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1日 星期三

190911北市議會施政報告柯文哲影片逐字稿3

190911北市議會施政報告柯文哲影片逐字稿3作者/來源:pishain/PT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IIm0YfPBA
閱讀本文前以下有幾點告知
1.
非要全盤護航柯文哲,但起碼給他一個平等檢視的機會
2.
聽不出來的地方會忽略
3.
明顯贅詞,在不影響語意表達時會忽略,不惡意刪減字
4.
發文前已校稿,如還是有誤的地方請指正

---------------------------------------------------
共融式遊戲場,我們已經完成46個,到年底還要再增加6個、可以達到52個,共融式遊具,這也是很多議員很關心的,我們在過去這一段時間相當認真的在推廣。
去年台北市在測我們的金流量,20182017年增加了大概5.6%,相較於整個台灣GDP上升不到2%,所以事實上台北市的金流量,沒有比整個台灣的經濟發展還好,但是我們檢視北市的金流量,上升最多的部門,就是餐飲跟旅館業,也就是說台北市5000人以上活動,市府會全部列管,透過北市很多大型活動的進行,事實上北市在2018年,餐飲跟旅館業營業額上升9點多%,所以是大量的人流、產生大量的金流,這也造成台北市在經濟上市容看起來還算完整,沒有去傷到。
我們來看看這些大型活動,像跨年53萬、台北燈節大概400萬、光之饗宴有206萬人去看過、開齋節有4萬人、大稻埕情人節那天晚上有10萬人、白晝之夜大概也有40萬人次,這幾百萬人你想想看,如果以台北燈節為例,只要每個人花1000塊,就會有40億的商機,這也是為什麼西門町會相當繁榮的原因。
所以在將來我們會繼續,把北市5000人以上的活動全部列管,希望透過大量的人流來拉動金流,維持整個北市的經濟發展在一定的水準,所以這個我們會繼續做。
另外台北花系列的部分,你看從茶花展、到內湖的樂活夜櫻季、士林官邸的鬱金香展、陽明山花季、台北杜鵑花季、到春季的玫瑰展、竹子湖海芋季、到士林官邸的菊展,大家看最後一個士林官邸的菊花展,展期10幾天,進去看的人有61萬,所以如果每個人花1000塊,展期裡面就有6億營收,所以我們希望說,在這些台北花系列當中,目前像杜鵑花季、跟玫瑰花展,目前去參觀人數還沒有那麼多,所以我們想慢慢讓這些花季,每一個活動都能夠相當成功,帶來大量的人潮,我認為對整個北市的經濟發展是有用的。
在其中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樂活夜櫻季,那個相當成功,所以也因為這樣,我常說我們要獎勵社區營造,成功的社區營造我們要再加碼給人家幫忙,所以那個公園,有一塊公園要徵收去建造,我們就會編預算去給它做城市博物館,目前全部移交給文化局去做,就把台北市分成5個,無圍牆的城市博物館,從新北投、城北、艋舺、大稻埕、城南,每一個都指定一個總監,去整合整個地區的文化相關活動,也希望透過文化局、觀傳局、甚至其他相關局處的合作,讓北市在不同時間不同地方,都有辦活動,這就是城市博物館的目的。
北流,剛才講過,南基地到今年12月就竣工,估計明年4月到6月之間會正式營運。
北藝的話,雖然有工程單位倒閉後再重開,不過目前為止還算順利,工程沒有落後很多,我們預計外牆是年底會完工,裡面內裝大概到110年,第一季可以全部完工。

