慧(社會局長)
接下來跟各位媒體朋友分享的是,我們在居住正義2.0的部分,優先擴大照顧弱勢,目前的社會住宅都以35%的弱勢保障比例,讓弱勢能夠入住,以昨天我們公開的東明公宅來說,從今天開始接受申請,700戶裡頭一樣我們會保障35%的弱勢戶來申請,也是全國比例最高的。
那同時呢,第二個重點就是我們在社會住宅裡頭一直堅持就是低樓層的部分要布建貼心、有溫度的社會福利設施,大家可以看到在表上包括長者的服務、身障的服務、兒少跟婦女相關的服務,我們布建是全國最多。另外在進一步分析,在長者跟婦幼的部分也符合現在就是台北的人口老化跟少子化的趨勢,全國布點是最高的。
第三個部分呢,大家可以看到喔,包括日照中心、我們社區的多元照顧服務,還有大公托、小公托,未來我們都會持續的布建,也邀請所有對於東明公宅有興趣的好朋友,今天開始到103號,可以參加申請,社會局會持續的在社會公宅裡頭提供看得到、用得到的貼心服務,以上。
主持人:
我們謝謝鄧副市長以及四位局長說明,我們接下來恭請柯市長做一個總結。
柯文哲:台北市政府居住正義2.0至少在未來3年半政策上的決定,第一個就是社會住宅目標還是5萬戶,不過我們現在這正開工大概9千多戶,所以我們非常清楚說沒有辦法說5萬戶4年內全部蓋完,在現實上不可能,大概維持每年任意瞬間1萬戶開工的狀態下,一個房子蓋完大概也要三年,所以我們希望這變成一個持續的政策,不管下一屆誰上來當市長,大概開工1萬多戶的狀況下繼續蓋下去,目標就是5萬戶。
台北市政府在社會住宅過去四年其實最大的成就,就是讓一個鄰避的設施變成一個社區歡迎的建築物。以前我去辦說明會的時候,市長去辦說明會,我一樣被民眾撒冥紙、叫囂抗議,現在變成里長都會問說里民能否多抽一支籤,所以現在社會住宅成為社區歡迎,能達到這樣的結果有幾個原因,一是社會住宅蓋的相當漂亮;第二都是高品質,包括通過智慧建築、綠建築、無障礙空間到防震,整個工程要求相當高;而最成功的是把整個社區的需要納進去,以前國宅就是國宅,現在的社會住宅低樓層,包括托嬰、托幼、托老、居民活動中心、日間照顧中心等都引進來了,而且現在有10%戶數是用申請不是抽籤的,讓那些願意做社區營造的年輕人進來住,所以我看過很多啦,不管是田園城市或親子教育,透過社區營造,把整個住宅和周邊社區融合起來。所以社會住宅推行到現在你問我最大的成就是什麼?我說它從過去人人喊打、人人抗拒,到現在變成人人歡迎,因此5萬戶的目標就繼續做下去。
當然是這樣啦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所以如果你只有一棟房子,而且戶籍在那裏,而且真的住在那裏的話,我們覺得這就是生活必需品,所以稅率應該從原本的1.2%降到0.6%,採輕稅;但是如果你有好多好多戶房子,那當然就是隨著戶數愈來愈多,課稅應該增加,所以在這一點我也同意黃國昌在立法院的呼籲,我想我們也會,臺北市政府也會建議中央政府對這種房屋按照不同的戶數稅率要調整,所以我們希望空屋的持有成本不可以太低,否則囤房的問題無辦法解決。
所以我們臺北市政府是這樣啦齁,如果你只有一戶房子、戶籍在那裡而且住在那裡,稅要降到現在的一半,啊如果你有好多戶房子,稅率就慢慢提高,但是如果你願意把多餘的房子拿出來參加包租代管的話,我們會願意同樣比照單一自住的最低稅率。目前租金補貼有1.4萬戶,目標是2萬戶,在這個過程當中,擴大補助範圍,另外一個減少目前申請障礙,所以我們把它排除掉。
最後我們還是支持實價登錄,臺北市政府自己現行法令可以做到的範圍內,秉持公開透明的態度,來達到實價登錄的目的,那也希望說中央該立法,可以讓它更公開透明的話來達到實價登錄,這也是我們會呼籲中央做的。好,謝謝大家。

---------------------------------------------------

#
台灣#taiwan
#
台北#taipei
#
柯文哲#p
#
台灣民眾黨
#
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
#
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
#
改變成真持續發生
#keepitpossible
#
柯文哲加油#p加油
#
柯文哲語錄#p語錄
#
柯文哲逐字稿#逐字稿
更新於2019929日下午5: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