MICE
產業,這是觀傳局新開的重要業務,為了這個我們成立了專案辦公室,就是台北市會展辦公室,希望透過一站式跟專人服務,來發展整個台北市的MICE產業,這是在今年才開始努力地去推,我們也希望檢查看看,看1年後成績怎麼樣。
多元賽事,包括每年的划龍舟你知道,像這個端午嘉年華龍舟賽,今年來參加的,大概就有7萬人,所以在大佳河濱公園那三天,有進去再出來的就有7萬人,所以同樣的萬人如果在那個地方,每個人花1000元,就有7千萬的商機。
另外我們的體育活動,大概今年我們還是會陸續,現在要辦像世大運這種大規模的賽事,大概比較困難啦,不過我們有一個計畫,在跟新北市合作,將來如果我們要辦類似亞運這種賽事,我們目標是辦亞運,但是在過程當中沒有辦法一次到位,所以先辦那種比較小型的國際型運動會,那我們也希望說,不要說只有台北市,我們跟新北市合作,所以目前整個雙北辦大型運動賽,我們會開始成立專案小組,兩市合辦這種比較大型的運動會,那最終目標是,看有一天能不能在首都生活圈舉辦亞運,這是我們的目標。
內科之心,大概明年上半年就會開始營運,這是一個在內湖地區很重要的BOT案,內湖大概目前產值是4兆,可是內湖需要一個研發中心,所以所謂的內科之心,簡單的講,就是工研院在台北的分院、在內湖的分院,到目前為止大概都還相當順利,大概明年上半年就會正式營運,我認為內科之心的成立可以確保內科每年4兆的產值可以維持住,因為產業還是有生老病死,也就是說如果不能一直更新的話,那個產業久了還是會掉下去,因為整個世界的產業變化相當快,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在內湖、要擺一個研發中心,才能夠維持目前4兆產值,可以持續下去,這個大概在明年上半年就會正式營運,這個到目前為止,一切都還算進行順利。
忠孝東區振興計畫的部分,事實上,我們很誠實地去檢查過數據北市147個捷運站,過去4年,交通流量下降最多的就是忠孝復興站,大概下降6%,所以大家說東區有沒落的情形,那在數據上來看是真的,也因為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很誠實的去面對問題,我們有做了很多動作,包括重新給東區商圈一個地位、整個人行系統規劃、還有一點,希望捷運地下街活絡,帶來比較多的人潮,能不能讓地面上的東區商圈也比較發展。
東區的商圈發展協會,在今年529號已經成立在運作,那陸陸續續包括公園修繕、標線型人行道我們都陸陸續續、有一些硬體在建造,那我們也開始會舉辦活動,把人潮帶進來,我們反正到年底會看看整個在東區做的效果怎麼樣,那再來想下一步怎麼做。
目前台北市占全台灣投資,外國直接投資件數從50.7%上升到68.3%,不過金額反而從52.6%下降到50.1%,因為進來北市的投資都是小件數,不是那種蓋那大的工廠,所以沒辦法,不過是這樣啦,投資金額表面上看起來是50%,不過它也占了台灣外資投資金額一半,不過外資投資件數的增加,我認為後面帶來的實際金流量,應該會比那個50%的高很多啦,所以我們大概會在未來的時間,繼續讓台北成為一個,適合外國資金來投資的地方,這個我們會繼續努力。
那也因為這樣,我們有成立一個ITO投資服務辦公室,ITO是什麼東西呢?就是InvestTaipeiOffice,我們提供所有外商要來台北市投資,有一個專案辦公室,所以我們有設置一個重大投資平台,提供一站式的服務,來打造企業投資協助的整合平台,成立以後到現在,有提供接觸285個案子的諮詢,那也已經有促成3.43億美元的投資,這個辦公室,目前看起來表現還OK,我們會繼續給它維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專案辦公室,讓外國到台北市的投資,能夠進行順利。
另外針對本國產業,我們有一個創業服務辦公室,那在過去5年來、4年半以來我們達成這個雙十三、補助超過13億、融資超過13億,表示台北市對新創產業還是滿友善的,另外我們有規劃22個新創基地,已經營運的有10個,最近會新增加入營運的4個,是哪4個呢?
一個是南港瓶蓋工廠、再來是N24台北區塊鏈技術應用發展中心、再來是明倫智慧社宅、還有一個是內科之心,這4個大概最近大概1年內會開幕使用,所以台北市還是把創新產業,當作一個很重要的輔導項目。
青銀共事的部分,目前北市大於65歲以上人口大概是17%,大概再過4年會超過20%,我們檢查過全亞洲65歲以上的就業人口,在台灣,目前只有8%,可是在新加坡或日本,會達到30%,也就是說,65歲退休這個概念要改變,因為不改變的話,整個勞動力會不夠,所以銀髮就業的問題,大概在未來幾年,不只台北,是整個台灣要去面對的問題,因為目前台灣65歲以上就業人口只有8%,可是相對亞洲其他國家,有些國家比較多的,都已經到了30%,所以既然我們平均壽命可以到80歲以上,那65歲就退休這個概念大概就要改變,所以銀髮就業,這要重新思考。
可是銀髮就業的時候,他必須兼顧到如何能跟年輕人一起在職場上,不管是競爭還是合作,這個都要思考,所以銀髮就業,是未來的時間內,必須去思考的重要政策。
社會住宅,大概要做重新的政策調整,這個是這樣,我們目標5萬戶不會改變,可是你看看我們現在這個報表,目前我們正在蓋的有9291戶,到年底還會增加1466戶,也就是說到年底的時候,都發局同時在蓋的公宅會超過1萬戶,那我們現在想法是這樣,我覺得大概同時間蓋1萬戶,大概已經接近它的容量極限,所以大概我們的策略會是這樣,我們希望居住正義、社會住宅不管將來誰當市長,這政策要維持下去,希望未來隨時維持1萬戶正在開工,那就這樣一直蓋蓋蓋、蓋到5萬戶為止,這是一個比較務實的執政的方式,所以過去說,我們要在多短的時間內蓋到5萬戶,我覺得這個不切實際,目前都發局同時開工1萬戶大概就已經差不多接近極限,所以我在想,大概社會住宅的建造,我現在的策略大概是這樣維持1萬戶正在開工,按照這速度一直蓋蓋到滿5萬戶為止。
除了還在規劃中的2590戶以外,下一階段的社會住宅,我主張還是多元處理,我不認為全部要由政府來蓋,所以包括私校的退場,這恐怕都要納入思考,是不是開始由民間來蓋?不見得全部都要由政府來蓋,另外,除了社會住宅以外,北市還有出租國宅、平價住宅、老人住宅、中繼住宅,在未來的時間,我們會慢慢把上面這些,一個一個拆掉重建,像平價住宅,包括福民平宅最近拆掉重建,將來就不再區分什麼出租國宅、平價住宅、老人住宅,全部都會叫做社會住宅。
所以以後我們的居住政策大概只有兩個,一個叫社會住宅、一個叫租金補貼,社會住宅就是都發局管的,就是只收市價的八五折,租金補貼則是由社會局去處理,這樣的話成本單位才會清楚,整個帳不會看起來很亂,所以將來我們台北市不會再分各種宅,以後都只有一種,叫社會住宅,它的收費就是市價的八五折,如果有不同的身分要補貼的話,那就走租金補貼,由社會局另外去處理,按照不同收入、每戶不同人口數,去給他不同的補助,這樣的話,把不同的成本單位分開後,都發局的歸都發局、社會局的歸社會局,整個運作會比較清楚,這是大概我們將來要做的。
分級租金補貼,到去年底核准已經達到一萬一千戶,我們大概到今年會達到一萬四千戶,我們的租金補貼目標是要到兩萬戶。
另外,包租代管到現在只媒合一千多件,我們認為不是很成功,為什麼呢?因為在台北,超過12個月沒住人的房子有三萬六千戶,結果只有一千戶願意參加包租代管,表示有很多空屋還是沒有進入租屋市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大概是這樣,明年開始,單一且自住的房子,我們稅率要從目前的1.0%要降到0.6%,本來自住的房子它的稅是1.2%,我們已經降到1.0%,明年要再降到0.6%,單一且自住的房子,稅就比較低,然後隨著你持有的戶數越來越多,稅率就會越來越高,但是如果你願意將房子交給政府,來做包租代管的話,市府就允許你可以採用0.6%最低稅率,也希望透過稅率改變的方法,鼓勵那些持有比較多房子的人,願意把房子交給政府來做包租代管,這大概是我們目前的策略。

---------------------------------------------------

#
台灣#taiwan
#
台北#taipei
#
柯文哲#p
#
台灣民眾黨
#
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
#
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
#
改變成真持續發生
#keepitpossible
#
柯文哲加油#p加油
#
柯文哲語錄#p語錄
#
柯文哲逐字稿#逐字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